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郭艾静进来,先是行了稽首之礼,起来后才突然想起一般:“啊,对了,你已经不是太皇太后了,原是不用我行此大礼的......”
听了此言,王书兰却也并不生气,只微笑着问她:“不知丽妃找老身何事?”
郭艾静扯了扯唇角,算是微笑着回答:“丽妃娘娘今日来同泰寺理佛,听说太夫人也在,便想请太夫人去望仙阁喝茶。”
这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王书兰心想,其实妙妙错了,她和夏明玑的恩怨可不止妙妙得罪了夏明玑那么简单,还有更复杂的事。
王书兰少时曾在东阳笔架山被夏明玑的祖父夏灼劫持过,后来被途径笔架山的达摩祖师爷相救才得以脱险。但王书兰是有仇必报的人,后来王书兰的哥哥和夏灼在琅琊山比武,她偷偷的在哥哥的剑上抹毒,导致夏灼中毒身亡,从此,夏家的家族之位就到了夏明玑叔祖父夏彪的手里。
夏灼的后人把她们兄妹俩当作仇敌已经很多年了,只是他们一直没有机会寻仇倒是真的,如今机会来了,夏明玑又岂会放过?
王书兰转身向观音像作了作揖,再转过来时已面色如水,平静从容的说道:“即是宫中贵人请老身去望仙阁喝茶,老身万没有推迟的道理,只是还望郭姑姑去告诉丽妃娘娘,如今天气炎热,老身岁数大了,身上不好闻,恐怕得更衣后再前往望仙阁。”
郭艾静不屑的想:反正你一个前朝的太皇太后也是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多久了。
便也没有催促她,只略福了福身道:“那奴婢就先这么回去回禀我家娘娘了。”
王书兰微笑不变,道:“老身很快便到。”
等郭艾静出去后,王书兰跪在观音相前面的绣金攒枝的蒲团上祈祷,跪的是观音像,话却是对佛祖说的:“达摩祖师爷若真的灵验,请保佑我!
她侧耳倾听,脚步声已远,想来郭艾静以为没有什么可偷听的,这才回去禀报夏明玑。
王书兰又过了一会儿才对观音像说:“出来吧。”
曹诗妙出来,跪在王书兰面前,泪止不住的流:“夏明玑让你去,恐怕没安好心。”
王书兰笑笑,仿佛不以为意:“我可对今上有保举之功,她如今新得宠,没有那个胆量敢把我怎样。”
曹诗妙不放心,哭得稀里哗啦。
王书兰安慰了她好一会儿,才从她的袖兜里取出一个写了梵文的符纸交给曹诗妙,道:“妙妙,这个符纸你好好拿着,这是达摩祖师爷给阿祖的符纸,说是它能保佑明君免死。”
曹诗妙擦了擦眼泪,她不信这些迷信,拿着符纸问王书兰:“那外祖母怎么不把这个给外祖父?若是外祖父还在,我们就不会有今日之难了。”
王书兰苦笑,当年她没有得到这个符纸的时候,她的心上人宁朝后祖刘帧便死在了萧道山手里。后来达摩祖师爷给了她这张符纸,说她必遇明君,将来把这个符纸交给那个明君,必能保佑明君免死,能免去百姓数十年的战乱,再后来,她被萧道山强娶,她忍辱负重的活着,就是想看看萧道山到底是不是明君,结果她一次次的失望,到后来甚至是绝望。
一个只知道靠广建庙宇,拿金钱来侮辱佛祖、不管百姓疾苦的人怎么会明君呢?
王书兰也不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终其一生,都没有将符纸拿出来给皇帝夫君。
所以,她合该成为阶.下.囚吗?
她心里苦涩的想,未必吧?
那样的国不亡,恐怕亡的将是这个民族吧?
王书兰淡淡道:“若是你外祖父还在,恐怕鲜卑人早就打下建康,踏平江南了,他不是明君......”
祖孙俩边说边哭了一阵,王书兰便催曹诗妙:“你快离开这里,去找陈圻。其他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陈圻是眼下唯一能保护你的人。”
而观音殿外陈圻却脚步匆匆的赶来。
他本来在大雄宝殿外等神光法师,侍卫却告诉他,夏明玑来了同泰寺。
第29章 皇后之位 大皇子去见过太夫人
“该走了。”陈圻步入殿中,对王书兰什么礼都没有施,只淡淡对曹诗妙这样说。
王书兰亦对他什么礼都没有施,只抚摸着怀里曹诗妙的头笑她:“都多大的姑娘了,还在阿祖这里耍赖,快跟着他离开,阿祖还要去见夏氏呢。”
曹诗妙赖着不动,陈圻道:“你真把现在当成回娘家了吗?若是丽妃知道你在太夫人这里,你让太夫人怎么办?”
