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7章
  多一个人,回来的时候马车就挤不上了。
  桐桐问说:“同学多数比你大的多,还习惯吗?”
  还行!就是女生少,一个宿舍空一大半,人一少宿舍更冷了,“我晚上睡觉都不摘帽子,头冷。”
  桐桐看了看,这是教室那么大的平房,一半这里面能住三十个人,现在只住五个人,还四处漏风!
  “回头叫人来给你捎带几个干草包,用麻袋片给装干草当窗帘,把窗户都挡住。不透光,但也不透风。”
  行!只要不透风,就都行,“四个窗户呢,有那么多麻袋包吗?”
  想办法嘛,只要想弄,总有办法的。
  反正是别管啥年月,供孩子上学那都是操不尽的心。
  回去的时候都晚上很晚了,天下飘起了雪花。
  家里光晕昏黄,一推门,暖意融融。
  四爷和金福坐在外间的炕上,牡丹在灶膛前正忙着添火。
  “妈——”
  “妈——”
  桐桐一回来,金福就下炕,给舀热水:“下次我去!这么大冷的天……”
  没那么冷!她过去洗手洗脸,问这两口子,“这么晚了,还不回去?”
  “妈,准备吃饭!”牡丹把篦子端出来,“等您吃饺子呢。”
  啥日子呀?
  “今儿是您生日呀!”
  啊?桐桐看了四爷一眼,两人忘了原身的生日是事实,但是现在这日子,谁还过生日?
  牡丹指了指炕上,“大姐和大姐夫今儿不得空,大姐那边有个啥接待任务,大姐夫去机械厂学习轴承去了……我大姐叫捎带了两双袜子来……”
  两双新的尼龙袜子,挺难买的。
  金福掏出二斤油票,“老二学习着呢,不好请假。吃午饭的时候跑出来,叫我捎带个油票。”
  桐桐:“……”行吧!她只能接了。
  饺子下到锅里,白面的饺子十八个,熟了之后单独放着。之后又下了一篦子,盛了满满一大盘子。
  白面的只有十八个,荞麦面的饺子一大盘子。
  白面的是大肉和葱做的馅儿,荞麦面的是白菜馅儿的。
  桐桐看着眼前的饺子,不用问,这面和馅儿都是这两口子弄来的。
  她把白面的给四爷和两孩子一人夹了三个,她自己吃九个,“吃饭!”
  牡丹要推辞,金福拦了:吃吧!妈给的就吃吧。
  两孩子吃的香,桐桐和四爷对视一眼,心里叹气:能咋办呢?就是这么难。
  而今这时日,好似怎么努力,总是有所欠缺。才说补贴了三个小的,能往前过了。看着大的受煎熬,心里也不好受。
  桐桐就琢磨,自己还是得再想个办法,再多赚一点,多一点是一点。多出来的哪怕是一点点,放在过日子上面,那都是有大用的!
  当了婆婆又怎么样,快当奶奶又怎么样,只要想,这个年纪也正是闯的年纪,闯吧!
  第1375章 世俗烟火(44)一更
  这个年纪,这个经历,想干点啥真挺难的!
  其实,要是有更好的办法,不早去干了吗?还能等到现在拼命的去想?一筹莫展这感觉吧,终于是有了体会了。
  正在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发力的时候,转机突然就来了。
  场长褚东平一大早就在外面喊:“林大姐——林大姐——”
  这个老褚,你比我大那么多,干嘛呀?
  她从帐篷里出来,说老褚,“等嫂子来了,我可告状!像话吗?”
  老褚哈哈大笑,“小林!小林!行吧。”他是安排工作的,“咱们张团长给咱们农场争取了十只绵羊,十只山羊,后天送到!咱们的开荒任务重,腾不出人手了。你组织几个不能参加重劳动的妇女同志,给咱把羊圈搭起来,随后安排人手饲养。明春咱得见到大羊群,没法子,得自己把家业做大。”
  因为土质的原因,这个农场必须是综合性农场,适合种粮食的种粮食,适合种蔬菜的种蔬菜,适合水产养殖的以后要搞水产,那么适合长碱蒿的地方就得养羊群,一是改善土壤,而是叫蒿草也能带来实际的收益。
  桐桐眼睛一亮:这不就来活了吗?
  而今想养猪都难,因为种猪不一定能跟得上。同样的,想养羊,那么羊群自己繁殖。在各方面都跟不上的情况下,猪和羊这些牲畜并不能‘优生优育’,再加上人工干预的技术还不成熟,这就导致了肉产发展缓慢。
  原身在农村呆了二十年了,家里啥不养?别的干不了,有原身的经历,给猪啊羊的配种,这个活我总能干吧。
  可别小瞧这个工作,要是自己能把这个做好,那可太吃香了,就问哪个生产大队不想请自己吧!
