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秦香云早叫人把货备齐了,就等着他来取呢,“媛媛小宝贝,你怎么也来了?”
见媛媛跟在姜广军身后进来,秦香云一脸惊讶,赶紧上前拉着她手。
“秦阿姨,我在家没意思,跟着爸爸出来玩的。”媛媛穿着条水粉色的新裙子,背着小挎包,戴着遮阳帽,非常可爱。
秦香云稀罕摸摸她头,找了一堆零食出来,“考试考得怎么样?”
“挺好的。”媛媛成绩很稳定,一直都是年纪前三名。
秦香云经常羡慕得不行,她家娇娇学习一般,就是爱跳舞。
“广军,你过过数。”
姜广军也不客气,用十分钟将几袋子衣服点清楚,付了款,搬下楼,送到运输公司去托运。
拿到收据之后,没急着走,带媛媛到处转了转,还去顾砚宽办公室坐了会儿。
他基本是走到哪将女儿带到哪儿,媛媛每天过得都非常充实,也开了眼界。
直到七月中旬,高考结束,所有学校都开始放假,姜广军才不带着她出门。
于红霞也说到做到,放假在家带孩子,让姜广军去忙。
饲料厂筹备了一个多月,厂房已经建设得差不多了。
姜广军去看过,进度很快,估计再有半个月就能正式投入生产。
这天,他从林湾村回来,看着时间还早,就顺便去了趟城西找孟刚。
孟刚平常都在店里,只有农忙时才会回村里几天,因为店是兄弟俩合伙开的,他媳妇儿跟弟妹也经常换班来。
今天正好是孟刚媳妇儿朱翠在,她认识姜广军,也知道姜广军来是为了什么。
“嫂子,刚哥呢?”
“他出去送货了,有个熟客打电话要卤味,离得不远,一会儿就能回来。”
朱翠打发走店里最后一位客人,拿了把椅子过来,“姜老板你坐,我给你拿汽水。”
“不用了嫂子,我不渴。”姜广军也没坐,而是随意扫了几眼。
孟家兄弟这店比较大,有七八十平米,后面还有个院子,能住人。这边靠近城郊,房子普遍都很便宜。
“嫂子,最近有什么情况吗?”姜广军问的是方静。
“没有,最近挺安分的,雪糕厂里的人基本都知道她的那些事,她跟谁都不咋亲近。”朱翠堂妹的小姑子也在那家厂里上班,这拐弯抹角的亲戚,谁能想到?
姜广军,“麻烦你了嫂子。”当初知道方静去了雪糕厂,他就悄悄找人盯着。
那女人不是个省油的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搞点幺蛾子出来。
“麻烦啥,不过一点小事儿,咱不害人,但也不能任人欺负,提防点对。”朱翠虽然文化不高,有些道理却明白。
姜广军点点头,他不会脏了自己的手,去干违法的事,但也不想轻易放过方静,暂时先盯着,然后随时给她找点事儿干,不然闲了,就容易胡思乱想。
若是像那个郑岚一样有家有孩子,有了顾忌,她在做事之前就会三思而后行。
不过不急,慢慢来。
姜广军正想着,孟刚回来了,手里抱着个大西瓜。
见他在,立马叫朱翠把西瓜切了。
第178章 妈,你偏疼皓皓到了骨子里……
姜广军跟孟刚并排蹲在店外那棵长势十分茂盛的老榆树下,低头吃着手里的西瓜。
街上,往来的路人都要看他们一眼,好在没有车经过,不会尘土飞扬。
“这瓜可真甜!”
还用水冰过,炎炎夏日,吃上这么一块很是解暑。
“噗~”姜广军吐掉嘴里的西瓜籽,侧头问道:“刚哥,天气热,卤味不好卖了吧?”
“没有,好卖着呢,每天都百十来斤,好多回头客,我定的价也低,还带着卖些自家种的水果蔬菜和雪糕汽水啤酒什么的。”收入是非常可观的。
姜广军点点头,他看见了,这店快成杂货铺了,货架上摆着许多零零碎碎的东西,连洗完用的丝瓜瓤都有。
“勇子呢?”
“他回村了,家里养着猪呢,店里也用不着那么多人。”
“他养了几头猪?”
“五头,全是黑毛猪。”
“刚哥,你们兄弟俩就没想过分开干?”
