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曹诗妙也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不知怎么说到这里自己已经控制不住了,说完最后一句,又忍不住哭出来,大滴大滴的眼泪往下掉,却没有什么声音。
谢氏看惯了逢场作戏,知道越是无声的哭泣越是伤心。
夏云宴却是被吓到了,她红着脸,嗫嚅着说:“县主何必给我扣这样一顶大帽子……”她怎么可能盼着曹蕴死呢?没有的事。他死了,曹臻再娶了正妻,她还能过这么奢侈的生活吗?
她现在的日子好过得很,上次去龙华寺,一出手就捐了一千两香火钱,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当时威风得永安伯夫人都眼红了。
夏云宴有些委屈的说:“他又没有跟妾身说他病了,他要是说了,妾身怎会不伺候他。”她看到谢氏沉默的看着她们说话,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
曹诗妙气得心肝都痛了,她才穿书过来几天就知道曹蕴病入膏肓,她乃曹蕴最宠爱的人,不知曹蕴病着?但是今天谢氏在,她不想和她扯这些。
谢氏叹了一口气,道:“原本带着穆大夫来是想瞧瞧县主的身子,没想到驸马爷正病着,也不知道驸马爷是什么病?可需要穆大夫给请个脉?”
曹诗妙拜道:“诸虞正有此意,劳烦穆大夫了......我父亲犯咳疾多年,恐怕已经是痨病了。”
谢氏道:“县主且莫担心,穆大夫医术高明,治好了很多人的病,山阴公主的小姑子早年犯了唠症,也是他治的,虽然没有完全根治,至少稳住了病情,这些年活的好好的......县主让穆大夫去给驸马爷看看吧。”
想到曹诗妙也是可怜,母亲死的早,父亲却把一个妾室宠成这样,若是曹蕴再早逝,她恐怕要被夏氏奴大欺主。
穆大夫原本在花厅外的石桌上饮茶,听了谢氏的话,忙起身过来作揖:“老夫不才,但凭县主差遣。”
谢夫人对他道:“好好的把脉,开了药方先给郡主过目再说。”
曹诗妙忙着了小厮白昼将穆大夫带到紫菡院去,不一会穆大夫就给曹蕴把了脉回了花厅。
将写有药方的单子递给曹诗妙过目:“驸马爷的病要治起来确实不容易,彻底根治已属不可能,只能慢慢调理,老夫开的这个药方也只能起调理的作用,但若是长期吃下去,充分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虽然不能治好,但是还不至于只活三五个月。所以坚持服用是关键,也请他不要受凉,平时多加注意总是比放任自流好很多……膳食上也多加注意,双管齐下。”
曹诗妙接过药方,将穆大夫的嘱托一一记牢,再向穆大夫盈盈一拜:“诸虞谢过穆大夫,日后诸虞还要多多请教穆大夫。”
既然事情也说清楚了,这一趟的目的就达到了,谢氏便起身告辞。曹诗妙并没有留饭,她也没有想跟陈圻有什么瓜葛,做到礼仪周到就够了,太过殷勤反而就不好了!
等她把谢氏送上马车,才来细细看药方,上面写着:
龟甲两钱、牡蛎两钱、鳖甲一钱、地黄两钱、熟地黄两钱、天冬三钱、百部一钱、阿胶三钱、北沙参两钱、龙骨两钱、紫石英两钱、麦冬一钱、熟大黄两钱、白及一钱、川贝母一钱、蜂蜡三钱。
后面还批注了食疗的方法。
谢氏回了都督府,急着去见陈圻,陈圻却在书房里议事,说话的是他的一个幕僚:“西燕南下破了江陵,丞相临危受命领了司空之职,要去收复江陵,如今朝中我陈阀只有二公子,恐生变故......”
谢氏见儿子正在商议如此重要的事,就对守在外面的卢山河道:“......就说我来过,让他有空再来珍华院见我。”
书房门却被陈圻从里面亲自拉开:“母亲,儿子等着你回来呢。”
谢氏觉得很疑惑,莫非诸虞县主的事比朝堂之事还重要?瞧这小子,好像是盼着她回来一样。
谢氏道:“政务要紧,你先忙。”
陈圻抿了抿唇,他重活一世,知道父亲这次能把西燕人打得落花流水,而陈均也在朝中相安无事,这就够了,良国现在不宜与北方三国抗衡,而是要休养生息,好好把经济搞活,而搞活经济恰恰要靠他管辖的十郡,这十郡土地肥沃、人口密集。
他回头让屋里坐着的幕僚下去:“我和母亲有事要说,你们且下去好好想想土断的事,土断搞的好,能大大增加朝廷的收入和兵源,减少平头老百姓和豪族之间的矛盾。”
几人纷纷应诺,经过谢氏的时候纷纷行了礼便全部退下了。
陈圻马上问:“母亲,县主她怎么样了?”
