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青夏神色平常:“这些不是奴婢该关心的事情,他若是个好官,即便有人检举,对他也不会有影响,可他若是私底下真做了见不得人的勾当,任何后果都是应得的,奴婢只管看结果就是。”
看她这么懂事上道,宋溓目光里流露出欣赏之意,看着她笑笑:“平时看你对别的事八卦的很,还以为你会迫不及待的想追根究底呢。”
听他的取笑,青夏也莞尔,为自己辩驳:“若是一些家长里短无伤大雅的事,打听打听无非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可这件事情事关朝廷官员,奴婢怎敢随意打听内情。”
宋溓点了点头:“不错,有些事情知道的越少就越安全,别看这离京万里,等我们走了以后这里的事和人大约以后都不会再有往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奇妙的,看似不会再有来往的人,拐着七八刀弯或许还有再见的一天,有些事情看似是帮了别人的忙,实则可能是预留了一个隐患,只是现在不知道罢了。”
青夏认真的点了下头,示意明白清楚,她也知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郭茹颜于她,郭家于宋溓便是如此,利益不在的时候,最好就断了往来。
……
第162章 青夏是最后的选项
目送郭家姐弟离开万青书院时,青夏与宋溓正准备回到院子里,一转身便看到曾老夫子坐在一边屋檐下品茶赏青,分外自在。
目光扫过他们二人,示意他们过来,宋溓便带着她过去,刚坐下,曾老夫子看了眼跟在学生后面的丫鬟,说道:“你就是天天陪我家夫人解闷的姑娘,名叫青夏是不是。”
青夏没想到曾老夫子招呼他们过来,第一句话竟是问向自己,一时有被大儒问话的紧张,脸腾地一下红了起来,忙道:“奴婢正是青夏。”
曾老夫子笑了笑,看向宋溓,指了指他后面的小丫鬟,道:“我家夫人对你这个丫鬟那是赞不绝口,若非你们不是本地人,她都想将这个丫头留下来。”
宋溓:“能被夫人看中是她的福气。”
曾老夫子:“这个丫头伶俐乖巧,不如我替我家夫人向你讨了来,你放心,一切好商量,绝不会叫你吃了亏去。”
宋溓看向老夫子,看他笑眯眯的眼,分明说着再寻常不过的话,可他还是从这话语里听出了弦外之意。
“恕学生不能自作主张,实在不是学生小气,而是这丫头本是学生母亲的贴身侍婢,今次是因学生要远到旬阳来,母亲才割爱于我,若是不能将她带回去,还不知会叫母亲如何伤心。”
闻言,曾老夫子只是笑笑,并不在意,目光深深的看了眼那老实巴交的小丫头一眼,对他说道:“即使如此倒也不好强求了。”
这个话题一扯而过,两人便聊起了郭家事,谁也没提要避开人,是以,青夏便站在后面,听了一耳朵的话。
“这郭县令的病来势汹汹,竟是没有预兆,我看郭皑去时一个大男子汉强忍眼泪,也是不忍,安抚了两句,他说若是父亲不好,他可能不会再回书院了。”话到此处,叹了一声,颇有些惋惜:“倒是可惜了个人才。”
可惜这个人才,恐怕近年来,不会有用武之地了,更可惜,万一郭县令不仅仅是“病”了,那一个初长成的人才,恐有英年早逝之势。
宋溓看向曾老夫子:“朝中官员,若有丁忧,也会守孝三年,休职停工,这郭皑是个孝子,夫子即便不舍,也要成全他一份孝心吧。”
听闻此言,曾老夫子一顿,目光深邃的看着宋溓,后者则是那平静之态,仿佛只是说了句再顺嘴不过的话。
“你说的不错,事态严峻之下,即便万般不舍,也只有顺应他去,肃之,你提醒的对。”
……
晚间各自在院中用晚饭,曾老夫子回去后,看见忙碌备菜的妻子,看着厨房上的炊烟,本沉下去的心微微回转,他进了门去,见只有妻子一人,便问:“义妹夫妇呢?还有你说的青夏田田怎么都没来?”
墨夫人腰间系着围裙,手里忙着锅中菜,闻言只是一抬眼,随后道:“你今日放了他们的半天假,他们自然要好生在家里歇息,你也是,平时忙的饭菜都吃不了几口,今晚做的都是你爱吃的,一会儿我再陪你喝一杯。”
曾老夫子颔首,等妻子烧好了菜,便过去一起端来,二人用饭时,许是见他愁眉不展,墨夫人了然于心:“可是为了你的学生,郭县令之子心中烦忧。”
曾老夫子点了点头。
“你今天不是要问宋溓,此事与他相关吗?”
