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而且她辞职后卖衣服,手里有钱,吃穿上并不比胡同里谁家差,相反很多人羡慕她有个能干的姐姐。
这不,她听说姜广军去清水公社拉猪肉,就要了四十斤猪肉,跟二十斤羊肉,三只鸡。
当然,这里有给公婆的年礼,不过每次都是曲文志去送,于红莲从来不去,她婆婆跟大嫂一见到她就阴阳怪气的。
之前因为房子的事闹得不是太愉快,她小叔子跟他们一样结婚后就分出去跟单过,平时也不怎么来往。
至于娘家,年礼是没有的。
反正她送多少人家都嫌少,还不如不送,省得惹一肚子气。
倒是听说她二哥出息了,知道挣钱养家了。
于建强现在跟着任五和张松混在一起,自我感觉很良好。
他们几个到处打工干零活,干力气活,或者做点小买卖,什么挣钱卖什么,一个月总能挣个三十五十的,有时活好,七八十也有,只是于建强大手大脚惯了,能交给家里一半就不错了。
不过即使这样崔大妮也很知足,她儿子没吃白饭啃老,时不时的就跟家属院的人显摆几句,不然也不会传到于红莲耳里来。
这边,姜广军给大伙分完肉,把院子打扫干净,看着时间不早了,赶紧叫上广平,开车去铜钱胡同。
只是胡同太窄,卡车进不来,只能停在胡同口。
听见动静,李广成迎出来,见是自己弟弟知道他是来送年货的,赶紧上前。
胡同里的很多人围过来,兄弟三个来回搬了两趟,才搬完,大家满眼都是羡慕。
知道姜广军这几年挣到钱了,孝敬父母的越来越多。
如果别人是羡慕,周家人就是羡慕加嫉妒,比不了,真的比不了。
别说姜家,连冯家都不比上,人家冯大妈现在一个月挣六七十,要过年了,于红霞还给发了一箱年货,姜广军给稍来的,说是服装厂员工都有。
冯大妈虽然不在厂里上班,也算厂里员工。
一箱东西不轻,姜广军直接给搬进屋。
“大妈,红霞让我给你拜个早年,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冯大妈乐得合不拢嘴,头一回领到单位发的福利,这感觉太美了。
“大妈也祝你们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幸福安康。”
老太太说了一串吉祥话,跟在后面送姜广军出来,看见站在正房房檐下的刘桂珍。
朝她笑了笑,然后视线停了一瞬就移开了。
这位嫉妒得眼珠都要瞪出来了,可惜啊,人品差了点。
姜广军挑了挑眉,没去理会,也没急着进屋,先到自家厨房看看。
“爸,你做啥好吃的呢?”
李昌顺,“我炖了两条青鱼,这是猪血肠吗?”
他指了指橱柜上的袋子。
“我和林海洋灌的,凉了,上锅蒸一下再吃。”
姜广军把血肠放到盘子里,肉什么的都拿屋去了,是用袋子分开装好的,直接放冰箱就行。冰箱是他去年给买的。
姜凤淑闻声从屋里出来,“你爸爱吃这玩意,晚上在这儿吃,正好陪他喝两杯。”
“成啊,叫我哥一块。”姜广军笑着答应下来。
他送来半扇猪,一只羊,三只鸡,还有几箱海货以及水果,足够他爸妈还有大哥一家过个丰厚的年。
第151章 但愿他能早点放下。
姜家房子重新装修过,原来的小隔间全部被拆掉了,该成现在的两室一厅,宽敞许多。
墙面粉刷过,地面铺的地板,屋里装了暖气片,旧家具都扔掉了,客厅里多了沙发和茶几,是姜凤淑跟李昌顺做的,冰箱有了,电视机买了,窗户上的玻璃都是换成新的。
就连厨房都重新吊了顶,墙面同样粉刷过,还多了灶台跟煤气罐,现在做饭比以前方便。
姜广军把蒸锅里热好的猪血肠拿出来,端进屋,放到桌子上,程云又炒了两个菜,一家人坐下吃饭。
李昌顺拿出瓶好酒来,跟大儿子对饮着。
姜广军没喝,他得开车回去,天寒路滑,要注意安全,可不好酒驾。
姜凤淑刚才是一时忘了这茬,“酒不能喝,就多吃点菜,一会儿走时记得把酸豆角带上,红霞特意打电话问我要的。”
“知道了,妈你快吃饭吧,一会儿凉了。”
姜广军无奈的笑着,这老太太生怕他忘了,抱着咸菜罐子放到他眼皮子底下。
“你还说呢,上回我都装好了,你走时楞是没拿!年纪轻轻的,就开始丢三落四的,都不赶我这老太太!”