他这样急迫,谢氏看得明明白白,反而觉得是儿子喜欢诸虞县主。而且今日她在曹府所见的诸虞县主表现的和传闻中大不一样。她好像并没有打算要嫁给儿子,或者说并没有缠着儿子不放,比起与儿子有关的事,她更关心曹蕴的唠症。
她除了言语上表达对儿子的感激以外,并没有看出来她有多喜欢儿子,这前后表现的太奇怪了。
“人已经大好了。今日还陪着我说了好一会儿的话呢。”
“......”
就这样?难道她没有哭着喊着要做嫁给他吗?
“她说了什么?”陈圻又问。
谢氏道:“诸虞县主说,那日不小心掉下镜湖,能得你相救捡回一命已十分感谢,哪里还敢有其他奢望。”
“就这些吗?”陈圻有些失望,他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她不是应该来求他收了她吗?怎么会没有奢望呢?那她跳镜湖做什么?
谢氏也不知道曹诗妙要干什么。只觉得今日见到的女子和传闻中的女子大不一样。
“幸亏没有唐突的去提纳妾的事。我看此事就此作罢,以后不许再提。恐怕诸虞县主也没有儿女情长的闲心。”
她其实想说,她没有看出来诸虞县主有多喜欢他。
谢氏说完便退出了书房,陈圻一向懂事,尽管感情上有些单纯,但他那么聪明,能想明白的。
陈圻确实有些烦躁,母亲去曹府本来就不是说纳妾的事,但他私心里希望曹诗妙会主动要求作他的妾,母亲虽然会不答应,但他有信心能说服她。只要曹诗妙做了他的妾,那么他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护着她,堂堂正正的报她的恩。
怎么她不要求呢?这要他如何报恩?
他坐在圈椅里想了很久。他很讨厌这种事情失去掌控的感觉,他喜欢什么事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但他隐隐却有些生气,难道曹诗妙真的不喜欢自己了吗?
第11章 争吵 巧取豪夺的这样本事得了夏家真传……
等谢氏走后,曹诗妙就来紫萱院看曹蕴,她对曹蕴这样说:“父亲还是搬回去吧,明辉堂父亲是住惯了的。我看这里布置出来也不错,明天我就让几个丫鬟来布置。”
也行是原主本来就是敬重这个父亲,她对曹蕴的感情还是很真情实感的。
曹蕴想想便允了,又说道:“你原来的丫鬟婆子都在紫萱院里,等会儿你再到随侍处挑几个好的。我先让品兰和书兰来帮衬着你。”
说到这两位通房丫鬟,曹诗妙趁机说道:“您那两位通房我瞧着都是体贴人的,不如父亲把他们都提为姨娘吧,看在这个恩典的份上,她们将来伺候父亲也更勤谨一些。”
曹蕴的脸却沉了几分:“你一个小孩子,别动不动把通房不通房的挂在嘴边。”
曹诗妙腹诽:通房就不能说了吗?又不是有颜色的词语,为什么不能说呀?古人真的太封建了。
但她发挥了导演叔叔教给她的演技,立马眼里就带了泪光,道:“父亲病重,夏姨娘忙着管理内务......和照顾夏家表姐,哪里有空照顾父亲,除了夏姨娘,父亲身边再没有别的姨娘照顾父亲了,女儿才想着让父亲抬了这两位......”
也行是这十几年来的习惯,曹蕴和平日里一样护着夏云宴:“你夏姨娘也不容易,她当年以东阳太守从女的身份嫁给我却只能为妾,这一辈子受了很多委屈。”
曹诗妙但笑不语,曹蕴他知道什么,夏云宴的身份地位不上不下,在这样一个阶级之间壁垒分明的时代,做妾是必然。她的叔叔是东阳太守没错,可他的太守之位得来的并不光彩,不过是趁着天下大乱的时候占山为王,用手里的臭钱招兵买马,等到手里的兵力足够以后公然引兵杀了原来的东阳太守,朝廷那时候与东燕正打得火热,无暇攘.内,便没有管他叔叔,况且他叔叔还颇识相的把打家劫舍来的钱财提供给朝廷作粮饷,这个土匪头子才变成太守的。
这样的太守,哪个士族豪强愿与他交往,这样的家族出来的女儿,哪个正经士大夫会娶她为妻,当然,并不排除,向曹蕴这样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傻.逼贵族。
曹诗妙突然很想知道,信安公主去世都这么多年了,曹蕴为何没有把夏云宴扶正?
