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朝中不乏有中立党派,这段日子对宋国公冷嘲热讽。
无非是这一连串的消息叫大家纷纷猜测,中宫刚刚离世,他唯一的嫡子就被封了封地,几乎是绝了立储的可能,那华山离京千里之遥,打发到那么远去,很难不让人猜测是在给别人腾位子。
这就不得不说当初立后的风波,人尽皆知,当今陛下的发妻,原本可是这宫中的贵妃娘娘,后来陛下称帝,贬妻为妾,只封贵妃,当年王府里一个毫不起眼的妾却成了皇后……
很难不让人怀疑,嫡皇子被封亲王远离京城,这其中没有贵妃这边的手笔。
宋国公气的几天没出门,倒是更见外头议论纷纷。
更有甚者,都传出了宋国公仗着权柄大,欺负没了娘的孩子这种话,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宋家出来的贵妃能荣登宝座,在护佑着贵妃生出的皇子能登储君之位。
外头如何猜测,暂且还影响不了宫里,贵妃还不知这些传言,只单听说了给三皇子的封旨时就坐不住了。
当下去寻了皇帝,得知了原因后,也并未放下心来。
还没过多久,流言蜚语便传到了她的耳里。
贵妃不慈,即将封继后,第一件事就是对嫡皇子下手,宋国公为贵妃后盾,为成下一任帝王母族,不择手段云云。
听到这些话,只觉浑身发冷。
她在后宫,对前朝的事消息并不灵通,可皇帝手眼通天,无论外头有什么,他都必然知晓,可如今事态发展成这样,她们宋家,包括她自己都被外人如此揣测,却不曾听他解释过一句。
就这样冷眼看着,她和她的母族被外界议论编排毁谤,这位帝王打的是什么主意,不言而喻。
一想到这里便觉心如刀绞,他早就不当自己是他的妻子,自然也不会为了她的名誉去辩解什么。
纵使这么多年,许多事情早已看清,也看淡了,但到了这种时候,还是觉得心寒。
等到外头什么话都说出来后,还不等皇帝有什么说法,外人就得了三皇子,也就是瑞亲王一句解释,一切皆是因为先皇后遗愿,作为皇后唯一的儿子,他甘愿如此,为母守孝,天经地义。
三皇子本人都这么说了,他的亲信以及三皇子党也就消停了,那些中立派或还存有疑虑,但终究是消停了些。
而这个时候,皇帝才站出来为宋家正名,慢慢消除那些流言蜚语。
这一场闹剧终于过去了,先皇后入皇陵后,张嬷嬷代表贵妃去看望宫外的瑞亲王。
彼时的瑞亲王形销骨立,形同丢了魂魄一般,府中姬妾将散尽,亦有那不忍离去的在堂中戚戚哀哀。
张嬷嬷到时才发现,宋家二公子宋洁与宋国公也来了亲王府。
曾在皇子所,张嬷嬷与瑞亲王也算相识,只是两宫不对付,先前总有龃龉,如今形容敏感,可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本就不该成敌对关系,否则,就该避嫌到底。
“贵妃娘娘不便出宫,担心王爷这厢无人打点,派奴婢来看看。”
曾经风流倜傥的瑞亲王,如今生生磨灭了眼底的光亮,听闻此言,他还是站了起来,虚虚一笑,道:“娘娘有心了,母亲走后,我也就无牵无挂了,如今不过是去个清静的地方为母亲守孝,这里的东西带不走,自也没那么多麻烦事。”
张嬷嬷听后,心头一声叹息。
“娘娘说过,王爷若有何事,尽管说来,我们贵妃娘娘一定会尽其所能。”
瑞亲王看着她,又看了眼旁边的宋大人,轻叹了口气,直言道:“我知道三位今日为何而来,那些流言蜚语本就不属实,我那么做也不是为了帮你们,只是不想我的母亲走了以后还要被人编排,被人利用,所以你们不用放在心上。”
话到此处,他转过身去,背对着他们,长长的叹了口气,旁人看不见的地方,一行泪落。
“两宫相争已久,都并非所愿,现在看来从来就没有赢家,皇权之下,大家都是失败的人。”
……
第314章 喜欢小白花那一挂
