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2章
  桐桐看着宣传单,她:“……”现在没几个人知道高等学校有哪些,更不知道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到底意味着什么。
  她一如既往的温和:“那就考!想考就考。”其他的就不用考量了。
  金禄一边喂闺女吃蛋羹,一边道:“妈,我就是去试试,不走远,就报省城的。现在正修铁路呢,铁路从咱们县过,有个小站。坐上火车,一个来小时就到省城了。以后咱在省城也算是安家!您本来就是省城的人,以后回娘家也省的住林家,咱自己有家。”
  润叶跟着点头:“我就是这么说的!我说咱妈心气高,不爱低谁一头。咱就得给妈争这一口气!”
  桐桐:“……”你两口子这嘴呀,真是会糊弄。考也是没那么好考的,你们自己协调时间吧。
  与之相比,金喜这孩子是真佛系!他是学畜牧的,然后回来之后就去饲养场。
  他发现自家妈就是头头,是土生土长的实践型专家,很复杂的问题,在这边一实践,一上手——秒懂!
  然后人家说:“我为啥要扑腾。”我跟妈在一块上班,我得多自在的。
  啥都能学,啥事还都不操心,于是,他焉了吧唧的就这么呆着。一边吃饭,一边问说:“父母是不是要么跟大儿子一块生活,要么跟小儿子一块生活……”
  金福看他:“干啥呀?”
  “我觉得我以后在家呆吧!我跟爸妈过!”把你们都通通分出去,“我守家。”
  牡丹急了:“我又没嫌弃咱爸咱妈,为啥就不跟我和你大哥过?”
  润叶:“……”公婆要工资有工资,要补贴有补贴,你们这抢的,有意思不?
  幸好婆婆说:“好好吃饭!我俩谁也不跟,各自成家走人!”跟谁过呀?谁都别跟!你们能自己过,就赶紧扇着翅膀飞吧。这乌泱泱的一群人,真心的受不了。
  这要是等到八十大寿的时候,想一想吧,这院子都跪不下。
  一家子就是随口提,当说笑一样,正嘻嘻哈哈呢,外面就听到孙平的喊声:“婶儿,有人找——”
  “谁呀?带进来吧,怪冷的。”桐桐放下饼子,去接待客人。
  他们现在是在东屋住,西屋不住人。当客房也行,当一大家子聚会的地方也行。
  桐桐从西屋出去,孙平正带着个姑娘进来。
  这姑娘穿着补丁摞着补丁的棉衣,棉鞋上也是补丁!又黑又粗的辫子那么长,拉到胸前自然垂着。
  孙平说:“婶儿,喂了羊回来,看见她在门口转悠。”大冷天,又飘着雪花,都在屋子里呆着,没人出来,怕是对方找不到人问路,他就随口问了一句,谁知道人家说找林桐。
  桐桐不认识这姑娘,她先问孙平,“还没吃饭吧?西屋正吃饭……”
  “我回家吃,我妈正做饭呢。”
  那行!你先回。
  桐桐这才看这姑娘,“你是农场的?”农场人多,不是每个人自己都认识。
  “不是!”
  “那你是哪个公社的?见过我?认识我?”
  “我家在县城,我没见过您,也不认识您……但我听过您,也看过电影。”这姑娘的手攥着拳,整个人很紧张,那手背乌青,冻疮从手指到手背,几乎爬满了。
  桐桐皱眉:“你找我有事?”
  “是!我家要跟金家换亲,金家答应了,我不同意。”这姑娘说着,嘴唇不停的哆嗦,“金家过了年才十六岁,根本就不到结婚的年纪。我弟弟也才十七,也不到年纪!我弟是个哑巴,不是傻子。他不会说话,但也自己谈对象了,只是我父母不同意而已……”
  她说的语无伦次,但大致的意思是听懂了。金家急着给儿子娶媳妇,就找了罗玉琴的远亲给说亲,说的这一家有姐弟俩,家里的日子也不好,再加上这家的儿子是个哑巴。
  就想着能换亲!可这是这边父母的一厢情愿,事实上两个孩子都不愿意。
  这姑娘有主意,那个儿子自己谈了个对象,那对象是个童养媳,七八岁上到养家,给才满月的孩子当童养媳,后来,这家的儿子夭折了,这童养媳就留在了夫家,名义上还是个寡妇。
  一是童养媳的公婆不叫童养媳嫁,非要叫这姑娘给他家早夭的儿子守寡;二是男方父母忌讳,不想要这样的媳妇子。
  偏哑巴一肚子话,说不出口。
  于是这个当姐姐的来了,她不愿意她的婚事,也替她弟弟表达不愿意换亲的想法。她不知道找谁能解决这两桩荒诞的婚事,于是跑来了,想来试试行不行。
  “怎么会不行呢!强迫他人婚姻,这是犯法的。婚姻自由,谁都无权干涉。你不点头,这婚姻就成不了。”但牵扯到金家,她参与只能把事情变的更复杂。
  因此,她抓了围巾围上,拉着这姑娘,“跟我走。”
  直接找到县妇l主任的家里,把情况说了。这件事性质极其恶劣,对方表态:“这件事反映的好,这个工作我亲自来做。”
  第二天一早,公社就派人到金家,给做思想工作,这一件一件的都叫什么事,到底想干什么?
