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1章
  金禄白了她一眼:这一个,她能吃奶糖,舍得把吃的给这个给那个。再生一个,还想吃糖?这会子不定为了把小的那个没看好,挨了多少打了。咱这日子过的,没到能再生一个的份上。
  金禄和牡丹大包小包的,拿了那么些。
  枝芳直接问:“这都带的啥呀?我们就没太多的东西给爸妈带。”
  牡丹:“……都是做了一半的手工活!”然后压低声音,“妈肯定偷偷收了不少羊毛,我拿回去准备絮羊毛的。”
  润叶:“……”我才说跟妈要点羊毛的,你竟然都做成半成品,拿回家直接絮羊毛?
  枝芳还觉得:“咋没人跟我说妈能弄到羊毛呢?”
  桐桐打了个大大的喷嚏:“……”薅羊毛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攒点羊毛容易吗?
  第1432章 世俗烟火(102)三更
  孩子们要回来过年!
  攒了一冬的福利票, 全用上了。今年冬天这野兔,都冻了那么些了。
  金喜和小蝉把家里打扫了一遍,擦洗干净, 把炕早早就烧起来,屋里拾掇暖和。小如和小意姐俩在炖兔肉。一只鸡配了五只兔子,真就是满满的一锅。几个孩子守在锅边, 等着吃肉。
  四爷和桐桐不得清闲, 家里有土豆,这不, 给孩子烤薯条薯片呢。再用鸡蛋面粉蜂蜜,给烤些小蛋糕。
  下午了, 金喜借骡车去借去了, 天擦黑的时候就回来了。
  家里一下子就欢腾开了。
  西屋的炕上塞一炕,冻木了的人,回来就先上炕暖着。一会子暖过来, 大衣裳一脱, 饭菜就上桌了。
  这么些人, 一桌已经坐不下了。大人十三口, 孩子五口。十八口人,开两桌都挤得慌!
  鸡兔炖土豆, 五花肉白菜粉条豆腐,凉拌的萝卜菜窝窝, 南瓜饼子, 都那么大的份儿。
  开颜坐在爷爷边上, “爷爷, 我不要鸡翅, 我要兔腿儿……我想吃个大兔腿儿……”
  “我要鸡翅……”霜天站起来, 用她的小勺子指着大盆:“爷爷,我要鸡翅……”
  行!想吃鸡翅的吃鸡翅,想吃兔腿的吃兔腿。
  霜天见开颜挨着爷爷坐,她就挤过去要坐在爷爷怀里,然后含着勺子看姐姐:这是我爷爷。
  开颜故意逗她,也往爷爷怀里挤:“我爷爷!抱我。”
  霜天不乐意了,嘴一瘪:“奶奶,她抢爷爷!我爷爷!我爷爷!”
  大人只当看把戏呢,哈哈一笑就完了。
  桐桐:“……”就说闹腾不闹腾吧。
  长缨跟北国用最快的速度扒拉了饭,然后两人挤过去:“爷爷,我们买炮去!”伸手,要钱!
  “找奶奶去!”
  然后两孩子蹭过来,抱着腰要买鞭炮的钱。
  几分钱的事,去吧!赶在农场的供销社没下班,还能买。
  这俩一跑,南国在炕上急的直跺脚,“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那俩大的可不乐意带个跟屁虫,早跑了。
  大人哄,又哄不下,开颜摸了糖给他塞嘴里:“还哭不?”
  不哭了!乖乖的坐到炕角里,跟姐姐玩翻花绳去了。
  霜天又凑过去,蹲在边上,看着开颜:“姐姐——”
  开颜看她:“干嘛?不抢爷爷了?”
  霜天转到那边蹲着,再叫一声‘姐姐’,然后嘴长的大大的,“啊——”
  要糖吃呢。
  开颜说妹妹:“咽下去!肉咽下去再说。”
  肉咽下去了。
  “饭吃完没?”
  “完!”
  “饱了没?”
  “饱!”
  “把勺子放回去。吃完饭不许拿着勺子跑。”
  霜天乖乖的放下了勺子,又蹲过去:“啊——”
  然后被塞了一个奶糖,也可乖了,坐到边上看姐姐和哥哥玩。
  小意一边吃一边笑:“开颜可会当姐姐了。”然后就嚷着:“二嫂,今晚叫开颜跟我睡。”
  “给你都行!”润叶一边吃饭,一边说开颜:“倔脾气,不服软。那是宁愿挨打,都不气弱的性子。牛劲上来,恨不能一天打八回。”
  “我觉得好!”牡丹就说:“女娃的脾气弱了挨欺负!在家里倔,气气家里人,这有啥呢?出了门不受别人的气,多放心的。”然后问开颜:“还有炖的土豆,给你留一碗不?”
