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妈,我爸这么着……不行吧!扛不住!”
田易阳就问说:“那你说咋办?你爸的意思是,这三两个月,其他的活还干不成的时候,先这么干着。挣点钱,买个院子。院子里能当仓库,能当门面。回头把你堂哥喊来,住在院子里,能照看生意能看货……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挣钱吗?
“挣啊!”田易阳就道,“挣的还可以。”
“钱在身上过夜,不太安全吧。”
哪能在身上过夜呢?“那个市场做生意的人多,都是结伴走的!这一会子你留下看店,我去存钱。等会子我再替换你!晚上也一样,抱团取暖,也省的有人打主意。”
桐桐就不问了,反正这个钱挣的就很辛苦了。
三月中旬,桐桐跟四爷要去竞赛。
老师说:“……这来回的路费、住宿、吃饭都是要花销的,这一部分一个人七十块钱,咱周五出发。另外就是学校垫付的报名费,每个人每一科的报名费是二十!自己报了几科自己算,回头这个费用加上七十,就是一共要交纳的钱。”
可能是因为收钱的原因吧,这次要去参加竞赛的人竟然有二十三个之多。
这里面有四五个是有竞赛能力的,但因为缺乏训练,几乎没有得奖的可能。至于其他的孩子,只能说课本上学的挺好,单科成绩相对来说比较优秀。但远远达不到竞赛的水平。
可这是竞赛呀,父母再是拮据,也得把这个钱给抽出来。
同桌李娜的钱就是都要出发的时候了,她妈才给凑来,一脸赔笑的塞到老师的手里,推着李娜上车:“快!不要叫老师等。”
李娜低着头,挨着桐桐坐了,然后看着车动了,她妈站在后面推着自行车不停的摆手。
“我根本就得不上奖。”李娜低声嘟囔了一句,也不知道为啥非要参加。她没有主动报名,老师帮着报名的。
这次去交给学校的就九十块钱,身上还有十块钱的零用钱。
一百块呢!这相当于自家妈在澡堂给人搓十几天的澡。
李娜低声问桐桐:“你交了多少钱?”
数理化英,四门报名费八十!再加上七十的其他费用,一共一百五。
“老师都给你报上了?”
桐桐苦笑:自己只知道要竞赛,并不知道老师是这么操作的!
第523章 人生向暖(32)三更
三月份的竞赛,五月份出的成绩。
果然,除了四爷和桐桐,其他的一个奖项都没有拿回来。咱心里知道,有几个孩子若是一直培养,是有拿奖的可能的。但显然,没有培养到位,那自然就不要多想了。
但不管怎么样,好几个一等奖,这是引起了当地媒体和教育部门的重视的。
钢厂附属的初中,以前的教学质量挺好的,考中中专的人数能达到半数。现在依旧是要考中专的学生占比比较大,反而想上高中的人着实是不多。
因着这一点,附属高中部的校长就亲自登门了,其实之前重点从来都在初中那边。高中录取来的都是考中专筛选过后的人。
可这样的学生要是只读中专就太可惜了。
校长叫白枫,是个跟林守道和金子光年纪相差不大的人。
他先上这个男学生的家里,想沟通一下,“如果读高中,学杂费全免。”
金子光哪里懂这个?
四爷直接接了话,“我看报纸上说,各地的高校都在特招各方面的特长生,不过需要学校的推荐。”
“对!是有这么一回事。”白枫说着就笑,“但我觉得三年下来,考个更好的学校对你更有好处。虽然也有推荐,但迄今为止,多是当地的大学,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
就像是清华、北大,人家要是不来录取你,你就得去考;如果学校没有保送的名额,你也得老老实实的去考。
但像是哈工大,大学也很好,但因为学校就在咱们当地,这种尝试性质的特招才能开展。要么怎么是学校推荐呢?
