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3章
关小海:“……”你看! 我丈母娘是不会这样躺在地上的: 第一, 她舍不得弄脏身上的衣裳; 第二, 她觉得那个样子不好看, 不体面。
这是亲妈呀! 自来习惯了这种日子, 也以为别人家得日子都是这么过的。
其实在老丈人住了一段时间, 就真的知道, 不是所有的人家都是这么过日子的。
自家是天天吵, 为了谁的饭稠谁的饭稀都能打起来。丈母娘家呢? 没有的。
以前没觉得自家老娘说自家媳妇有啥问题,可在丈母娘家呢?
丈母娘老是指挥几个小舅子干活,厨下的活能打下手的就去打下手的, 打不了下手的, 媳妇做饭了, 你们自觉的去刷锅洗碗。
可要是在自家, 媳妇叫自己干点啥, 老娘是不愿意的, 觉得她儿子累了一天了, 啥事都靠男人, 这媳妇就是懒, 就是奸, 就是滑, 就是当不起家。
他没管当着他妈, 把拾掇好的农具一扛, 趁着歇晌这会子功夫, 去薅些野菜, 晚上拎着野菜去老丈人家混饭去。
初春的荠荠菜正鲜嫩的时节, 关小海天擦黑来了, 拎了一筐子鲜野菜, 在河里冲洗过了, 嫩绿嫩绿的颜色, 水灵灵的, 只要一淘洗就能吃。
桐桐接了过去,晚上熬着小米粥, 这玩意扔在锅里, 能吃个嫩生劲儿。
她说女婿:“放桌子, 吃饭。”
“嗳!”关小海洗了手, 应承着,然后见老丈人也没恼, 就赶紧先问:“考试是要去县城考? 还是要去市里考, 我借个马车, 路上能快些, 我陪着跑一趟。”
四爷也没拒绝:“好! 初五之后吧, 初六一早去! ”
成! 初六一早我就来。
桐桐端了窝窝头来, 递给女婿两个: 吃吧! 吃点干的。
关小海接了, 把窝窝头揉到小米粥里, 一揉就碎的窝窝头跟小米粥搅和到一起, 稠糊稠糊的一碗, 他端起碗往嘴里扒拉: 还是我老丈人家的饭香!
关母看着一锅的清水煮野菜, 撒了一点点的盐, 然后给一家子盛饭:老二就是白眼狼, 今儿这饭一口都不给他剩!
第1362章 世俗烟火 (31)
一辆马车去赶考,考试放在上午十点, 考两个小时就考完了。
农校有老师跟着陪同, 早上五点半就从家里出发了。现在说的一大早就是大部分人起床的时间。晚上都睡的早,五点左右一般就都醒来了。
一是尿憋的, 二是清汤寡水的,早起肚子饿的咕咕咕叫唤,也睡不住了。
五点半走, 野菜馅儿的苞米面饼子带上, 再就是水壶。马几的草料,水桶,车上都坐满了, 这才走。
许是马车能快些, 差不多八点半进了市区。
这对金寿、金喜、小意来说都是新奇的。这里是有火车的, 火车拉着煤炭,冒着黑烟从远处驶来, 再从眼前驶过去!
“火车一一火车一一”
是的! 那是火车。
一辆拉煤的, 很老旧的火车, 给三个孩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车进了城, 打听具体的地址,先把小意送到考场, 在卫校门口,桐桐陪着小意下来。马车继续走,再送到畜牧学校门口,金喜和西爷下车,四爷陪金喜。
金寿大了,有老师和关小海陪着就可以了。
到的时候还早,人不多,十几个人在门口等着, 男女都有。
桐桐指了指台阶, 把草编垫子给放在台阶上, 娘俩坐着等。桐桐给剥了鸡蛋, 把水壶的水递过去, “不要害怕, 只管去考。”
小意一边吃鸡蛋, 一边低头看着脚上崭新的布鞋, 咽下去了, 喝着水, 看着学校里老旧的两层建筑。
到了九点左右吧, 学校的门打开了, 老师都很客气, “先去礼堂等着,外面冷! 去礼堂里坐吧! 考生到点有人喊进考场, 陪同的人员可以继续留在礼堂里等待。”
这个时候, 门口的人大约七八十, 这里面还有陪同的人员。
桐桐扫了一眼, 其中女孩的占比不到五分之一。
卫校可不止是护理类, 还有临床, 有药学, 有中医中药之类的专业等等, 所以, 来考试的大不多数还是男学生占比更大。
只看穿戴就看得出来, 这些学生的家庭条件不差, 陪着来考试的家属都不是啥也不懂的人。
小意是女孩, 年纪又小, 一看这情况, 她就带着几分怕的意思, 能考上吗?
