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百姓自然也不想支持昏君当道,可真打起仗来,最先被伤害的便是他们。
外头的消息传进村中,这时才发现,整个村子有百十多的人口竟都是青壮力,个个拿的都是正规配刀,青夏跟着林妙若在门口看过,这哪是山野村夫?完完全全就是一整只正规军的队伍。
难怪,哪怕沦落到这个地步,宋公依旧能稳坐山中,不慌不忙,看来宋家会到今天这一步,选址又在这个山村里,本就是他们计划中的一环。
皇城内,战报一份接一份,败多胜少,皇帝的脸色沉如锅底,再也无法稳坐高堂,朝廷上他能用得上的人竟然寥寥无几,有血性的皆在那日纷纷罢朝。
城阳王便是再老谋深算,如今孤军难鸣,也难免黑了脸色。
“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人能拿出解决之策吗?难道我朝除了宋公,就再也没有一个能带兵打仗的人了?”
朝堂之中,还在的官员面面相觑,并非是将宋国公神化,而是危机之时,能拿得出手的人确实少之又少,大霁太平了太多年,养了太多的酒囊饭袋,真正有需要的时候,反而没有几个能拿的动刀。
而宋家培养出来的几个将军,皆因宋家之难纷纷被贬,如今朝廷有难,皇帝指望他们不计前嫌都来相助?
这些人没趁乱踩一脚都算是良民了。
城阳王冷眼看着这一场闹剧,那最尊贵的人,竟拿这个场面一点办法都没有。
此时有人站了出来,道:“臣提议,复宋公国公之位,放宣城王,此二位长居京城,手下能人异士繁多,若能有他们坐镇,京城得以安宁!”
“臣附议。”
“臣附议。”
有第一个人站出来说了掉脑袋的话,竟有无数人纷纷拥护,这朝堂之上,能站在这里,站到现在的人都是人精,不是不知道皇帝欲下这两人,可如今竟是被形势逼迫到没有办法的地步了。
城阳王第一个站了出来,厉声呵斥:“此二人目无君上,有通敌叛国的嫌疑,此等奸臣如何能放?”
此话一出,立马就有人跳出来反驳他。
“城阳王,你久居扬城,如何就能对远在京城的宋、刘两家如此了解?他们是否通敌卖国?此事本就是一桩没有查清的冤案,如今你等空口白牙欲给人定罪,皇上可都还没发话呢。”
说这话的人话说的有理有据,没说是悬案,而说是冤案,便已经说明了,这朝中上下的人不都是傻子,一个人有罪没罪,也不能凭旁人的猜测就下定论了,后又故意将结论推给皇帝。
明知如今城阳王便是皇帝放在外面明晃晃的爪牙,而说这种话,不仅仅是打城阳王的脸。
而说这话的人便是工部侍郎,当初他的小儿子被抓,到如今,都被扣押天牢,他对皇帝,焉能不恨?
朝堂之中的人,除了武将,这些个文臣哪有亲身经历过血流成河,刀剑无眼,可恐惧都是有的,谁都不愿成为别人的刀下亡魂。
这个时刻便是天命都敢违抗了,工部侍郎敢于站出来,也是拼着满门的性命,也要与不公的世道做个了结。
皇帝气的下朝,城阳王人前离开,人后私下去见了皇帝。
“这二人是万万不能放的。”他冷着脸,几乎是咬着牙说道。
皇帝看着他,深吸了口气,只觉心肺都跳的难受,口腔中一股血腥的味道。
似乎是过了许久,躁动不安的心,在他有了一点点改变的时候,恍然窥见天光。
“按理来说,你和他们二人之间没有血海深仇,如今都要打到京城来了,朕倒觉得……”
他话没说完,可眼神中的惊惧与恐慌已经明晃晃的摆在了面前,这样一个帝王,没有一丁点儿本事,胆识,才略,真遇到了事是万万扛不住的,前脚才发了狠心,想要将这两个眼中钉拔去,如今到了见真章要硬扛的时候,他反而没了心气,想要投降。
城阳王目光巨变,深吸了两口气,指着外头,道:“狼虎共存,本就是威胁,这一下能摁死了两个人,就要死死咬住不能松口,若陛下瞻前顾后,等到将来他们借势翻身,再想摁他们,就难如登天了。”
皇帝又岂能不知这个道理?谋划了这么多年,既要倚仗他们的能力,又要忌惮他们的出彩,他这个皇帝做的实在窝囊。
“那你说现在还有别的办法吗?”
