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鲁韵那时习惯戴针织毛线帽。记忆中她那头中靓丽乌黑的长发稀疏得只剩几缕,平坦光滑的皮肤上也布满褶皱。
于是她不愿意摘下帽子,不愿意照镜子,也不愿意出门晒太阳,更不愿意看见黎无回那张和她年轻时如出一辙的脸。
因为她觉得自己已经不美丽了。
鲁韵接过她给她削的苹果,慢吞吞地咬了一口,汁水从牙齿中溅出来。
然后——
鲁韵突然把咬了一口的苹果狠狠砸了过来。
直直地,毫不留情地。
正砸到黎无回眼角,砸下来的苹果肉四分五裂。
汁水淌下来,混杂着额角的钝痛。
黎无回轻笑一声,鲁韵已经不是第一次像这样对她发脾气。
她蹲下去清理地面时看到阳光——原本那天天气很好的。
而鲁韵似乎因为刚刚那一砸费尽力气,气喘吁吁地、恨恨地盯着她,
“我要离开这里。”
黎无回擦自己眼角淌下来的汁水,耐心地回应,她不可能让这种状态的鲁韵一个人回去,
“等我下周结束就陪你走。”
鲁韵不依不饶,“我不要你陪,我要自己一个人走。”
黎无回顿了下,眼角砸出的皮肤缓缓发肿,挡住了部分视野。
她紧紧盯着形容枯槁的鲁韵,说,“不行。”
鲁韵气喘得更厉害了,将自己所能拿到的东西都往黎无回这里砸过来。
最后,甚至脱了自己那顶针织帽,砸到她脸上,
“那你就别让我看见你!”
黎无回承受着鲁韵所有的怒火。
最后,将被扔到自己脸上的针织帽捡起来,给闹得在地上打滚的鲁韵仔细认真地戴上。
她跪在地上,弯腰。
像个很小的孩子那般紧紧环住鲁韵的肩不放,安抚着自己的母亲,呢喃,
“你就不能不走吗?”
实际上她不理解鲁韵。
明明最初到巴黎,死死拽住她不放不让她离开,甚至偷走她身份证的……
也是鲁韵。
可为什么如今,鲁韵会拼了命地想要离开她身边?
“不能。”实际上,鲁韵那时因为被病痛折磨已经相当痛苦,被她抱在怀里像具很小的骨架,又哭又闹,指甲在黎无回颈后划出血来,似乎对她怨入骨髓,“你就让我走吧。”
黎无回不记得那天究竟是怎么结束,也不记得那天再站起来后自己的膝盖有多痛。
只记得鲁韵最后甚至对她用上哀求的语气,但在她不同意之后又反复挠抓她的脖颈,最后自己累极了,不情愿地被她抱得紧紧的,却还是语气厌憎地对她说,
——“难怪她腿都断了都不愿意留在你身边!”
——“是不是跟你纠缠过的人,到最后总是要死一个你才肯罢休?”
——“还是说就算我死了你也不会放过我?”
