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4章
  苏琳:“……不好意思!刻板印象了。”
  陈彦这才说:“所以,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要学习明星工作室的经验!粉圈是个双刃剑,利弊相关,不能放任。”
  刘晨还兀自问:“你说粉丝到底要看什么?”
  “看一眼真人,没其他意思,单纯的喜欢,就是想看一眼。”就这么简单。
  “人家也不知道他们,不认识他们,那么多人,当明星的也不见得一眼看过去能把人看完……”
  “这不重要!”陈彦一副你不懂的样子,“这种喜欢其实不过激的话,是很纯粹的。”
  刘晨似懂非懂,但却再不发言了。反正挺玄幻的:你说要有男粉丝的话,觉得咱这老板漂亮,这还说得过去。可那么多姑娘在喊,喊的还怪起劲,其实还是不能理解的。
  林雨桐是很厉害,值的很多人去欣赏!但肤浅的男人居多,get不到真正的魅力在哪。而姑娘们……欣赏喜欢同类?
  今儿这个短暂的会议探讨不出个什么,但是陈彦多了一个新岗位,他得注意粉丝运营。
  桐桐只一个要求:“不要消费粉丝!永远也不诱导粉丝消费。咱们不是针对粉圈卖货,咱面对的消费群体一直得是大众。他们只是消费者!”
  四爷偷偷的加入了超话,也在桐桐的社交账号下看评论,很少有极端的恶意评价,有一些也都是私密账号,或者是营销号。
  这东西能追根溯源,谁在故意黑,一查就能知道。
  也有一些纯属三观不一致,更有一些单纯就是不合眼缘,这个就无解了。只是不合眼缘,偏还要关注……纯属闲的蛋疼的一类人。
  正翻着呢,他看到一条评论,然后叫了桐桐:“看这个。”
  桐桐正在做面部按摩,凑过去看了一眼,是个二十八岁的姑娘,研究生毕业三年了,没有找到工作,也不想结婚,她回乡创业了。
  父母虽然理解,但也难免闲言碎语。
  很长的一段评论,在诉说着她的遭遇。应该是苦闷无处诉说,这才在网上找个地方倾诉倾诉。
  这个评论盖起了三千多层楼,感同身受者比比皆是。
  其中有一个青省的,有一个疆省的,情况差不多。
  桐桐点了这三人:“能不能私联他们。”
  能啊!想联系总是能联系上的。
  吕晓娜拿着手电筒,从育苗棚回来。棚里是育好的红薯秧子!这是在网上看到的红薯新品种,甘甜无丝,家里的旱地多,费劲巴拉的种其他的,就不如试试这红薯。这东西产量高,其实要是销售的好,是能赚钱的。
  父亲嚷着:“睡吧,晚上不用看。”
  “哦!”以前自家这乡镇连同周围的乡镇,都是种植小麦的。可种粮食是真的不挣钱,不知道哪个高人翻了县志,说自家这里的红薯粉条,曾是清时的贡品。
  于是,这两年大家就都种红薯。红薯加工成粉,可利润也并不高。哪怕是那么大的产量,可价钱卖不上去。
  她今年给换了品种,不行就拉到县城去,慢慢卖着。反正红薯能存住,也不着急。
  躺下了,睡不着,那就在社交媒体上到处溜达溜达,谁知道有私信,她没在意,以为是系统消息,谁知道是一个账号发来的私信,问的很笼统,就说这个种植红薯的面积是多大云云。
  她也说的笼统,怕遇到骗子。
  对方就说:“你能给我个大致位置吗?我想去你们村看看。”
  来村里,又不是来我家,我还怕你骗我吗?她说了某县某镇某村,都是种植红薯的,要来看,就只管来看吧。
  隔了一天,正整备把地整好,栽种红薯了。结果有人在大门外喊:“请问,有人吗?”
  有啊!
  她先起身,往外走,对方说的是普通话。她撩开帘子一眼,是一男一女。女的印象不深刻,但男的不就是刘晨吗?
  跟林雨桐搭档了几场的小伙子!
  她当时就捂住嘴,满脸的不可置信:“天呐——你们好——你们好——”
  苏琳主动伸手跟对方握住:“还不知道你叫什么,来的很突然!怕问的详细了,您觉得我们是骗子。我们是进了村之后跟人打听的,说是你的同学,来看看你。”
  “快请进!请进。”
  刘晨跟着往里走,这是一户院子很平常的庄户人家。
  家里的很简陋,对于苏琳和刘晨来说,这都是陌生的。
  苏琳就说明来意:“是桐桐看了你的留言,想要跟你商量,我们想跟你合作。从红薯的种植开始,可能我们每个月都得来一次。红薯的各个阶段我们都要直播,一直到红薯成熟,变成粉条的全过程,都要参与。当然了,前期怕影响直播,只怕是不能叫你露脸。要是被人围观干扰,不合适……”
  “明白!明白!”