而且,这种大学就算是被推荐上去了,专业上可选择的也不多。
白枫就说,“这个其实从前年就开始尝试了,前一年咱们举荐了一个文学特长生。那是个姑娘,在报纸上发表过小说,才上高二就被推荐,然后通过。当年九月份,没有读高三,就被特招走了。但这个孩子是借读生,她父母是附近做生意的。之后就没有联系了,也不知道上了大学之后的具体情况。”
这个道理当然也对!从负责任的角度讲,按部就班当然是最好的。
但自己和桐桐是例外,因为家里真的挺困难的。
这几个月,他也给家里上交了八百块钱了,总想着家里能松快点吧。可这个钱家里存着要办大事,一点也没有用上。
李翠还是一天到头的坐在缝纫机前面,尤其是天暖和了一周,更是把缝纫机搬到了服务部的边上,就坐在赵大美商店的门口。平时就一把广告伞撑着,风就那么吹着。
晚上回来裁剪,白天在那边缝纫。
风吹脸黑红黑红的,那手上的干皴的口子那么长。
给配点药吧,不敢用!怕蹭到人家的衣服上。
弄点润面油吧,也觉得黏糊糊的,沾到布料上就不好了。
不能说生意不好,挺好的,活接不断,但是利润薄啊!一天天的不得片刻清闲,赚来的那点实在是太微薄了。
金子光那个岁数了,在岗之后还是在钢厂的车间。那玩意有多累,有多危险,干过的都知道。身上的膏药贴了揭,揭了又贴上。一出汗,贴膏药的地方含水出不来,皮肤被泡的发白。可晚上缓一晚上,第二天还得贴着,要不然干活不赶趟。
而今可不一样了,老是不赶趟,轻则扣工资,重则直接开除。
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太熬人了。
对他们来说,一个高中生读三年花费会很大,一个大学生读四年花费也会很大。大儿子要开店要经营,需要的资本也很大。
他们就想多挣点,攒点……
这不光是自己想自由的事,更是叫家庭获得解脱的事。
所以,这个大学不论好坏,专业也不论好坏,只要有办法,就应该去!将来要做的事,可以跟专业有关,也可以跟专业无关。如果家里都不能顾好,那谈其他的东西就没有意义。
人只做当下最合适的选择,“也只能做最合适的选择。”
白枫沉默了,看看这简陋的家,也便懂了这孩子的意思:“……可以!可以举荐。”
“老师,其实,高中的教育才该是最被重视的。只要教学质量高,我想着,哪怕是掏借读费,也会有人来就读的,对吧?”
白枫就笑了,这小子跟自己想到一块去了。老师的工资是很难发下来,但是,只要高考的录取率上去了,生源就不愁了。
借读生多了好啊,这一部分就是老师的补贴。
四爷跟着笑了,这也不光是老师待遇的问题。真要是把附中打造成名校,那这一片就都跟着受益!不管是房子还是其他。
他就说:“教育是无形的资产,白老师若是真打造出名校了,就相当于给这十万职工保住了资产。”
白枫:“……”他想了想,就拍了拍这小子的肩膀,“那就这么定了,改天给你送录取通知书。若是高中段竞赛得奖,推荐名额里有你一个。”
“谢谢!”
白枫这才跟金子光告辞,“您培养了个好儿子。”
金子光:“啊?”他全程都只听着,有些听懂了,有些没听懂,只干巴巴的笑着,“留着吃饭吧。”
这都晚上了,吃的什么饭?
四爷起身送对方,“我送您出去。”
好!
把客人送走,金子光问:“最好的高中不是附中,咱家供得起。”
“一中太远了,从城这边去城那边路上得一个半小时!中间只能休息一天。我在学校的学习效率没有家里高,我不想住校。”告诉对方,这不是钱的事。
金子光没言语,坐在凳子上却也再没有笑了。
四爷过去给他揉肩膀:“年龄是个宝,这个话总听过吧。不管干什么,年龄都是宝!我高中少读两年,就意味着同龄人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研究生都读出来了。一毕业我就比同龄人高一个台阶。”
这个金子光是知道的!大学毕业生去贫困地区任职,本科生下去就是副科,研究生就是正科。不要小看这一点点差距,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跨不上去。
这么一说,他就懂了:“还是要端个铁饭碗的,端着铁饭碗,人心里安稳。”
四爷:“……”他笑着点头,还是回了对方一句:“好!”