黎无回不说话。
她抱着鲁韵,嗅着鲁韵身上的气息,像很小的时候做的那样。
“黎无回。”
最后,鲁韵这样喊她,快要累睡着前,十分平静地说了一句,
“没有人敢爱你,你活该。”
-
黎无回是被这个梦惊醒的。
使用安眠药入眠时她总是多梦,也总是被惊醒。
那时天还好黑,酒店套房好安静,她都快要听不见自己的呼吸。
然后她才在恍惚间发现——
原来从那个时候起,连为她取名的鲁韵都已经在喊她黎无回。
黎无回下床。
小心翼翼地喂了金鱼,冰箱里空空如也,她连个奇形怪状的苹果都没办法给自己削。
她没有开灯。
面无表情地拿了个生姜出来,削了皮,送到嘴里,一口一口地咬着。
恍惚间她拿出手机——
冯鱼刚在社交软件上更新照片,背后是一棵亮着灯的圣诞树,她被很多人围在中间,笑得很开怀。
空气里很暗,生姜的气味和味道刺得人眼睛和口腔都很辣,黎无回麻木地吞到胃里。
还有十七个小时,就是国内的平安夜。
五年前的平安夜,有人给她削了个苹果。三年前的平安夜,这个人抛弃了她,像过往所有抛弃她的人一样绝情。
从那以后她开始憎怨平安夜,也对这个人恨之入骨,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
也许鲁韵说得对,她这个样子,没有人敢爱,她活该。
可她还是在吃完生姜后买下回国的机票。
因为是平安夜。
而她希望有人能再给她削个苹果。
第11章
这是离开黎无回后的第三个平安夜。在邱一燃看来,这和之前两个并没有什么两样。
六点起床,她照例洗了个热水澡。
过去一个月,她残肢处的磨损红肿终于恢复一些,不至于每走一步都磨得痛。但反复疼痛是常态,医生叮嘱她平时得多注意保养。
天蒙蒙亮的时候,她穿戴好假肢,动作很慢地下了二楼。然后就收到卫子柯每一年都准时发来的提醒——
一定要记得吃个苹果,做我们这行不能不重视这个节日。
邱一燃没有在平安夜吃苹果的习惯。
对她而言很多事她都不想去在意,节日也早就和过往普通的每一天,都没有任何分别。
照例从早忙到晚。
开着车到处接客、拉客,偶尔瞥见路边摆的杂志摊上有张风情万种的脸……
她没来得及给自己买苹果。
原本是热闹繁杂的节日,打车的人多,高铁站外,写字楼外,都挤满了打不到车的人。
但纵然打不到车。
上车的人看清那贴着的残疾标识,多半也就下了车。
最后能撑下来坐她车的,大部分也都是短程才敢坐。
来来去去,直到晚上九点。
她送了个客人到高铁站。然后就干脆在高铁站附近等单。
这时才瞥见有个面包店外面摆着包装精致的苹果,她鬼使神差地推动车把手。
而也就在她刚刚推动之际——
车门忽然被急匆匆地敲响。
有个穿得很厚实的乘客在外面很着急地问了一句,“您能出来帮我搬下箱子吗?”
邱一燃的手在车门上停顿片刻。
看着乘客在外面呼出的白气,还是打开了车门,
“好,您稍等。”
车门推开,冷风刮面。
她将左腿踏到地面上,用力牢牢撑住,动作很慢但很平稳地下了车。
尽量掩饰自己脚步的一深一浅。
走到车后打开了车后备箱,然后又去接乘客的行李箱。
再走过去——
那乘客却突然将行李箱猛地移开了。
邱一燃缩了缩手指,动作慢半拍地抬头。
而刚刚脸色焦急的乘客大概是目睹了她下车的全过程,这会视线还在她左腿上怀疑般地游离。
手紧紧攥着自己的行李箱,像是生怕她活生生抢走似的。
好一会,才尴尬地摆了摆手,“不用了不用了,我打别的车吧。”
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变得冰冷,邱一燃点了点头,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件事,
“不过今天这里很难打到车——”
“没事,你不用说了。”
这位乘客打断了她,然后竭力拖着行李箱飞速离开了她这辆车的所在范围。
然后像是后怕似的。
急匆匆地上了辆在高铁站外拉满人才开走的黑车。
那句“您可以往那边走一点”——断在了喉咙里。
邱一燃靠在车边,全程注视着这位乘客上了那辆车,才收回视线。
这种事情是常态,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无论今天是不是节日,也都没有分别。