忐忑的厉害, 她从没经历过真正的考试。
战战兢兢的跟着去了考场, 一个考场只五个人, 四个角落四个人,正中间的位置一个人, 谁都看不见谁的卷子。监考老师就有六个, 这多吓人呀!
可等卷子发下来了, 小意上下扫了一遍, 心里一下子就踏实起来了。
问的是, 正确的洗手步骤, 这么洗手的原因是什么?
又问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有哪些,还有诸如基本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常见的慢性病有哪些……等等等等, 这没处学去, 就在报纸的常识版块里。
想答好这种题, 你先得识字, 再得会写字, 还得有机会接触西医的常识或是读到报纸, 只这些条条框框, 就把九成九的女孩子挡住了。
前面真的是太简单了, 最后一问问的是: 你报考卫校的原因是什么?
小意:“……”被自己爸爸给料到了。这个题给了三十分, 占比极大, 又没有固定答案。
那就是爸爸说的--服务! 再然后呢, 结合实际情况。不能说学医是服务, 种地就不是服务了? 可以考量说点真情实感。比如家中遭遇的事情,父母同时病倒, 为啥都说不治了呢? 因为真的没有医生医护呀! 根据老经验, 挪动病人有时候会加重病人的病情, 所以, 不治, 扛着, 看天意, 就成了不得不做的选择。
有这个前情, 那么, 选择这个方向提升自己, 学习专业的技能, 进而能服务更多的老乡, 这应该就是领袖说的服务于人民。
哪怕不擅长作文的人, 对于亲生经历, 跟说话一样把这些事情讲述完整, 叫人能看懂, 这分数就不会低。
一落笔, 她检查了再检查, 铃声一响, 她就交卷了。
等出教室的时候, 有个老师站在门口问:“家里有从事医学方面工作的人吗? ”
小意摇头, “报纸上读来的。”
老师就点头, 叫小意去大礼堂找家人。
小意一路听着旁人的议论, 哪道题应该答啥, 啥病是不是慢性病等等, 她心里一阵放松, 她觉得她答的都是对的。
才十四岁的小姑娘而已, 一路跑到小礼堂, 看妈妈还在原来的位置上坐着呢, 她一蹦三跳的过去:“妈一一”
桐桐一看孩子的笑脸就知道, 她都会!
参加考试的一共才不到六十个人, 就以现在大家都西医的了解来说,就不可能考的深了。光是常见病的西医叫法, 九成九的人就不知道。
所以, 只是针对性的参加一次考试, 能有多难。
小意低声说:“妈, 我都会! ”
也应该都会。
“老师还问我咱家是不是有人在医院工作?”
桐桐笑了笑,摸了摸孩子的脑门, “上了厕所去, 你哥他们那边也该考完了, 咱去外面等着。”
可不,考完了!
金喜站在爸爸边上, 低声说:“畜牧的倒是考的不多! ”感觉白复习了, “卷子上问, 咱们国家的名称……”
四爷点头, 是的! 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国家名称。刚才有个考生过去,还说是中华国。
“问首都是哪里?”
嗯! 正常。新旧交替就交替在这里了。很多人都是在乡下接受过私塾教育, 又种了地, 伺候过牲口, 就觉得能来考, 考的人也挺多。但就是脑筋还在以前!
有人就是答不上首都, 出来还在相互问, 知道首都在哪吗?
这就是小学的课本上, 开篇就是我是中国人, 我爱bj天安门的原因。
边上有人说他们最后一道题, “我答的是为了一个好的前程……”
“我答的是为了稳定的月俸……”
金喜默默听着, 然后站在爸爸边上窃喜: 听了别人的答案, 我就觉得我答的很好。
除了服务之外, 再写了一下要为我们的崭新的国家添砖加瓦之类的话。
正听的津津有味, 马车来了, 马车上的三个人都一脸的笑意, 看的出来, 金寿答的不错。
四爷带着金喜上了马车, 金寿才赶紧说:“我们考的专业只占三分之一! ”
料到了!
金寿到底是放弃了师范, 选择了农林。农校学的本身就不深, 题目还只占整个卷面的三分之一分值, 那其他题的答案几乎就都在报纸上。不是说题目, 而在说答这种题目的思想和指导方向。
只要方向和思想是正确的, 那怎么可能不得分?
