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姜凤贤在心里呸了一声,现在知道后悔了,早干啥去了。
  转天是周日,姜凤贤一早上就去店里,跟于红霞说了这事儿。
  于红霞叫她不要心软,“二姨,无规矩不成方圆,我说过不用就是不用,你不要搭理她们。”杨金花除非不再开店了,否则还得用她们干活。
  “嗯,我不搭理她们,也不会心软,当初又不是咱们逼着她们跳槽的,现在变成这样都是她们自找的。”
  姜凤贤说着,把带来的成衣交给于红霞过数,她最近每周都会过来一趟送货,有时她实在没时间,就于红霞去家属院取。
  于红霞过完数,让服务员把货入库,再将裁剪好的布料装上,然后给二姨结账。
  姜凤贤接过钱数清楚收好,一会儿回去还得给大伙发下去,可不能出差错,当然这钱里也有她的辛苦费,比上班挣得还多。
  “红霞,杨金花那店没几个人去了,她现在连工资都开不出来,迟早得关门。”
  于红霞笑了笑,没接话茬,杨金花如何她才不关心,她现在忙着呢,今天来拿货和送货的人特别多。
  店门口,冯大妈来了,她一手拎着个大袋子,身后还跟着一个人也是如此。
  姜凤贤见状也不在继续闲聊,跟冯大妈打了声招呼,就把布料搬上雇来的三轮车,赶紧回去了。
  “冯大妈,你这次货好多。”足足四大袋子。
  “为了多挣钱,大伙都在拼命干。”冯大妈笑着,见缝插针道:“红霞,你今天可要多给我拿点活,少了回去不够分。”
  “行,这次多给你们两百件。”于红霞说完打开袋子验货,冯大妈做事一向认真,她不用挨件看,只要就抽查就行。
  “不能再多给点?”才两百件,她们有二十多个人,每人才能多分多少?
  “大妈,布料裁剪好也要时间,我真没法多给你。”
  几个师傅一直在加班加点赶工,剪子都费了好几把,还是勉强供得上大家的手速,她正打算多招几个裁剪师傅。
  “行吧,大不了我多跑几趟。”
  冯大妈一脸无奈,她就知道是这样,想多拿货也没有。
  等于红霞给算完账,她收好钱,见这会儿收款台跟前没别人,她低声说了一句:“红霞,城南新开了一家服装店,她们不批发只零售,货都是从南边运回来的。”
  “开业多久了?”于红霞很久没往城南去了,还真不知道这事儿。
  “不到一周,听说全场九折,生意非常不错,衣服款式也多,有时间你去看看就知道了,店面挺大的。”
  于红霞点点头,她这位同行听起来有点水平,很会搞噱头,拉拢顾客,她哪天确实得去见识见识,说不定以后会用得着。
  冯大妈走后,很快葛大妈又来了,之后是几个过来拿货的。
  于红霞一直忙到十点半,已经快中午了才有时间坐下来歇歇,喝口水。
  每次周日都是这样,事情比较多,她已经习惯了。
  秦香云今天在家休息,不会过来,这是两人提前商量好的,于红霞隔一个周日上全天,不然一直让秦香云连着上身体受不了。
  “老板,结账!”
  “好的。”
  就在于红霞愣神的功夫,有个服务员又卖掉了一套衣服,喊她收钱。
  她赶紧收回思绪,开票收款,然后客气的将顾客送走,再整理一下今天上午的账目,转眼已经十一点多了。
  定的餐送来,换班吃饭时,于红霞问高师傅跟邵师傅,“有没有相熟的会裁剪的介绍几个过来?”
  两位师傅做了一辈子衣服,这方面的人认识的自然多。
  “人倒是有,可楼上的操作间太小了,再加人怕是活动不开。”说话的是邵师傅。
  她头发花白,人比较清瘦,平时话不多。而高师傅略胖一点,个子也高,面相看起来很严肃,给人很不好相处的感觉。
  两位师傅都六十多岁了,都是从服装厂退休的,两人以前关系就不错。
  于红霞,“先把人找来再说。”
  这次要批量加工的衣服有好几款,人手实在是不够用。
  至于操作间,她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在附近租个地方。
  两位师傅没吱声,她们一向很有分寸,每天除了打版做衣服,店里其他的事从来不会指手画脚,仗着身份乱掺和。
  毕竟于红霞才是老板,她们只是给老板打工干活的。
  吃完饭,趁着中午不忙,于红霞去街上转了转。
  她没走出太远,这条街很长,从南到北有几千米,想走完需要不少时间。
  而且服装店以北,是她每天的必经之路,再熟悉不过。
  服装店以南去的比较少,但临街的房子一样很多,有出租出售的会贴出来。
  她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第121章 于红霞没想能立马找到合适……
  于红霞原本只是打算在街上溜达溜达,随便看看,没想能立马找到合适的门市。
  结果却赶巧了,她往南走了不到百米,就看见路边停着一辆自行车,一个中年女人,手里正拿着张大红纸往墙上贴着,上面是用毛笔写的出租出售字样。
  于红霞走过去,问道:“大姐,你是有门市要出租吗?”