曹诗妙闻言心里一痛,在王书兰面前磕了三个响头道:“妙妙就此拜别,阿祖一定要保重自己。”
王书兰点点头,望向陈圻:“虽然老身的话你可能不信,但是还请你好好待她,她一定会投桃报李的。”
她如今仍然恬静优雅,端庄大气,嘴里虽说着“请”字,却一点没有求他的意思。她一生傲气,估计这个“请”字已是这个曾经的太皇太后所能低声下气的极限。
陈圻颔首应允,这与“请”字毫无相关,只是心中不无唏嘘,觉得应该对她的这句请求给予回应,她大约入宫为后以后哪怕是对世.祖也没有说过一个请字。
四十几年前,民间传说她出生时紫光满天,将来必能秉承天意协助明君统一南北。故世.祖杀了已和她订婚的宁朝后祖刘帧霸占了她,她却是高傲得很,从不接受世.祖的拉拢、示好、宠幸,却心机颇深又冷静而克制的与世.祖保持着不会给母家和儿女带来祸事的距离。
可是上天的旨意多么复杂,她并没有协助明君统一南北,却沦落为亡.国之妇,真是令人唏嘘。
此地不宜久留,想必夏明玑不时会来催促王书兰去见她,到时候若是让夏明玑知道曹诗妙还活着,曹诗妙就麻烦了。陈圻不再给祖孙二人时间,牵起曹诗妙的手,拉着她走。曹诗妙已哭得撕心裂肺,只得木然的随他走了。
王书兰望着他们的背影,终究还是追上曹诗妙,再三嘱咐:“一定要记得阿祖的话,别的话我不敢说......但这或许能帮你活下去......
曹诗妙知道她说的是符纸,哭着点头说:“阿祖放心,妙妙知道。”
......
望仙阁周围所植的泰半是紫薇,这在南朝的寺院中倒是很少见。
佛之圣地,种树多种菩提、高榕、贝叶棕、槟榔和糖棕,是为佛之五树。
亦或者种植莲花、文殊兰、黄姜花、鸡蛋花、缅桂花和地涌金莲,是为佛之六花。
但夏明玑觉得佛寺合该种植瑰丽如紫薇、烂漫如樱花、明艳如海棠一样的花。她认为只有长得好看的才配和佛祖亲近。
望仙阁中的紫薇正是开得最好的时候,深深浅浅的红色花朵或疏或密地簇于扭曲纤细的枝头,姿态千妍,红红白白地异常瑰丽,有风吹过,花瓣便似片片彩帛翩翩起舞,如火如荼,令人精神振奋。
天色碧蓝,日色如金,阁中美人站在南边的窗前看着山下的风景,饱满的樱唇弧线精巧,美如花瓣,虽并无施朱,但天然殷红,却毫无温度。
她微微蹙眉,已然不耐,问:“临川公太夫人怎么没有跟你一起来?”
郭艾静欠身恭敬的道:“娘娘息怒,王氏怕是还没有改掉老毛病......以前在宫中,她就最喜乔张作致,刚刚奴婢去请她,她坚持要更衣后才来见娘娘。”
夏明玑冷笑道:“难道她是要我的仪架亲自去接她吗?这普摆的也太大了吧!莫非她以为自己还是太皇太后吗?”
郭艾静诚惶诚恐,生怕被迁怒,又恭敬的说了一声:“娘娘息怒。”
夏明玑并未再多说什么,行至石桌边坐下,自倒了杯茶浅品一口。居然是万春银叶,佛教在前朝地位尊宠,因此像同泰寺这样的佛寺也有贡茶可喝。
要知道这万春银叶茶原是川蜀一带贡茶中的名品,十分难得。可惜如今川蜀一带被西燕霸占了去,恐怕这样的茶就更难得了!
想到时局,夏明玑又忍不住冷笑着说:“王书兰这老妇也够不要脸的,听说她是秉承天命的一代皇后?还说她能助明君统一南北?我看这都是她为了当皇后编出来的谎话吧?”
其实夏明玑气愤的是,她原本想利用天命之说为皇后之路铺垫,可王书兰几十年前就有了这个传言,让她再靠类似的民间传说,可信度就会大大降低。
夏明玑再次举杯饮茶,放下后道:“以为谁都是天命之女吗?”
郭艾静有些忐忑,丽妃一朝得宠,便搅弄风云,可见野心不小。
照理说,她身为夏明玑宫中押班,丽妃娘娘说到这里,她就应该顺势奉承,说她丽妃才是天命所归的皇后,可郭艾静不敢。
且不说皇后尚且健在,且育有三子,地位牢不可破。
只说光是丽妃的身份,她也够不上。
自古以来,普通士族的结婚都很少有娶庶族女子为正室的,更别说母仪天下的皇后之位,那么至高无上,恐怕非名门淑女不能居耶。
听了此言,王书兰却也并不生气,只微笑着问她:“不知丽妃找老身何事?”
