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6章
  但也有弊端, 就是这个联系的农户不是桐桐找的, 而是当地的部门介绍的。青省这一家农户,男主人叫王大富,女主人叫刘秋花, 都五十来岁的年纪。
  桐桐看了看资料,看不出什么!刘晨要去打前站,她就交代,“别急着找去, 在周围转转, 多打听打听。”
  明白!
  刘晨和苏琳两个相互搭档,先期飞了青省。到了省会租了车,按照资料上的地址找了过去。
  有具体的地址,这是很好找的。
  两人一路走来, 倒也不见得都是土坯的房子, 砖瓦房是多数的。正房偏方,院子别管新旧好坏, 大致都是这个样子。
  等找到了王大富家,远远的就看见很气派的院子。院里院外都是墙砖,地面上也铺着地面砖。门口水泥铺的平整,留着花坛种着各色花卉。
  刘晨还笑道:“人家找了一家拍进镜头好看的,叫人瞧着就觉得当地的条件还不错。”
  苏琳举着手机拍下来,发给老板:干净、整洁,很富裕的人家。
  桐桐翻看当地提供的官方资料,关于土豆的种植面积,亩产,种植品种等等,结果就收到一段视频。
  她看了一眼,问说:“其他人家的房子什么样?”
  苏琳转身拍了一段,再给发过去:大差不差就是这个样子的。
  “家里主要的收入来源打听了么?”资料上只有这两口子的信息,并没有其他人。
  这个在村口的小卖部都打听了,刚进村就去买了两瓶水,跟那个大娘聊了一会子,“干旱,吃水问题这几年才彻底解决了。家家还都有水窖,得存雨雪水!老人在家种地养羊,年轻的都出去打工去了。打工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多少,不过是比留在老家强。”
  桐桐‘嗯’了一声,应该是这样,“这家的孩子在外面很有出息?经商的?”
  “不是!有个儿子,在协警还是啥的!不过,听说王大富挺有关系,他妹夫还是谁的,在市里有职务,具体的啥职务就不知道了……”
  苏琳说完就愣住了,“这……不好处理呀!”要临时换人,这就是把人家给得罪了。本来上面是有意办好事的,下面有些人的操作,就是能把人给坑死。
  桐桐就说:“那就不换!咱们调整咱自己的节奏……”
  办公室里重新忙碌起来,开始规划路线。
  这次,她临时调整,从近些年修建的水利工程开始,“这里是山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
  手机屏幕里,一个高瘦挺拔的姑娘走在水泥路面上,指着远处的风景,“这是就是高原的土豆产区!不远处是水库,这个水库解决了周围四十万人的用水问题,而在此之前,不管是人畜还是庄稼,都在靠天吃饭……”
  刘舒在办公室里,手机是在直播页面的,挂着耳机,摸鱼看直播。
  快退休的人,在单位上具体的工作是很少的,守着资料室,没人找她她就能这么呆一天。同时路过的时候扫了一眼,“咋还看上直播了?”
  “看看!随便看看。”
  “我知道她,最近挺火的!现在年轻人会玩这些,动动嘴皮子就把钱赚了。听我儿子说,人家开一场直播,几千万的销售额!那这可真是挣了老鼻子钱了。”
  刘舒笑了笑,跟着附和:“是啊!年轻人有想法。”
  “这是直播卖啥呢?”
  “没卖啥,就是种土豆。”
  是的!正是下地的时间,桐桐随意的去了一家的地头,跟人家搭话,然后帮着一块种,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不过是镜头避开当事人,但只看那双手和说话浓重的口音就知道是当地人。
  风吹着,抓一把土,干的不见一点水气,“这里日照时间长,太阳的辐射也因为海拔的原因更强一些,它的自然环境很适合土豆的生长……”
  刘舒一边应付同事,一边听着直播解说,从选什么种,用什么底肥,这个肥是什么作用等等都说的很清楚。
  “大家都在关系,花费的使用会不会让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进而污染农产品……”桐桐说着,就站起身来,“我们接下来去一下农资店!现在,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在代理化肥的时候,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
  什么问题用什么化肥,多大的土地面积使用多少化肥,都是有严格的标准的。
  为了化肥好销售,有化肥厂专门的技术人员,使用过程中,但凡遇到问题,技术人员都会上门解决。化肥用的不恰当,都会影响产量。少了不行,多了一样会损苗……”
  刘舒觉得新鲜,她从来都不知道就是一个简单的土豆,种植的人这么精心。
  但是金百岁是知道的,养花是一样的,肥少了,不生根不长枝;肥多了,叶子就黄了。他在摊位边用平板看直播,手里拿着手机给儿子打过去,还不好叫人听见说的是什么,一开口就问说:“我看这姑娘是越来越火了,我们这边的市场认识她的人可不老少。你啥情况?”