再次瞥见面包店外那些包装精良的苹果,她没了任何想要购买的心思。
尽管从前她很喜欢平安夜。
也会提前买好圣诞树在家里布置,十四岁初到巴黎,平安夜那天她在陌生家庭坐一晚上,听自己听不懂的语言,安静地坐着削苹果皮。
后来她甚至养成习惯。
在这天一定要削一条完整无缺没有断裂的出来,才可以入睡。
olivia那时就总开她玩笑——说她大概是天生的艺术家,因为有强迫症,对一条苹果皮都有如此执拗的要求。
她对后半句并不否认。因为她的确对自己的很多事都有着执拗。
她追求纯粹和完整,想要的事情如果够不到百分百,那她宁愿抛弃全部。
——邱一燃盯着自己缺失的左腿,始终平静地想。
茫市的冬季很单调很阴沉,连平安夜都不会显得温暖。
对面面包店不知何时关门。
已经有店员走出来收走在外面零星摆着的苹果。
等了十多分钟,仍然没有人过来打车,邱一燃呼出一口又一口的白气,准备上车。
于是她不愿意摘下帽子,不愿意照镜子,也不愿意出门晒太阳,更不愿意看见黎无回那张和她年轻时如出一辙的脸。
因为她觉得自己已经不美丽了。
鲁韵接过她给她削的苹果,慢吞吞地咬了一口,汁水从牙齿中溅出来。
然后——
鲁韵突然把咬了一口的苹果狠狠砸了过来。
直直地,毫不留情地。
正砸到黎无回眼角,砸下来的苹果肉四分五裂。
汁水淌下来,混杂着额角的钝痛。
黎无回轻笑一声,鲁韵已经不是第一次像这样对她发脾气。
她蹲下去清理地面时看到阳光——原本那天天气很好的。
而鲁韵似乎因为刚刚那一砸费尽力气,气喘吁吁地、恨恨地盯着她,
“我要离开这里。”
黎无回擦自己眼角淌下来的汁水,耐心地回应,她不可能让这种状态的鲁韵一个人回去,
“等我下周结束就陪你走。”
鲁韵不依不饶,“我不要你陪,我要自己一个人走。”
黎无回顿了下,眼角砸出的皮肤缓缓发肿,挡住了部分视野。
她紧紧盯着形容枯槁的鲁韵,说,“不行。”
鲁韵气喘得更厉害了,将自己所能拿到的东西都往黎无回这里砸过来。
最后,甚至脱了自己那顶针织帽,砸到她脸上,
“那你就别让我看见你!”
黎无回承受着鲁韵所有的怒火。
最后,将被扔到自己脸上的针织帽捡起来,给闹得在地上打滚的鲁韵仔细认真地戴上。
她跪在地上,弯腰。
像个很小的孩子那般紧紧环住鲁韵的肩不放,安抚着自己的母亲,呢喃,
“你就不能不走吗?”
实际上她不理解鲁韵。
明明最初到巴黎,死死拽住她不放不让她离开,甚至偷走她身份证的……
也是鲁韵。
可为什么如今,鲁韵会拼了命地想要离开她身边?
“不能。”实际上,鲁韵那时因为被病痛折磨已经相当痛苦,被她抱在怀里像具很小的骨架,又哭又闹,指甲在黎无回颈后划出血来,似乎对她怨入骨髓,“你就让我走吧。”
黎无回不记得那天究竟是怎么结束,也不记得那天再站起来后自己的膝盖有多痛。
只记得鲁韵最后甚至对她用上哀求的语气,但在她不同意之后又反复挠抓她的脖颈,最后自己累极了,不情愿地被她抱得紧紧的,却还是语气厌憎地对她说,
——“难怪她腿都断了都不愿意留在你身边!”
——“是不是跟你纠缠过的人,到最后总是要死一个你才肯罢休?”
——“还是说就算我死了你也不会放过我?”
黎无回不说话。
她抱着鲁韵,嗅着鲁韵身上的气息,像很小的时候做的那样。
“黎无回。”
最后,鲁韵这样喊她,快要累睡着前,十分平静地说了一句,
“没有人敢爱你,你活该。”
-
黎无回是被这个梦惊醒的。
使用安眠药入眠时她总是多梦,也总是被惊醒。
那时天还好黑,酒店套房好安静,她都快要听不见自己的呼吸。
然后她才在恍惚间发现——
原来从那个时候起,连为她取名的鲁韵都已经在喊她黎无回。
黎无回下床。
小心翼翼地喂了金鱼,冰箱里空空如也,她连个奇形怪状的苹果都没办法给自己削。
她没有开灯。
面无表情地拿了个生姜出来,削了皮,送到嘴里,一口一口地咬着。
恍惚间她拿出手机——
冯鱼刚在社交软件上更新照片,背后是一棵亮着灯的圣诞树,她被很多人围在中间,笑得很开怀。
空气里很暗,生姜的气味和味道刺得人眼睛和口腔都很辣,黎无回麻木地吞到胃里。
还有十七个小时,就是国内的平安夜。
五年前的平安夜,有人给她削了个苹果。三年前的平安夜,这个人抛弃了她,像过往所有抛弃她的人一样绝情。