郭艾静扯了扯唇角,算是微笑着回答:“丽妃娘娘今日来同泰寺理佛,听说太夫人也在,便想请太夫人去望仙阁喝茶。”
这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王书兰心想,其实妙妙错了,她和夏明玑的恩怨可不止妙妙得罪了夏明玑那么简单,还有更复杂的事。
王书兰少时曾在东阳笔架山被夏明玑的祖父夏灼劫持过,后来被途径笔架山的达摩祖师爷相救才得以脱险。但王书兰是有仇必报的人,后来王书兰的哥哥和夏灼在琅琊山比武,她偷偷的在哥哥的剑上抹毒,导致夏灼中毒身亡,从此,夏家的家族之位就到了夏明玑叔祖父夏彪的手里。
夏灼的后人把她们兄妹俩当作仇敌已经很多年了,只是他们一直没有机会寻仇倒是真的,如今机会来了,夏明玑又岂会放过?
王书兰转身向观音像作了作揖,再转过来时已面色如水,平静从容的说道:“即是宫中贵人请老身去望仙阁喝茶,老身万没有推迟的道理,只是还望郭姑姑去告诉丽妃娘娘,如今天气炎热,老身岁数大了,身上不好闻,恐怕得更衣后再前往望仙阁。”
郭艾静不屑的想:反正你一个前朝的太皇太后也是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多久了。
便也没有催促她,只略福了福身道:“那奴婢就先这么回去回禀我家娘娘了。”
王书兰微笑不变,道:“老身很快便到。”
等郭艾静出去后,王书兰跪在观音相前面的绣金攒枝的蒲团上祈祷,跪的是观音像,话却是对佛祖说的:“达摩祖师爷若真的灵验,请保佑我!
她侧耳倾听,脚步声已远,想来郭艾静以为没有什么可偷听的,这才回去禀报夏明玑。
王书兰又过了一会儿才对观音像说:“出来吧。”
曹诗妙出来,跪在王书兰面前,泪止不住的流:“夏明玑让你去,恐怕没安好心。”
王书兰笑笑,仿佛不以为意:“我可对今上有保举之功,她如今新得宠,没有那个胆量敢把我怎样。”
曹诗妙不放心,哭得稀里哗啦。
王书兰安慰了她好一会儿,才从她的袖兜里取出一个写了梵文的符纸交给曹诗妙,道:“妙妙,这个符纸你好好拿着,这是达摩祖师爷给阿祖的符纸,说是它能保佑明君免死。”
曹诗妙擦了擦眼泪,她不信这些迷信,拿着符纸问王书兰:“那外祖母怎么不把这个给外祖父?若是外祖父还在,我们就不会有今日之难了。”
王书兰苦笑,当年她没有得到这个符纸的时候,她的心上人宁朝后祖刘帧便死在了萧道山手里。后来达摩祖师爷给了她这张符纸,说她必遇明君,将来把这个符纸交给那个明君,必能保佑明君免死,能免去百姓数十年的战乱,再后来,她被萧道山强娶,她忍辱负重的活着,就是想看看萧道山到底是不是明君,结果她一次次的失望,到后来甚至是绝望。
一个只知道靠广建庙宇,拿金钱来侮辱佛祖、不管百姓疾苦的人怎么会明君呢?
王书兰也不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终其一生,都没有将符纸拿出来给皇帝夫君。
所以,她合该成为阶.下.囚吗?
她心里苦涩的想,未必吧?
那样的国不亡,恐怕亡的将是这个民族吧?
王书兰淡淡道:“若是你外祖父还在,恐怕鲜卑人早就打下建康,踏平江南了,他不是明君......”
祖孙俩边说边哭了一阵,王书兰便催曹诗妙:“你快离开这里,去找陈圻。其他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陈圻是眼下唯一能保护你的人。”
而观音殿外陈圻却脚步匆匆的赶来。
他本来在大雄宝殿外等神光法师,侍卫却告诉他,夏明玑来了同泰寺。
第29章 皇后之位 大皇子去见过太夫人
“该走了。”陈圻步入殿中,对王书兰什么礼都没有施,只淡淡对曹诗妙这样说。
王书兰亦对他什么礼都没有施,只抚摸着怀里曹诗妙的头笑她:“都多大的姑娘了,还在阿祖这里耍赖,快跟着他离开,阿祖还要去见夏氏呢。”
曹诗妙赖着不动,陈圻道:“你真把现在当成回娘家了吗?若是丽妃知道你在太夫人这里,你让太夫人怎么办?”