  而这个东西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往经验上靠的。
  于是,她答应的可利索了:“成!知道了。这事交给我就行了。”
  然后她喊钱小娥,她的孩子多,不到离得开大人的程度。所以,一半领的都是编筐的活儿。
  这一喊,她就来了。她们一个组是五个人,有怀孕的,有哺乳期的,还有身体不咋好的,那就你们一组了,咱来负责这二十只羊。
  这些都养过猪,没咋养过羊。可家养的牲畜都差不多,按时给吃给喝就完了呗。
  桐桐摆手:“可不对!不能在一块混养。公羊跟母羊也不能放在一块,咱这个羊圈是有讲究的。”
  钱小娥觉得麻烦:“咋还不一样?”
  桐桐:“……”我跟你说科学不合适,因为原身不能懂。我就是懂,也未必能跟你说的通,那就换个通俗易懂的方式,“这猪有发q期,这个都知道吧。”
  这个知道!
  “羊也一样呀!不管是山羊还是绵羊,发q期都在天冷之后……”其实还能控制到一年四季都能发q,但现在先不着急,这个时间正好能抓住个发q期的尾巴,看看干预干预,能不能在明春生几窝羊羔子,“这公的跟一群母的关在一起,它乱来,配种的效果就不好。把它单独关着,好吃好喝的养着,再一个一个去配,一配一个准……”
  话没说完,几个人看着钱小娥就笑,这个道理不就是这样?
  钱小娥红了脸,却没觉得不好意思。想一想,道理还就是这么个道理。
  三人能成群,六个女人凑到一块,欢腾的,满嘴擦边话,没羞没臊的。
  为了给羊保暖,几个人找了挖失败的地窝,这不是往地下挖一米多深,有些人挖开了,觉得地势不好,弃用了。羊圈又需要多高,这个坑就足够做羊圈了,只要给上面搭上棚子,就可以了。
  树枝往上一棚,干草一搭,上面覆盖草席子,再把草席子固定好,不叫大风吹跑,这不就是羊圈吗?
  用荆棘条编些门框,这不就把羊给关进去了?
  一天功夫就拾掇出来了,然后回家就找书。
  省城给金喜寄的书,就又畜牧一类的。桐桐自己不需要,但得叫人知道,她看书了,还在不停的学习。
  然后还装订了几个本子,做笔记本和工作本。
  尤其是饲养,这得做纪录的。得叫人看着,她是在饲养的过程中在摸索。
  四爷回来的时候就看到桐桐手边放的书,正用针线把省城送的纸张装订成本子,铅笔都削好了,在一边放着。
  他都没顾上洗手,先看桐桐在干什么。
  结果桐桐说:“配种!”
  啥?
  “配种!”桐桐睁大着眼看四爷,强调说:“这是个大有可为的事业。”
  四爷:“……”
  “广大农村,大有可为。”
  四爷:“……”
  “咋了?不行呀?”你家不就是关外放羊牧马的出身,干嘛摆出这么一副表情来?
  四爷:“……”你能想到这个角度,也是不容易。报纸上才夸,说某地成立了种猪站,你就在这边搞配种,行吧!或许要不了两年,农场的种猪种羊站就能负责全县的猪仔羊羔的供应了。
  他轻咳一声,转身洗手去了:“我做饭?”
  “别!”家里的粮食珍贵,你别给我糟践了,“我做饭,你把木板板给我做些小木牌,我要给羊编号。”现在就这条件,先挂个牌牌好做纪录。
  四爷:“……”行吧!那要不然呢?这项技能你也是难得的用上了,想干就干吧。用现在流行的话说,这也算是农业科学家。
  等羊拉回来的时候,农场的领导都聚到一块去看看。
  结果就看到桐桐给每只羊都挂牌牌,上面带着编号。然后扒拉着羊分公母,先把山羊绵羊分开,再把公母分开,一样一样,井井有条的。
  褚卫东问说:“这是干啥呀?”羊嘛,一群一群的,好放好养,这才二十只,咋就分了四堆。
  钱小娥就笑着大声说林大姐的理论,要精细的养公羊,用于配种。
  这话一出,哄然大笑。
  有人隐晦的打量四爷,要么说老金一天天的溜光水滑的,穿的也齐齐整整的,听听人家林大姐的理论,是不是就觉得有些明白了。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