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田田装聋,她不参与这个话题,也就不算帮着姑娘“欺骗”墨夫人,嗯,墨夫人做饭真好吃。
墨夫人一听,忙说:“没有是最好的,你现在还小,也莫听外头那些人说什么,女子长大了就是要早早的嫁人,操持家务,这才是正道,我告诉你,只有将自己过好了,过明白了,再嫁人,那才是正道。”
此话实在有些“离经叛道”,青夏有些不相信这话居然是从刻板守节的曾老夫子的妻子嘴里说出来的。
在这个世道女子来了月事,可以生育孩子,便有了存在的意义,穷苦一点的,早早的将孩子嫁出去,自家省点口粮,也可以换点别的东西,稍微好过一些的人家也会培养好女儿,等大些择个好夫婿,再富贵一些的,女儿的存在成了连接两家的纽扣,这家的贵女嫁给那家的公子,从此两家喜结连理,强强联手。
说来说去女子好像一直都像个物件一样,存在的价值源于她本身的生育能力,只要能生孩子了,女子就成了完整的女人。
当初青夏还那么小,才将将十二岁,便有人将主意打在了她的头上,其实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没有什么的,可是父亲疼爱她,兄长也不舍得将那么小的她就交给别人家去。
于是她被留了下来,在村子里一众“早早的嫁了的姑娘”行列中,她被留到了十六岁,甚至到了现在,父亲偶尔的问候也从未问过关于她的终生大事,兄长上次去京城也没提及。
青夏虽然讶异,但面上没显露出来,只说:“夫人说的对,我也不急,我只想着先把当下的每一天过好了,别出岔子,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墨夫人点点头,也不在两个刚认识的小姑娘面前避讳,直道:“女子嫁人是一辈子的事,若是一眼看错,嫁错了人,往后余生都会活在黑暗中,若是有那鼓得起勇气,敢于和离或者承担得起被休,挣扎出来也许是另一番天地,我现在与你们说这些你们会觉得我大约是疯了。”
这话确实闻所未闻,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一个女子嫁了人必然是死心塌地的,在婆家过好日子相夫教子的,谁会想着若是过不好又该如何?即便是想过这一层面,又有多少人敢去想,因为过不好而要做些什么?
有些事在大部分人的心中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因为那些后果是一个普通的女子所承担不起的,这世人一人一口唾沫,就足以将一个挣扎向上的女子淹死。
万大娘说:“大姐,他们现在还都是小姑娘,体会不到你说的那些,再说了,谁家小姑娘将来嫁人不奔着好生过日子去的,每个人嫁人前都是这个想法,等到时梦醒了,知道痛了,才会痛改前非。”
墨夫人笑了笑,也不欲在此事上多言,反倒是提起另一件事。
“你们今日遇到的那个女子,县令之女,也是其嫡长女,原配所生,如今县令的夫人是继室,也早有自己的孩子,这位小姐情况复杂,你们若是再碰上了不要与之过多纠缠。”
青夏敛了神色,认真答道:“多谢夫人提醒。”
“旁的事不便于你们多说,你们只要记得,与郭家沾边的事情不要去碰,怕惹麻烦上身。”
这话说的就有些严重了,其暗示青夏也都听懂了,当时默了脸色,沉思默想。
……
第139章 夜间细语
那晚吃完饭回去,天色已晚,今夜繁星点点,走过一遭的路,青夏也还记得,这里地形并不复杂,但是万大娘还是执意要送她们二人回去。
“这里不比你们的大宅院,走夜路不怕,到底是山上,你们两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若是叫野狼叼走了,到时你们家主子还要去找夫人要人。”
调笑之语,叫两个人都笑开了花,这万大娘看起来是再严肃刻板不过的人,可刚才吃饭的时候,饭间总是被墨夫人言语调笑,只叫她脸涨红着,偏有说不出话来反驳她的义姐,反过来,面对她们两个小姑娘倒是振振有词,时而肃着一张脸,时而又微微笑着。
一顿饭的功夫,也足以叫这四人熟识,这万大娘便是纸老虎,看起来威风,实则心地善良,再柔软不过了。
不只是她,墨夫人也是如此,她那样的身份却很是平易近人,初时还叫青夏和田田不知所措了半晌。
田田胆子大了些,冲万大娘笑嘻嘻道:“不会不会,小时家里长辈嘱咐过,若是夜间远远看见有亮光在闪,就一定要赶紧回屋,因为那是狼来了,我可机灵了,狼真来了,我定护着青夏姐姐快快跑走。”
万大娘看了她一眼:“你这细胳膊细腿的,自己跑的快不快?还能护着别人呢?”