姜广军摸摸鼻子没吱声,因为按照以为的经验,他要敢接话,他妈保证数落个没完。
一旁的李广平低着头,肩膀一颤一颤的,好久没听到他妈数落二哥了,真难得。
他憋着笑,其他人脸上也是要笑不笑的。
姜广军佯装看不见,等他妈说完了,才问道:“妈,明天广婷她对象一家过来,是去饭店还是在家里吃?”
“冰箱里啥菜都有,别去饭店就在家吃吧。”姜凤淑道。
李昌顺附和的点点头,“你跟红霞明天早点过来,孩子也一块带着。”
“好,我明天从店里多拿些卤肉。”这样可以少做点菜。
李广成一直听着,没发表意见,两个孩子在规规矩矩的吃着饭。
等商量完,他问道:“广婷今晚还不回来?”
“这院子里有个长舌妇,不回来不回来吧。”姜凤淑说着往正房方向瞥了一眼。
周家二房的孙氏,嘴是越来越碎,出去跟别人啥都说,她家在这院里住着存不住一点秘密。
当她不知道,孙氏那嫉妒的嘴脸,见不得她家好。
广婷过完二十四,正常早该结婚了,她却迟迟没有对象,这胡同里有个上大学的,人家都订婚了。
孙氏还跟别人说,广婷长得不咋地,只不过大学生的名头好听,差不多就行了,再挑下去就成老姑娘了,还想撮合广婷跟她家老三。
周家二房三个儿子,还有个小儿子没结婚,比广婷小一岁。
每次看见广婷总是黏上来,没话找话,打得什么主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孙氏还说什么一个院子里住着,知根知底,两个孩子又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多好的姻缘。
阿呸,癞哈莫想吃天鹅肉!
想得可真美!
姜凤淑眼底闪过抹厉色,叮嘱程云道:“以后出去把门锁紧了,家里好东西多容易遭贼惦记!”
程云点点头,她每次出门都记得锁门,一点不敢大意。
姜广军竖着耳朵听着,周家两房一共兄弟五个,大房两个还行,没听说干偷鸡摸狗的事。
二房的三个,尤其最小的儿子有点不务正业,不过是个老鼠胆,他从来不搭理他们。
吃完饭,外面天早已经黑了,姜广军拎着咸菜罐子出了大门,往胡同口走。
远远的就看见有个人影在车前转悠,光线暗,看不清楚是谁,姜广军下意识以为是要偷车的,立马绷紧神经。
等他走近了才看清,是周家二房的老三,“瘦猴子,你干啥呢!”
他突如其来的声音将对方吓了一跳,说话结结巴巴的。
“没,没干啥,我喜欢车,想多瞅两眼。”
姜广军可不信,“行了,别瞅了,赶紧回家吧。”
他把车停在路口,就是担心有哪个缺德的动歪心思。
这路口有路灯,而且马路上也不是一个人没有,有贼想偷也得掂量掂量。
“广军哥你要回去啦?”
周家二房的老三,在周家两房兄弟当中排第五,他大名叫周亮,出生的年月不好,正那几年困难时期,大人都吃不饱,何况他一个刚出生的孩子。
估计从小给饿的,长大了也瘦得跟电线杆子似的。
大伙给起了个绰号,叫瘦猴子,姜广军刚回城那会儿,见面都不说话。
现在更不愿意搭理他,这小子一肚子坏水。
“你有事儿啊?”姜广军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没,没事儿。”周亮嬉笑着退到一边,看着他上车,打火,然后将车开走。
脸上的笑也收了起来,轻呸了一声,有几个臭钱了不起啊!
整天显摆什么!
他低声骂骂咧咧的,进了院子,路过灯火通的姜家,特意放轻了脚步。
想听听屋里在说什么。
冯大妈在对面推门出来,瞧见了,出声问道:“周亮,你趴人家门口干啥呢?”
做贼心虚,又是大晚上的,周亮给吓得好悬没蹦起来。
暗骂,这多管闲事的老童养媳!
“我没偷听,就是路过。”
姜凤淑闻声从屋里出来了,一把揪着他领子,怒声斥道:“小兔崽子,路过你贼眉鼠眼的,还扒我家门缝,说,你想偷啥!”
