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0章
  望岳点头,看看临川带着其他人已经给李唐这边受伤的人处理的伤口,她就说,“把丸药也给吃了吧。”
  药丸——但凡被野物所伤,必服丸药,怕野物身上的脏物沾染到人身上而染病。
  望岳把自己的丸药拿出来,取了一粒,递给秦彦道。
  秦彦道看也没看,接过去便塞嘴里了:“还未谢过殿下的救命之恩。”
  望岳看看留下的战场痕迹,然后问说:“谁指挥的?”
  “外臣。”
  望岳就看向秦彦道:“处置得当!虽有伤亡,然已经尽最大之力了。”说着,她看向还在燃烧的狼烟:“不过,你怎么就能笃定,这狼烟一定能引来救兵呢?”
  “家父曾说过,林公乃赤诚之人,绝无虚假。”既然林公说要罢战,那便是真的不想两国起战端。
  望岳嘴角勾了勾,脸上的表情有了几分生动,她说:“你……很好!”
  谢殿下!
  狼烟果然引来了救兵,是北华的巡查营!
  巡查营护送,望岳和临川带着人,要将这一行给送回李唐大营。
  马上就到地方了,雕儿飞回来了,这说明这指挥狼群之人找到了,正在押解回来的路上。
  送到营地之外,便不再送了。望岳和临川率人直接返回,剩下的事是人家李唐的事,是重重处罚还是怎么着,人家决定。
  国事嘛,有时候大事得化小,有时候小事得闹大,全凭大局来左右。
  就现在而言,不管背后怎么处理,对外……一定是大事化小。
  不要议论,不要传播,等事情过去了,再说吧!这是怕引起猜测,这猜测再被有人信渲染,挑起双方将士的敌对。
  国事又不是小孩过家家,你提了我一脚,我必得马上的还这一脚,迟一秒都是我怂!
  在城阳公主问出:“这就走了?”也没要说法呀!
  她还小,问出这样的话来。但除了她这样的孩子,谁问过一句了?
  处理问题,得看时机!而今不大动干戈,不意味着能逃得过。
  于是,长孙冲害怕了,他看长乐公主:“请公主帮我求求大殿下……”
  这件事找大哥做甚?
  长乐公主啥也没说,只叫人看护好,先治伤吧。
  事情的始末就是这样,很清楚。
  随后,那训狗之人便被狼还送到了,是秦琼派人接进去,然后送到御前的。
  这一查,查到了哪里?
  里面影影绰绰,确实有旧世家的影子!而参与者,甚至包括了裴寂、独孤修德等人。
  李世民叫人把结果送到了李渊的面前:看看!看看!这些人一样在算计!他们在算计什么?是真的为了李唐吗?
  不是的!他们以后在帮林公,在给林公机会,叫她朝李唐发难。北华有攻城利器,若打,必能胜!他们从中协助,过后帮着治理,林公离不开他们。
  只在一瞬间,他们便转移了方向!之前能与林公为敌,而今,他们想做林公的马前卒。
  可惜,他们不懂林公!他们以为的万世基业就是打下偌大的疆域。可林公呢?林公想的只是疆域吗?
  不!她从来都是要她的子民过的好,要她所统辖的天下是太平的!
  若是此事跟李唐为战,赢了有如何?李唐乱,北华乱,此起彼伏的叛乱,需得多少年才能清理干净。而百姓得过多少年才能过上太平日子。
  治国不是逞英雄,稳是首要!
  在稳的基础上,才推进,才想着开疆拓土。
  不是君王的他们,永远也不懂站在这个位置上,坐在龙椅上,执掌天下的人想的是什么。
  于是,拍马屁没拍对,拍到了马腿上。
  这对林公而言,就是一句笑谈!便是对望岳和临川来说,也不过是当做一个笑话,孩子们都不屑为这个费心神。
  但这对于李唐而言,不是小事!这些人没造反,但他们生了二心了。
  都如此了,还不除么?
  您要是还一力主张保旧世家,不配合朕……那……
  李世民站在外面,望着草原深深的叹了一声:朕不想弑父,但若危及天下,朕……亦能冒天下之大不韪。
  正思量着呢,窦太后叫人传了旨意。
  李世民匆忙去见,结果窦太后说:“回!回长安去!我这身体支撑不住了……先回吧!明早就动身,回!”
