第24章
  公寓空气阴郁,黎春风因为看清这两句话而发笑。
  ian。
  邱一燃。
  这两个名字很像。
  ian,再加一个r,就是一燃。
  黎春风觉得有点巧——
  因为她有时候她跟人自我介绍,没耐心了就会直接说她叫spring。
  正好有一个r。
  当然这很牵强,所以她没有向冯鱼说明这一点。
  但她记住了这个名字。
  因为这个人身上有很多争议,所以冯鱼总是跟很多人据理力争,
  “她很好!”
  黎春风大部分时候不会反驳。
  但通常她会站在冯鱼身旁,眯着眼睛晒太阳,有时候也会想——
  也许只有对这样的人来说,巴黎才可以被称作光之城。
  而她的巴黎已经苟延残喘。
  仅剩最后一年的寿命,早就被宣告无药可救。
  直到二零一九年的平安夜。
  冯鱼回了国,在电话里拜托黎春风,帮忙买一本ian的摄影集。
  黎春风刚领到她在炸鸡店的兼职工资,交完房租,急匆匆地赶到书店。
  手里的闲钱刚好只够买一本摄影集。
  而买完之后,除去这几天的生活费,她就没有钱来买酒——
  用以庆祝她这个月按时付完房租的伟大举动。
  她觉得十分可惜,也很纠结。
  她不知道自己要不要那么慷慨善良,竟然要为冯鱼这本摄影集而贡献出自己整个圣诞节的酒精额度。
  当然最后还是选择了买摄影集,因为冯鱼说回来再请她喝酒。
  黎春风抱着那本《她的理想国》,刚转身,就看到一桩碰撞事故在她眼前发生,于是她只好停下来,等待门口的两人先离开——
  被撞的人低下头帮忙捡书。
  撞的人却拿了书就跑,连声对不起也没说。
  于是被撞的那个女人,也就是穿大衣系着绿色格纹围巾的那个女人,在原地停住,连背影看上去都十分错愕。
  然后她就在自己身上翻找,像是在找可以擦拭的东西。
  黎无回瞥见她裤脚的咖啡渍。
  莫名奇妙,她找了找自己身上,发现自己今天竟然恰好带上了手帕。
  她下意识地掏出手帕,却没能给出去。
  因为门外那个女人已经弯着腰,将自己慢条斯理地整理好,很没有脾气地说了声,
  “好吧,没关系。”
  黎春风握着手帕笑出声,也没有因为听到熟悉的中文就收敛。
  于是门外的女人被她的笑声惹得侧头,像是迷茫间有所察觉。
  却还是没能找到她。
  当时她和她只差五步的距离。
  她却没发现她,视线晃了两圈,就冒着雪从黎春风的视野中离开。
  而黎春风终于看清这个人的脸。
  她绝不会看错,因为看过无数次,无论是在杂志封面上,还是在那个被冯鱼逼她观看过无数次的视频中……
  又或者是此刻她手上这本《她的理想国》。
  最后一页。
  就是这个女人的黑白调相片——
  细眉,温存而坦荡的眼,眼尾一颗泪痣。眉眼间比起十九岁时多了几分成熟。
  邱一燃。
  其实令黎春风意外的,不是她在这里遇到了邱一燃,而是……
  这个人和她想象中不一样。
  年少成名,接受那么多赞誉和喜爱的人,怎么会是这个温吞吞的性子?