“想过,只是没合适的营生。老板,要不你给我们出出主意?”孟刚看着姜广军,这人脑子灵光,挣钱的方法一个接一个。
他只有孟勇一个弟弟,从小形影不离,感情特别好,他媳妇跟弟妹关系也不错,妯娌俩从来没红过脸。
可家里孩子多,又渐渐大了,就这么一个小店两家守着肯定不行。
“既然想分开就趁早,别拖拖拉拉的,我再增设一家代销店很简单。”京市这么大,永兴卤肉并没有完全覆盖。
“那我跟勇子商量商量,看谁去新店。”孟刚顿了一下,又道:“老板,那个姓方的我们盯着,你就放心吧。”
“她租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我没事儿就去溜达一圈。”
雪糕厂他经常去进货,有很多熟人,那女人要干坏事儿根本瞒不住。
真是的,好好的大学生不当非要去犯法,还往他老板车上撞,简直找死。
“你做事我放心,不过还是得谨慎些,那女人心毒着呢。”
孟刚点点头,心里却不屑,她再毒也得机会使不是,盯着她的又不只一个人。
孟刚这人很实在,没那些花花肠子,但毕竟常年做买卖的,人并不蠢。
正因为如此,姜广军才让他盯着方静。
“刚哥,饲料厂要招人了,你家有亲戚想去的话现在就可以报名,我给你留五个名额,外地的供吃供住。”
孟刚眼睛顿时一亮,“老板,让我侄子跟外甥去,这俩孩子一个十八一个十九,都没啥正经工作,在家种地呢。”
“行,只要满十八岁就没问题,不过去了必须得听话,调皮捣蛋的可不行。”
“老板你放心,咱家孩子都是本本分分的,没有滑头的。”
“那你们下周去找曹祁山,听他安排。”
“好好,谢谢老板。”孟刚高兴的搓了搓手,竟然给了他五个名额。
现在才两个,剩下三个给谁?他得好好琢磨琢磨,可惜自家儿子才十五,还在上学呢,不能去。
至于工资,孟刚没问,姜老板这人做事一向大气,工资不会少的。
蹲半天,脚麻了,姜广军站起来,活动几下,然后随手将吃完的西瓜皮丢到路边的垃圾桶里。
擦擦嘴,告别孟刚,开车来到城西的花鸟鱼市场。
给他老闺女的金鱼跟小乌龟买点食儿,看见有卖鸟的,又买了两只虎皮鹦鹉。
姜广军左手拎着鸟笼,右手拿着鱼食,跟在一群老大爷身后,踱着步子往前走,来到花店,果然,曹家老爷子在这儿。
“哟,小姜,你小子够有雅兴的,这都遛上鸟了。”曹正笑呵呵的,见他手上拎着鸟笼子就调侃了一句。
“没有,给我老闺女买来玩的,她喜欢养小动物,还经常抓虫子。”
“这说明孩子心善,对未知事务有探索欲,你得好好培养起来,别埋没了,有时间你带她来玩。”曹正最后说道。
姜广军也正有此意,欣欣马上三年级了,他和于红霞交给孩子的知识实在有限,如果能请专业的老师加以引导,再好不过。
“曹伯伯,您什么时候收摊?”这会儿时间已经不早了,市场里的人明显见少。
“回去也没什么事,再呆会儿,等我家小二下班的。”
小二是他小儿子,每天下班都会过来帮他收摊子。
姜广军也没什么事,便跟老爷子多聊会儿,两人从花鸟鱼虫到柴米油盐,天南海北的是无话不谈。
有人过来买花土,姜广军过去帮忙,还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推销出去两盆花。
曹正收好钱,笑道:“你小子,天生做买卖的料,死的都被你给说活了。”
姜广军谦虚的笑了笑,“也是曹伯伯的花养得好,我不过现学现卖罢了。”
“那你要不要当我学生,学种植花卉?”
姜广军摆摆手,“曹伯伯,这个我真不行,哪天给我闺女领来,你教她吧。”
曹正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可不是谁都有资格当他学生的。
有人聊天,时间过得很快,已经五点多了,曹家小儿子还没来,估计有事绊住了。
姜广军帮着收完摊子,又将老爷子送回去,到家时于红霞晚饭都做好了,正跟孩子们等他回来开饭。
欣欣见爸爸买了两只鸟,饭都没吃几口,就定定的看个不停。
“广军,小凯来信,说李广英生了个女儿,他们兄弟去了。”
于红霞将今天收到的信递给姜广军,“你明天拿去给咱妈看看。”再怎么也是亲闺女,不可能说断绝关系就丝毫不管。
姜广军接过信,仔细看了一遍,两个孩子的考试成绩不错,在班里排中上游,张铁山的小买卖也能养家糊口,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这样就行了。
见媛媛跟在姜广军身后进来,秦香云一脸惊讶,赶紧上前拉着她手。
“秦阿姨,我在家没意思,跟着爸爸出来玩的。”媛媛穿着条水粉色的新裙子,背着小挎包,戴着遮阳帽,非常可爱。
秦香云稀罕摸摸她头,找了一堆零食出来,“考试考得怎么样?”