“我没想偷啥,就是随便瞅两眼。”
姜凤淑不听他解释,拎着他就往正房走。李昌顺爷三个都跟了出来。
这不,她听说姜广军去清水公社拉猪肉,就要了四十斤猪肉,跟二十斤羊肉,三只鸡。
当然,这里有给公婆的年礼,不过每次都是曲文志去送,于红莲从来不去,她婆婆跟大嫂一见到她就阴阳怪气的。
之前因为房子的事闹得不是太愉快,她小叔子跟他们一样结婚后就分出去跟单过,平时也不怎么来往。
至于娘家,年礼是没有的。
反正她送多少人家都嫌少,还不如不送,省得惹一肚子气。
倒是听说她二哥出息了,知道挣钱养家了。
于建强现在跟着任五和张松混在一起,自我感觉很良好。
他们几个到处打工干零活,干力气活,或者做点小买卖,什么挣钱卖什么,一个月总能挣个三十五十的,有时活好,七八十也有,只是于建强大手大脚惯了,能交给家里一半就不错了。
不过即使这样崔大妮也很知足,她儿子没吃白饭啃老,时不时的就跟家属院的人显摆几句,不然也不会传到于红莲耳里来。
这边,姜广军给大伙分完肉,把院子打扫干净,看着时间不早了,赶紧叫上广平,开车去铜钱胡同。
只是胡同太窄,卡车进不来,只能停在胡同口。
听见动静,李广成迎出来,见是自己弟弟知道他是来送年货的,赶紧上前。
胡同里的很多人围过来,兄弟三个来回搬了两趟,才搬完,大家满眼都是羡慕。
知道姜广军这几年挣到钱了,孝敬父母的越来越多。
如果别人是羡慕,周家人就是羡慕加嫉妒,比不了,真的比不了。
别说姜家,连冯家都不比上,人家冯大妈现在一个月挣六七十,要过年了,于红霞还给发了一箱年货,姜广军给稍来的,说是服装厂员工都有。
冯大妈虽然不在厂里上班,也算厂里员工。
一箱东西不轻,姜广军直接给搬进屋。
“大妈,红霞让我给你拜个早年,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冯大妈乐得合不拢嘴,头一回领到单位发的福利,这感觉太美了。
“大妈也祝你们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幸福安康。”
老太太说了一串吉祥话,跟在后面送姜广军出来,看见站在正房房檐下的刘桂珍。
朝她笑了笑,然后视线停了一瞬就移开了。
这位嫉妒得眼珠都要瞪出来了,可惜啊,人品差了点。
姜广军挑了挑眉,没去理会,也没急着进屋,先到自家厨房看看。
“爸,你做啥好吃的呢?”
李昌顺,“我炖了两条青鱼,这是猪血肠吗?”
他指了指橱柜上的袋子。
“我和林海洋灌的,凉了,上锅蒸一下再吃。”
姜广军把血肠放到盘子里,肉什么的都拿屋去了,是用袋子分开装好的,直接放冰箱就行。冰箱是他去年给买的。
姜凤淑闻声从屋里出来,“你爸爱吃这玩意,晚上在这儿吃,正好陪他喝两杯。”
“成啊,叫我哥一块。”姜广军笑着答应下来。
他送来半扇猪,一只羊,三只鸡,还有几箱海货以及水果,足够他爸妈还有大哥一家过个丰厚的年。
第151章 但愿他能早点放下。
姜家房子重新装修过,原来的小隔间全部被拆掉了,该成现在的两室一厅,宽敞许多。
墙面粉刷过,地面铺的地板,屋里装了暖气片,旧家具都扔掉了,客厅里多了沙发和茶几,是姜凤淑跟李昌顺做的,冰箱有了,电视机买了,窗户上的玻璃都是换成新的。
就连厨房都重新吊了顶,墙面同样粉刷过,还多了灶台跟煤气罐,现在做饭比以前方便。
姜广军把蒸锅里热好的猪血肠拿出来,端进屋,放到桌子上,程云又炒了两个菜,一家人坐下吃饭。
李昌顺拿出瓶好酒来,跟大儿子对饮着。
姜广军没喝,他得开车回去,天寒路滑,要注意安全,可不好酒驾。
姜凤淑刚才是一时忘了这茬,“酒不能喝,就多吃点菜,一会儿走时记得把酸豆角带上,红霞特意打电话问我要的。”
“知道了,妈你快吃饭吧,一会儿凉了。”
姜广军无奈的笑着,这老太太生怕他忘了,抱着咸菜罐子放到他眼皮子底下。
“你还说呢,上回我都装好了,你走时楞是没拿!年纪轻轻的,就开始丢三落四的,都不赶我这老太太!”