  不合常理。
  同样不合常理的,还有那一年的巴黎,没有前几年那么寒冷,尽管下了雪,但街道看起来很温暖。
  或许是因为这次黎春风终于按时交房租,不怕在这个冬天在深夜被房东赶出去。
  邱一燃离开后。
  黎春风没有离开书店。
  而是又坐了回去,认认真真地翻阅手中的摄影集。
  其实出乎意料。
  这个人虽然年轻,但也不是在十九岁时就一举成名。
  原来从十六岁起她就开始给很多杂志周刊投稿,也遭受过无数次推拒和石沉大海。所以巴黎对她也并没有那么包容。
  这反而使黎春风觉得好受一些。
  邱一燃的作品主要以人像为主。
  她拍坐在塞纳河边吟唱诗歌的诗人,在波光粼粼中开怀大笑的乞丐……每组相片情绪浓烈,画面干净。
  被她选作拍摄对象的人几乎都随处可见,但在她的镜头下的确有种别样的魅力,难怪冯鱼说自己的退圈心愿就是成为她的模特。
  翻阅完已经天黑。
  街上亮起了黄灿灿的圣诞灯,兼职的炸鸡店已经打来好几通电话,黎春风浑然不知,等翻到最后一页才想起这件事。
  于是抱着摄影集往外跑。
  雪从天边飘下来,落到她肩上,她怕雪融洇湿了摄影集,于是抱在大衣里护着,在路边拦下辆出租车。
  手忙脚乱地踩着雪,打开车门上了车。
  车内温暖瞬间驱散身上寒气。
  她第一时间去拂摄影集上的雪,却又感觉车另一边车门被打开了——
  有个人直接钻了进来。
  穿着厚厚的大衣,戴着厚厚的围巾,手里还抱着棵亮着灯的盆栽圣诞树……
  存在感令人无法忽视。
  因为她怀里的圣诞树枝桠十分茂密,已经快要戳到黎春风眼角。
  而这个人像是根本没有注意到。
  只动作笨拙地去拉车门,也不肯放下手中的圣诞树。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黎春风看清这个人脖子上的绿色格纹围巾,以及脚上那双雪地靴。
  说实话那个时候她脑子里没有任何想法,也没有将这个人和脑子里的那个人对上号。
  但,但。
  就在这个人关好车门即将转身的那一刹那,像自动反应,还像是怀里抱着烫手山芋那般——
  黎春风迅速将摄影集扔了出去
  却又十分冷静地捡起来,再塞入出租车后面座椅中。
  “不好意思,我——”
  这句话从她身侧出现,听声音有些局促。
  顺着声音,黎春风若无其事地转过头去。
  清嗓。
  理了理垂落在脸侧的头发,却摸到兜里刚刚没来得及给出去的手帕。
  黎春风停了几秒。
  冲旁边扬起一个恰到好处的微笑。
  那时雪扑簌簌地从窗外下落,隔着圣诞树上一闪一闪的彩灯,她看清她的眼睛——
  温存,像坚韧植物,像宽广湖泊。
  还像……
  雪。
  黎春风不喜欢冬天,因为印象中冬天很冷,它让人想起房子里阴郁的冷空气,让人想起怎么捂也捂不热、又厚又硬的被子。
  但雪不一样。
  雪像是独立于冬天的一个载体。
  它很白,它总是在开阔的地方落下来,它来临的时候街道会亮起很多霓虹,那个时候全世界都很温暖,它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她很喜欢雪。
  邱一燃就很像雪。
  但雪和她自己恐怕都未曾发觉过——
  其实,早在它落下来之前,她的喜欢就已经开始了。
  “是因为那场雪?”
  “还是因为当时对你说这段话的人?”二零二四年年末,播客主持人问。
  “她很好。”
  巴黎窗外再次飘雪,黎无回轻笑,
  “如果你见到她,肯定会觉得她是你见过最漂亮的人。”
  第20章
  “今天的内容,全部都剪进去吗?”
  结束播客录制之后,主持人有些犹豫地在连线中问。
  毫无疑问,她询问的是——
  是否需要将黎无回那段无效的婚姻史直接公开?
  貌似公开也不会对她的事业有什么影响,但如果就这样公开,那黎无回近段时日应该都会过得比较热闹。
  因为黎无回直言不讳的性格,大部分时候也不掩饰什么,所以她的大众缘不算好。
  一句话来说就是——爱她的人爱得要死,恨她的人也恨得要死。
  主持人记得,很多人都总是喜欢在黎无回身上安些不清不楚的由头——例如过度酗酒,过度服药。
  以及在自己母亲死后请法师来送厉鬼,因为害怕被纠缠。
  甚至有段时日很多人都认为……
  她是导致某位知名摄影师截肢退圈的罪魁祸首。
  而在这之前——
  她们原本是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情感关系也被猜忌传播过无数个版本。
  只是当初谁也没想到,最后是以这样的结局潦草收场。
  “没关系。”
  而黎无回的说法和每一次都一样,
  “这不是什么大事,大众的注意力消失本来就是很快的事情,况且……”
  她动了动唇,“这已经是历史了。”
  “好吧,既然你同意的话……”
  “不过,”黎无回突然又提起,“最后一句还是不要放进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