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谢氏一双丹凤眼细长凌厉,人也十分干练,偌大的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
  其他嫔妃私下相互掐架掐得倒是蛮厉害的,但都不敢真正动到她的头上。
  毕竟她的两个皇子都已成年,又还都功勋卓著。三皇子陈志的母妃死的早,也是养在她名下的,四皇子陈袁的母妃又不得宠。
  那些即使怀孕了的妃嫔到时候生下个儿子又怎样,差距太大了,追都追不上。
  她只要不犯根本性的错误,谁撼动得了她?
  她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曹诗妙,曹诗妙就觉得有事要发生了,倒不是说她多么了解谢氏,而是她有第六感,女人的第六感很强的。
  第41章 保媒 相信王书兰对曹诗妙的真心
  谢氏亲手给王书兰绣了护膝,正给她看花样的时候,曹诗妙和陈均进来了,还没有行礼,谢氏就笑道:“很久没有看到长城县主了,倒是越发标志了。”
  她说的话即好听又讨巧,可曹诗妙明白,长城县主这个封号她叫的如此完整,可见她内心深处是极疏离曹诗妙的,亲近的人都会叫小名昵称之类的,又岂会称呼封号呢?
  曹诗妙红着脸问安:“那还不是因为皇后娘娘喜欢妙妙,才会觉得妙妙标志。”
  这话说的巧妙,倒是令谢氏舒服了一些。
  王书兰招呼陈均和曹诗妙坐下,两名红衣宫娥给他们各自上了黄山云雾。
  陈均让秦讯将他找人从福建带来的柑橘献给太后,最近他经常进东西给她,他说起这个橘子:“......又甜又新鲜,我想着一定要给祖母和母后吃新鲜的水果,就让人专门从福建运过来。”
  太后指着高几上果盘里的橘子笑道:“陈圻昨日给哀家带进宫的,你们兄弟俩倒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事情都想到一处去了,我这老婆子还真有儿孙福......”
  她岂会不知道这些人对她的态度都是看皇帝的眼色行事,但到底妙妙还年幼,臻哥儿还在湘西种田,她扮好慈爱的皇太后角色也是为他们兄妹俩周全,毕竟这世上她的血脉也就只剩他们兄妹俩了。
  谢皇后心理就不这样想了,在她看来,这兄弟俩这样孝顺王书兰还不都是因为曹诗妙的缘故。
  毕竟对于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女来说,王书兰这个外祖母对她来说太重要了,讨好了王书兰也是讨好曹诗妙,曲线救国而已。
  她可不能坐视不管,得阻止她的两个儿子陷进去。
  她不动声色的问王太后:“母后,我记得请几天镇南将军的夫人请旨来看过您?”
  王书兰道:“她以前是信安的陪读,和信安感情极好,情同姐妹......她也是个有情谊的,见我这老婆子儿女死的早,来看看我,也是她的心意。”
  谢皇后道:“母后不是还有皇上这个儿子吗?臣妾和皇上一定会好好孝敬母后的。”又说了些宽慰王书兰的套话才问:“我听说那位夫人很是贤能,生了个儿子前不久还立了大功,叫什么来着……”
  王书兰笑着道:“你说的是明威将军周品言,他呀,的确是个好的,皇帝对哀家讲过,武昌刺史寇龙海想造反,从四月开始就大肆建造船舰,准备顺流而下进攻建康,皇帝就派他们父子秘密前去,结果父子俩才用了十多天就把他们歼灭了。他呀,因为这一仗就被提拔为明威将军了,也是皇帝知人善任。”
  谢氏一提周品言,曹诗妙就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了,果然听谢氏道:“真是英雄出少年。也不知道他成亲了没有?这样的英雄,臣妾要是有女儿,也会巴巴的把女儿嫁给他......”
  没想到王书兰不接她的招,她看的清楚,谢皇后又不是真的关心妙妙,她只是看到自己两个儿子和妙妙走的太近,想把妙妙嫁了,好绝后患。
  所以,王书兰就笑着道:“我看又有几个嫔妃的肚子大起来了,说不定他们就给皇后生个公主呢。”
  妃妾的女儿自然是皇后这个嫡母的女儿,王书兰这样说一点儿毛病也没有。
  谢皇后并不气馁,笑着道:“若是给我生几个公主,臣妾自然也是高兴的,儿子女儿都是皇上的血脉......臣妾无能,没能给皇上多生几个,现在有人替臣妾代劳,臣妾岂会不喜悦呢……”还是要饶到曹诗妙身上,:“只是信安公主死的早,臣妾甚是怜惜长城县主,今见有个如此好的郎君,想给她保个媒,不知母后意下如何?”