  女人闻声回过头,脸上有一瞬间的怔愣,随即反应过来,连忙点点头。
  “你是前面如衣坊的于老板吧?我认识你,我经常去店里买衣服。”
  于红霞笑了,仔细打量着这位大姐,发现确实眼熟,是店里的老顾客,“大姐,你贵姓?这门市是你的呀。”
  “我免贵姓宁,这门市不是我的,是我姑的,她身体不好出不了门,就交代给我了。”
  于红霞点点头,“宁大姐,我想进去看看,如果合适的话就租下来。”
  “好好,我给你开门。”
  宁大姐说着,从随身的挎包里掏出钥匙开了门。
  “这房子其实是我姑父留下的,他去世了,我姑姑只有一个儿子还不在京市,房子那些年一直被人占着,最近才还回来。”
  于红霞听着,跟在她身后进了门,然后四下打量着。
  这是一处三间的平房,大概能有六七十平,坐东朝西,紧临着街道,估计刚刚打扫过,地面上还有些未干的水迹。
  屋里空空荡荡的,没什么摆设和隔断,一目了然,就是简简单单三间屋子。
  “还有后院?”于红霞诧异的问道。
  “有的。”宁大姐说着,用钥匙打开中间那道连接着后院的木门。
  后院是三间正房,左右各两间厢房,围成一个院子。
  院子不大,也就三四十平方,地面铺着青石板,清理的很干净,于红霞看完后心里颇为满意,决定租下来,询问租金多少。
  “我还以为于老板会买。”
  于红霞摇摇头,“这么大个门市要价肯定很贵,我怕自己买不起。”
  “于老板太谦虚了,你要买不起,别人更买不起。”
  宁大姐脸上露出一副,我知道你是个有钱人,不用瞒着我的表情。
  于红霞笑了笑,她看之前没想买,毕竟姜广军刚买下市中心的门市,卤肉店扩大经营投了不少钱。
  再说她家房子已经够多了。
  不过有付房东的前车之鉴,她还是问了一句,“宁大姐,这房子卖的话要价多少?”
  “于老板你要诚心买我也不漫天要价,就三万,这是我姑定的,不二价。”
  于红霞点点头,她对房价还算了解,这么大一座临街的房子,三万绝对不贵,可以说很便宜,看来宁大姐姑姑是真想把房子卖掉,不打算留在手里。
  “租呢?租金多少?”
  “租的话一年六百,押金二百,一年一付就行。”
  租金也不高,“好,宁大姐,我回去跟我朋友商量商量,明天给你准信。”
  宁大姐说可以,“我给你留一天。”
  她也认识“如衣坊”的另一位秦老板,甚至比对于红霞还熟悉,谁叫她是店里的常客,每次店里上新品必会光顾。
  等锁好门,她就把墙上的红纸揭下来了,刚贴上,浆糊还没干透呢,十分好揭。
  于红霞没再往前溜达,准备回店里。
  宁大姐推着自行车,她要回家,两人一个方向,于红霞一问才知道,这位居然也住在东康路,离她家不远,还真是缘分。
  两人边走边聊天。
  宁大姐是个非常实在又健谈的人,跟于红霞说了不少家里的事。
  “于老板,你们店里的衣服都挺好,质量也没问题,就是吧,你不觉得少一种。”
  于红霞侧脸看着她,“少了哪种?”
  “少了怀孕穿的,我家儿媳妇怀孕五个多月了,以前的衣服穿不上,只能自己买布料找人做,可做好的不是太满意,她又爱美,我去百货大楼也没看见有合适的,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样。”
  她家里条件好,不差钱,当然想尽量满足儿媳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