  金花在窗户上偷着看,贴着窗棱听:没成么?真好!幸好没成。
  她舒了一口气,只觉得今儿的纺线车特别轻便,发出的吱呀吱呀的声音又悦耳又动听。
  可转天,母亲说:“收拾收拾,咱去走个亲戚。”
  “去哪?”
  “你表姨家,在那边住几天……”
  金花:“……”表姨家就在县城郊外的村子里,她家有七个姑娘一个儿,那个儿子是个瘸子……
  第1389章 世俗烟火(58)二更
  年跟前了,都放假了。
  雪那么大,也没啥活能干了。
  饲养场因着养的是活物,所以,总得有换班值班的人。像是孙成这样的小年轻都爱值班,因为值班室更暖和。再叫两个老熟手看着,就没啥问题了。
  要过年了,得买年货了。再是备考,年还是要过的。
  四爷和桐桐打算去置办年货,润叶想跟,被金禄瞪回去了。其他人没言语,四爷就拍小女儿的脑袋,“课本放下,出去转转。”真成书呆子了。
  小意正在算数学题:“等一下……就一下……”把这个算出来就好。
  桐桐扫了一眼,开根号呢!说一下下就一下下,果然就算出来了,并不难的题,对仔细有认真的学生来说,就是能把会的题都答上的水平。
  她取了帽子围脖手套,小意一样样的穿戴好,这才原地蹦了蹦,跟在炕上耍的正好的北国道:“小姨给你买糖去。”
  孩子伸着手要抱,小如就催:“你赶紧走吧!又若他。”
  小意就蹦跶着出去,一路上,她不是蹦到父母的前面就是蹦到父母的后面,踩着父母的脚印走,说着在学校的事,说他们上解剖课,发生了哪些趣事。
  一拐弯,风大了。
  她见妈妈直接躲爸爸怀里,他就藏爸爸身后,躲风又避雪。
  不远处一辆骡车,驾车的和赶车的都抱的严严实实,桐桐注意到对方的视线,只扫了一眼就收回来了,假装没看见。
  驾车的是金安,坐车的是罗玉琴和金花,还有金开和金泰。
  前面有农场的几个小媳妇从县城回来了,热情的问:“大姐,只带老幺出门呀?”
  “是啊!没人乐意跟我们出来。”
  “小意成大姑娘了,越长越好看。”
  小意就笑:“您这是买啥去了?”
  “买了几尺布,给小的做身衣裳。”
  后面又有一个从篮子里取出一根冰糖葫芦来,“小意,拿着。”
  “我都这么大了,不吃了……”
  “拿着吧!”
  桐桐点头了,说小姨:“婶子给你了,你就拿着吧。”
  “谢谢婶子。”
  说了几句闲话,各走各的道了。
  金花就看见小意穿着时兴的衣裳,脚上是皮鞋,戴着红帽子,围着红围巾,挂在脖子上的手套也是红色的。
  她的脸白莹莹的,举着一串糖葫芦,送到她妈嘴边,她妈咬走一颗山楂;她又举到她爸嘴边,他爸咬走了一下。
  举着糖葫芦的手觉得冷了,她换另一只手拿,这只觉得冷的手塞到她爸腋下,她爸夹着她的手给她暖着,往前走。
  她也是跟父母出门,自己也是跟父母出门,可为啥我这么难受,她那么高兴呢。
  远远的,她还能听到小意的声音:“……买罐头?买橘子罐头吧……爸,我想吃橘子罐头!”
  “行!就买橘子的。”
  “我还得再买一大瓶墨水。”
  “笔还好用吗?”
  “好用!”
  ……
  金花看着逐渐拉开的距离,用尽了最大的力气喊了一声:“大伯——大伯娘——”
  风吹着纤细的声儿,还是刮到了两人的耳朵里。
  于是,都朝那边看去。
  金安不能装作看不见了:“哥,嫂子——”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