城阳王目露精光,思索一番后,将自己的推测说与他听。
“宋家远在山外,二老也是一早的归隐世间,臣以为自己的谋划已经领先许多,但若是他们防范的更早呢?”
皇帝一时迷蒙。
越想城阳王的心就越凉。
“宋家二老并未到致仕之时,当初给世人的理由看似是不愿为家事所累,见不得陈氏糟蹋门庭,所以双双隐归,不问世事,这么多年过去了,宋家的人被陛下指使的不能团聚,原本就该消寂的家族,硬生生的挺到他回来……一介妇人没有这个能力。”
皇帝垂下眼眸,想到那个孩子,宋溓,无论是样貌,才学品行,还是足智谋略,都是上乘,这样的孩子,若出身平民之家,能光耀门楣,可偏偏他出生在顶奢世家……
好好的一个孩子,不能为己所用,成了最大的威胁,宋家也不知前世是修了多少福?才能百年传承,不曾消极。
“宋家,实在碍眼。”他如是说道。
城阳王又何尝不是如鲠在喉,一个太过耀眼的家族,耀眼到他这个真正的皇亲国戚都觉得碍眼。
……
第368章 你是嫉妒?
再说宋家二老不见踪影,那么又有何人能知道,他们究竟是真的退隐了,还是另有所图?
从前没有想到这里,是因为从前的每一步都走在皇帝和城阳王的算计之中。
宋家萧条,在支走宋国公,他若在边关战死边场,便算是他最好的结局了,可偏偏他如此能挺,挺了过来。
“焉知如今天下大乱,与宋家无关呢?”
城阳王大胆猜测,此话一出,确叫皇帝瞬间冷脸。
“各地藩王无召不能入京,这么多年便是除夕佳节,也不是人人都能来,宋家就是有通天的本事,又如何能与这些人建立联系?”
“面上自然不行,可若他们暗度陈仓呢?”
私底下只要做的足够隐秘,又有谁人能知道?
这些年他表面上是个不争不抢的王爷,背地里为皇帝做事,也在暗暗操控皇帝的意愿,若不是他这次显头露面,谁又能知道他早已成了皇帝的帮手。
不,也不尽是帮手,他亦有私心。
皇帝喘不上气来,又到了要吃药的时候。
外头的小太监端来汤药后,他眼睁睁的看着皇帝一饮而尽,须臾脸色才恢复正常。
“陛下龙体可安?”
皇帝目光锐利,看得他一眼,而后摇了摇头,说:“都是老毛病了,你先回去,朕再想一想。”
看他桌上暗自握紧的拳头,城阳王拱手离开,一背过身去,眸光闪烁,唇角的弧度微微勾起。
他一走,皇帝猛烈咳嗽,握拳在口,咳嗽完后,手上竟有血迹,心里一麻,立马传来修远天士。
修远天士便是继承了道士之后的得他信重的人。
见他咳中带血,眸中精光一闪,道:“淤血散尽,福寿无边,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胸口阵痛,皇帝听了这话尤不敢信,虽有怀疑,可一想到自己或许这些日子喝的汤药,吃的神丸都起了效果,又打消了些疑虑。
“可活人祭祀迟迟没有完成,老天使给的法阵还能有效果吗?”
修远天士看着他,思考良久后才说:“祭祀阻力重重,若陛下执意要行祭祀之法,或许还需要同朝臣再行商量,毕竟这不是小事。”
皇帝暗自恼恨,摆摆手令他下去。
他如今多受掣肘,一方帝王却不得自由,想要做的事,明明下令即可,可偏偏还要看人眼色,实在令人不快。
修远天士走后,皇帝没有久坐,直接去了中宫。
宋皇后如今的处境与先皇后不差多少,也是被软禁在这里,只是有过去的情分在,皇帝对她不曾下狠手。
皇帝来时,她抱着幼儿正在念书,见他进来,脸色一沉,刚想让嬷嬷把孩子抱走,却叫他伸手抱了去。
看她神色紧绷,怀中幼儿声音低低的唤了一声“父皇”,叫的他眉开眼笑。
宋皇后目光紧张的盯着他,看他哄着孩子,眼底的开心不是作伪,只是一想到他的那些手段,对孩子们的提防,眼下也如惊弓之鸟一般,心下难安。
皇帝哄了会儿幼儿,令人抱走,而后看着自己的皇后,喉间又出一阵痒意,强忍下来后,他欲要去拉皇后的手。
宋皇后看着他,离他远了一步。
看她如此戒备,皇帝也觉苦闷。
“如今连你都要与我生分了吗?”
