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她无所适从的同时更是唏嘘不已!命运实在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谁知道下一刻又将发生什么变故呢?
还是身边同伴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这不是诸虞县主吗?”
诸虞县主?宫女仓皇抬头,看到的正式她见过的诸虞县主。
曹诗妙对于宫里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她常常陪伴在太皇太后王书兰左右,人们一看到这张脸就会立马认出来。
但随即另一个疑惑浮上心头,明帝驾崩前她不是死了吗?但宫人们又不确定,因为比起一个王朝的覆灭,一个县主的死实在是微不足道,似乎是这么听说的?或者没有人这样说过?
“你究竟是人还是鬼?”夏明玑其实不是惊讶,她只是不甘心曹诗妙没有死掉,故有此一问。
“我当然是人了!不过你可能以为我是鬼吧?因为你那么想杀我!”曹诗妙大步走自阁中,轻扶起跪在地上的王书兰。
王书兰很是担忧,妙妙怎么去而复返了?即使有陈圻在,她来了要想再脱身恐怕也不容易。
何况陈圻去哪里了?
夏明玑被曹诗妙气笑了:“本宫何时想要杀你了?”这曹诗妙太会扯了,扯得她心里乱乱的,都没有心思管王书兰到底是跪还是站了,现在阁中最让她痛恨的是曹诗妙,她不好好躲着,还来惹她做什么?当真是活得不耐烦了吧?
她咬牙切齿的问:“你给本宫说清楚!本宫到底何时想杀你了?”
曹诗妙大声道:“自从你知道我有达摩祖师爷给的符纸以后,你就想杀我了,因为那符纸能助明君统一南北,所以你想杀了我!幸亏有大皇子相救,要不然我早就被烧死了!”
这到底说的什么和什么呀?夏明玑从来没有听说过符纸,曹诗妙不等她想明白,继续大声说:“刚刚我碰到了大皇子,他说,你没有把符纸献给陛下!那符纸去哪里了?莫非丽妃娘娘把符纸献给了夏氏家主?你们想造反不成?”
王书兰简直要给曹诗妙鼓掌欢呼了!
她的外孙女怎会这么聪明!
这是一个完美的离间计——符纸在妙妙手里,但是她必定藏稳妥了才敢出现。
夏明玑之前当然没有符纸献给陈世广,而且以后也没有符纸献给陈世广。陈世广只会以为夏明玑把符纸献给了她叔祖父夏彪。毕竟土匪夏氏的野心天下人皆知,之前陈世广把陈圻讨伐夏彪的官兵召回也只是权衡利弊得失以后暂时不拔除夏氏而已。
但有了符纸一说以后,夏明玑和夏彪的势力就到了陈世广必须马上除之而后快的地步。
君王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第31章 赐茶 一更
一个亡国县主居然敢挑战她这个堂堂丽妃的权威,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
夏明玑一拂袖:“来人,给我撕烂这贱人的嘴!”
“我弥陀佛,善哉善哉。”一声佛语打断了夏明玑的怒气。
夏明玑循声望去,见那和尚筚路蓝缕,左手已断,只有独臂,以为定是个潦倒无势的臭和尚,便怒道:“哪里来的臭和尚,敢来阻止本宫惩罚贱人!”
那和尚脸上并无喜怒,右手作揖道:“非也非也。臭与不臭,贱与不贱,都是妄想。施主戾气太重......”
又来一个抬杠的!夏明玑简直要被气死,赶紧打断和尚:“本宫问你是哪里来的臭和尚?”
“老衲慧可。”
慧可是神光法师的法名。曹诗妙心道:难怪是独臂,说到慧可,就令人想到他的“断臂求法”的传说。为了表示求佛的决心,他在雪中断臂,这样达摩祖师那里获得了安心的法门。
其实大约佛法高深的人真的会“不以身为身,不以命为命”吧。
沈伊伊写《会稽天下》剧本细纲的时候,刚好做过功课,慧可的原型就是汉传佛教禅宗的二祖慧可。
剧本中他的作用是用来感化谢氏接受夏明玑这个儿媳。自己当初也是蠢,只想着所有的人和事都为男主和女主甜甜的爱情服务,把大师设定成了红娘,也不想想这个设定是否合理,幸亏万事万物都有他的灵性,这个时空真正发生的事情完全没有按照她剧本细纲的设定来。
慧可是何许人也,怎么可能是个红娘呢?