而到林家呢,桐桐也一个要求,“如果我还能获奖,我希望能得到学校的推荐。”
白枫看了看茶几上倒扣着的书,这是一本高二的物理习题,她已经做了一半了。他翻动了几页,“从什么时候开始学高中的课程的?”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
田易阳就问说:“那你说咋办?你爸的意思是,这三两个月,其他的活还干不成的时候,先这么干着。挣点钱,买个院子。院子里能当仓库,能当门面。回头把你堂哥喊来,住在院子里,能照看生意能看货……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挣钱吗?
“挣啊!”田易阳就道,“挣的还可以。”
“钱在身上过夜,不太安全吧。”
哪能在身上过夜呢?“那个市场做生意的人多,都是结伴走的!这一会子你留下看店,我去存钱。等会子我再替换你!晚上也一样,抱团取暖,也省的有人打主意。”
桐桐就不问了,反正这个钱挣的就很辛苦了。
三月中旬,桐桐跟四爷要去竞赛。
老师说:“……这来回的路费、住宿、吃饭都是要花销的,这一部分一个人七十块钱,咱周五出发。另外就是学校垫付的报名费,每个人每一科的报名费是二十!自己报了几科自己算,回头这个费用加上七十,就是一共要交纳的钱。”
可能是因为收钱的原因吧,这次要去参加竞赛的人竟然有二十三个之多。
这里面有四五个是有竞赛能力的,但因为缺乏训练,几乎没有得奖的可能。至于其他的孩子,只能说课本上学的挺好,单科成绩相对来说比较优秀。但远远达不到竞赛的水平。
可这是竞赛呀,父母再是拮据,也得把这个钱给抽出来。
同桌李娜的钱就是都要出发的时候了,她妈才给凑来,一脸赔笑的塞到老师的手里,推着李娜上车:“快!不要叫老师等。”
李娜低着头,挨着桐桐坐了,然后看着车动了,她妈站在后面推着自行车不停的摆手。
“我根本就得不上奖。”李娜低声嘟囔了一句,也不知道为啥非要参加。她没有主动报名,老师帮着报名的。
这次去交给学校的就九十块钱,身上还有十块钱的零用钱。
一百块呢!这相当于自家妈在澡堂给人搓十几天的澡。
李娜低声问桐桐:“你交了多少钱?”
数理化英,四门报名费八十!再加上七十的其他费用,一共一百五。
“老师都给你报上了?”
桐桐苦笑:自己只知道要竞赛,并不知道老师是这么操作的!
第523章 人生向暖(32)三更
三月份的竞赛,五月份出的成绩。
果然,除了四爷和桐桐,其他的一个奖项都没有拿回来。咱心里知道,有几个孩子若是一直培养,是有拿奖的可能的。但显然,没有培养到位,那自然就不要多想了。
但不管怎么样,好几个一等奖,这是引起了当地媒体和教育部门的重视的。
钢厂附属的初中,以前的教学质量挺好的,考中中专的人数能达到半数。现在依旧是要考中专的学生占比比较大,反而想上高中的人着实是不多。
因着这一点,附属高中部的校长就亲自登门了,其实之前重点从来都在初中那边。高中录取来的都是考中专筛选过后的人。
可这样的学生要是只读中专就太可惜了。
校长叫白枫,是个跟林守道和金子光年纪相差不大的人。
他先上这个男学生的家里,想沟通一下,“如果读高中,学杂费全免。”
金子光哪里懂这个?
四爷直接接了话,“我看报纸上说,各地的高校都在特招各方面的特长生,不过需要学校的推荐。”
“对!是有这么一回事。”白枫说着就笑,“但我觉得三年下来,考个更好的学校对你更有好处。虽然也有推荐,但迄今为止,多是当地的大学,有一定的地域性特点。”
就像是清华、北大,人家要是不来录取你,你就得去考;如果学校没有保送的名额,你也得老老实实的去考。
但像是哈工大,大学也很好,但因为学校就在咱们当地,这种尝试性质的特招才能开展。要么怎么是学校推荐呢?