再说这个夏云宴,她就是电视剧里的绿茶婊里的战斗机,那时候信安公主已然和曹蕴大婚,夏云宴却自愿在外面成为外室,估计信安公主若不是丢不起这个人,她连妾都做不成。
谢氏看惯了逢场作戏,知道越是无声的哭泣越是伤心。
夏云宴却是被吓到了,她红着脸,嗫嚅着说:“县主何必给我扣这样一顶大帽子……”她怎么可能盼着曹蕴死呢?没有的事。他死了,曹臻再娶了正妻,她还能过这么奢侈的生活吗?
她现在的日子好过得很,上次去龙华寺,一出手就捐了一千两香火钱,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当时威风得永安伯夫人都眼红了。
夏云宴有些委屈的说:“他又没有跟妾身说他病了,他要是说了,妾身怎会不伺候他。”她看到谢氏沉默的看着她们说话,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
曹诗妙气得心肝都痛了,她才穿书过来几天就知道曹蕴病入膏肓,她乃曹蕴最宠爱的人,不知曹蕴病着?但是今天谢氏在,她不想和她扯这些。
谢氏叹了一口气,道:“原本带着穆大夫来是想瞧瞧县主的身子,没想到驸马爷正病着,也不知道驸马爷是什么病?可需要穆大夫给请个脉?”
曹诗妙拜道:“诸虞正有此意,劳烦穆大夫了......我父亲犯咳疾多年,恐怕已经是痨病了。”
谢氏道:“县主且莫担心,穆大夫医术高明,治好了很多人的病,山阴公主的小姑子早年犯了唠症,也是他治的,虽然没有完全根治,至少稳住了病情,这些年活的好好的......县主让穆大夫去给驸马爷看看吧。”
想到曹诗妙也是可怜,母亲死的早,父亲却把一个妾室宠成这样,若是曹蕴再早逝,她恐怕要被夏氏奴大欺主。
穆大夫原本在花厅外的石桌上饮茶,听了谢氏的话,忙起身过来作揖:“老夫不才,但凭县主差遣。”
谢夫人对他道:“好好的把脉,开了药方先给郡主过目再说。”
曹诗妙忙着了小厮白昼将穆大夫带到紫菡院去,不一会穆大夫就给曹蕴把了脉回了花厅。
将写有药方的单子递给曹诗妙过目:“驸马爷的病要治起来确实不容易,彻底根治已属不可能,只能慢慢调理,老夫开的这个药方也只能起调理的作用,但若是长期吃下去,充分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虽然不能治好,但是还不至于只活三五个月。所以坚持服用是关键,也请他不要受凉,平时多加注意总是比放任自流好很多……膳食上也多加注意,双管齐下。”
曹诗妙接过药方,将穆大夫的嘱托一一记牢,再向穆大夫盈盈一拜:“诸虞谢过穆大夫,日后诸虞还要多多请教穆大夫。”
既然事情也说清楚了,这一趟的目的就达到了,谢氏便起身告辞。曹诗妙并没有留饭,她也没有想跟陈圻有什么瓜葛,做到礼仪周到就够了,太过殷勤反而就不好了!
等她把谢氏送上马车,才来细细看药方,上面写着:
龟甲两钱、牡蛎两钱、鳖甲一钱、地黄两钱、熟地黄两钱、天冬三钱、百部一钱、阿胶三钱、北沙参两钱、龙骨两钱、紫石英两钱、麦冬一钱、熟大黄两钱、白及一钱、川贝母一钱、蜂蜡三钱。
后面还批注了食疗的方法。
谢氏回了都督府,急着去见陈圻,陈圻却在书房里议事,说话的是他的一个幕僚:“西燕南下破了江陵,丞相临危受命领了司空之职,要去收复江陵,如今朝中我陈阀只有二公子,恐生变故......”
谢氏见儿子正在商议如此重要的事,就对守在外面的卢山河道:“......就说我来过,让他有空再来珍华院见我。”
书房门却被陈圻从里面亲自拉开:“母亲,儿子等着你回来呢。”
谢氏觉得很疑惑,莫非诸虞县主的事比朝堂之事还重要?瞧这小子,好像是盼着她回来一样。
谢氏道:“政务要紧,你先忙。”
陈圻抿了抿唇,他重活一世,知道父亲这次能把西燕人打得落花流水,而陈均也在朝中相安无事,这就够了,良国现在不宜与北方三国抗衡,而是要休养生息,好好把经济搞活,而搞活经济恰恰要靠他管辖的十郡,这十郡土地肥沃、人口密集。
他回头让屋里坐着的幕僚下去:“我和母亲有事要说,你们且下去好好想想土断的事,土断搞的好,能大大增加朝廷的收入和兵源,减少平头老百姓和豪族之间的矛盾。”
几人纷纷应诺,经过谢氏的时候纷纷行了礼便全部退下了。
陈圻马上问:“母亲,县主她怎么样了?”