他是达摩祖师爷的传法弟子,佛法高深,在当时很受推崇,是人们的精神偶像,刚刚那句“臭与不臭,贱与不贱,都是妄想”就来源于达摩祖师的点化。
相传慧可问达摩祖师:“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达摩祖师答曰:“诸佛法印,匪(非)从人得。”
慧可禅师听了很茫然,便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祖师回答道:“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禅师沉吟了好久,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祖师于是回答道:“我与汝安心竟。”
慧可禅师听了祖师的回答,当即豁然大悟,心怀踊跃。原来并没有一个实在的心可得,也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安”可安,安与不安,全是妄想。(注:取至《续高僧传》,另外慧可的这些事《曹溪宝林传》、《续高僧传》和《景德传灯录》都有相同的记载。)
“老身见过法师,法师别来无恙?”王书兰见过神光法师,又因她与达摩祖师一向有佛缘,便先向慧可施礼。
慧可打了个佛语,又道:“施主别来无恙……老衲这些年前往邺都,参悟了《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受益不浅。”
曹诗妙趁机也恭敬而虔诚的打了个佛语,拍马道:“信女曹诗妙早就想拜见大师了,久闻大师将天竺佛法与我汉人的国情相结合,将佛教彻底的汉人化,成为适合汉族士大夫与庶族百姓研习的佛法,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夏明玑看着眼前三人相互寒暄,俨然一副当她不存在的样子。简直岂有此理!慧可就那么了不起吗?她究竟算个什么东西,居然这些宫女内侍也一个个都看着他,仿佛他才是这里地位最尊崇的人。
她不能忍!
又喝道:“喂,臭和尚!本宫问你是谁。”
刚刚和尚已经报了自己名号,她却还问他是谁,郭艾静知道这个丽妃是因见识有限不识得神光法师,遂道:“这就是神光法师了。”
夏明玑这才想起,神光法师就是刚刚主持大师说的得道高僧?
她知道人们对得道高僧的崇拜和敬仰,亦知当世神僧在这个世道上的超然地位。人们对皇上可能惧怕的成分多一些,对得道高僧那就是真的心悦诚服的膜拜了,得罪高僧显然对自己十分不利。
她将手指掐入肉中,很快使自己平静下来。她其实不太容易发怒,若不是王书兰这个贱妇故意挑衅她,她才不会这么轻易的就发怒。
这样一平静,她才发现王书兰刚刚说的那些话甚是可疑,好像她故意要激怒自己一样?
虽然夏明玑暂时还不能理解她为什么作死,好在并没有上了这老妇人的当!
有神光法师就好了,自己又可以和颜悦色的赐有毒的茶了,而且是一杀杀两个,想着就觉得欢喜。
她亦对神光法师打了个佛语,装模作样道:“刚刚差点得罪高僧,还望海涵。”
神光法师道:“得罪不得罪,都是妄想......老衲看施主戾气太重,《易经》有云:履霜,坚冰至。踩着霜就意味着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人活着不能随心所欲,要心存畏惧,懂得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方能得道。”
夏明玑无比虔诚的打了一个佛语,“法师说的是,本宫真是醍醐灌顶。”
又对曹诗妙和王书兰道:“今日就看在神光法师的面子上,原谅你们对本宫不敬的事情。”
“我弥陀佛。”神光法师当然喜欢和.谐共处的场面,以为刚刚这个丽妃被自己感化,又指指曹诗妙和王书兰,“既如此,老衲还要请教这两位我师达摩祖师留下来的符纸的事情,能否请这两位跟老衲去大悲殿一起讨论佛经。”
夏明玑笑着摇头:“我还想留二位喝茶呢,说起来妙妙是我表妹,表姐妹拌个嘴也是常有的事,让大师看笑话了,听说大师还在大雄宝殿给师傅们讲经,大师且先去吧……等会儿再让人送她们去大悲殿吧。”
曹诗妙嘴角抽了抽,这夏明玑就是个变色龙!
慧可再看夏明玑,见她浅笑嫣然,眸中亦是清澈明亮,完全没有阴霾污浊之气,想来心境必和眸色一样明净澄澈,打了个佛语便又回了大雄宝殿讲经。
他一心求佛,完全钻进佛典中去了,哪里知道人心呢?
夏明玑见慧可走了,对王书兰和曹诗妙和颜悦色道:“本来就是请太夫人喝茶的,本宫命不好,那么小小的一个人就失去了双亲,太夫人说本宫福薄,听了太夫人的话更是觉得自己可怜,才会那样焦虑,幸亏得大师点化,才得以释放焦虑。如今妙妙也来了,快快,都赐坐,我们亲戚之间好好的闲话家常。”
曹诗妙觉得她如果当初若不是穿书了,继续写《会稽天下》,要是把女主写成这个人设,她还不如死了算了,这是学了川剧变脸绝技吗?变脸比翻书还快!