  没想到谢皇后这么执着,非要绕到曹诗妙身上来,但王书兰没有急着说话,她想看看陈均对妙妙是个什么意思。
  陈均急得不行,他放在大哥那里的探子说,周品言与大哥素有往来,周品言娶妙妙自然能使他们俩之间生间隙,可是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娶曹诗妙,毕竟王书兰是他唯一能赢大哥的可能,于是他道:“母后,妙妙还小......”
  谢皇后打断他:“开年以后就二八年华了,你母后当年在她这么大的时候都有你大哥了。是时候考虑终身大事了,若是再大两岁,恐怕就不好嫁了。”
  曹诗妙知道成亲这样的事她自己做不了主,毕竟她现在是曹诗妙,不是沈伊伊,沈伊伊穿过来的时候都三十岁了,也没有人说她是老姑娘呢,所以说古代环境对女性真的太不友好了。
  但是她相信王书兰对曹诗妙的真心,无论相不相亲,事态怎么发展,她相信王书兰会好好把关,也相信王书兰在皇上面前能说得上话,所以只一味的红着脸不说话,做出一副害羞的模样。
  毕竟王书兰若不是放不下她,恐怕在同泰寺的时候她就不会答应回来做这个太后。
  她也是后来才觉悟出来,那天王书兰分明是故意惹怒夏明玑想寻死的。
  王书兰暗暗叹了一口气,慈爱的对谢皇后说:“哀家和妙妙唯有依靠皇后了,只是有一点,定不定亲先别急着决定,在这之前,皇后寻个由头,把和明威将军适龄的郎君都组织到宫里来,再寻些贵女,开个宴会什么的,咱俩先好好看看。”
  能这样谢氏已经很满意了,她道:“母后说的极是。不如就冬至吧,也没几天了……”
  第42章 夜访 看来你在等本王
  谢皇后又略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走的时候把陈均也叫走了。
  王书兰便让馥绿把留给曹诗妙的点心端上来,这次是螃蟹小饺儿和吉祥如意卷。
  每次曹诗妙来慈训宫,她都会让人变着花样儿的准备这些精致的点心。
  就跟沈伊伊的奶奶一样,每次沈伊伊去叔叔家,沈老太太都会给她准备各种各样的糕点菜式。
  因为没有爸爸妈妈疼,所以沈伊伊觉得和奶奶的这份亲情尤其重要,很是依赖奶奶。世间的亲情都是一样的,曹诗妙也是对王书兰格外依赖。王书兰是世上唯一疼曹诗妙的亲人了。
  她吃了一块儿吉祥如意卷,发现王书兰笑盈盈的看着她,目光中充满了柔和。
  曹诗妙捏着银筷,问:“阿祖,你笑什么?”
  王书兰感叹道:“你娘去世的时候,你还那么小一点点,没想到这么快你都要嫁人了……”
  曹诗妙吃惊:“莫非阿祖想把妙妙嫁给周品言?”
  她放下银筷,起身从王书兰的桌对面走到王书兰的面前跪下:“阿祖,妙妙可不可以一辈子在阿祖身边敬孝,永远不嫁人?”
  其实她知道不可能,可是她多么希望不嫁人,所以哪怕是一丁点希望她也不放过。
  王书兰却误会了,她拧着眉问:“莫非你放不下英王?”她倒是觉得英王很好,只是她看得清楚,谢氏这么热心张罗妙妙的婚事,显然是不想妙妙嫁给她的儿子。
  她答应谢氏想看周品言也是赌气,她的妙妙又不差,还愁嫁不出去吗!这样一想,周品言也不错,年轻有为,她母亲又没有谢氏的盛气凌人,也好也好,免得妙妙日日被谢氏搓磨。
  本来曹诗妙使劲酝酿才要哭出来,这次是真哭了,她用自己的云袖擦擦自己的眼泪,哭着道:“没有没有,妙妙早对他没了心思......只是妙妙一心想在阿祖身边敬孝而已,阿祖,妙妙可不可以不成亲?”
  王书兰温言道:“你的孝心阿祖一直都知道,但阿祖不可能一辈子陪在你身边的,到时候你怎么办?没个归宿多可怜啊?”
  她越说曹诗妙越觉得自己可怜,要是没有穿进剧本里,她虽然也这样无依无靠,但至少没有人逼婚吧?
  而且,陈圻那个霸王还活着,她嫁给周品言之类的臣子,不会祸害人家吗?
  按照大纲设定,陈圻可是会登基的。
  尽管她穿进剧本以后,大纲都脱纲了,很多事都没有按照大纲来。女主也傍大款嫁给了男主他爹,可万一男主仍然登基了呢?她会不会害了周品言呢?
  父亲死的时候,周品言帮忙来料理后事,万事妥帖的做着孝子孝女才会做的事情,她要是以怨报德就太不应该了!叫她良心何安?
  王书兰见曹诗妙一直在哭,那泪简直如雨下,就笑着说:“你哭什么呢?你要是不喜欢周品言,我们再相看相看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