田田一听嘴一撅,青夏忙为她说话:“田田是最机灵不过的。”
看着她们二人团结一心,万大娘轻笑了一下,并未在拿话去刺她们。
等送到院子,万大娘摆摆手,道:“早些回去歇着吧,如今白天虽天气炎热,可这到底是山里面,夜里还是很凉的,你们莫要贪玩,早些休息,晚间也盖好被子。”
许是很久没有被一个长辈这般叮嘱了,田田很是高兴,说话的声音都不觉软嗲了下来:“知道啦大娘。”
万大娘看了她一眼,随后“嗯”了一声,转身就走了。
目送她的背影走了段路,青夏和田田进了院中,那清源和宋炎炎正在院内磨剑,听得二人脚步声,宋炎炎抬起头来笑道:“二位可算回来了,看来请你们去吃饭的人家很热情,现在还专门送你们回来。”
田田跑过去与他笑:“是呀,万大娘可好了,我跟你说……”
这边田田与他们说的开心,青夏只点了点头,便要先回屋去,只是人刚转身,便看到倚靠在门口的大少爷,目光对视上的那一刹那,宋溓对她招了招手。
青夏便走过去,二人一起进了屋。
……
万大娘送完两个小姑娘后,直接回了自己和丈夫的屋子,二人育有一子,在外替曾老夫子奔波,是以,常年只有老两口一起过日子。
“你洗完脚了一会儿来帮我捏捏腰,今儿在山上挖野菜不小心扭着了。”万大娘回来就清洗好了,烧了盆热水给老伴烫脚。
范厨为人老实木讷,闻言点了点头,手上动作快了一些。
“你还是少上山去,等哪日得空了,我再去凿条路出来。”
万大娘:“这不是嘴馋吗,我和大姐都想吃,对了今天老先生是不是收了个学生,排场还不小?”
“嗯,是之前就打了招呼的,听说是从京城来的,因为他来,咱们这的伙食又好了些。”说完,还憨厚的笑了笑。
万大娘轻叹了一声,说道:“我今日见着他带来的两个姑娘了,老范呀,有一个姑娘和咱们的大丫长得可像了。”
提起已逝的大女儿,两人均是一叹。
“那有机会了,我可得去看看她。”
……
一身墨色衣袍的曾夫子喝了一点茶,此刻正坐在外头看星星,花白的眉毛微蹙着,与里头的妻子生闷气。
墨夫人看了他一眼,无奈摇摇头,真是人越老脾气越小。
“你都说今日在书院里吃,不叫我给你留饭,回来了还要与我撒气,你这可是不讲道理了。”
曾老夫子瞪眼:“你也没提前和我说你今日还做了野菜饼啊?给我留两个也是好的啊?”
墨夫人失言:“……你,你这老头子,上回我做你还说不好吃。”
曾老夫子完全不心虚,理直气也壮:“上回不爱吃,万一这回就爱吃了呢,我的很多习惯不都因为你改变了吗?”
听他说话总是有一套又一套的道理,墨夫人自觉说不过他,轻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妹子今天挖了不少野菜,你若真想吃我明天再做一些,若是够的话,你带去书院给几个孩子分一分。”
曾老夫子这才高兴,与她说道:“你别说,这些年我碰到的这几个孩子,天赋高的有,努力的也有,独独今天收的这个,确实不枉这么多人为了他往我这送信来,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苗子啊。”
墨夫人将他杯中茶水倒掉,添了杯热清水,边道:“出生京城,国公长子,这真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孩子,听说年纪轻轻,几门重要考试都是一次就过,这种天赋确实少有。”
曾老夫子点头:“他很有天赋,又努力,富贵人家的公子哥我教过不少,,大都吃不了那份苦,哪日你见到他了,便可看到他手上因握笔握出来的茧子,那是下了苦功夫的。”
能得丈夫这样夸赞的人没有几个,墨夫人起先只当这个孩子颇有家世,来了这儿恐怕也得供起来,没想到这么得他的心意。
“豪门贵子走仕途本就比别人更容易一些,你从前也见过不少酒囊饭袋,因着父母或是祖辈的关系,谋个一官半职总是饿不着自己,但真正能走出来为国效力为百姓做事,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说到这里,冷笑了一声:“那些出生在富贵窝的人怎好做得了官?又有几人能真正知晓百姓疾苦,真正切实的从百姓角度去出发。”
https:///yanqing/03_b/bjzg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墨夫人一听,忙说:“没有是最好的,你现在还小,也莫听外头那些人说什么,女子长大了就是要早早的嫁人,操持家务,这才是正道,我告诉你,只有将自己过好了,过明白了,再嫁人,那才是正道。”
