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0章
  也就是说,在寒冬里,男人的伺候牲口,除了喂草料,还得尽量的给喂温水。这是不能清闲的。女人呢,手里的活就没闲。
  只要有活干,有收入,人心是稳当的。而且,羊皮牛皮,皮革制品,这都是需要力气的。男工占比更大!
  而今,多是以家庭作坊的模式,做好了送到固定的点。收购之后,当天换的都是钱或是别的物资。
  “我刚站在高处看了,城里的路面积雪还是有人清理。”各家都清理,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出门做出来的东西能当天被收购走,换成物资更踏实。
  因着利益驱使,压根就不用组织,每个人都在清扫门前雪,于是,城中秩序井然。
  桐桐紧了紧身上的衣服:“煤炭!”露天煤炭得开采。
  煤炭的使用那可早了,早在东汉的时候,冶炼都开始用煤饼了。这种煤饼就是煤炭和黄土混合到一起的。
  魏晋《水经注》赏对于煤炭的使用也有详细的记载。
  到了唐朝的时候,r本的僧人来大唐学习,他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就记载了,说山西是’遍地有石炭,远近诸州尽来取烧,料理饭食,极有火势!‘。
  反正,大隋的皇宫里用炭是常见的!温酒、烤肉,都用的是炭。
  关外……肯定是有炭的!要不然他们的冶铁技术跟不上,这得叫人打听打听。
  记载上好像有过,说是天山晚上有火光,白天冒烟,人们开采岩炭,冶炼这个山的铁,可以供应西域三十六国使用。
  四爷:“……”咱脑子歇一歇,“熬了粥,吃吗?”
  吃!
  “那就起来,洗漱,吃饭。”
  桐桐吃的不多了,小米粥一小碗,就了一个咸鸡蛋,就不吃了。
  四爷:“……”这是心里有事,“孩子的事?”
  “按理说,三代内妨碍很大,之后出现特殊情况的概率会很小很小……”可再小也是有这个概率的。只能说,不太妨碍,但不能说完全没问题。
  她当时其实真没想到走到这一步,她当时想着,当李家的媳妇,帮助李世民平天下。而后在王府里……像是自己和四爷这样的,生不生孩子的,其实没那么重要。
  以自己的功劳,便是不生,谁能把自己怎么着?
  可不知不觉的,就走到这一步了。
  其实,从内心来说,咱知道,继承这个东西不是非血亲才能传承。可若是没有亲生子女,走的就是推举的路子。
  可草原民族从来就不缺部落推举的方式,忽里台大会不就是部落首领推举可汗。结果呢?效果好么?
  历史的结果摆在那里!
  正确的理论放到错误的年代,那是一场灾难。
  四爷看桐桐:“一直得小心,随时关注胎儿发育,发现异常立刻终止妊娠……”是这个意思吗?
  嗯!
  四爷:“……”但也不能偷摸抱养孩子!这玩意更不靠谱。
  抱养孩子……其实风险挺大的!有那种抱养的孩子知恩图报,很出息的!养家很普通,但这个孩子在这种环境里,还能长的不差。也有那种养家很好,但抱养来的孩子各种缺点,教都教不过来的。
  人的天赋这个东西,其实只跟遗传有关。
  四爷声音低低的:“……后世的科学验证过的,法律也只禁三代内,那就是说,从概率上来说,三代之外,出问题的概率低到国家认为可以……”虽说孕期多种检查避免不了,但是,你自己能诊断,能处置,就是能规避风险。
  当然了,要是倒霉上来了,必是要受罪的!
  但这个问题,到现在无解!在大唐,咱俩有个王府,不生没事!现在这……孩子不是自己的,是这个王朝的。
  他只能安慰:“得相信你自己的运气!”我的运气可能不太好,但你的运气……极好!或者说不是运气:“你积攒的福德厚,就凭今天这样的天,外面没再冻死人,这个功德就能庇护小概率事件远离你。”
  桐桐:“……”
  四爷:“……”那咋弄?我也替不了你呀。你当初要关外建国,就该考虑到这个问题了。
  桐桐重新拿起筷子,得好好吃饭,得好好调理身体,“你也一样,从今天开始按时服药。”
  行!配合。
  “李唐皇室有遗传病。”
  嗯!
  “你可能要受点罪。”
  啊?