而且,这种大学就算是被推荐上去了,专业上可选择的也不多。
白枫就说,“这个其实从前年就开始尝试了,前一年咱们举荐了一个文学特长生。那是个姑娘,在报纸上发表过小说,才上高二就被推荐,然后通过。当年九月份,没有读高三,就被特招走了。但这个孩子是借读生,她父母是附近做生意的。之后就没有联系了,也不知道上了大学之后的具体情况。”
这个道理当然也对!从负责任的角度讲,按部就班当然是最好的。
但自己和桐桐是例外,因为家里真的挺困难的。
这几个月,他也给家里上交了八百块钱了,总想着家里能松快点吧。可这个钱家里存着要办大事,一点也没有用上。
李翠还是一天到头的坐在缝纫机前面,尤其是天暖和了一周,更是把缝纫机搬到了服务部的边上,就坐在赵大美商店的门口。平时就一把广告伞撑着,风就那么吹着。
晚上回来裁剪,白天在那边缝纫。
风吹脸黑红黑红的,那手上的干皴的口子那么长。
给配点药吧,不敢用!怕蹭到人家的衣服上。
弄点润面油吧,也觉得黏糊糊的,沾到布料上就不好了。
不能说生意不好,挺好的,活接不断,但是利润薄啊!一天天的不得片刻清闲,赚来的那点实在是太微薄了。
金子光那个岁数了,在岗之后还是在钢厂的车间。那玩意有多累,有多危险,干过的都知道。身上的膏药贴了揭,揭了又贴上。一出汗,贴膏药的地方含水出不来,皮肤被泡的发白。可晚上缓一晚上,第二天还得贴着,要不然干活不赶趟。
而今可不一样了,老是不赶趟,轻则扣工资,重则直接开除。
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太熬人了。
对他们来说,一个高中生读三年花费会很大,一个大学生读四年花费也会很大。大儿子要开店要经营,需要的资本也很大。
他们就想多挣点,攒点……
这不光是自己想自由的事,更是叫家庭获得解脱的事。
所以,这个大学不论好坏,专业也不论好坏,只要有办法,就应该去!将来要做的事,可以跟专业有关,也可以跟专业无关。如果家里都不能顾好,那谈其他的东西就没有意义。
人只做当下最合适的选择,“也只能做最合适的选择。”
白枫沉默了,看看这简陋的家,也便懂了这孩子的意思:“……可以!可以举荐。”
“老师,其实,高中的教育才该是最被重视的。只要教学质量高,我想着,哪怕是掏借读费,也会有人来就读的,对吧?”
白枫就笑了,这小子跟自己想到一块去了。老师的工资是很难发下来,但是,只要高考的录取率上去了,生源就不愁了。
借读生多了好啊,这一部分就是老师的补贴。
四爷跟着笑了,这也不光是老师待遇的问题。真要是把附中打造成名校,那这一片就都跟着受益!不管是房子还是其他。
他就说:“教育是无形的资产,白老师若是真打造出名校了,就相当于给这十万职工保住了资产。”
白枫:“……”他想了想,就拍了拍这小子的肩膀,“那就这么定了,改天给你送录取通知书。若是高中段竞赛得奖,推荐名额里有你一个。”
“谢谢!”
白枫这才跟金子光告辞,“您培养了个好儿子。”
金子光:“啊?”他全程都只听着,有些听懂了,有些没听懂,只干巴巴的笑着,“留着吃饭吧。”
这都晚上了,吃的什么饭?
四爷起身送对方,“我送您出去。”
好!
把客人送走,金子光问:“最好的高中不是附中,咱家供得起。”
“一中太远了,从城这边去城那边路上得一个半小时!中间只能休息一天。我在学校的学习效率没有家里高,我不想住校。”告诉对方,这不是钱的事。
金子光没言语,坐在凳子上却也再没有笑了。
四爷过去给他揉肩膀:“年龄是个宝,这个话总听过吧。不管干什么,年龄都是宝!我高中少读两年,就意味着同龄人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研究生都读出来了。一毕业我就比同龄人高一个台阶。”
这个金子光是知道的!大学毕业生去贫困地区任职,本科生下去就是副科,研究生就是正科。不要小看这一点点差距,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跨不上去。
这么一说,他就懂了:“还是要端个铁饭碗的,端着铁饭碗,人心里安稳。”
四爷:“……”他笑着点头,还是回了对方一句:“好!”
而到林家呢,桐桐也一个要求,“如果我还能获奖,我希望能得到学校的推荐。”
白枫看了看茶几上倒扣着的书,这是一本高二的物理习题,她已经做了一半了。他翻动了几页,“从什么时候开始学高中的课程的?”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