所以, 这次考完, 人心里真的是安稳的。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
这是亲妈呀! 自来习惯了这种日子, 也以为别人家得日子都是这么过的。
其实在老丈人住了一段时间, 就真的知道, 不是所有的人家都是这么过日子的。
自家是天天吵, 为了谁的饭稠谁的饭稀都能打起来。丈母娘家呢? 没有的。
以前没觉得自家老娘说自家媳妇有啥问题,可在丈母娘家呢?
丈母娘老是指挥几个小舅子干活,厨下的活能打下手的就去打下手的, 打不了下手的, 媳妇做饭了, 你们自觉的去刷锅洗碗。
可要是在自家, 媳妇叫自己干点啥, 老娘是不愿意的, 觉得她儿子累了一天了, 啥事都靠男人, 这媳妇就是懒, 就是奸, 就是滑, 就是当不起家。
他没管当着他妈, 把拾掇好的农具一扛, 趁着歇晌这会子功夫, 去薅些野菜, 晚上拎着野菜去老丈人家混饭去。
初春的荠荠菜正鲜嫩的时节, 关小海天擦黑来了, 拎了一筐子鲜野菜, 在河里冲洗过了, 嫩绿嫩绿的颜色, 水灵灵的, 只要一淘洗就能吃。
桐桐接了过去,晚上熬着小米粥, 这玩意扔在锅里, 能吃个嫩生劲儿。
她说女婿:“放桌子, 吃饭。”
“嗳!”关小海洗了手, 应承着,然后见老丈人也没恼, 就赶紧先问:“考试是要去县城考? 还是要去市里考, 我借个马车, 路上能快些, 我陪着跑一趟。”
四爷也没拒绝:“好! 初五之后吧, 初六一早去! ”
成! 初六一早我就来。
桐桐端了窝窝头来, 递给女婿两个: 吃吧! 吃点干的。
关小海接了, 把窝窝头揉到小米粥里, 一揉就碎的窝窝头跟小米粥搅和到一起, 稠糊稠糊的一碗, 他端起碗往嘴里扒拉: 还是我老丈人家的饭香!
关母看着一锅的清水煮野菜, 撒了一点点的盐, 然后给一家子盛饭:老二就是白眼狼, 今儿这饭一口都不给他剩!
第1362章 世俗烟火 (31)
一辆马车去赶考,考试放在上午十点, 考两个小时就考完了。
农校有老师跟着陪同, 早上五点半就从家里出发了。现在说的一大早就是大部分人起床的时间。晚上都睡的早,五点左右一般就都醒来了。
一是尿憋的, 二是清汤寡水的,早起肚子饿的咕咕咕叫唤,也睡不住了。
五点半走, 野菜馅儿的苞米面饼子带上, 再就是水壶。马几的草料,水桶,车上都坐满了, 这才走。
许是马车能快些, 差不多八点半进了市区。
这对金寿、金喜、小意来说都是新奇的。这里是有火车的, 火车拉着煤炭,冒着黑烟从远处驶来, 再从眼前驶过去!
“火车一一火车一一”
是的! 那是火车。
一辆拉煤的, 很老旧的火车, 给三个孩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车进了城, 打听具体的地址,先把小意送到考场, 在卫校门口,桐桐陪着小意下来。马车继续走,再送到畜牧学校门口,金喜和西爷下车,四爷陪金喜。
金寿大了,有老师和关小海陪着就可以了。
到的时候还早,人不多,十几个人在门口等着, 男女都有。
桐桐指了指台阶, 把草编垫子给放在台阶上, 娘俩坐着等。桐桐给剥了鸡蛋, 把水壶的水递过去, “不要害怕, 只管去考。”
小意一边吃鸡蛋, 一边低头看着脚上崭新的布鞋, 咽下去了, 喝着水, 看着学校里老旧的两层建筑。
到了九点左右吧, 学校的门打开了, 老师都很客气, “先去礼堂等着,外面冷! 去礼堂里坐吧! 考生到点有人喊进考场, 陪同的人员可以继续留在礼堂里等待。”
这个时候, 门口的人大约七八十, 这里面还有陪同的人员。
桐桐扫了一眼, 其中女孩的占比不到五分之一。
卫校可不止是护理类, 还有临床, 有药学, 有中医中药之类的专业等等, 所以, 来考试的大不多数还是男学生占比更大。
只看穿戴就看得出来, 这些学生的家庭条件不差, 陪着来考试的家属都不是啥也不懂的人。
小意是女孩, 年纪又小, 一看这情况, 她就带着几分怕的意思, 能考上吗?