  “泡汤药,我得给你过大穴……”
  四爷:“……”那玩意可疼了。
  桐桐看他:你以为我为啥吃不下去,我是真的有点不忍心对你下手。
  “你自己呢?”
  桐桐叹气:“……”
  四爷眉头皱的能夹死蚊子,她还得对她自己下狠手。
  不管想吃不想吃,桐桐都硬塞了一碗饭。然后给开方子,叫取药。
  这得大锅熬煮,得泡。
  先从她自己开始!
  汤药倒入木桶里,桐桐不叫四爷进去。她一脚踏进去,把全身都埋在汤药里。汤药霸道,毛孔打开,细细密密的疼痛在身上蔓延。
  这种感觉很陌生!
  桐桐:“……”应该没对自己下过这个手,这是第一次。
  自身的身体达到最理想的状况,至少得抗造。万一出现意外,咱得耗得起。关键是……怀孕不能耽搁大事,生产之后难以休息好。
  其实上战场,这种只是累,休息好了就成了。
  但是生孩子……好像只是生了个孩子,其实不然!生完孩子那种虚,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的。
  但是,她而今这个身份,生完孩子也不能露出疲态。说要打仗,这骑马就得走。
  我要不好好调养,寿数肯定会受影响的。
  为了健康长寿的活着,付出点代价是值得的。
  她泡完,给四爷的熬制好了。
  四爷叫玄奴拿了软木,塞到嘴里咬着。然后一泡进去——我的天呐!
  这个罪受的呀!
  反正四爷泡完,直接进被窝了。啥话都没说,跟半晕厥了一样。
  但是第二天一早,喝了一壶温水,上了一趟厕所之后,神清气爽,身体轻盈。连胃口都好了起来。整个人的面色红润,气色极好。说话也不只温润了,好似气息在更绵长,中气足了。
  除了受罪了一点,好似也没有哪里不好。
  他问玄奴:“林公呢?”
  “议事殿。”
  “今天议什么,听说了吗?”
  路过的时候偶尔听了两句:“该是登基之事,龙袍已备好,只是礼仪……尚在争执。”
  四爷起身,最磨人的反而是这些小事。
  玄奴又说:“有人一直在宣扬牛羊羔繁殖、保胎育子……而今,大利城的大小部族已有三十余……”
  四爷’嗯‘了一声,这应该林药郎做的。
  “今儿得了消息,西域诸国正有人赶来,因大雪,未必能赶上大婚。”
  “飞鸽?”
  “嗯!”
  四爷:“……”他赶紧交代,“把你的信鸽收好,别放了!”小心给你射下来。这是第一次,暗卫怕是得请示。可要是再放消息出去,那大概说了,你那些鸽子想炖汤都难。
  结果正说着呢,赤奴来报:“王爷,常青来了。”
  四爷看了玄奴一眼:“这宫里别说飞鸽子了,便是飞只麻雀,人家也知道这些麻雀的窝在哪!”那都是带着户口的麻雀。
  玄奴:“……”这个常青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请进来吧!”
  常青便进来了,脸上带着小意:“雍王爷,若有信件往来,奴可代劳!宫中禁止私下与外通!”
  四爷坐下就写了一封信,然后装在信封里:“好!你稍微等等。”
  常青笑着退下去了,这事得放在明处提醒。别以为背后能搞小动作。
  桐桐一回来,四爷就把信给桐桐:“给长安的信,你帮着发出去吧。”
  啊?
  桐桐愣了一下就明白了,然后:“……”她把信看了,然后给常青,“发吧!”
  常青应了一声出去了。
  桐桐低声问四爷:“鸽子就算了。”
  知道!回头咱养一窝子雕!
  第1559章 隋唐风云(85)三更
  婚期到底是到了。
  唐使在婚前赶来的, 宗室李孝恭,李智云。
  李孝恭乃是李渊的堂侄,李智云是五皇子。
  另外还有裴寂,这乃是李渊信重的大臣, 乃是晋阳起兵的策划者之一。
  另一个叫武士彟, 没错,就是武则天的父亲。这个人的身份也不简单, 李唐’太原元谋功臣‘一共十七人, 武士彟就是其中之一!
  元谋功臣,就是最初支持李渊起事的人!他们是李渊起兵之时, 第一批提供了钱财和物资的人。
  这十七个人里, 一半都上了凌烟阁, 那可是供奉功臣的地方。
  武士彟的功劳可能没那么大,但是,最初的支持这一点很重要。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