从那以后她开始憎怨平安夜,也对这个人恨之入骨,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
也许鲁韵说得对,她这个样子,没有人敢爱,她活该。
可她还是在吃完生姜后买下回国的机票。
因为是平安夜。
而她希望有人能再给她削个苹果。
第11章
这是离开黎无回后的第三个平安夜。在邱一燃看来,这和之前两个并没有什么两样。
六点起床,她照例洗了个热水澡。
过去一个月,她残肢处的磨损红肿终于恢复一些,不至于每走一步都磨得痛。但反复疼痛是常态,医生叮嘱她平时得多注意保养。
天蒙蒙亮的时候,她穿戴好假肢,动作很慢地下了二楼。然后就收到卫子柯每一年都准时发来的提醒——
一定要记得吃个苹果,做我们这行不能不重视这个节日。
邱一燃没有在平安夜吃苹果的习惯。
对她而言很多事她都不想去在意,节日也早就和过往普通的每一天,都没有任何分别。
照例从早忙到晚。
开着车到处接客、拉客,偶尔瞥见路边摆的杂志摊上有张风情万种的脸……
她没来得及给自己买苹果。
原本是热闹繁杂的节日,打车的人多,高铁站外,写字楼外,都挤满了打不到车的人。
但纵然打不到车。
上车的人看清那贴着的残疾标识,多半也就下了车。
最后能撑下来坐她车的,大部分也都是短程才敢坐。
来来去去,直到晚上九点。
她送了个客人到高铁站。然后就干脆在高铁站附近等单。
这时才瞥见有个面包店外面摆着包装精致的苹果,她鬼使神差地推动车把手。
而也就在她刚刚推动之际——
车门忽然被急匆匆地敲响。
有个穿得很厚实的乘客在外面很着急地问了一句,“您能出来帮我搬下箱子吗?”
邱一燃的手在车门上停顿片刻。
看着乘客在外面呼出的白气,还是打开了车门,
“好,您稍等。”
车门推开,冷风刮面。
她将左腿踏到地面上,用力牢牢撑住,动作很慢但很平稳地下了车。
尽量掩饰自己脚步的一深一浅。
走到车后打开了车后备箱,然后又去接乘客的行李箱。
再走过去——
那乘客却突然将行李箱猛地移开了。
邱一燃缩了缩手指,动作慢半拍地抬头。
而刚刚脸色焦急的乘客大概是目睹了她下车的全过程,这会视线还在她左腿上怀疑般地游离。
手紧紧攥着自己的行李箱,像是生怕她活生生抢走似的。
好一会,才尴尬地摆了摆手,“不用了不用了,我打别的车吧。”
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变得冰冷,邱一燃点了点头,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件事,
“不过今天这里很难打到车——”
“没事,你不用说了。”
这位乘客打断了她,然后竭力拖着行李箱飞速离开了她这辆车的所在范围。
然后像是后怕似的。
急匆匆地上了辆在高铁站外拉满人才开走的黑车。
那句“您可以往那边走一点”——断在了喉咙里。
邱一燃靠在车边,全程注视着这位乘客上了那辆车,才收回视线。
这种事情是常态,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无论今天是不是节日,也都没有分别。
再次瞥见面包店外那些包装精良的苹果,她没了任何想要购买的心思。
尽管从前她很喜欢平安夜。
也会提前买好圣诞树在家里布置,十四岁初到巴黎,平安夜那天她在陌生家庭坐一晚上,听自己听不懂的语言,安静地坐着削苹果皮。
后来她甚至养成习惯。
在这天一定要削一条完整无缺没有断裂的出来,才可以入睡。
olivia那时就总开她玩笑——说她大概是天生的艺术家,因为有强迫症,对一条苹果皮都有如此执拗的要求。
她对后半句并不否认。因为她的确对自己的很多事都有着执拗。
她追求纯粹和完整,想要的事情如果够不到百分百,那她宁愿抛弃全部。
——邱一燃盯着自己缺失的左腿,始终平静地想。
茫市的冬季很单调很阴沉,连平安夜都不会显得温暖。
对面面包店不知何时关门。
已经有店员走出来收走在外面零星摆着的苹果。
等了十多分钟,仍然没有人过来打车,邱一燃呼出一口又一口的白气,准备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