随着瑞亲王的惨淡退场,宋家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流言蜚语,看似是被敲打了,可实际上,亲宋一派皆在观望,后位空悬,最有力一争的,也是最毋庸置疑的,就是贵妃了。
别看前头那些人骂宋家,骂贵妃说的那么狠,可明眼人都知道,作为皇帝的发妻,曾经的王妃,宋家要出一位皇后。
大家都在等宋家再次一飞冲天,可对此事,贵妃很是冷淡,宋家更是闭口不提,而皇帝,忙于政务,也不知其想法。
灵扬这些日子被不少人家邀约吃茶,正逢敏感时期,她也不敢随意应别人的邀,多半是要请婆婆拿主意。
陈夫人到底是独自掌家多年的人,纵使有些事上糊涂,可在自家管理一事上从来不马虎,推了许多不怀好意的邀约,只许了几家平时就与宋家好的人家,或是那些从不参与党争的官员之家,她很乐的看这个大儿媳妇出去结交人家,也乐得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宗妇。
自从上次在大儿那儿碰壁后,她如今很是怜爱这个儿媳,既然夫妻生活无法保证,那就带着她多刷刷脸,让她忙于交情,就没那么多心思去想着男女私事了。
皇后薨世那些日子,他们作为皇亲,也跟着忙碌,如今可算是闲下来了,但一些大型的娱乐还是不敢有的,所以才有了这种私人茶话会。
中宫将要移位,这种新鲜事,够一阵人琢磨了。
宋洁如今作为二子,也慢慢跟着父兄参与家里的事了,人一经事,成长的速度是惊人的,褪去少年的青涩与跳脱,如今的宋洁很多了几分稳重。
此时他在掠英居,同兄长讨论一些事,他说起了陈家。
“国母薨世,外头的人眼见咱们家会因此事水涨船高,有人想攀附,不成竟去寻了陈家。”
宋溓挑眉,手指不自觉的点着被面,轻叹了口气。
“陈家如今形同死水,是谁想的这个馊主意,想将他们利用起来?”
宋洁摇了摇头,遂道:“我只担心盛极必衰,咱们家无论是从官从政还是从武,都已经走到了顶头了,再往上一步,只怕要惹君王猜忌,如今已是关起门来,都挡不住外人的试探,还不知以后如何。”
见他心思深沉,想到此处,宋溓心中安慰,道:“历朝历代的名臣,与皇家走的太近,到最后都逃不了被猜忌的下场,从陛下登基,却让姑姑做了贵妃就能见陛下对宋家的防范,献之,二弟,家族若得百年,已是不易,这一代靠咱们兄弟几个,享受着祖辈的荣耀,同时也要承担着祖辈荣耀以后的压力。”
宋洁心有数,只点头,又说:“我看母亲如今经常带着大嫂出去应酬,老三又……总是关注陈家那边,这两边需要干预吗?”
一听此话,宋溓便觉头疼,道:“母亲那里有父亲的人盯着,不会出大乱子,老三……他知道自己姓什么,不会做出危害宋家的事来,但陈家就说不定了,你派人盯着,若有人想博他的同情做些什么,立刻切断。”
宋洁应下,兄弟二人之间该说的就说完了,宋洁走之前,忽然顿住,反过来看着兄长,没头没尾的,突然问了句:“大哥可喜欢大嫂吗?”
宋溓一愣,没想到他对此事感兴趣,但一想,他虽是这么问的,但大约也只是想知道自己对灵扬的态度,与城阳王府是否相关。
“她终究是城阳王之女,我们虽结为夫妻,但结论如何,尚未可知。”
宋洁“哦”了一声,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我懂了,大哥其实你是喜欢小白花那一挂的。”
宋溓蹙眉:“什么?”
“就是那个青夏姑娘,出水芙蓉一般,纯净清透,不染纤尘。”
闻言,宋溓正色看他。
“你对她,颇有研究?”
感觉到他这话头不对,宋洁忙说:“我对她没有研究,我是对兄长有研究,您这么多年醉心读书,从不问男女私情,但有了她之后,您变得不一样了。”
“哪儿不一样?”宋溓不察觉,倒是被他说的好奇起来。
宋洁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哪儿都不一样了,只是让我觉得,大哥的距离,不那么遥远了。”
说完,他潇洒离去,只叫宋溓一脸怔愣,遂后不由反思,自己怎么会让他产生这种错觉?