“挺好的。”媛媛成绩很稳定,一直都是年纪前三名。
秦香云经常羡慕得不行,她家娇娇学习一般,就是爱跳舞。
“广军,你过过数。”
姜广军也不客气,用十分钟将几袋子衣服点清楚,付了款,搬下楼,送到运输公司去托运。
拿到收据之后,没急着走,带媛媛到处转了转,还去顾砚宽办公室坐了会儿。
他基本是走到哪将女儿带到哪儿,媛媛每天过得都非常充实,也开了眼界。
直到七月中旬,高考结束,所有学校都开始放假,姜广军才不带着她出门。
于红霞也说到做到,放假在家带孩子,让姜广军去忙。
饲料厂筹备了一个多月,厂房已经建设得差不多了。
姜广军去看过,进度很快,估计再有半个月就能正式投入生产。
这天,他从林湾村回来,看着时间还早,就顺便去了趟城西找孟刚。
孟刚平常都在店里,只有农忙时才会回村里几天,因为店是兄弟俩合伙开的,他媳妇儿跟弟妹也经常换班来。
今天正好是孟刚媳妇儿朱翠在,她认识姜广军,也知道姜广军来是为了什么。
“嫂子,刚哥呢?”
“他出去送货了,有个熟客打电话要卤味,离得不远,一会儿就能回来。”
朱翠打发走店里最后一位客人,拿了把椅子过来,“姜老板你坐,我给你拿汽水。”
“不用了嫂子,我不渴。”姜广军也没坐,而是随意扫了几眼。
孟家兄弟这店比较大,有七八十平米,后面还有个院子,能住人。这边靠近城郊,房子普遍都很便宜。
“嫂子,最近有什么情况吗?”姜广军问的是方静。
“没有,最近挺安分的,雪糕厂里的人基本都知道她的那些事,她跟谁都不咋亲近。”朱翠堂妹的小姑子也在那家厂里上班,这拐弯抹角的亲戚,谁能想到?
姜广军,“麻烦你了嫂子。”当初知道方静去了雪糕厂,他就悄悄找人盯着。
那女人不是个省油的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搞点幺蛾子出来。
“麻烦啥,不过一点小事儿,咱不害人,但也不能任人欺负,提防点对。”朱翠虽然文化不高,有些道理却明白。
姜广军点点头,他不会脏了自己的手,去干违法的事,但也不想轻易放过方静,暂时先盯着,然后随时给她找点事儿干,不然闲了,就容易胡思乱想。
若是像那个郑岚一样有家有孩子,有了顾忌,她在做事之前就会三思而后行。
不过不急,慢慢来。
姜广军正想着,孟刚回来了,手里抱着个大西瓜。
见他在,立马叫朱翠把西瓜切了。
第178章 妈,你偏疼皓皓到了骨子里……
姜广军跟孟刚并排蹲在店外那棵长势十分茂盛的老榆树下,低头吃着手里的西瓜。
街上,往来的路人都要看他们一眼,好在没有车经过,不会尘土飞扬。
“这瓜可真甜!”
还用水冰过,炎炎夏日,吃上这么一块很是解暑。
“噗~”姜广军吐掉嘴里的西瓜籽,侧头问道:“刚哥,天气热,卤味不好卖了吧?”
“没有,好卖着呢,每天都百十来斤,好多回头客,我定的价也低,还带着卖些自家种的水果蔬菜和雪糕汽水啤酒什么的。”收入是非常可观的。
姜广军点点头,他看见了,这店快成杂货铺了,货架上摆着许多零零碎碎的东西,连洗完用的丝瓜瓤都有。
“勇子呢?”
“他回村了,家里养着猪呢,店里也用不着那么多人。”
“他养了几头猪?”
“五头,全是黑毛猪。”
“刚哥,你们兄弟俩就没想过分开干?”