宋皇后看着他:“臣妾不知,如今站在我面前的,是皇帝还是夫君。”
https:///yanqing/03_b/bjzg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外头的消息传进村中,这时才发现,整个村子有百十多的人口竟都是青壮力,个个拿的都是正规配刀,青夏跟着林妙若在门口看过,这哪是山野村夫?完完全全就是一整只正规军的队伍。
难怪,哪怕沦落到这个地步,宋公依旧能稳坐山中,不慌不忙,看来宋家会到今天这一步,选址又在这个山村里,本就是他们计划中的一环。
皇城内,战报一份接一份,败多胜少,皇帝的脸色沉如锅底,再也无法稳坐高堂,朝廷上他能用得上的人竟然寥寥无几,有血性的皆在那日纷纷罢朝。
城阳王便是再老谋深算,如今孤军难鸣,也难免黑了脸色。
“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人能拿出解决之策吗?难道我朝除了宋公,就再也没有一个能带兵打仗的人了?”
朝堂之中,还在的官员面面相觑,并非是将宋国公神化,而是危机之时,能拿得出手的人确实少之又少,大霁太平了太多年,养了太多的酒囊饭袋,真正有需要的时候,反而没有几个能拿的动刀。
而宋家培养出来的几个将军,皆因宋家之难纷纷被贬,如今朝廷有难,皇帝指望他们不计前嫌都来相助?
这些人没趁乱踩一脚都算是良民了。
城阳王冷眼看着这一场闹剧,那最尊贵的人,竟拿这个场面一点办法都没有。
此时有人站了出来,道:“臣提议,复宋公国公之位,放宣城王,此二位长居京城,手下能人异士繁多,若能有他们坐镇,京城得以安宁!”
“臣附议。”
“臣附议。”
有第一个人站出来说了掉脑袋的话,竟有无数人纷纷拥护,这朝堂之上,能站在这里,站到现在的人都是人精,不是不知道皇帝欲下这两人,可如今竟是被形势逼迫到没有办法的地步了。
城阳王第一个站了出来,厉声呵斥:“此二人目无君上,有通敌叛国的嫌疑,此等奸臣如何能放?”
此话一出,立马就有人跳出来反驳他。
“城阳王,你久居扬城,如何就能对远在京城的宋、刘两家如此了解?他们是否通敌卖国?此事本就是一桩没有查清的冤案,如今你等空口白牙欲给人定罪,皇上可都还没发话呢。”
说这话的人话说的有理有据,没说是悬案,而说是冤案,便已经说明了,这朝中上下的人不都是傻子,一个人有罪没罪,也不能凭旁人的猜测就下定论了,后又故意将结论推给皇帝。
明知如今城阳王便是皇帝放在外面明晃晃的爪牙,而说这种话,不仅仅是打城阳王的脸。
而说这话的人便是工部侍郎,当初他的小儿子被抓,到如今,都被扣押天牢,他对皇帝,焉能不恨?
朝堂之中的人,除了武将,这些个文臣哪有亲身经历过血流成河,刀剑无眼,可恐惧都是有的,谁都不愿成为别人的刀下亡魂。
这个时刻便是天命都敢违抗了,工部侍郎敢于站出来,也是拼着满门的性命,也要与不公的世道做个了结。
皇帝气的下朝,城阳王人前离开,人后私下去见了皇帝。
“这二人是万万不能放的。”他冷着脸,几乎是咬着牙说道。
皇帝看着他,深吸了口气,只觉心肺都跳的难受,口腔中一股血腥的味道。
似乎是过了许久,躁动不安的心,在他有了一点点改变的时候,恍然窥见天光。
“按理来说,你和他们二人之间没有血海深仇,如今都要打到京城来了,朕倒觉得……”
他话没说完,可眼神中的惊惧与恐慌已经明晃晃的摆在了面前,这样一个帝王,没有一丁点儿本事,胆识,才略,真遇到了事是万万扛不住的,前脚才发了狠心,想要将这两个眼中钉拔去,如今到了见真章要硬扛的时候,他反而没了心气,想要投降。
城阳王目光巨变,深吸了两口气,指着外头,道:“狼虎共存,本就是威胁,这一下能摁死了两个人,就要死死咬住不能松口,若陛下瞻前顾后,等到将来他们借势翻身,再想摁他们,就难如登天了。”
皇帝又岂能不知这个道理?谋划了这么多年,既要倚仗他们的能力,又要忌惮他们的出彩,他这个皇帝做的实在窝囊。
“那你说现在还有别的办法吗?”
城阳王目露精光,思索一番后,将自己的推测说与他听。
“宋家远在山外,二老也是一早的归隐世间,臣以为自己的谋划已经领先许多,但若是他们防范的更早呢?”
