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3章
  “咱妈带了,我带啥钱。”
  桐桐故意说:“我才带了几毛钱。”
  小蝉嘿嘿嘿的笑:“您开柜子取钱的时候我可看见了,那么一沓呢!”
  桐桐:“……”这两口子都人到中年了,还活的没心没肺。她现在跟四爷的工资待遇,那绝对是高!四爷的专利费用加进来之后,真就是每月都有相当可观的收入。
  再加上其他子女按月给赡养的费用,每月月底,汇款单就来了。这个不能比多少的,收入还是不同的。
  像是金禄的,就是最少的。他的级别待遇在那里放着呢。
  像是小如,她反而是最多的,因为真的挣的多。指挥过一个食堂的小领导,经营饭馆是真的很有一套的。该雇人就雇人,饭馆该经营还经营。但是小海打下手就不如早起一个人卖馒头。晚上这一锅蒸上,早起的馒头是新鲜刚出锅的,还温热的。
  前后灶四十笼屉馒头,这个蒸来的就是他们两口子自己的,不跟北国的算一块。后来又熬上稀饭,泡菜陪着,早起这一拨蒸的可不止是翻了一番。
  没多长时间,她连早饭都不卖了,单开一个小窗口,朝外卖泡菜。小海只守着泡菜摊子就行。
  而且,她跟小海分账呢。两人一人一半,各是各的。她拿她挣的那一半,不管怎么花,小海管不着。愿意给父母多点,那是我乐意。当然了,小海要是愿意贴补他父母兄弟姐妹的,你也随意,不拦你。
  但是小海不敢大手大脚的补贴,也不敢跟老家父母说实话。但是多少还是给孝敬的!比如过八月十五了,寄上二十块钱。
  老家写信说侄儿要结婚,希望能帮衬一点。
  小海也给回信,我也俩儿子呢,不能结婚也靠外家吧。大城市开销大云云,然后才说,你要借多少,你可以上我小舅子那里去。我给说好了,你借五十,写五十的借条。借一百,就写一百的借条。省的信件来来往往的,麻烦。
  小蝉在路上才跟自家婆婆说:“我大姐夫他哥,上家里找过金喜,说是大姐夫叫来的。大姐夫给金喜打电话说这个事了,说从这边借,他回头把钱给金喜。要不然,家里就理所当然的,也就不急着还了。我看我大姐夫防老家防的挺紧。”
  “借了多少?”
  “五十!给大小子结婚用的。说是明年这个时候给还上。我估摸,还得是我姐夫给的孝敬钱攒一攒,留着给老大还债。”反正还是用老二的补贴,填老大的窟窿。
  桐桐点头,这种事是免不了的,“还有谁找过你们?”
  小蝉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大嫂子的娘家妈,来过三回!借了三回钱。我大嫂走的时候留了一百块钱,说是日常借,零零碎碎的给,给到五十就说没有,不借了!还剩下的五十,存到我这里,要是家里出了急事……老人年纪大了,有个急病啥的,需要住院看病,这个钱留着急用。”
  也算是妥当!管是管了的,根据不同的情况,安排的不一定。
  “我看大嫂他这几个兄弟也都还算是能干,爹妈使不上力,都是自己给自己想办法了。听说最小的这个下个月结婚,我跟金喜打算去一趟,走个礼。”
  “自己找的媳妇?”
  “是个寡妇,带两个儿子,他招赘上门。房、家业啥都是现成的。那边要个劳力,他想成个家……”
  “没找你们要你大哥大嫂的地址?”
  “没有!见过两次,挺腼腆一小伙子。当时生的时候……我大嫂都嫁过来了。我听金巧姐说,还带在肚子里的时候上过咱们家,被我二嫂给打发了。”
  “比长缨大个一岁多吧。”
  “舅舅外甥年纪相仿?”
  嗯!
  小蝉心说,这就是人的运道了。自家大嫂那性子,是遇到一家子好人,要不然也是个苦命的。看看她那些兄弟姐妹就知道了。非生那么些,最宝贝的老小儿子……可再宝贝又有啥用呢?没能力宝贝,那也就不算是宝贝。
  婆媳俩走了一路,聊了一路。路过偷摸卖包子的铺子,还买了五个猪油包子。桐桐坐在后座吃了两个,小蝉单手控着车头,另一只手拿着包子啃。吃完一个婆婆递一个,吃完打个饱嗝。到医院门口停车车子,取了水壶一人喝几口,舒服多了。
  小蝉就爱跟婆婆出门,婆婆从来不觉得儿媳妇嘴馋是什么毛病,看见有卖吃的,就会主动问,把认为好吃的都买来叫她尝尝。自家妈就没有这份自觉性,都是自己要了,她才会给买。
  医院还是老样子,金家人对县医院充满不信任,连小蝉被潜移默化的,都觉得这里面的八成都是庸医。
  进去之后,看见坐在病房外的金安和金家那两个媳妇,这才知道,在里面躺着生死难料的是金开和金泰。
  金开的媳妇一见桐桐就迎过来,往下一跪:“大伯娘,救命!我想借点钱……给办转院转到省城,给瞧瞧……”
  桐桐给拉起来,金泰的媳妇哭的不成个样子,跟小蝉控诉:“杨家都是该天杀的,拿铁锨锤子往人身上敲,砸到头上了……”
  “那哥俩呢?”