忐忑的厉害, 她从没经历过真正的考试。
战战兢兢的跟着去了考场, 一个考场只五个人, 四个角落四个人,正中间的位置一个人, 谁都看不见谁的卷子。监考老师就有六个, 这多吓人呀!
可等卷子发下来了, 小意上下扫了一遍, 心里一下子就踏实起来了。
问的是, 正确的洗手步骤, 这么洗手的原因是什么?
又问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有哪些,还有诸如基本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常见的慢性病有哪些……等等等等, 这没处学去, 就在报纸的常识版块里。
想答好这种题, 你先得识字, 再得会写字, 还得有机会接触西医的常识或是读到报纸, 只这些条条框框, 就把九成九的女孩子挡住了。
前面真的是太简单了, 最后一问问的是: 你报考卫校的原因是什么?
小意:“……”被自己爸爸给料到了。这个题给了三十分, 占比极大, 又没有固定答案。
那就是爸爸说的--服务! 再然后呢, 结合实际情况。不能说学医是服务, 种地就不是服务了? 可以考量说点真情实感。比如家中遭遇的事情,父母同时病倒, 为啥都说不治了呢? 因为真的没有医生医护呀! 根据老经验, 挪动病人有时候会加重病人的病情, 所以, 不治, 扛着, 看天意, 就成了不得不做的选择。
有这个前情, 那么, 选择这个方向提升自己, 学习专业的技能, 进而能服务更多的老乡, 这应该就是领袖说的服务于人民。
哪怕不擅长作文的人, 对于亲生经历, 跟说话一样把这些事情讲述完整, 叫人能看懂, 这分数就不会低。
一落笔, 她检查了再检查, 铃声一响, 她就交卷了。
等出教室的时候, 有个老师站在门口问:“家里有从事医学方面工作的人吗? ”
小意摇头, “报纸上读来的。”
老师就点头, 叫小意去大礼堂找家人。
小意一路听着旁人的议论, 哪道题应该答啥, 啥病是不是慢性病等等, 她心里一阵放松, 她觉得她答的都是对的。
才十四岁的小姑娘而已, 一路跑到小礼堂, 看妈妈还在原来的位置上坐着呢, 她一蹦三跳的过去:“妈一一”
桐桐一看孩子的笑脸就知道, 她都会!
参加考试的一共才不到六十个人, 就以现在大家都西医的了解来说,就不可能考的深了。光是常见病的西医叫法, 九成九的人就不知道。
所以, 只是针对性的参加一次考试, 能有多难。
小意低声说:“妈, 我都会! ”
也应该都会。
“老师还问我咱家是不是有人在医院工作?”
桐桐笑了笑,摸了摸孩子的脑门, “上了厕所去, 你哥他们那边也该考完了, 咱去外面等着。”
可不,考完了!
金喜站在爸爸边上, 低声说:“畜牧的倒是考的不多! ”感觉白复习了, “卷子上问, 咱们国家的名称……”
四爷点头, 是的! 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国家名称。刚才有个考生过去,还说是中华国。
“问首都是哪里?”
嗯! 正常。新旧交替就交替在这里了。很多人都是在乡下接受过私塾教育, 又种了地, 伺候过牲口, 就觉得能来考, 考的人也挺多。但就是脑筋还在以前!
有人就是答不上首都, 出来还在相互问, 知道首都在哪吗?
这就是小学的课本上, 开篇就是我是中国人, 我爱bj天安门的原因。
边上有人说他们最后一道题, “我答的是为了一个好的前程……”
“我答的是为了稳定的月俸……”
金喜默默听着, 然后站在爸爸边上窃喜: 听了别人的答案, 我就觉得我答的很好。
除了服务之外, 再写了一下要为我们的崭新的国家添砖加瓦之类的话。
正听的津津有味, 马车来了, 马车上的三个人都一脸的笑意, 看的出来, 金寿答的不错。
四爷带着金喜上了马车, 金寿才赶紧说:“我们考的专业只占三分之一! ”
料到了!
金寿到底是放弃了师范, 选择了农林。农校学的本身就不深, 题目还只占整个卷面的三分之一分值, 那其他题的答案几乎就都在报纸上。不是说题目, 而在说答这种题目的思想和指导方向。
只要方向和思想是正确的, 那怎么可能不得分?
所以, 这次考完, 人心里真的是安稳的。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