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7章
  李世民看他,上下的打量。
  四爷忙起身拱手:“请二兄成全。”
  李世民:“……”是啊!老三的前程在何处?父母因他身子羸弱,总也不舍。可终究是个大人了,“依你!回府后,我自会禀明父母。”
  “另外,弟之亲事,莫订!”
  “嗯?”
  “二兄亲事订的早,四弟还小……而今乱纷纷,无法预知何人是何立场,因为,不急于一时。”
  李世民又打量他:“中意哪家女子?若真中意,禀明父母,请旨赐婚未为不可。至于其父兄做何想,与那女子何干?况且,今日一立场,明日又是一立场,此最无常不过!男儿大丈夫,若心仰慕之,便当一往无前,所谓顾虑,不过是怯懦而已。”
  更何况,以吾弟之人品、才干、样貌、家世,哪一样不是上上之选。不论是世家贵女亦或是公主郡主,皆匹配得。
  四爷:“……”这还真就解释不得了,他只能道:“二兄,并非如此!而是偶遇一异人,言称小弟三年之后议亲,利己,利家,利族,利……子孙后代。”
  李世民:“……”又一异人!又发预言!
  既然如此,那当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
  “此事当人得信!岂可打诳语?”桐桐看着安排好的官廨,甚是满意。安排来的亲兵问,是否要安排新房,娶新人当然要安置洞房。桐桐能怎么回呢?只能是不宜早婚,否则有妨碍。
  亲兵便不劝了,打水帮着擦洗。
  官廨是一明两暗两间房舍,院中有官厨,热水饭食皆有供给。若无根底,便是拿着银钱也未必有好饭食,可若是有根基,此地能供应最好的给你。
  宇文家得面子极其好使,她的官廨安排的最好,用具皆是上等。
  可万万没想到,还未曾安置妥当,便有人来巴结:“……有一织户,其女姿容上等,郎君若有意,今晚便可送来。”
  桐桐:“……”她看了此人一眼,这般害人之事,真要置之不理。
  怎么能叫这婚事办不成,随后不等办婚事,骁果军就叛逃离开呢?是的!骁果军最后尽皆叛逃。便是强制配婚,给每个骁果军将士赐女眷以安家,亦未能安其人心。
  只要稍作拖延,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她出门,给李世民送新婚贺礼,趁机见了四爷。
  四爷以为听错了:“你要干什么?”
  “炸了杨坚的墓!”
  “什么?”
  “炸了杨坚和独孤皇后的墓。”
  四爷:“…………”
  “人都死了,其他的都是虚的。”绝非因为杨勇的缘故,伺机报复,“真不是!”只有这个最简单又有效:“事关数万女子一生……”炸了他们的坟而已,怕什么?
  况且,大隋走到今天,他们并不无辜!杨广这混账是他们生的,也是他们养的,更是他们一手扶持上皇位的,而今走到这一步,不找他们找谁?
  别人都心存敬畏,我又何必?不论从哪里讲,我都升不起敬畏之心,“再说了,只是炸坟墓……”不影响棺木,随后修缮修缮就成了!
  就权当是他们的儿子不做人,有人找他们告状,敲门声打了一些而已,有什么呀?
  四爷:“……”杨广要下江都,多少人都在关注此事!各地起事,大战不止,何等要紧。也只有你在关注这件事。
  你的初衷是为了那些女子,可这陵寝一旦有异象,这可能会催化天下变局……
  第1492章 隋唐风云(18)三更
  这个时期是有火药的!普遍认为, 火药开始逐渐用于战争,就是从隋朝开始的。不过是技术不过关,难以控制,不稳定的特性叫这个东西只是小部分小规模的使用过, 仅此而已。
  其实大部分人对这个东西是没有太多认知的!
  而杨坚的陵寝不在洛阳, 洛阳作为都城是杨广迁都之后的!所以,杨坚的陵寝应该是大兴城的附近, 也就是在长安的附近。
  炸不难, 但合理的去炸,这就难了。刚上任, 有什么理由离开, 去炸一次杨坚的坟呢。
  四爷问她:“理由呢?”
  “宇文士及才从大兴回来……”
  嗯。冬至大如年!宇文士及被派去代天子祭奠皇陵, 才回来没几日。自己这一行到的时候,他也才回洛阳。
  “回来神昏体乏,加之天寒地冻, 舟车劳顿,有些小症候,不算康健。我见那府中在送邪祟……”
  病了,久病不愈, 是有送一送的说法。
  “之后, 他的症候更像是水土不服。”
  四爷:“……”那这可不能小瞧!稍不留心就要命的背景下,必然十分重视。水土不服,自然要去取当地水土。
  桐桐点头:“这事谁去?宇文士及与南阳公主有一子宇文禅师。其人温和儒雅, 君子之态。儿子为父亲亲自跑一趟, 本也应该。但宇文承趾差点被刺杀, 宇文家不放心小辈。在宇文禅师必须出门的情况下, 谁护卫?”