这些年他痴心于学习,不敢懈怠,对下头的弟弟妹妹都是训斥教导,爱护则显得很微弱,以至于在这个家里,兄弟兄妹之间的情况,就变成了老大独大,二三幺则追逐着兄长的步伐,视如榜样。
好比年初的时候,说起这位兄长,一到考校功课的时候,两个弟弟都是哀嚎一片,缩瑟不止,可如今老二都能跟着共商大事了。
他这个兄长,在他们的眼里确实不那么平易近人,更多的时候都是严厉严肃的形象。
宋溓不知道的是,自有了青夏以后,他的笑多了起来,与人说话时,也不那么冷冰冰了,这些转变,或许也只有宋洁这个时常关心兄长的能察觉,包括他本人都不觉得过去的自己有多无趣。
https:///yanqing/03_b/bjzg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无非是这一连串的消息叫大家纷纷猜测,中宫刚刚离世,他唯一的嫡子就被封了封地,几乎是绝了立储的可能,那华山离京千里之遥,打发到那么远去,很难不让人猜测是在给别人腾位子。
这就不得不说当初立后的风波,人尽皆知,当今陛下的发妻,原本可是这宫中的贵妃娘娘,后来陛下称帝,贬妻为妾,只封贵妃,当年王府里一个毫不起眼的妾却成了皇后……
很难不让人怀疑,嫡皇子被封亲王远离京城,这其中没有贵妃这边的手笔。
宋国公气的几天没出门,倒是更见外头议论纷纷。
更有甚者,都传出了宋国公仗着权柄大,欺负没了娘的孩子这种话,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宋家出来的贵妃能荣登宝座,在护佑着贵妃生出的皇子能登储君之位。
外头如何猜测,暂且还影响不了宫里,贵妃还不知这些传言,只单听说了给三皇子的封旨时就坐不住了。
当下去寻了皇帝,得知了原因后,也并未放下心来。
还没过多久,流言蜚语便传到了她的耳里。
贵妃不慈,即将封继后,第一件事就是对嫡皇子下手,宋国公为贵妃后盾,为成下一任帝王母族,不择手段云云。
听到这些话,只觉浑身发冷。
她在后宫,对前朝的事消息并不灵通,可皇帝手眼通天,无论外头有什么,他都必然知晓,可如今事态发展成这样,她们宋家,包括她自己都被外人如此揣测,却不曾听他解释过一句。
就这样冷眼看着,她和她的母族被外界议论编排毁谤,这位帝王打的是什么主意,不言而喻。
一想到这里便觉心如刀绞,他早就不当自己是他的妻子,自然也不会为了她的名誉去辩解什么。
纵使这么多年,许多事情早已看清,也看淡了,但到了这种时候,还是觉得心寒。
等到外头什么话都说出来后,还不等皇帝有什么说法,外人就得了三皇子,也就是瑞亲王一句解释,一切皆是因为先皇后遗愿,作为皇后唯一的儿子,他甘愿如此,为母守孝,天经地义。
三皇子本人都这么说了,他的亲信以及三皇子党也就消停了,那些中立派或还存有疑虑,但终究是消停了些。
而这个时候,皇帝才站出来为宋家正名,慢慢消除那些流言蜚语。
这一场闹剧终于过去了,先皇后入皇陵后,张嬷嬷代表贵妃去看望宫外的瑞亲王。
彼时的瑞亲王形销骨立,形同丢了魂魄一般,府中姬妾将散尽,亦有那不忍离去的在堂中戚戚哀哀。
张嬷嬷到时才发现,宋家二公子宋洁与宋国公也来了亲王府。
曾在皇子所,张嬷嬷与瑞亲王也算相识,只是两宫不对付,先前总有龃龉,如今形容敏感,可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本就不该成敌对关系,否则,就该避嫌到底。
“贵妃娘娘不便出宫,担心王爷这厢无人打点,派奴婢来看看。”
曾经风流倜傥的瑞亲王,如今生生磨灭了眼底的光亮,听闻此言,他还是站了起来,虚虚一笑,道:“娘娘有心了,母亲走后,我也就无牵无挂了,如今不过是去个清静的地方为母亲守孝,这里的东西带不走,自也没那么多麻烦事。”
张嬷嬷听后,心头一声叹息。
“娘娘说过,王爷若有何事,尽管说来,我们贵妃娘娘一定会尽其所能。”
瑞亲王看着她,又看了眼旁边的宋大人,轻叹了口气,直言道:“我知道三位今日为何而来,那些流言蜚语本就不属实,我那么做也不是为了帮你们,只是不想我的母亲走了以后还要被人编排,被人利用,所以你们不用放在心上。”
话到此处,他转过身去,背对着他们,长长的叹了口气,旁人看不见的地方,一行泪落。
“两宫相争已久,都并非所愿,现在看来从来就没有赢家,皇权之下,大家都是失败的人。”
……
第314章 喜欢小白花那一挂
随着瑞亲王的惨淡退场,宋家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流言蜚语,看似是被敲打了,可实际上,亲宋一派皆在观望,后位空悬,最有力一争的,也是最毋庸置疑的,就是贵妃了。