皇帝一时迷蒙。
越想城阳王的心就越凉。
“宋家二老并未到致仕之时,当初给世人的理由看似是不愿为家事所累,见不得陈氏糟蹋门庭,所以双双隐归,不问世事,这么多年过去了,宋家的人被陛下指使的不能团聚,原本就该消寂的家族,硬生生的挺到他回来……一介妇人没有这个能力。”
皇帝垂下眼眸,想到那个孩子,宋溓,无论是样貌,才学品行,还是足智谋略,都是上乘,这样的孩子,若出身平民之家,能光耀门楣,可偏偏他出生在顶奢世家……
好好的一个孩子,不能为己所用,成了最大的威胁,宋家也不知前世是修了多少福?才能百年传承,不曾消极。
“宋家,实在碍眼。”他如是说道。
城阳王又何尝不是如鲠在喉,一个太过耀眼的家族,耀眼到他这个真正的皇亲国戚都觉得碍眼。
……
第368章 你是嫉妒?
再说宋家二老不见踪影,那么又有何人能知道,他们究竟是真的退隐了,还是另有所图?
从前没有想到这里,是因为从前的每一步都走在皇帝和城阳王的算计之中。
宋家萧条,在支走宋国公,他若在边关战死边场,便算是他最好的结局了,可偏偏他如此能挺,挺了过来。
“焉知如今天下大乱,与宋家无关呢?”
城阳王大胆猜测,此话一出,确叫皇帝瞬间冷脸。
“各地藩王无召不能入京,这么多年便是除夕佳节,也不是人人都能来,宋家就是有通天的本事,又如何能与这些人建立联系?”
“面上自然不行,可若他们暗度陈仓呢?”
私底下只要做的足够隐秘,又有谁人能知道?
这些年他表面上是个不争不抢的王爷,背地里为皇帝做事,也在暗暗操控皇帝的意愿,若不是他这次显头露面,谁又能知道他早已成了皇帝的帮手。
不,也不尽是帮手,他亦有私心。
皇帝喘不上气来,又到了要吃药的时候。
外头的小太监端来汤药后,他眼睁睁的看着皇帝一饮而尽,须臾脸色才恢复正常。
“陛下龙体可安?”
皇帝目光锐利,看得他一眼,而后摇了摇头,说:“都是老毛病了,你先回去,朕再想一想。”
看他桌上暗自握紧的拳头,城阳王拱手离开,一背过身去,眸光闪烁,唇角的弧度微微勾起。
他一走,皇帝猛烈咳嗽,握拳在口,咳嗽完后,手上竟有血迹,心里一麻,立马传来修远天士。
修远天士便是继承了道士之后的得他信重的人。
见他咳中带血,眸中精光一闪,道:“淤血散尽,福寿无边,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胸口阵痛,皇帝听了这话尤不敢信,虽有怀疑,可一想到自己或许这些日子喝的汤药,吃的神丸都起了效果,又打消了些疑虑。
“可活人祭祀迟迟没有完成,老天使给的法阵还能有效果吗?”
修远天士看着他,思考良久后才说:“祭祀阻力重重,若陛下执意要行祭祀之法,或许还需要同朝臣再行商量,毕竟这不是小事。”
皇帝暗自恼恨,摆摆手令他下去。
他如今多受掣肘,一方帝王却不得自由,想要做的事,明明下令即可,可偏偏还要看人眼色,实在令人不快。
修远天士走后,皇帝没有久坐,直接去了中宫。
宋皇后如今的处境与先皇后不差多少,也是被软禁在这里,只是有过去的情分在,皇帝对她不曾下狠手。
皇帝来时,她抱着幼儿正在念书,见他进来,脸色一沉,刚想让嬷嬷把孩子抱走,却叫他伸手抱了去。
看她神色紧绷,怀中幼儿声音低低的唤了一声“父皇”,叫的他眉开眼笑。
宋皇后目光紧张的盯着他,看他哄着孩子,眼底的开心不是作伪,只是一想到他的那些手段,对孩子们的提防,眼下也如惊弓之鸟一般,心下难安。
皇帝哄了会儿幼儿,令人抱走,而后看着自己的皇后,喉间又出一阵痒意,强忍下来后,他欲要去拉皇后的手。
宋皇后看着他,离他远了一步。
看她如此戒备,皇帝也觉苦闷。
“如今连你都要与我生分了吗?”
宋皇后看着他:“臣妾不知,如今站在我面前的,是皇帝还是夫君。”
https:///yanqing/03_b/bjzg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