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8章
  魏征肃然起敬:“此……乃是您促成?”
  “本王知道你们怎么想的!在你们看来,我有女有子,我考量的必然只有华朝的利益。可血脉相亲,我又岂能看着那些混账乱了江山天下?他们在朝堂上谏言当对北华用兵,此事不仅满长安尽知,北华无一人不知。他们挑拨,要乱天下,祸害子民,也使得我们一家子骨肉自相残杀,其恶,是可忍孰不可忍!”
  魏征跟着一叹,这话也对。
  里面褚遂良的声音更大声的传了出来,“需得出婚姻图谱,陛下所用的’朱墨双色标记法‘,臣以为甚好。哪些是与世家无联姻的,哪些是与世家有联姻的,做好之后一目了然……”
  魏征:“……”下手这个狠呀!
  四爷也不由的侧目,自己只给方向,但是朝中便有人去完善。这个褚遂良下手真的是准且狠,是个敢下手的狠角色。
  当然,也有高表仁这样的,温温和和的,但是该出主意也不含糊,他认为:“当对族群施行’支脉分流制‘!”
  四爷倒茶的手微微一顿,这正是自己和桐桐最近在思考的事情。说的不是李唐的事,而是自家的事。像是部族聚集,繁衍下去,会出现更大的部族。这不利于安定!
  最好就是拆分。一片好的草场,该分开谁家呢?那就不如选几个部族,从各个部族里抽调一部分,既能叫他们小范围抱团,又能相互融合。最重要的是,这会形成新的部族,而新的部族在短期内是很难形成合力。
  但是,这办法用在李唐也是合适的!像是一个士族在某一地盘踞的时间太长了,那就不如设法把其拆开。
  魏征再外面默默的听着,如果说李唐的朝堂人才济济,但其实北华的朝堂也不遑多让。他们或许有些地方有缺失,但办法是多样的。
  桐桐叫暂时散了,改天再商议吧。
  这些朝臣们,各个都是在乱世里活下来的人。能在乱世里活下来的,还能走到自己面前,位列朝班,怎么能是笨蛋呢?
  一个人一个机遇,自己给了他们机会,他们也未曾叫自己失望。
  自己和四爷只有框架,但他们能在框架内把意图一步一步的落在实在的地方,让每一个方向都有着力点,不容易的。
  等朝臣散了,桐桐才再见见到了魏征。
  魏征也再次见到了这位女帝陛下,他夸道:“北华民治之盛,确实出乎意料。”
  “雍王占头功。”
  “外臣并无恭维之意,也从不怀疑雍王之能。然若非陛下心胸宽广,知人善任,决不能有今日。外臣听闻,昔年程咬金、秦琼、尉迟恭都弃陛下而去。可便是无他们,北华亦有良臣无数。”
  这还真就是恭维了。
  桐桐就说:“朕亦有国书,你捎带给大唐皇帝陛下。”
  “外臣遵旨!”
  “朕有意与李唐一同练兵!”
  “哦?”
  “每三年一次,秋后,两军对垒比试……”就这点事。
  魏征:“……”不打仗,只是比试点到即止!为何?因为李唐那些勋贵叫嚣着打仗的人太多,既然不想打,但也得叫人知道,北华不怕打仗。
  这其实是配合的政策,一方面威慑,一方面在北华为所欲为的针对世家。
  四爷就笑,这可不是自己告知桐桐的,是她自己添补进来的!当然了,这是最好的!良性的竞争也罢,武力震慑也罢,在各种政策推出之后,这一步就显得格外有必要。
  魏征领命,退了出去。
  他返回长安,进宫回禀,把事情的始末,所有的见闻,详细的禀报之后,才又说,“北华朝堂之上,他们议论的方法,臣以为甚是高明。单尚不完备。”
  李世民:“……”
  “臣以为,当在合适的时机,收缴《四海望姓族谱》,旧谱当焚毁。”
  李世民:“……”要不是朕护着你,就凭你这几句话,那些人能生吃了你!人家说,是在北华说,那些人的手伸不过去。你呢?你身在长安,还敢扬言要焚毁世家族谱。这话要是传出去,别说你的性命不保,便是你阖家全族,鸡犬牲口,都别想活。
  这是林公把狩猎来的豹子胆拿出来招待你了?你这一吃,胆子是真的肥起来了。
  魏征还说:“该把各家族的嫡长子编入御林军……”这就是质子了!
  李世民:“……”快住嘴吧!你听听你说的都是些什么?!
