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桐桐一口一口的吃着粉蒸肉,看了表姐一眼。表姐一直啃着那一块排骨,肉都啃的差不多的,她还在那里啃啊啃的。
  大姨夫跟林守道说:“我觉得你们大姐说的是对的!靠自己的本事站住脚的人,路走的踏实。”
  林守道:“……”易地而处,我们俩口子是绝对不会这么干看着!再是没办法,也得试着努力努力!
  田易阳抬头看自家姐姐,没来由的鼻子一酸:男人指望不上,你这过的是什么日子?
  易地而处,林守道就是到处借钱去,就是去偷去抢,都不会明知道姑娘靠自己闯很难偏还不无动于衷的。
  在姥姥家吃了一顿饭,一家三口拎着十几斤的挂面,还有姥姥准备的冻豆腐、油炸豆腐,以及姨妈给自家三口做的棉鞋。
  姨妈说,“除了棉花,还续着羊毛,给孩子多做了几双,换着穿。”
  田易阳就说两个外甥女,“今年得给我拜年,初三我就回城里了!我等着你们。我现在轴起来了,挑理呢!”
  知道了!肯定去。
  回去的路上,田易阳把毛斌骂的死臭:“啥都是我姐说的对!他啥都靠我姐,可不得我姐说啥都对嘛!只要不叫他出力,啥都行。”
  然后又说桐桐:“找对象别学你姨妈!找男人别的都是次要的,‘担当’两个字却最重要!”男人没担当,那也叫男人?
  桐桐应着,其实今天大姨夫完全可以接茬。
  姥姥、姥爷和舅舅出面,用的是姥姥的关系,虽然关系远了一些,但试试嘛!你们反正在这边过年,跟着过去拜个年,人情往来的,万一能行呢?
  不接茬就叫人不好说了!就是舅舅想伸手管,愿意跑动这个关系,但孩子亲爸不接话是几个意思呀?娘舅再亲,事关孩子一辈子的事,也没法越俎代庖!
  田易阳在路上骂了一路,但是回到婆家,坚决不说娘家人的半句不好!反正就是姐姐家一家四口回家过年了,孩子也都大了云云。
  一年到头的不回来几次,这一回来吧!其实也就这样。
  冷的,喧闹的,出去玩或是拜年,脚都冻的疼了。这么一比,还是自家更舒服。
  田易阳偷着跟林守道说:“以前你姑娘回来了就不想回家,现在大了,不爱走亲戚了。这不,三两天就待够了。”
  林守道就笑,“过了初二,初三咱就走。”
  临走前,林守道问大哥对侄女安排的事,大伯不是没想这个事,“她表舅要带着去南边打工去,我没舍得!太小了。”
  “过了十五,你把孩子送过去。”田易阳就说,“技校里先叫孩子上两年学,年纪小有我们看着呢!想住家里就住家里,要是要求住校就住校,学校就在社区里面,周末回家是一样的。”
  大伯娘可太高兴了,连问都不多问,“我不知道外面的事,没那个见识!你们看着管吧!过了十五就给送去。”
  因着过了十五,他们要去城里,所以除了这十几天要吃的东西,其他的就不用带了。
  也不叫大伯再送那么远了,去镇上坐车进城就行。
  大年初三走的人少,车上也没多少人。
  桐桐坐在车上,隔着车窗跟爷爷奶奶告别,“过几天都要来。”
  好!知道了。
  桐桐头一次知道,田易阳是个执行力这么强的人。
  老家拿了个冻肘子,她回来就拿着肘子去给他们主任拜年去了!桐桐在家洗了头,擦了身上,泡了脚,把头发都晾干了,她这才回来。
  一回来就很高兴,跟林守道说,“我们主任应承下来了,按照厂里的子弟算,收一半学费。”
  多少钱?
  “一年一千二。”
  一千二呢?
  “这已经算是便宜一半的了!”
  “哪能招到学生。”这么贵。
  话可不是那么说的,“要是带商品粮户口呢?”不知道多少人想把孩子送来叫学个什么。
  林守道‘嗯’了一声,这倒也是,“那我跟村部打个电话,给家里说一声。”看家里能凑得起来这一份钱不。
  田易阳就说,“想法子也得凑!”
  桐桐看她这热心的样子,“你打算叫我堂姐学什么?”
  “园林技术。”
  啊?目的性这么强?“学出来有门路?”
  田易阳就一副你不懂的样子,“我们主任推荐的!”
  “她有门路安排工作?”