闲丰小院,青夏端了万大娘送来的炒竹笋,以及自己人备的些小菜,她和宋溓在屋里单独用饭,便问:“您方才对老夫子说的,可是在提醒他,不要插手郭皑之事。”
宋溓意外的看了她一眼:“这你都听出来了。”
青夏轻哼了一声:“奴婢这些日子的书也没白看好嘛,那郭县令还不知如今是何问题,将来又会如何,您让老夫子全了他的孝心,便是在隐晦的告诉他,郭家事不可管,即便他有爱才之心,郭皑不当留时就不能留。”
宋溓点了点头,看向她的目光都带了几分赞许:“郭皑是夫子一手提点起来的学子,从脾性到学问,他的变化都是这里所有人中最大的,抛开他的身份不谈,做学生来说,他是讨夫子喜欢的。”
……
“这件事不必问他,郭家在旬阳这十几年来都相安无事,就这一次露出了马脚,偏叫人抓住了,只是其中内情如何无法判定,是他不是他都不重要,要紧的是这件事情结果如何,旁的我不担心,我只是揪心一个好好的学生,万一被家事所累……”
墨夫人看向他,见他自嘲一笑,道:“到底是老了,心也没有年轻时那般坚硬了,如今看着一些事发生,无能为力了。”
墨夫人微微蹙眉:“以你的身份,若想保下一个郭皑应该不难。”
曾老夫子摇了摇头:“夫人啊,不是我胆小,是我的学生太多了,还有很多在朝中为官的,当年若不是我退,那遭殃的就是一群人了,如今我即便退隐山林,身份有为一些人忌惮,我若出手怕是他更有麻烦。”
这是实话,作为名世大儒,他在朝为官的时候就已桃李满天下,受他恩惠得他提携之人颇多,他在朝中威望深厚,当初与当时的皇帝意见相左又被忌惮,再加之朝廷弊病极深,他拉不回一个一意孤行的帝王,臣子再强,也无法与王权较量,他退隐,保全了另一部分力量,让帝王睡个好觉,也少一些血流成河。
“今日肃之对我虽没有说关于郭家的事,只是提醒了我一句,既然郭皑要做孝子,便让我成全他的孝心。”
没有说明白的话,却将意思传达的十分清楚。
墨夫人叹了口气,给他夹菜示意多吃少想,气氛沉默片刻,曾老夫子率先打破冷漠,道:“今儿肃之带上青夏,我替你讨了回人,没讨过来。”
墨夫人一点不惊讶,只是问:“他怎么拒绝你的?”
“他说青夏丫头是他母亲的贴身婢女,他无法做主。”说罢呵呵一笑。
墨夫人也只是笑着摇了摇头,道:“讨不过来才是正常,他若轻易就能丢开手,我到要去问问他良心何在了。”
曾老夫子安静的吃了会儿饭,忽然说道:“夫人啊,不要对一个世家的公子抱有太高的期望,尤其是在这种事情上。”
墨夫人看了他一眼:“什么意思?你不是说他是你见过最难得一见的人才吗?难道对他没信心?”
“这其中并不相互矛盾,世家贵族规矩复杂,无人能破,这不仅是一家的问题,是整个上流阶层的问题,你想要他如你我一样,那是人为难人家,他可是姓宋,京城如今最炙手可热的家族嗣子,他有他的压力和原则,重压之下,你宝贝的青夏,便可以是最后的选项,这是实话,你不爱听我也是要说的。”
“……”
第163章 郭家的一切都是你的
墨夫人也非是那不讲道理,只会空想之人,她是喜欢青夏,不忍看她受身世所累,连自己的未来都说不上一句话,可却也不能抛开现在的事实去空谈以后。
她见过宋溓,知道那是个有性子的年轻人,正是因为对他有一定的了解,才会觉得青夏跟着他怕是不能顺应本性了。
听着他说的这些话,只是叹息一声:“我只是怕两个劲儿不往一处使的人在一起,会两败俱伤,而青夏的处境会更艰难一些。”
曾老夫子看了她一眼,说道:“我知道,你喜欢女孩,而她又合你眼缘,你若真的喜爱至极,不如就收作义女,到时有个什么,好给她撑腰。”
墨夫人眼睛亮了一下,但又有些迟疑,看着丈夫,说:“收作义女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到底还是要和她的家人商议过后再做决定,再且说了,你……不介意她的身份?”