  “被逮进去了。”
  “你们小姑和姑父呢?”
  “小姑在家,杨家那老货自己跑了,说是到城里要饭去了,爬了火车走的……还不是怕找他们赔钱。”
  “那哥俩的媳妇呢?总不能也跑了?”
  “把娃给扔家里,也跑了!本来也不是当地人,老家在哪里也不知道,八成是跑回老家去了。”
  桐桐:“……”这边闹个生死难料,那边是妻离子散。
  这都叫什么事。
  正说着呢,有个佝偻的身影过来了,近前来,是头发半花白的金花。
  金家跟小意是同年,好些年都没见过了,这怎么成了这么个样子了?老太太死了的时候,村里人说该给报丧。那就报丧!报丧之后,金花没去,她婆婆住院了。
  想来是照顾婆婆,看见金家人了,这才打听了之后过来了。
  之前听金雀说过,王友五年前都跟金花划分界限,离婚了。特殊年代的离婚,手续并没有那么麻烦,单方面划清界限就行。什么立场不同,这都可以。关键是,金花的妈遗弃孩子,坐牢了,是坏分子。
  那么,划清界限是可以的。
  但是金花不认,执着的伺候着王友的妈!王友跟金花划清界限之后,要送他妈回老家的。但是,金花非拦着要伺候,最后闹的厉害了,在金花的隔壁给老太太分了一间五六平米大的小柴房,修缮修缮能住人。
  可金花没叫婆婆搬过去,却跟她的闺女搬过去了。这一伺候就是这么几年。
  王友在煤矿上已经是选矿厂的副厂长了,人家另外娶了,儿子都生了两个了。事情就成了这个样子。
  金家一来,就说:“肯定是老太太没走,缠上了!得请个仙儿,给送一送。一送就好了!我婆婆就是被缠上了,我说叫送一送,王友跟外面的野婆娘非说弄到医院,住了这么长时间了,不是还没好么?听我的,请个仙儿,上点贡品,这就好了……”
  第1471章 世俗烟火(141)二更
  听听这说的都是什么话?
  金安汗毛都竖起来了, 惊恐的看向自家大嫂:“嫂子,您还记得早些年老太太老挂在嘴上的话?”
  桐桐:“……”那是属于原主记忆里的东西了。金花今天说的这些话,像是她奶奶的翻版。家里不管有点啥事,哪怕是牙齿咬到舌头, 这都是哪里哪里不干净了。后来解放了, 她倒是也知道忌讳,说的次数少了, 不过私下不少这么嘀咕。
  金花……还是受老太太影响最多, 再加上过的不顺心,开始魔怔了。
  她没理金花, 也没回答金安的问题, 只说:“我去问问大夫, 看看情况。转院……这也得看伤情。有些伤不颠簸最好,有些伤一颠簸就坏事。”
  嗳!嗳!这俩媳妇忙点头,指了指走廊的中间:“大夫在那里。”
  桐桐自己过去, 小蝉看了看长椅上坐着的孩子,就喊了:“走!跟婶婶吃饭去!”说没拿钱那是说笑话呢,跟婆婆逗闷子呢,出门咋能不带钱呢?
  大人的事是大人的事, 孩子嘛, 对吧?
  医院有食堂,咱去食堂给娃们买点热饭热汤去。
  几个孩子都看向他们的妈,见妈妈点头了, 这才跟着小蝉走了。大的领着小的, 亦步亦趋的跟着。
  桐桐听见了, 回头看了一眼, 也没管。
  她去找大夫, 大夫认识金意,也知道桐桐是谁,见了就喊婶儿:“快坐。”
  桐桐坐下,接了人家递来的水,才问说:“情况怎么样?”
  “这种情况,最好是不要移动。其实,按照这家的情况,我更推荐中药治疗。”便宜,能负担得起,西医折腾来折腾去的,就算是金意能从省城给请来大夫,咱也没有手术条件,硬性条件达不到。
  说放弃不合适,拿中药试试嘛。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