  双方签订了一个合同,吕晓娜就赶紧喊家里人,大扫除,把家里收拾干净。连农具都拾掇的整整齐齐。
  第二天六点她就起床了,七点的时候两辆车来了,从车上下来十多个人。
  林雨桐一身运动服就在这十几个人中间,笑着看过来:“你好,小娜!”
  “你好!”吕晓娜的声音都颤了,“我到现在都觉得在做梦……”她手足无措,“怎么拍摄?”
  “没什么特别的,你指挥,我来帮忙干。”
  行!那就开始吧。
  人都到路上了,吕晓娜才想起了:都没问人家有没有吃饭。
  桐桐拿着红薯秧子,对着镜头:“这是蜜薯秧子,是一种改良后的品种。据说香甜可口……当然了,培育出来是这样的。可我们的种植需要看土壤,看气候条件。”
  她蹲下身,抓了一把土,“这是沙土地,土质疏松,排水性好,经营这片土地的姑娘叫小娜,她研究生毕业,回乡创业。她说,她专门检测过土壤的酸碱度,ph值为6,是适合红薯生长的。而今这样的土质,是有利于红薯的均匀膨大和表皮光滑的。”
  她站起来,指了指周围,“看这里的地势,其实并不占据优势。这一片是占优势的,因为地势高,避免积水。可那一片,就不太适合,哪里的地势低洼,但凡下雨,必出现积水。这里的村民大多种植红薯,用红薯做粉条,他们在低洼处种植了蔬菜……以保证红薯的品质。”
  这个直播并没有提前预热,就是很突然的,开始了这一场没有宣传,也没有预热的直播。
  地头上,前两天还光彩照人的人,这会子蹲在低头,素颜,在地里种植红薯秧苗。但是直播间并没有跟红薯相关的链接,好似也不是在卖商品。
  桐桐对着镜头:“我想邀请大家和我一起,春种秋收。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来一次!真陪同种植,这几乎办不到。但我想参与它的每个重要阶段。什么时候该施肥,什么时候该控旺,随后,会有专人负责,定期发种植日历……”
  现在的秧苗都是用机器种植的,她坐在农用车,开始种植。一行行的,间距十分均匀的秧苗便种进去了。
  遇到地头的位置,机器种不上,需要人工种植,她也都给种上。
  种好,浇水,这就算是种完了,“这样的秧苗需得缓一两天,才能定苗。如今看着软趴趴的苗子,会精神抖擞的站起来……”
  直播种地,没有卖相关农产品,可其他产品在当天销量依旧可观。
  在直播结束前,她说:“下周,我们将前往青省,去种植土豆。随后的下下一周,我们去疆省,去看看葡萄园和戈壁滩里的枣园……紧跟着,我们会再回这里,看看我们种下的蜜薯长成什么模样了……那么,我们下周周二直播间见!”
  第1900章 何处通津(31)一更
  直播完成, 桐桐这一行没急着走。
  晚饭了,吕晓娜家做了饭,请大家回去吃饭。
  那就留下吃饭。吕母讷言,饭菜做了两桌子, 十多个客人呢, 大方桌,小方桌上都摆满了。
  吕父一个劲儿的让:“坐!坐下吃饭。”
  其实开车半个小时就进了县城了, 但桐桐还是留下来了:“正好也饿了。”
  吕晓娜把啤酒、果汁从外面拎进来:“喝点!不开车的能喝点……”
  “别忙了, 坐下一起吃。”
  新蒸的馒头,各色的炒菜, 蛋汤, 桐桐一手馒头, 一手夹菜往嘴里塞,她是真饿了。吃着饭,她主动问说:“粉皮、粉条都是各家自己加工, 还是统一收购……”
  吕晓娜正想着怎么说这个话,吕父这个年纪的人,那是有什么说什么:“县里有好些粉条厂,产出来的粉条都叫云县粉条。可有些厂的粉条好, 就是咱当地的红薯粉做得;有些也是有红薯粉, 可却放了食用胶,吃起来是劲道了,可也不是咱原来的云县粉条了;
  还有些厂子都不见收购红薯,人家也产粉条, 也说是红薯粉条, 其实都是买回来的木薯粉做得,工人都是咱周围村镇的人, 大家都知道的。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