  要是挣不来,怕是也拿不下这样的姑娘。
  四爷正在厂里,第一批电器从生产线上下来了,他是来验收质量的。这会子正忙:“您别操心这个……我正忙,您先自己玩。”
  “嗳——这孩子?!”
  四爷也是抽空看了一眼直播间,这次的直播不一样了,她在到处溜达,车是临时停的,人也是临时搭上的。跟上一次的截然不同。
  直播结束了,都没走到王大富的家。
  刘晨只能跟人家负责的人说:“不好意思,我们没估算好时间。咱们这沟沟壑壑的,绕起来挺远的。”
  “没关系!没关系。”人生地不熟嘛,理解!理解。
  隔了一周,去疆省,就事先给对方说好,不需要当地联系农户,咱自己自由行。
  自由行的结果就是,桐桐迎来了一大波有针对性的黑。
  她拍摄的内容跟网上的一些小博主是有重叠的,她是全天直播,不是拍下来的视频,那走到哪里就拍摄到哪里。
  春季的葡萄园就是那个样子,坎儿井引来的水渠不宽,水也就是那个样子,人畜饮水和灌溉都是依靠这一条渠的。
  那我拍摄当地的葡萄园,是不是就得沿着水渠看一看。而后,再去看一看这里的葡萄干晾晒房。
  然后一个不小心,把一出小博主集体拍摄的地点给捎带进去了。
  桐桐不知道,就是工作室当时都没意识到,这是人家的道具和拍摄地。搭建个简陋的土房子,泥炉灶就可以了。
  然后总有那么穿的灰溜溜土叽叽的博主用几乎相同的文案在拍摄,说我们家多少人在这里多少年,一直很辛苦的在高温的地方种出了葡萄,如此云云……
  但是,实际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桐桐跟着当地的一个小伙子去他的葡萄园,他家的葡萄园确实很大,他们自己也确实下地,但是,家里的人手是远远不够的。
  这个地方地广人稀,不管是种植什么,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小伙子说:“……每年都有各地的人来这里打工……我家朝北还有棉花,早些年靠手工采摘的时候,每年要雇佣一百多人……”
  镜头拉远,这里也不是戈壁,周围全都是农田,就那么一小片因为地势高,就那么荒着呢,一共也就三四亩那么大,结果被利用起来了。有人排队在那里拍,拍他们改造戈壁云云。
  桐桐当时真不知道,因为那里盖着土坯的房子,她还专门问当地的小伙子,“果园需要看管吗?”
  “不需要!到处都是水果,等你下次来,路边的桑葚、杏儿都熟了,你随便采了吃,没人会跟你要钱的!到处都是葡萄,谁偷这个干什么?自家的活都干不完……”
  “那……那个是干什么用的?”桐桐指着那房子,这小伙子犹豫了一下,然后尴尬的笑了笑,“就是以前……不知道谁盖的房子,差不多都废弃了!”
  桐桐看到有人在那里拍,她还想着,那一片挺像戈壁荒漠的。现在走到哪里不拍照晒一下呢?在公园拍一下,就能冒充异地旅游,炫耀高品质的生活。
  然后一行人就这么淡然的离开了。
  可直播间有人认识那个背景的,于是,还在努力拍视频的博主,就被人给打假了。
  再这么一搜,好家伙,一样的道具,一样的文案,一样的话术,一搜能搜出几十个博主,流量还都不小,每年都能靠这种视频卖出大量的当地的果干。
  桐桐还没离开当地里,一大波人就各种评论,叫她滚出疆省。
  她的第一时间是反思:我没注意宗教?没尊重当地的饮食文化?说了什么不恰当的话了吗?
  结果什么都没有,就很神奇的,毫无理由的,一大波冲击就迎来了。
  看了网上其他的声援声,她才知道原来问题出在这个上面呀!
  桐桐:“……”其实,哪怕视频是假的,可只要货是真的就行吧。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