  四爷:“……”林桐一人独挑十三英豪, 第十四人时也未落下风,而今也是名声赫赫,“宇文承趾若是不想陪着走一趟,必要举荐你。”
  “嗯!他被刺杀过,自然万分小心,非必要不涉险。这一路都是起事的乱民,他如何敢出洛阳?只能是举荐我。在他看来,当不当骁果军的差都重要,举荐了我,我就是宇文家得人。当然是宇文家得事更重要。”
  四爷:“……”算无遗策,“缺硝石和硫磺?”
  “嗯!”
  “知道了!我准备。”
  四爷就真准备了,准备给隋炀帝献礼。洛阳低处中部,冬天气温确实寒冷,但是远不到冰层极厚能做冰雕的程度。
  因此,他找府里的人,采购所需之物,只说是给宫里预备。大张旗鼓的采购,丝毫不曾避讳人。
  桐桐所需量不大,四爷要了空院子,用硝石做了许多冰柱子之后,连李世民对这些东西都失去兴趣了。
  比起给宫里巨额的孝敬,这一点石头所制的冰,实不值一提。
  而宫里那位陛下需要的也正是唐国公府上上下下,对他忠心耿耿。一个为得他的青眼便如此逢迎的少年,就足以叫他透过儿子看父亲,继而少些猜疑。
  只是,委屈了三郎而已!他为了家里,当真是行小人谄媚之事。
  而四爷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将硝石硫磺提纯,少量的带给桐桐,路上方便携带,这就算是把事办完了。
  因着要准备这等大事,李世民接了长孙直接上去,赶回太原去成亲,她都没太大的兴致去围观了。
  跟她预料的一样,她和宇文承趾猎了野味回来,宇文家自然要设宴烹饪,宴门客。宇文士及每次都要来敬酒陪一会,以示礼贤下士。
  桐桐被带着去敬酒,对方喝了。这天之后,宇文士及就上吐下泻,水土不服的症候越发明显。
  南阳公主忧心忡忡,宇文禅师便急忙要出门,赶往大兴。
  本该叫宇文承趾陪同的,宇文承趾不想去,便也谎称腹泻,稍等等就能出发。
  这如何能再上路?宇文承趾就推荐了一人:“林桐,此人胆大心细,恰又是大兴人士,最是妥当不过。”
  于是,桐桐顺理成章的被派去大兴!
  这一路紧赶慢赶,在除夕这一日,皇陵里一声巨响,地动山摇,似有地动!当地官府连夜赶往皇陵,竟是发现皇陵所植树木尽皆无恙,连墓碑都完好无损。只陵寝地宫上方,露出那么大的洞口,可见其中棺椁。
  这一惊可非同小可:地动……只动了皇陵!皇陵只掀了地宫盖。
  这……这……这可如何是好!
  天意还是人为?是人为就得追查。可除岁乃是除祟,这一日,满城都是傩戏。城中人等,尽皆走出家门,驱傩。
  人人皆带着鬼面,傩鬼们跳着,你追我赶,驱走疫病赶走邪祟,乃趋吉避凶之意!
  这个时节,怎么查?查谁?戴着面具呢,身边站着的是不是认识的人都无从判断,怎么可能追查到凶手。
  那么,为了逃避被将罪,那此事只能归为‘莫名’、‘不知缘由’。
  可民间传播又岂能禁绝,民心正乱,此事出了这等事,是什么缘故呢?只能是隋炀帝伤了天和了,连先帝和先太后也不能容,而今是在示警,大隋天下将亡!
  此谣言比桐桐回洛阳来的太快!
  四爷站在宫阙之外,折子传来正是正月十五。赏灯时节,唐国公府的冰灯斑斓绚丽,颇得杨广和萧皇后喜欢。
  宫里赏了再赏,还额外恩赏四爷一个散骑常侍的从三品官员做。
  这个官职品阶高,但其实就是:在宫内规劝皇帝的过失,做皇帝的备用顾问;在皇宫外,就是可以骑马跟随皇帝的人。
  在隋炀帝身边做这种官,规劝什么?他又要问什么?这些职能不存在。不过是需要的时候,可以跟在他身边的一个虚职的官身而已。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