此话实在有些“离经叛道”,青夏有些不相信这话居然是从刻板守节的曾老夫子的妻子嘴里说出来的。
在这个世道女子来了月事,可以生育孩子,便有了存在的意义,穷苦一点的,早早的将孩子嫁出去,自家省点口粮,也可以换点别的东西,稍微好过一些的人家也会培养好女儿,等大些择个好夫婿,再富贵一些的,女儿的存在成了连接两家的纽扣,这家的贵女嫁给那家的公子,从此两家喜结连理,强强联手。
说来说去女子好像一直都像个物件一样,存在的价值源于她本身的生育能力,只要能生孩子了,女子就成了完整的女人。
当初青夏还那么小,才将将十二岁,便有人将主意打在了她的头上,其实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没有什么的,可是父亲疼爱她,兄长也不舍得将那么小的她就交给别人家去。
于是她被留了下来,在村子里一众“早早的嫁了的姑娘”行列中,她被留到了十六岁,甚至到了现在,父亲偶尔的问候也从未问过关于她的终生大事,兄长上次去京城也没提及。
青夏虽然讶异,但面上没显露出来,只说:“夫人说的对,我也不急,我只想着先把当下的每一天过好了,别出岔子,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墨夫人点点头,也不在两个刚认识的小姑娘面前避讳,直道:“女子嫁人是一辈子的事,若是一眼看错,嫁错了人,往后余生都会活在黑暗中,若是有那鼓得起勇气,敢于和离或者承担得起被休,挣扎出来也许是另一番天地,我现在与你们说这些你们会觉得我大约是疯了。”
这话确实闻所未闻,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一个女子嫁了人必然是死心塌地的,在婆家过好日子相夫教子的,谁会想着若是过不好又该如何?即便是想过这一层面,又有多少人敢去想,因为过不好而要做些什么?
有些事在大部分人的心中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因为那些后果是一个普通的女子所承担不起的,这世人一人一口唾沫,就足以将一个挣扎向上的女子淹死。
万大娘说:“大姐,他们现在还都是小姑娘,体会不到你说的那些,再说了,谁家小姑娘将来嫁人不奔着好生过日子去的,每个人嫁人前都是这个想法,等到时梦醒了,知道痛了,才会痛改前非。”
墨夫人笑了笑,也不欲在此事上多言,反倒是提起另一件事。
“你们今日遇到的那个女子,县令之女,也是其嫡长女,原配所生,如今县令的夫人是继室,也早有自己的孩子,这位小姐情况复杂,你们若是再碰上了不要与之过多纠缠。”
青夏敛了神色,认真答道:“多谢夫人提醒。”
“旁的事不便于你们多说,你们只要记得,与郭家沾边的事情不要去碰,怕惹麻烦上身。”
这话说的就有些严重了,其暗示青夏也都听懂了,当时默了脸色,沉思默想。
……
第139章 夜间细语
那晚吃完饭回去,天色已晚,今夜繁星点点,走过一遭的路,青夏也还记得,这里地形并不复杂,但是万大娘还是执意要送她们二人回去。
“这里不比你们的大宅院,走夜路不怕,到底是山上,你们两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若是叫野狼叼走了,到时你们家主子还要去找夫人要人。”
调笑之语,叫两个人都笑开了花,这万大娘看起来是再严肃刻板不过的人,可刚才吃饭的时候,饭间总是被墨夫人言语调笑,只叫她脸涨红着,偏有说不出话来反驳她的义姐,反过来,面对她们两个小姑娘倒是振振有词,时而肃着一张脸,时而又微微笑着。
一顿饭的功夫,也足以叫这四人熟识,这万大娘便是纸老虎,看起来威风,实则心地善良,再柔软不过了。
不只是她,墨夫人也是如此,她那样的身份却很是平易近人,初时还叫青夏和田田不知所措了半晌。
田田胆子大了些,冲万大娘笑嘻嘻道:“不会不会,小时家里长辈嘱咐过,若是夜间远远看见有亮光在闪,就一定要赶紧回屋,因为那是狼来了,我可机灵了,狼真来了,我定护着青夏姐姐快快跑走。”
万大娘看了她一眼:“你这细胳膊细腿的,自己跑的快不快?还能护着别人呢?”