“想过,只是没合适的营生。老板,要不你给我们出出主意?”孟刚看着姜广军,这人脑子灵光,挣钱的方法一个接一个。
他只有孟勇一个弟弟,从小形影不离,感情特别好,他媳妇跟弟妹关系也不错,妯娌俩从来没红过脸。
可家里孩子多,又渐渐大了,就这么一个小店两家守着肯定不行。
“既然想分开就趁早,别拖拖拉拉的,我再增设一家代销店很简单。”京市这么大,永兴卤肉并没有完全覆盖。
“那我跟勇子商量商量,看谁去新店。”孟刚顿了一下,又道:“老板,那个姓方的我们盯着,你就放心吧。”
“她租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我没事儿就去溜达一圈。”
雪糕厂他经常去进货,有很多熟人,那女人要干坏事儿根本瞒不住。
真是的,好好的大学生不当非要去犯法,还往他老板车上撞,简直找死。
“你做事我放心,不过还是得谨慎些,那女人心毒着呢。”
孟刚点点头,心里却不屑,她再毒也得机会使不是,盯着她的又不只一个人。
孟刚这人很实在,没那些花花肠子,但毕竟常年做买卖的,人并不蠢。
正因为如此,姜广军才让他盯着方静。
“刚哥,饲料厂要招人了,你家有亲戚想去的话现在就可以报名,我给你留五个名额,外地的供吃供住。”
孟刚眼睛顿时一亮,“老板,让我侄子跟外甥去,这俩孩子一个十八一个十九,都没啥正经工作,在家种地呢。”
“行,只要满十八岁就没问题,不过去了必须得听话,调皮捣蛋的可不行。”
“老板你放心,咱家孩子都是本本分分的,没有滑头的。”
“那你们下周去找曹祁山,听他安排。”
“好好,谢谢老板。”孟刚高兴的搓了搓手,竟然给了他五个名额。
现在才两个,剩下三个给谁?他得好好琢磨琢磨,可惜自家儿子才十五,还在上学呢,不能去。
至于工资,孟刚没问,姜老板这人做事一向大气,工资不会少的。
蹲半天,脚麻了,姜广军站起来,活动几下,然后随手将吃完的西瓜皮丢到路边的垃圾桶里。
擦擦嘴,告别孟刚,开车来到城西的花鸟鱼市场。
给他老闺女的金鱼跟小乌龟买点食儿,看见有卖鸟的,又买了两只虎皮鹦鹉。
姜广军左手拎着鸟笼,右手拿着鱼食,跟在一群老大爷身后,踱着步子往前走,来到花店,果然,曹家老爷子在这儿。
“哟,小姜,你小子够有雅兴的,这都遛上鸟了。”曹正笑呵呵的,见他手上拎着鸟笼子就调侃了一句。
“没有,给我老闺女买来玩的,她喜欢养小动物,还经常抓虫子。”
“这说明孩子心善,对未知事务有探索欲,你得好好培养起来,别埋没了,有时间你带她来玩。”曹正最后说道。
姜广军也正有此意,欣欣马上三年级了,他和于红霞交给孩子的知识实在有限,如果能请专业的老师加以引导,再好不过。
“曹伯伯,您什么时候收摊?”这会儿时间已经不早了,市场里的人明显见少。
“回去也没什么事,再呆会儿,等我家小二下班的。”
小二是他小儿子,每天下班都会过来帮他收摊子。
姜广军也没什么事,便跟老爷子多聊会儿,两人从花鸟鱼虫到柴米油盐,天南海北的是无话不谈。
有人过来买花土,姜广军过去帮忙,还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推销出去两盆花。
曹正收好钱,笑道:“你小子,天生做买卖的料,死的都被你给说活了。”
姜广军谦虚的笑了笑,“也是曹伯伯的花养得好,我不过现学现卖罢了。”
“那你要不要当我学生,学种植花卉?”
姜广军摆摆手,“曹伯伯,这个我真不行,哪天给我闺女领来,你教她吧。”
曹正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可不是谁都有资格当他学生的。
有人聊天,时间过得很快,已经五点多了,曹家小儿子还没来,估计有事绊住了。
姜广军帮着收完摊子,又将老爷子送回去,到家时于红霞晚饭都做好了,正跟孩子们等他回来开饭。
欣欣见爸爸买了两只鸟,饭都没吃几口,就定定的看个不停。
“广军,小凯来信,说李广英生了个女儿,他们兄弟去了。”
于红霞将今天收到的信递给姜广军,“你明天拿去给咱妈看看。”再怎么也是亲闺女,不可能说断绝关系就丝毫不管。
姜广军接过信,仔细看了一遍,两个孩子的考试成绩不错,在班里排中上游,张铁山的小买卖也能养家糊口,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这样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