  田易阳点了点茶几,也说林守道,“我们主任说了,工业区的环境优化,是以后验收的标准。以后咱们这一片,需要的最多的大概就是这个专业的!”
  桐桐:“……”这话也不是没道理!老工业区现在看起来乌漆墨黑的,破败了起来。城市美化,这一定是有要求的。现代化的企业,环境的美化自然也是标准之一。
  对方的意思可能是说:现在学,等改制完成,厂子里还是会招收相关专业的人员。
  但人家应该没有承诺你,我堂姐学出来,就一定会给安置吧。
  田易阳看了桐桐一眼,没解释,只说:“不去给同学拜年?”
  桐桐:不方便叫我知道?打发我呢?
  行吧!反正也是真的想出去找四爷,那你们就留家里说你们的悄悄话吧。
  第517章 人生向暖(26)三更
  孩子一出门,田易阳就低声说,“我们主任家的姑娘攀了个高枝。”
  啊?
  “那孩子大专今年七月毕业的,分配到区里的文化局,结果跟市里的林业厅的主任处上了。”
  大专毕业也就才二十一二吧?这厅里的主任,至少得在四十往上吧。
  田易阳伸出手来,“四十八!原配病死了。原配留下的姑娘在京城工作,已经结婚了!”
  “那这女婿比丈母娘的年纪还大?”
  “可不咋地?”田易阳叹气,“我们主任也是头疼,她上次喊我去给她家帮忙缝窗帘,我不是去帮了半天忙吗?最后想着有一些多余的布头,就多留了一会子,给缝几个靠枕!结果她家姑娘带着人上门拜访来了,我碰到个当面。”
  “哟!那你的嘴够紧的。”
  “这不就多亏了嘴紧嘛!”田易阳就说,“我跟谁都不敢提。中间果然出事了,男方的闺女不乐意,这婚事就悬了,把我们主任气的够呛。这事偏每个能说的人,我知情,她跟我叨咕了几句。我就实话实说,要么,就给姑娘安排个更好的去处;要么,咱就豁出去。”
  “婚事成了?”
  “嗯!年前把结婚证领了,怕影响不好,办的很低调,就两家人出了一顿饭,谁都没惊动。”
  田易阳就笑,“我一听她跟我说这个,我当时就长了心眼了。我说我也不知道这技校是怎么安置学生了,最怕就是安排到南边打工去。咱家燕子是姑娘,家里不放心,还是希望留在咱这叔婶身边好照看。”
  然后人家给你出主意了?
  “咱就说这学费,说贵其实挺贵的!但这包含了农转非,对吧?这个户口值钱了。”
  谁说不是呢?一个户口办下来,至少能一两万,还得是有门路。所以,只凭这个,这肯定是能在农村招到学生的。说的是内部子弟减免一半,其实他们压根就没想从内部招!知道没人来上。
  但用的是社区的地方,厂里的地址和校舍,这玩意说出来就是糊弄大家的。其实,它的招收对象很明确,就是农村孩子,想叫孩子脱离农村吃上商品粮的农民父母会花着一分钱的。
  信息不对等,他们不知道这个商品粮户口不值钱了。
  “但咱就得这么上,也得要这个户口。有些单位招人,就是不招农村户口!她家刚好有林业部门的人,这些都是相关的,学出来求上门,这个面子她一定会给的。”田易阳就叹气,“咱也没有别的门路,这个关系一定得维护好。回头抽空看人家家里要拾掇啥,咱出些力气,说不定桐桐将来……还能用得到人家。”
  成!这事我记下了,我得想想下一步的钱从哪挣。
  结果正琢磨呢,门被敲响了。
  田易阳还问说,“你姑娘出去没带钥匙?”
  林守道一开门,自家姑娘回来了没错,身后还跟着个高高瘦瘦、斯斯文文的小伙子。
  啥意思呀?
  桐桐朝四爷指了指,“爸,我同学找你有点事。”
  林守道愣了一下,然后只能朝里面指:“进来吧!进来说。”
  四爷叫了一声‘叔’,然后又客气的喊田易阳,“大姨。”
  田易阳应着,看了姑娘一眼,然后起身:“来!坐。”然后又去张罗瓜子花生,还指使桐桐,“给你同学倒茶。”
  桐桐起身去倒茶了,林守道看这小子,“你是……哪家的孩子?”
  “金子光。”
  哦哦哦!他家呀,也学的很好的那个小伙子,是吧?
  林守道挠挠脖子,“找我?有事?”大年下的,人家孩子找来,啥事呀?
  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