  第1593章 隋唐风云(119)一更
  大雪覆盖太极宫, 李世民踱步在宫廷里,看看漫漫大雪,良久才朝太后寝宫去。
  太后宫正热闹,皇后陪着精神日短的太后。而皇子皇女们在雪地里奔跑嬉戏, 打打闹闹的团着雪球你扔我, 我扔你。
  孩子们玩耍的正好,他不由的露出几分笑意来。
  太后围着轻薄的棉披风坐在窗口, 看着孙子们, 表情愉悦。
  李世民一到,孩子们便停下来了, 尽皆行礼。
  “课业可完了?”
  李承乾忙道:“给祖母请安, 下午进学。”
  “不可懈怠!”
  “是!”李承乾的手缩在袖子里, 悄悄的攥成拳头,紧张的说话带着颤音。
  李世民:“……”他抬起手,想拍拍儿子的肩膀, 可其他孩子看着呢,他不能偏颇任何一个。
  于是,点了点头,从孩子们身边路过。
  李承乾舒了一口气, 看着父亲的背影浑身都放松和轻盈了起来。
  长孙皇后在里面看见了, 便笑盈盈的迎出来,“恭迎陛下!”
  “这是作甚?”李世民抓了皇后的手拉着往里面走,“今日聚的这般齐整?”
  长孙皇后回头看了看还站着的长子:“承乾昨夜将课业做完了, 知道太后晌午精神好, 便晌午来请安, 多呆半日, 陪伴太后。”说着, 便小声说李世民,还偷偷的挠他的手心,低声道:“当赏他。”
  李世民回头去看儿子,儿子乖乖的站着,脚下的雪没有杂乱的印记,证明他站在那里一动都不敢动。
  他便问说:“是吗?承乾。”
  “儿子……想多陪陪皇祖母。”
  “皇长子孝顺有加,当赏!”说着,问说:“告诉父皇,你想要什么?”
  李承乾一脸惊喜,看向母后。
  长孙皇后微微颔首,他便马上道:“御马!儿臣要想一匹御马。”
  李世民大笑,才说要赏赐,长孙皇后马上道:“您那小马驹是极好的!不若挑一匹最好的小马驹赏赐给承乾。”
  李承乾一急:母后,儿子想要大马。
  长孙皇后想起望岳和临川写来的信,在信上,他们会说他们每天做什么,在学什么,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大篇幅的写马儿、幼犬、金雕幼鸟,他们说,它们是他们的伙伴,陪伴他们长大。
  这些话,只能是他们的父母教给他们的。
  长孙皇后听来觉得有道理,她认真的告诉李承乾:“小马驹是你亲手养大,这样的马儿便是受了惊吓也不会甩下你,去了战场,便是再凶险,它也不会放弃你。那不是牲口,那是给你的伙伴。”
  这话李世民认同,要上战场的马儿可靠、有默契最重要。
  他不仅说给长子,也告诉其他皇子皇女,“你们的战马需得你们自己来养,好的战马能助你们驰骋疆场。”说着就看着李承乾的眼睛,“父皇等着你……骑着你的战马出征的那一天。”
  李承乾眼睛亮晶晶的:“是!”
  长孙皇后一边推着丈夫往里面去,一边转过头对着几个孩子眨眼睛:玩吧!没事了。
  窦太后看着,等儿子进来就招手:“对孩子太严厉了。”
  李世民端着茶盏,只笑了笑没言语。
  长孙皇后便把伺候的都打发了,给母子说话的时间。
  李世民这才说:“儿子……幼年便甚少见父亲。而今……好似也不会当父亲了。儿子看着承乾……就有些懂了您和父皇待大哥之心!嫡长子……”不一样。
  窦太后愣了一下,伸手拉着儿子的手:“这就是身为父母难为的地方了。”
  “三郎远走……而今想来,他不在家争,是体谅您和父皇的!论起孝顺,我们兄弟皆不如三郎。”
  窦太后:“……”这是怎么了?
  李世民眼圈一红:“母后,您得好好的!您好好的,儿子还有个能说话的地方。您若走了,儿子……便只有观音婢了。”
  长孙皇后回头看向丈夫,没有言语。
  这天晚上,她在书房看见了一直压着的《唐律》稿,在’八议‘上停留的时间最长。
  放在手边这么长时间,其他的条律上都有批注,就这几页,卷边了,但是未曾落一字。
  而北华……判了劼利可汗死刑,判了杨吉儿死刑。
  当天晚上她什么都没说,第二天却叫人召见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看着女官前来宣皇后懿旨,他就:“……”这是出什么大事了!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