别看前头那些人骂宋家,骂贵妃说的那么狠,可明眼人都知道,作为皇帝的发妻,曾经的王妃,宋家要出一位皇后。
大家都在等宋家再次一飞冲天,可对此事,贵妃很是冷淡,宋家更是闭口不提,而皇帝,忙于政务,也不知其想法。
灵扬这些日子被不少人家邀约吃茶,正逢敏感时期,她也不敢随意应别人的邀,多半是要请婆婆拿主意。
陈夫人到底是独自掌家多年的人,纵使有些事上糊涂,可在自家管理一事上从来不马虎,推了许多不怀好意的邀约,只许了几家平时就与宋家好的人家,或是那些从不参与党争的官员之家,她很乐的看这个大儿媳妇出去结交人家,也乐得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宗妇。
自从上次在大儿那儿碰壁后,她如今很是怜爱这个儿媳,既然夫妻生活无法保证,那就带着她多刷刷脸,让她忙于交情,就没那么多心思去想着男女私事了。
皇后薨世那些日子,他们作为皇亲,也跟着忙碌,如今可算是闲下来了,但一些大型的娱乐还是不敢有的,所以才有了这种私人茶话会。
中宫将要移位,这种新鲜事,够一阵人琢磨了。
宋洁如今作为二子,也慢慢跟着父兄参与家里的事了,人一经事,成长的速度是惊人的,褪去少年的青涩与跳脱,如今的宋洁很多了几分稳重。
此时他在掠英居,同兄长讨论一些事,他说起了陈家。
“国母薨世,外头的人眼见咱们家会因此事水涨船高,有人想攀附,不成竟去寻了陈家。”
宋溓挑眉,手指不自觉的点着被面,轻叹了口气。
“陈家如今形同死水,是谁想的这个馊主意,想将他们利用起来?”
宋洁摇了摇头,遂道:“我只担心盛极必衰,咱们家无论是从官从政还是从武,都已经走到了顶头了,再往上一步,只怕要惹君王猜忌,如今已是关起门来,都挡不住外人的试探,还不知以后如何。”
见他心思深沉,想到此处,宋溓心中安慰,道:“历朝历代的名臣,与皇家走的太近,到最后都逃不了被猜忌的下场,从陛下登基,却让姑姑做了贵妃就能见陛下对宋家的防范,献之,二弟,家族若得百年,已是不易,这一代靠咱们兄弟几个,享受着祖辈的荣耀,同时也要承担着祖辈荣耀以后的压力。”
宋洁心有数,只点头,又说:“我看母亲如今经常带着大嫂出去应酬,老三又……总是关注陈家那边,这两边需要干预吗?”
一听此话,宋溓便觉头疼,道:“母亲那里有父亲的人盯着,不会出大乱子,老三……他知道自己姓什么,不会做出危害宋家的事来,但陈家就说不定了,你派人盯着,若有人想博他的同情做些什么,立刻切断。”
宋洁应下,兄弟二人之间该说的就说完了,宋洁走之前,忽然顿住,反过来看着兄长,没头没尾的,突然问了句:“大哥可喜欢大嫂吗?”
宋溓一愣,没想到他对此事感兴趣,但一想,他虽是这么问的,但大约也只是想知道自己对灵扬的态度,与城阳王府是否相关。
“她终究是城阳王之女,我们虽结为夫妻,但结论如何,尚未可知。”
宋洁“哦”了一声,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我懂了,大哥其实你是喜欢小白花那一挂的。”
宋溓蹙眉:“什么?”
“就是那个青夏姑娘,出水芙蓉一般,纯净清透,不染纤尘。”
闻言,宋溓正色看他。
“你对她,颇有研究?”
感觉到他这话头不对,宋洁忙说:“我对她没有研究,我是对兄长有研究,您这么多年醉心读书,从不问男女私情,但有了她之后,您变得不一样了。”
“哪儿不一样?”宋溓不察觉,倒是被他说的好奇起来。
宋洁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哪儿都不一样了,只是让我觉得,大哥的距离,不那么遥远了。”
说完,他潇洒离去,只叫宋溓一脸怔愣,遂后不由反思,自己怎么会让他产生这种错觉?
这些年他痴心于学习,不敢懈怠,对下头的弟弟妹妹都是训斥教导,爱护则显得很微弱,以至于在这个家里,兄弟兄妹之间的情况,就变成了老大独大,二三幺则追逐着兄长的步伐,视如榜样。
好比年初的时候,说起这位兄长,一到考校功课的时候,两个弟弟都是哀嚎一片,缩瑟不止,可如今老二都能跟着共商大事了。
他这个兄长,在他们的眼里确实不那么平易近人,更多的时候都是严厉严肃的形象。
宋溓不知道的是,自有了青夏以后,他的笑多了起来,与人说话时,也不那么冷冰冰了,这些转变,或许也只有宋洁这个时常关心兄长的能察觉,包括他本人都不觉得过去的自己有多无趣。
https:///yanqing/03_b/bjzg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