曾老夫子:“我不是拘泥这些的人,你早该知道的,她是谁,是谁的谁,都不打紧,我看重的,是你难得对一个姑娘百般维护,她既入你心,得你喜爱,便是你们之间有这份缘,你若想让这份缘长久一些,便将她收作义女,将来便也能有联系和照顾的名义,你若看得开,讲究一段时间一段缘分,倒也无所谓。”
https:///yanqing/03_b/bjzg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看她这么懂事上道,宋溓目光里流露出欣赏之意,看着她笑笑:“平时看你对别的事八卦的很,还以为你会迫不及待的想追根究底呢。”
听他的取笑,青夏也莞尔,为自己辩驳:“若是一些家长里短无伤大雅的事,打听打听无非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可这件事情事关朝廷官员,奴婢怎敢随意打听内情。”
宋溓点了点头:“不错,有些事情知道的越少就越安全,别看这离京万里,等我们走了以后这里的事和人大约以后都不会再有往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奇妙的,看似不会再有来往的人,拐着七八刀弯或许还有再见的一天,有些事情看似是帮了别人的忙,实则可能是预留了一个隐患,只是现在不知道罢了。”
青夏认真的点了下头,示意明白清楚,她也知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郭茹颜于她,郭家于宋溓便是如此,利益不在的时候,最好就断了往来。
……
第162章 青夏是最后的选项
目送郭家姐弟离开万青书院时,青夏与宋溓正准备回到院子里,一转身便看到曾老夫子坐在一边屋檐下品茶赏青,分外自在。
目光扫过他们二人,示意他们过来,宋溓便带着她过去,刚坐下,曾老夫子看了眼跟在学生后面的丫鬟,说道:“你就是天天陪我家夫人解闷的姑娘,名叫青夏是不是。”
青夏没想到曾老夫子招呼他们过来,第一句话竟是问向自己,一时有被大儒问话的紧张,脸腾地一下红了起来,忙道:“奴婢正是青夏。”
曾老夫子笑了笑,看向宋溓,指了指他后面的小丫鬟,道:“我家夫人对你这个丫鬟那是赞不绝口,若非你们不是本地人,她都想将这个丫头留下来。”
宋溓:“能被夫人看中是她的福气。”
曾老夫子:“这个丫头伶俐乖巧,不如我替我家夫人向你讨了来,你放心,一切好商量,绝不会叫你吃了亏去。”
宋溓看向老夫子,看他笑眯眯的眼,分明说着再寻常不过的话,可他还是从这话语里听出了弦外之意。
“恕学生不能自作主张,实在不是学生小气,而是这丫头本是学生母亲的贴身侍婢,今次是因学生要远到旬阳来,母亲才割爱于我,若是不能将她带回去,还不知会叫母亲如何伤心。”
闻言,曾老夫子只是笑笑,并不在意,目光深深的看了眼那老实巴交的小丫头一眼,对他说道:“即使如此倒也不好强求了。”
这个话题一扯而过,两人便聊起了郭家事,谁也没提要避开人,是以,青夏便站在后面,听了一耳朵的话。
“这郭县令的病来势汹汹,竟是没有预兆,我看郭皑去时一个大男子汉强忍眼泪,也是不忍,安抚了两句,他说若是父亲不好,他可能不会再回书院了。”话到此处,叹了一声,颇有些惋惜:“倒是可惜了个人才。”
可惜这个人才,恐怕近年来,不会有用武之地了,更可惜,万一郭县令不仅仅是“病”了,那一个初长成的人才,恐有英年早逝之势。
宋溓看向曾老夫子:“朝中官员,若有丁忧,也会守孝三年,休职停工,这郭皑是个孝子,夫子即便不舍,也要成全他一份孝心吧。”
听闻此言,曾老夫子一顿,目光深邃的看着宋溓,后者则是那平静之态,仿佛只是说了句再顺嘴不过的话。
“你说的不错,事态严峻之下,即便万般不舍,也只有顺应他去,肃之,你提醒的对。”
……
晚间各自在院中用晚饭,曾老夫子回去后,看见忙碌备菜的妻子,看着厨房上的炊烟,本沉下去的心微微回转,他进了门去,见只有妻子一人,便问:“义妹夫妇呢?还有你说的青夏田田怎么都没来?”
墨夫人腰间系着围裙,手里忙着锅中菜,闻言只是一抬眼,随后道:“你今日放了他们的半天假,他们自然要好生在家里歇息,你也是,平时忙的饭菜都吃不了几口,今晚做的都是你爱吃的,一会儿我再陪你喝一杯。”
曾老夫子颔首,等妻子烧好了菜,便过去一起端来,二人用饭时,许是见他愁眉不展,墨夫人了然于心:“可是为了你的学生,郭县令之子心中烦忧。”
曾老夫子点了点头。
“你今天不是要问宋溓,此事与他相关吗?”