田田一听嘴一撅,青夏忙为她说话:“田田是最机灵不过的。”
看着她们二人团结一心,万大娘轻笑了一下,并未在拿话去刺她们。
等送到院子,万大娘摆摆手,道:“早些回去歇着吧,如今白天虽天气炎热,可这到底是山里面,夜里还是很凉的,你们莫要贪玩,早些休息,晚间也盖好被子。”
许是很久没有被一个长辈这般叮嘱了,田田很是高兴,说话的声音都不觉软嗲了下来:“知道啦大娘。”
万大娘看了她一眼,随后“嗯”了一声,转身就走了。
目送她的背影走了段路,青夏和田田进了院中,那清源和宋炎炎正在院内磨剑,听得二人脚步声,宋炎炎抬起头来笑道:“二位可算回来了,看来请你们去吃饭的人家很热情,现在还专门送你们回来。”
田田跑过去与他笑:“是呀,万大娘可好了,我跟你说……”
这边田田与他们说的开心,青夏只点了点头,便要先回屋去,只是人刚转身,便看到倚靠在门口的大少爷,目光对视上的那一刹那,宋溓对她招了招手。
青夏便走过去,二人一起进了屋。
……
万大娘送完两个小姑娘后,直接回了自己和丈夫的屋子,二人育有一子,在外替曾老夫子奔波,是以,常年只有老两口一起过日子。
“你洗完脚了一会儿来帮我捏捏腰,今儿在山上挖野菜不小心扭着了。”万大娘回来就清洗好了,烧了盆热水给老伴烫脚。
范厨为人老实木讷,闻言点了点头,手上动作快了一些。
“你还是少上山去,等哪日得空了,我再去凿条路出来。”
万大娘:“这不是嘴馋吗,我和大姐都想吃,对了今天老先生是不是收了个学生,排场还不小?”
“嗯,是之前就打了招呼的,听说是从京城来的,因为他来,咱们这的伙食又好了些。”说完,还憨厚的笑了笑。
万大娘轻叹了一声,说道:“我今日见着他带来的两个姑娘了,老范呀,有一个姑娘和咱们的大丫长得可像了。”
提起已逝的大女儿,两人均是一叹。
“那有机会了,我可得去看看她。”
……
一身墨色衣袍的曾夫子喝了一点茶,此刻正坐在外头看星星,花白的眉毛微蹙着,与里头的妻子生闷气。
墨夫人看了他一眼,无奈摇摇头,真是人越老脾气越小。
“你都说今日在书院里吃,不叫我给你留饭,回来了还要与我撒气,你这可是不讲道理了。”
曾老夫子瞪眼:“你也没提前和我说你今日还做了野菜饼啊?给我留两个也是好的啊?”
墨夫人失言:“……你,你这老头子,上回我做你还说不好吃。”
曾老夫子完全不心虚,理直气也壮:“上回不爱吃,万一这回就爱吃了呢,我的很多习惯不都因为你改变了吗?”
听他说话总是有一套又一套的道理,墨夫人自觉说不过他,轻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妹子今天挖了不少野菜,你若真想吃我明天再做一些,若是够的话,你带去书院给几个孩子分一分。”
曾老夫子这才高兴,与她说道:“你别说,这些年我碰到的这几个孩子,天赋高的有,努力的也有,独独今天收的这个,确实不枉这么多人为了他往我这送信来,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苗子啊。”
墨夫人将他杯中茶水倒掉,添了杯热清水,边道:“出生京城,国公长子,这真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孩子,听说年纪轻轻,几门重要考试都是一次就过,这种天赋确实少有。”
曾老夫子点头:“他很有天赋,又努力,富贵人家的公子哥我教过不少,,大都吃不了那份苦,哪日你见到他了,便可看到他手上因握笔握出来的茧子,那是下了苦功夫的。”
能得丈夫这样夸赞的人没有几个,墨夫人起先只当这个孩子颇有家世,来了这儿恐怕也得供起来,没想到这么得他的心意。
“豪门贵子走仕途本就比别人更容易一些,你从前也见过不少酒囊饭袋,因着父母或是祖辈的关系,谋个一官半职总是饿不着自己,但真正能走出来为国效力为百姓做事,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说到这里,冷笑了一声:“那些出生在富贵窝的人怎好做得了官?又有几人能真正知晓百姓疾苦,真正切实的从百姓角度去出发。”
https:///yanqing/03_b/bjzgo.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