他这样急迫,谢氏看得明明白白,反而觉得是儿子喜欢诸虞县主。而且今日她在曹府所见的诸虞县主表现的和传闻中大不一样。她好像并没有打算要嫁给儿子,或者说并没有缠着儿子不放,比起与儿子有关的事,她更关心曹蕴的唠症。
她除了言语上表达对儿子的感激以外,并没有看出来她有多喜欢儿子,这前后表现的太奇怪了。
“人已经大好了。今日还陪着我说了好一会儿的话呢。”
“......”
就这样?难道她没有哭着喊着要做嫁给他吗?
“她说了什么?”陈圻又问。
谢氏道:“诸虞县主说,那日不小心掉下镜湖,能得你相救捡回一命已十分感谢,哪里还敢有其他奢望。”
“就这些吗?”陈圻有些失望,他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她不是应该来求他收了她吗?怎么会没有奢望呢?那她跳镜湖做什么?
谢氏也不知道曹诗妙要干什么。只觉得今日见到的女子和传闻中的女子大不一样。
“幸亏没有唐突的去提纳妾的事。我看此事就此作罢,以后不许再提。恐怕诸虞县主也没有儿女情长的闲心。”
她其实想说,她没有看出来诸虞县主有多喜欢他。
谢氏说完便退出了书房,陈圻一向懂事,尽管感情上有些单纯,但他那么聪明,能想明白的。
陈圻确实有些烦躁,母亲去曹府本来就不是说纳妾的事,但他私心里希望曹诗妙会主动要求作他的妾,母亲虽然会不答应,但他有信心能说服她。只要曹诗妙做了他的妾,那么他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护着她,堂堂正正的报她的恩。
怎么她不要求呢?这要他如何报恩?
他坐在圈椅里想了很久。他很讨厌这种事情失去掌控的感觉,他喜欢什么事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但他隐隐却有些生气,难道曹诗妙真的不喜欢自己了吗?
第11章 争吵 巧取豪夺的这样本事得了夏家真传……
等谢氏走后,曹诗妙就来紫萱院看曹蕴,她对曹蕴这样说:“父亲还是搬回去吧,明辉堂父亲是住惯了的。我看这里布置出来也不错,明天我就让几个丫鬟来布置。”
也行是原主本来就是敬重这个父亲,她对曹蕴的感情还是很真情实感的。
曹蕴想想便允了,又说道:“你原来的丫鬟婆子都在紫萱院里,等会儿你再到随侍处挑几个好的。我先让品兰和书兰来帮衬着你。”
说到这两位通房丫鬟,曹诗妙趁机说道:“您那两位通房我瞧着都是体贴人的,不如父亲把他们都提为姨娘吧,看在这个恩典的份上,她们将来伺候父亲也更勤谨一些。”
曹蕴的脸却沉了几分:“你一个小孩子,别动不动把通房不通房的挂在嘴边。”
曹诗妙腹诽:通房就不能说了吗?又不是有颜色的词语,为什么不能说呀?古人真的太封建了。
但她发挥了导演叔叔教给她的演技,立马眼里就带了泪光,道:“父亲病重,夏姨娘忙着管理内务......和照顾夏家表姐,哪里有空照顾父亲,除了夏姨娘,父亲身边再没有别的姨娘照顾父亲了,女儿才想着让父亲抬了这两位......”
也行是这十几年来的习惯,曹蕴和平日里一样护着夏云宴:“你夏姨娘也不容易,她当年以东阳太守从女的身份嫁给我却只能为妾,这一辈子受了很多委屈。”
曹诗妙但笑不语,曹蕴他知道什么,夏云宴的身份地位不上不下,在这样一个阶级之间壁垒分明的时代,做妾是必然。她的叔叔是东阳太守没错,可他的太守之位得来的并不光彩,不过是趁着天下大乱的时候占山为王,用手里的臭钱招兵买马,等到手里的兵力足够以后公然引兵杀了原来的东阳太守,朝廷那时候与东燕正打得火热,无暇攘.内,便没有管他叔叔,况且他叔叔还颇识相的把打家劫舍来的钱财提供给朝廷作粮饷,这个土匪头子才变成太守的。
这样的太守,哪个士族豪强愿与他交往,这样的家族出来的女儿,哪个正经士大夫会娶她为妻,当然,并不排除,向曹蕴这样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傻.逼贵族。
曹诗妙突然很想知道,信安公主去世都这么多年了,曹蕴为何没有把夏云宴扶正?
再说这个夏云宴,她就是电视剧里的绿茶婊里的战斗机,那时候信安公主已然和曹蕴大婚,夏云宴却自愿在外面成为外室,估计信安公主若不是丢不起这个人,她连妾都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