还是身边同伴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这不是诸虞县主吗?”
诸虞县主?宫女仓皇抬头,看到的正式她见过的诸虞县主。
曹诗妙对于宫里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她常常陪伴在太皇太后王书兰左右,人们一看到这张脸就会立马认出来。
但随即另一个疑惑浮上心头,明帝驾崩前她不是死了吗?但宫人们又不确定,因为比起一个王朝的覆灭,一个县主的死实在是微不足道,似乎是这么听说的?或者没有人这样说过?
“你究竟是人还是鬼?”夏明玑其实不是惊讶,她只是不甘心曹诗妙没有死掉,故有此一问。
“我当然是人了!不过你可能以为我是鬼吧?因为你那么想杀我!”曹诗妙大步走自阁中,轻扶起跪在地上的王书兰。
王书兰很是担忧,妙妙怎么去而复返了?即使有陈圻在,她来了要想再脱身恐怕也不容易。
何况陈圻去哪里了?
夏明玑被曹诗妙气笑了:“本宫何时想要杀你了?”这曹诗妙太会扯了,扯得她心里乱乱的,都没有心思管王书兰到底是跪还是站了,现在阁中最让她痛恨的是曹诗妙,她不好好躲着,还来惹她做什么?当真是活得不耐烦了吧?
她咬牙切齿的问:“你给本宫说清楚!本宫到底何时想杀你了?”
曹诗妙大声道:“自从你知道我有达摩祖师爷给的符纸以后,你就想杀我了,因为那符纸能助明君统一南北,所以你想杀了我!幸亏有大皇子相救,要不然我早就被烧死了!”
这到底说的什么和什么呀?夏明玑从来没有听说过符纸,曹诗妙不等她想明白,继续大声说:“刚刚我碰到了大皇子,他说,你没有把符纸献给陛下!那符纸去哪里了?莫非丽妃娘娘把符纸献给了夏氏家主?你们想造反不成?”
王书兰简直要给曹诗妙鼓掌欢呼了!
她的外孙女怎会这么聪明!
这是一个完美的离间计——符纸在妙妙手里,但是她必定藏稳妥了才敢出现。
夏明玑之前当然没有符纸献给陈世广,而且以后也没有符纸献给陈世广。陈世广只会以为夏明玑把符纸献给了她叔祖父夏彪。毕竟土匪夏氏的野心天下人皆知,之前陈世广把陈圻讨伐夏彪的官兵召回也只是权衡利弊得失以后暂时不拔除夏氏而已。
但有了符纸一说以后,夏明玑和夏彪的势力就到了陈世广必须马上除之而后快的地步。
君王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第31章 赐茶 一更
一个亡国县主居然敢挑战她这个堂堂丽妃的权威,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
夏明玑一拂袖:“来人,给我撕烂这贱人的嘴!”
“我弥陀佛,善哉善哉。”一声佛语打断了夏明玑的怒气。
夏明玑循声望去,见那和尚筚路蓝缕,左手已断,只有独臂,以为定是个潦倒无势的臭和尚,便怒道:“哪里来的臭和尚,敢来阻止本宫惩罚贱人!”
那和尚脸上并无喜怒,右手作揖道:“非也非也。臭与不臭,贱与不贱,都是妄想。施主戾气太重......”
又来一个抬杠的!夏明玑简直要被气死,赶紧打断和尚:“本宫问你是哪里来的臭和尚?”
“老衲慧可。”
慧可是神光法师的法名。曹诗妙心道:难怪是独臂,说到慧可,就令人想到他的“断臂求法”的传说。为了表示求佛的决心,他在雪中断臂,这样达摩祖师那里获得了安心的法门。
其实大约佛法高深的人真的会“不以身为身,不以命为命”吧。
沈伊伊写《会稽天下》剧本细纲的时候,刚好做过功课,慧可的原型就是汉传佛教禅宗的二祖慧可。
剧本中他的作用是用来感化谢氏接受夏明玑这个儿媳。自己当初也是蠢,只想着所有的人和事都为男主和女主甜甜的爱情服务,把大师设定成了红娘,也不想想这个设定是否合理,幸亏万事万物都有他的灵性,这个时空真正发生的事情完全没有按照她剧本细纲的设定来。
慧可是何许人也,怎么可能是个红娘呢?