闲丰小院,青夏端了万大娘送来的炒竹笋,以及自己人备的些小菜,她和宋溓在屋里单独用饭,便问:“您方才对老夫子说的,可是在提醒他,不要插手郭皑之事。”
宋溓意外的看了她一眼:“这你都听出来了。”
青夏轻哼了一声:“奴婢这些日子的书也没白看好嘛,那郭县令还不知如今是何问题,将来又会如何,您让老夫子全了他的孝心,便是在隐晦的告诉他,郭家事不可管,即便他有爱才之心,郭皑不当留时就不能留。”
宋溓点了点头,看向她的目光都带了几分赞许:“郭皑是夫子一手提点起来的学子,从脾性到学问,他的变化都是这里所有人中最大的,抛开他的身份不谈,做学生来说,他是讨夫子喜欢的。”
……
“这件事不必问他,郭家在旬阳这十几年来都相安无事,就这一次露出了马脚,偏叫人抓住了,只是其中内情如何无法判定,是他不是他都不重要,要紧的是这件事情结果如何,旁的我不担心,我只是揪心一个好好的学生,万一被家事所累……”
墨夫人看向他,见他自嘲一笑,道:“到底是老了,心也没有年轻时那般坚硬了,如今看着一些事发生,无能为力了。”
墨夫人微微蹙眉:“以你的身份,若想保下一个郭皑应该不难。”
曾老夫子摇了摇头:“夫人啊,不是我胆小,是我的学生太多了,还有很多在朝中为官的,当年若不是我退,那遭殃的就是一群人了,如今我即便退隐山林,身份有为一些人忌惮,我若出手怕是他更有麻烦。”
这是实话,作为名世大儒,他在朝为官的时候就已桃李满天下,受他恩惠得他提携之人颇多,他在朝中威望深厚,当初与当时的皇帝意见相左又被忌惮,再加之朝廷弊病极深,他拉不回一个一意孤行的帝王,臣子再强,也无法与王权较量,他退隐,保全了另一部分力量,让帝王睡个好觉,也少一些血流成河。
“今日肃之对我虽没有说关于郭家的事,只是提醒了我一句,既然郭皑要做孝子,便让我成全他的孝心。”
没有说明白的话,却将意思传达的十分清楚。
墨夫人叹了口气,给他夹菜示意多吃少想,气氛沉默片刻,曾老夫子率先打破冷漠,道:“今儿肃之带上青夏,我替你讨了回人,没讨过来。”
墨夫人一点不惊讶,只是问:“他怎么拒绝你的?”
“他说青夏丫头是他母亲的贴身婢女,他无法做主。”说罢呵呵一笑。
墨夫人也只是笑着摇了摇头,道:“讨不过来才是正常,他若轻易就能丢开手,我到要去问问他良心何在了。”
曾老夫子安静的吃了会儿饭,忽然说道:“夫人啊,不要对一个世家的公子抱有太高的期望,尤其是在这种事情上。”
墨夫人看了他一眼:“什么意思?你不是说他是你见过最难得一见的人才吗?难道对他没信心?”
“这其中并不相互矛盾,世家贵族规矩复杂,无人能破,这不仅是一家的问题,是整个上流阶层的问题,你想要他如你我一样,那是人为难人家,他可是姓宋,京城如今最炙手可热的家族嗣子,他有他的压力和原则,重压之下,你宝贝的青夏,便可以是最后的选项,这是实话,你不爱听我也是要说的。”
“……”
第163章 郭家的一切都是你的
墨夫人也非是那不讲道理,只会空想之人,她是喜欢青夏,不忍看她受身世所累,连自己的未来都说不上一句话,可却也不能抛开现在的事实去空谈以后。
她见过宋溓,知道那是个有性子的年轻人,正是因为对他有一定的了解,才会觉得青夏跟着他怕是不能顺应本性了。
听着他说的这些话,只是叹息一声:“我只是怕两个劲儿不往一处使的人在一起,会两败俱伤,而青夏的处境会更艰难一些。”
曾老夫子看了她一眼,说道:“我知道,你喜欢女孩,而她又合你眼缘,你若真的喜爱至极,不如就收作义女,到时有个什么,好给她撑腰。”
墨夫人眼睛亮了一下,但又有些迟疑,看着丈夫,说:“收作义女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到底还是要和她的家人商议过后再做决定,再且说了,你……不介意她的身份?”
曾老夫子:“我不是拘泥这些的人,你早该知道的,她是谁,是谁的谁,都不打紧,我看重的,是你难得对一个姑娘百般维护,她既入你心,得你喜爱,便是你们之间有这份缘,你若想让这份缘长久一些,便将她收作义女,将来便也能有联系和照顾的名义,你若看得开,讲究一段时间一段缘分,倒也无所谓。”
https:///yanqing/03_b/bjzg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