  “留!”
  人多了就是这样,吃饭的人多,吃完收拾的人也多。
  进进出出的,好不热闹。
  吃完饭了,女人们上炕坐针线,说话去了。
  男人们围着炉子,在堂屋里烤火,喝茶。
  金喜把簸箩里的炒花生拿过来,“下雪了——”聊着吃着吧!只有这种的天气,围着火炉最有气氛了。
  金福一边剥花生,一边说工作的事:“学生处的事也不多,组织一些学生活动,按时上下班。时间算是清闲的!暂时没想着动地方,至少呆够三年。”
  学校的职位好升,三年就是一级,他是这样一种打算。
  四爷看金禄,金禄:“……”他也说实话,“我暂时就是服务好领导,在领导身边多看看,长长见识。”毕竟,之前接触的有限。
  而且,在领导身边不用担责,只要对领导负责就行。要真是叫自己拿大事,自己也怕没经验干不好。
  所以,不能猴屁股尖,跟着领导,三五年之后,听领导的安排。
  四爷点头,也算是中规中矩,知道他自己的优劣在哪里。
  金寿最简单:“科研……没谱,只有耕耘,不敢问收获。”
  四爷当时什么都没说,但是时间不早了,要散的时候,四爷说金喜,去东屋柜顶上,取三套书下来。
  啥书?
  “《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竟然凑齐了三套。
  金寿拿过来翻一翻,没明白什么意思。
  四爷说:“还有一套,是给小意的。”
  然后呢?
  “用几年的时间,把书看完。”
  为啥?
  四爷却没解释,只叫他们照办,“回头我要问的。”
  就是得好好看。
  很晚了,各自回屋休息去了。
  桐桐看着空了的柜顶,心里叹了一口气:在特殊年月里,好些人寻死觅活,觉得活不下去了。还有人疯了,不正常了。但是有一种人是不会走入这种死胡同的,那就是——精通史书的人。
  读史的人能从王朝的更迭中看透太多的东西,能知道有些东西是阶段性的,熬过去就雨过天晴的道理。
  越是读书多,越是书生意气的人,越是痛苦,越是钻牛角尖。
  这不行!叫你们读那么多书,不是为了叫你们看不透的。
  尤其是金寿,一门心思只在科研上,把自己变的特别的纯粹。当大浪打下来,扛过去的才是英雄。
  所以,这几年四爷搜集史书,除了小如和金喜,其他一人一套。
  小如是工人阶级,金喜是技术工人。但其他四个,他们都属于知识分子。
  桐桐捏了捏四爷的手,“没事的……”能扛过去!肯定能扛过去。
  “爸给书……”枝芳翻了翻:“为什么?”
  金寿摇摇头:“不知道!但……找这个不容易的,辛苦的找来,郑重的给我们,肯定是有什么原因的。”
  他把灯挑亮:“你先睡,我看一会子书。”
  “我陪你。”她从里面抽了一本出来,坐在了炕桌的这边,看了半页,看不进去了,低声问说:“大嫂给爸妈、给几个孩子都做了鞋,回来塞了羊毛,一纳就行了。还跟咱们俩一人准备了一双新鞋……”
  “嗯!怎么了?”
  “我只给妈塞了一个信封,就是你说的,粮票和一些钱。给我爸妈多少,就给你爸妈多少,别的……我没准备。”是不是不太好。
  金寿就笑:“这个不用攀比!你有心就行。”
  “二嫂给爸妈和几个孩子勾了毛线袜子,毛线是拼凑来的,啥颜色都有……小蝉就住对面,家里的事肯定搭把手……”就咱们,准备的东西一看就没用心,“我当时都不好意思了。”
  金寿合上书:“结婚了,这就是家!在家里就是要舒服。你按照你的习惯,用你的表达方式表达,这就可以了。不用非要变的跟这个一样,跟那个一样,不需要。你就是你,回娘家是家,回婆家也是家。”
  枝芳才不信呢:“我在家还睡懒觉呢。”
  “那你明天也睡懒觉!”金寿就说,“不过大嫂她们起来早,肯定要做饭、打扫……你起来迟了,那就刷锅洗碗……我跟你一块。”
  “妈要是不高兴……”
  “妈不会不高兴。”金寿拍了拍枕头:“去睡!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
  正说着话呢,听见嚷嚷声,像是二嫂和开颜的声音。
  这是又怎么了?
  枝芳披着大衣趴在窗户上问:“这是咋了?”
  小如在檐台上站着呢,朝枝芳摆摆手:“没啥!你二嫂抱了南国去他们那边睡了。”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