他是达摩祖师爷的传法弟子,佛法高深,在当时很受推崇,是人们的精神偶像,刚刚那句“臭与不臭,贱与不贱,都是妄想”就来源于达摩祖师的点化。
相传慧可问达摩祖师:“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达摩祖师答曰:“诸佛法印,匪(非)从人得。”
慧可禅师听了很茫然,便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祖师回答道:“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禅师沉吟了好久,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祖师于是回答道:“我与汝安心竟。”
慧可禅师听了祖师的回答,当即豁然大悟,心怀踊跃。原来并没有一个实在的心可得,也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安”可安,安与不安,全是妄想。(注:取至《续高僧传》,另外慧可的这些事《曹溪宝林传》、《续高僧传》和《景德传灯录》都有相同的记载。)
“老身见过法师,法师别来无恙?”王书兰见过神光法师,又因她与达摩祖师一向有佛缘,便先向慧可施礼。
慧可打了个佛语,又道:“施主别来无恙……老衲这些年前往邺都,参悟了《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受益不浅。”
曹诗妙趁机也恭敬而虔诚的打了个佛语,拍马道:“信女曹诗妙早就想拜见大师了,久闻大师将天竺佛法与我汉人的国情相结合,将佛教彻底的汉人化,成为适合汉族士大夫与庶族百姓研习的佛法,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夏明玑看着眼前三人相互寒暄,俨然一副当她不存在的样子。简直岂有此理!慧可就那么了不起吗?她究竟算个什么东西,居然这些宫女内侍也一个个都看着他,仿佛他才是这里地位最尊崇的人。
她不能忍!
又喝道:“喂,臭和尚!本宫问你是谁。”
刚刚和尚已经报了自己名号,她却还问他是谁,郭艾静知道这个丽妃是因见识有限不识得神光法师,遂道:“这就是神光法师了。”
夏明玑这才想起,神光法师就是刚刚主持大师说的得道高僧?
她知道人们对得道高僧的崇拜和敬仰,亦知当世神僧在这个世道上的超然地位。人们对皇上可能惧怕的成分多一些,对得道高僧那就是真的心悦诚服的膜拜了,得罪高僧显然对自己十分不利。
她将手指掐入肉中,很快使自己平静下来。她其实不太容易发怒,若不是王书兰这个贱妇故意挑衅她,她才不会这么轻易的就发怒。
这样一平静,她才发现王书兰刚刚说的那些话甚是可疑,好像她故意要激怒自己一样?
虽然夏明玑暂时还不能理解她为什么作死,好在并没有上了这老妇人的当!
有神光法师就好了,自己又可以和颜悦色的赐有毒的茶了,而且是一杀杀两个,想着就觉得欢喜。
她亦对神光法师打了个佛语,装模作样道:“刚刚差点得罪高僧,还望海涵。”
神光法师道:“得罪不得罪,都是妄想......老衲看施主戾气太重,《易经》有云:履霜,坚冰至。踩着霜就意味着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人活着不能随心所欲,要心存畏惧,懂得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方能得道。”
夏明玑无比虔诚的打了一个佛语,“法师说的是,本宫真是醍醐灌顶。”
又对曹诗妙和王书兰道:“今日就看在神光法师的面子上,原谅你们对本宫不敬的事情。”
“我弥陀佛。”神光法师当然喜欢和.谐共处的场面,以为刚刚这个丽妃被自己感化,又指指曹诗妙和王书兰,“既如此,老衲还要请教这两位我师达摩祖师留下来的符纸的事情,能否请这两位跟老衲去大悲殿一起讨论佛经。”
夏明玑笑着摇头:“我还想留二位喝茶呢,说起来妙妙是我表妹,表姐妹拌个嘴也是常有的事,让大师看笑话了,听说大师还在大雄宝殿给师傅们讲经,大师且先去吧……等会儿再让人送她们去大悲殿吧。”
曹诗妙嘴角抽了抽,这夏明玑就是个变色龙!
慧可再看夏明玑,见她浅笑嫣然,眸中亦是清澈明亮,完全没有阴霾污浊之气,想来心境必和眸色一样明净澄澈,打了个佛语便又回了大雄宝殿讲经。
他一心求佛,完全钻进佛典中去了,哪里知道人心呢?
夏明玑见慧可走了,对王书兰和曹诗妙和颜悦色道:“本来就是请太夫人喝茶的,本宫命不好,那么小小的一个人就失去了双亲,太夫人说本宫福薄,听了太夫人的话更是觉得自己可怜,才会那样焦虑,幸亏得大师点化,才得以释放焦虑。如今妙妙也来了,快快,都赐坐,我们亲戚之间好好的闲话家常。”
曹诗妙觉得她如果当初若不是穿书了,继续写《会稽天下》,要是把女主写成这个人设,她还不如死了算了,这是学了川剧变脸绝技吗?变脸比翻书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