曹诗妙闻言心里一痛,在王书兰面前磕了三个响头道:“妙妙就此拜别,阿祖一定要保重自己。”
王书兰点点头,望向陈圻:“虽然老身的话你可能不信,但是还请你好好待她,她一定会投桃报李的。”
她如今仍然恬静优雅,端庄大气,嘴里虽说着“请”字,却一点没有求他的意思。她一生傲气,估计这个“请”字已是这个曾经的太皇太后所能低声下气的极限。
陈圻颔首应允,这与“请”字毫无相关,只是心中不无唏嘘,觉得应该对她的这句请求给予回应,她大约入宫为后以后哪怕是对世.祖也没有说过一个请字。
四十几年前,民间传说她出生时紫光满天,将来必能秉承天意协助明君统一南北。故世.祖杀了已和她订婚的宁朝后祖刘帧霸占了她,她却是高傲得很,从不接受世.祖的拉拢、示好、宠幸,却心机颇深又冷静而克制的与世.祖保持着不会给母家和儿女带来祸事的距离。
可是上天的旨意多么复杂,她并没有协助明君统一南北,却沦落为亡.国之妇,真是令人唏嘘。
此地不宜久留,想必夏明玑不时会来催促王书兰去见她,到时候若是让夏明玑知道曹诗妙还活着,曹诗妙就麻烦了。陈圻不再给祖孙二人时间,牵起曹诗妙的手,拉着她走。曹诗妙已哭得撕心裂肺,只得木然的随他走了。
王书兰望着他们的背影,终究还是追上曹诗妙,再三嘱咐:“一定要记得阿祖的话,别的话我不敢说......但这或许能帮你活下去......
曹诗妙知道她说的是符纸,哭着点头说:“阿祖放心,妙妙知道。”
......
望仙阁周围所植的泰半是紫薇,这在南朝的寺院中倒是很少见。
佛之圣地,种树多种菩提、高榕、贝叶棕、槟榔和糖棕,是为佛之五树。
亦或者种植莲花、文殊兰、黄姜花、鸡蛋花、缅桂花和地涌金莲,是为佛之六花。
但夏明玑觉得佛寺合该种植瑰丽如紫薇、烂漫如樱花、明艳如海棠一样的花。她认为只有长得好看的才配和佛祖亲近。
望仙阁中的紫薇正是开得最好的时候,深深浅浅的红色花朵或疏或密地簇于扭曲纤细的枝头,姿态千妍,红红白白地异常瑰丽,有风吹过,花瓣便似片片彩帛翩翩起舞,如火如荼,令人精神振奋。
天色碧蓝,日色如金,阁中美人站在南边的窗前看着山下的风景,饱满的樱唇弧线精巧,美如花瓣,虽并无施朱,但天然殷红,却毫无温度。
她微微蹙眉,已然不耐,问:“临川公太夫人怎么没有跟你一起来?”
郭艾静欠身恭敬的道:“娘娘息怒,王氏怕是还没有改掉老毛病......以前在宫中,她就最喜乔张作致,刚刚奴婢去请她,她坚持要更衣后才来见娘娘。”
夏明玑冷笑道:“难道她是要我的仪架亲自去接她吗?这普摆的也太大了吧!莫非她以为自己还是太皇太后吗?”
郭艾静诚惶诚恐,生怕被迁怒,又恭敬的说了一声:“娘娘息怒。”
夏明玑并未再多说什么,行至石桌边坐下,自倒了杯茶浅品一口。居然是万春银叶,佛教在前朝地位尊宠,因此像同泰寺这样的佛寺也有贡茶可喝。
要知道这万春银叶茶原是川蜀一带贡茶中的名品,十分难得。可惜如今川蜀一带被西燕霸占了去,恐怕这样的茶就更难得了!
想到时局,夏明玑又忍不住冷笑着说:“王书兰这老妇也够不要脸的,听说她是秉承天命的一代皇后?还说她能助明君统一南北?我看这都是她为了当皇后编出来的谎话吧?”
其实夏明玑气愤的是,她原本想利用天命之说为皇后之路铺垫,可王书兰几十年前就有了这个传言,让她再靠类似的民间传说,可信度就会大大降低。
夏明玑再次举杯饮茶,放下后道:“以为谁都是天命之女吗?”
郭艾静有些忐忑,丽妃一朝得宠,便搅弄风云,可见野心不小。
照理说,她身为夏明玑宫中押班,丽妃娘娘说到这里,她就应该顺势奉承,说她丽妃才是天命所归的皇后,可郭艾静不敢。
且不说皇后尚且健在,且育有三子,地位牢不可破。
只说光是丽妃的身份,她也够不上。
自古以来,普通士族的结婚都很少有娶庶族女子为正室的,更别说母仪天下的皇后之位,那么至高无上,恐怕非名门淑女不能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