姜广军摸摸鼻子没吱声,因为按照以为的经验,他要敢接话,他妈保证数落个没完。
一旁的李广平低着头,肩膀一颤一颤的,好久没听到他妈数落二哥了,真难得。
他憋着笑,其他人脸上也是要笑不笑的。
姜广军佯装看不见,等他妈说完了,才问道:“妈,明天广婷她对象一家过来,是去饭店还是在家里吃?”
“冰箱里啥菜都有,别去饭店就在家吃吧。”姜凤淑道。
李昌顺附和的点点头,“你跟红霞明天早点过来,孩子也一块带着。”
“好,我明天从店里多拿些卤肉。”这样可以少做点菜。
李广成一直听着,没发表意见,两个孩子在规规矩矩的吃着饭。
等商量完,他问道:“广婷今晚还不回来?”
“这院子里有个长舌妇,不回来不回来吧。”姜凤淑说着往正房方向瞥了一眼。
周家二房的孙氏,嘴是越来越碎,出去跟别人啥都说,她家在这院里住着存不住一点秘密。
当她不知道,孙氏那嫉妒的嘴脸,见不得她家好。
广婷过完二十四,正常早该结婚了,她却迟迟没有对象,这胡同里有个上大学的,人家都订婚了。
孙氏还跟别人说,广婷长得不咋地,只不过大学生的名头好听,差不多就行了,再挑下去就成老姑娘了,还想撮合广婷跟她家老三。
周家二房三个儿子,还有个小儿子没结婚,比广婷小一岁。
每次看见广婷总是黏上来,没话找话,打得什么主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孙氏还说什么一个院子里住着,知根知底,两个孩子又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多好的姻缘。
阿呸,癞哈莫想吃天鹅肉!
想得可真美!
姜凤淑眼底闪过抹厉色,叮嘱程云道:“以后出去把门锁紧了,家里好东西多容易遭贼惦记!”
程云点点头,她每次出门都记得锁门,一点不敢大意。
姜广军竖着耳朵听着,周家两房一共兄弟五个,大房两个还行,没听说干偷鸡摸狗的事。
二房的三个,尤其最小的儿子有点不务正业,不过是个老鼠胆,他从来不搭理他们。
吃完饭,外面天早已经黑了,姜广军拎着咸菜罐子出了大门,往胡同口走。
远远的就看见有个人影在车前转悠,光线暗,看不清楚是谁,姜广军下意识以为是要偷车的,立马绷紧神经。
等他走近了才看清,是周家二房的老三,“瘦猴子,你干啥呢!”
他突如其来的声音将对方吓了一跳,说话结结巴巴的。
“没,没干啥,我喜欢车,想多瞅两眼。”
姜广军可不信,“行了,别瞅了,赶紧回家吧。”
他把车停在路口,就是担心有哪个缺德的动歪心思。
这路口有路灯,而且马路上也不是一个人没有,有贼想偷也得掂量掂量。
“广军哥你要回去啦?”
周家二房的老三,在周家两房兄弟当中排第五,他大名叫周亮,出生的年月不好,正那几年困难时期,大人都吃不饱,何况他一个刚出生的孩子。
估计从小给饿的,长大了也瘦得跟电线杆子似的。
大伙给起了个绰号,叫瘦猴子,姜广军刚回城那会儿,见面都不说话。
现在更不愿意搭理他,这小子一肚子坏水。
“你有事儿啊?”姜广军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没,没事儿。”周亮嬉笑着退到一边,看着他上车,打火,然后将车开走。
脸上的笑也收了起来,轻呸了一声,有几个臭钱了不起啊!
整天显摆什么!
他低声骂骂咧咧的,进了院子,路过灯火通的姜家,特意放轻了脚步。
想听听屋里在说什么。
冯大妈在对面推门出来,瞧见了,出声问道:“周亮,你趴人家门口干啥呢?”
做贼心虚,又是大晚上的,周亮给吓得好悬没蹦起来。
暗骂,这多管闲事的老童养媳!
“我没偷听,就是路过。”
姜凤淑闻声从屋里出来了,一把揪着他领子,怒声斥道:“小兔崽子,路过你贼眉鼠眼的,还扒我家门缝,说,你想偷啥!”
“我没想偷啥,就是随便瞅两眼。”
姜凤淑不听他解释,拎着他就往正房走。李昌顺爷三个都跟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