  “是!儿这就叫人去告知三郎……”
  好!该送别了。
  窦太后看着儿子出去,然后靠在榻边。她手里握着瓷瓶,看着太上皇所驻帐篷的方向怔怔的出神。
  她将瓷瓶藏在袖子里,用手摩挲着玉佩:杀世家!杀世家!世家难杀!太上皇做事优柔,又常念旧情……杀不尽便是后患无穷了。
  若是如此……若是如此……若是因他们逼的我的儿子无路可走,给我的子孙后代留下祸患,那便不如……我给我儿子一个杀他们的理由。
  窦太后这般想着,便自己坐起来,坐在梳妆镜前,细细的整理妆容:命将绝,今日未能进一米。活不了几日了!以残命为子孙后代换安生日子,值了!
  第二日,四爷和桐桐带着两个孩子来送行,桐桐咯噔一下:绝脉!
  活不过三日!
  窦太后精神好似好了一些,笑声朗朗,给四爷整理了衣裳,给两个孩子留了许多私房,而后一脸的笑意:“回去吧!看见你们好好的,就安心了。”
  四天之后,便传来消息:世家叛乱,太上皇与窦太后双双遇害!
  于是,天子一怒,浮尸无数……
  第1613章 隋唐风云(139)三更
  这件事来的太过于突然!
  四爷对于窦太后的薨逝心里有准备, 本来是早亡的命,在李渊起兵之前她就故去了,压根就没等到李唐的建立。
  是桐桐给用药,虽然病病歪歪的, 但却一直活到了现在。延寿这么些年, 她又身处那么一个位置上,能活到现在已然算是难得了。
  但李渊肯定是长寿之相呀!这么突然的……驾崩了?!
  世家干的?世家要是会明晃晃的干, 又何必暗搓搓的算计。
  他看桐桐, 桐桐也看他:李世民会真的逼宫太上皇,但不会用这样的办法把人弄死!一如他会发动政变杀兄弟, 也不会用毒杀暗杀的方式要人命。
  故而, 这件事跟李世民没关系, 只能是窦太后……她做的。
  桐桐说:“她的病到了后期,会水米不沾,但头脑是清醒的!另外, 还会伴随着疼痛……”越是到了最后,越是会有疼痛的感觉。
  所以,她是可以预知她的死亡的!当水米再也吃不进去,这就是在等死, 神仙难医!与其忍着病痛的折磨, 那就不如换个痛快的,顺便给李世民清除障碍。
  她的心里……她的儿孙最重要!谁要害她的儿孙,谁就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李渊不够果决干脆, 那窦太后便没有再给他优柔寡断的机会。
  之前在两国边境, 便是天大的事, 二郎也不会在外面办的。会等着回到长安, 再办不迟。无他, 不能失了国体!不能叫北华朝臣看了李唐的笑话。
  况且,一旦逼宫,就得马上围了世家,这是需要提前布置的。
  窦太后太了解她自己的儿子了,她知道李世民忍耐李渊到了极限了,李渊若是不果断,李世民一定会动的!
  以子逼父,大逆不道!她不能叫她的儿子背上这样的千古骂名,那么,她自己动手。
  你李渊不杀世家?那世家也得因你而死。
  于是,事情就变成了:有人试图害雍王,有人挑拨两国关系,陛下派人详查,结果查到了世家身上。他们知道此罪难逃,便在回长安途中,择地势之利,借太上皇的信任,打算挟太上皇以令天下。
  不想太上皇与太后誓死不从,不惜自损其身,也绝不受制于人。
  这话……说得通吗?也不是说不通。因为李渊的护卫用的是裴寂的亲侄子,自从李建成事之后,李渊退居为太上皇,但近身侍卫还是只用他亲信之人率领。
  当然了,李世民不会放纵。李渊身边是两个圈,第一个圈,李渊用的是他的嫡系;李世民不能放纵李渊,他就在这个圈的外围,再围一个圈。
  好处是,李渊的自由是受限的。
  坏处是,李渊有小圈子里的自由。
  而前不久,李渊又给外围圈子侍卫统领赐婚,将裴家一丧夫寡妇赐婚给李世民安排去的统领。
  总是在一些小地方膈应人!
  小事积攒的多了,李世民就不会忍了。
  娶了陪嫁的女,人家的心也不向着你太上皇。可这在而今却给了世人一个交代!太上皇信任世家,用他们的人护卫安全,谁知道这些人反叛,反而成祸了。
  而后陛下震怒,杀随从亲随,封锁城池。紧跟着,派出驻军,查抄各世家。
  哪里需要派?这几年世家闹的厉害,当地驻军就有辖制世家的责任。一声令下,血流成河。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