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卤肉店的生意蒸蒸日上。
  吴老板被抓了,消息传得很快,姜广军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原来他所说的便宜肉,是跟一伙人从乡下养殖场或者社员家偷来的生猪宰的,拿到黑市卖。
  从上个月开始,到现在已经偷了近二十头猪,而且流窜作案,横跨了几个公社,动静闹的很大。
  偷来的猪肉有一部分被吴老板自己家饭店用了,这可是无本的买卖,他赚翻了。
  还有一部分在黑市卖掉的。
  公安同志顺藤摸瓜找到黑市来,之前贪便宜买过吴老板猪肉的人全属于销赃,一经核实都要拘留罚款。
  当然有一些人根本找不到。
  在黑市做买卖的有几个会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黑市人人自危,生意一下子冷清许多。
  吴家饭馆被封了。
  串串香的客人瞬间多起来。
  这天,朱老四找上门来,他抹了把虚汗,唏嘘道:“老弟,黑市这几天察的可严了,哥都不敢去了。”
  “那朱哥就歇几天吧,避避风头。”姜广军跟陆川说吴老板的事时就有心里准备。
  还悄悄提醒过黑市几个相熟的,所以他们都没事儿。
  乔梁一边忙着烤串,一边感慨道:“哥你说他胆子怎么那么大?”偷来的猪肉还敢大张旗鼓的卖,生怕别人不知道。
  “他不是胆子大,是有侥幸心理,以为在黑市卖就没人会多管闲事揭发他。”
  事实也确实如此,吴矬子要不是招惹了他,根本不会这么快被公安盯上。
  姜广军跟谁都没说,是他揭发的吴矬子,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至于不能卖猪肉,等过段时间看看再说,如果风声实在紧,只能放弃,虽然少了一条挣钱路子有些可惜,但这又不是长久之计,没就没了,他不后悔。
  吴矬子是个祸害,必须得除掉!
  再说他现在有两个店,每天收入比得上人家一年的,还有什么不满足。
  第92章 他为民除害,把小舅子除了。……
  姜广军想得开,一旁的朱老四却仍是一副后怕不已的样子。
  “老弟,公安抓走了好几个人,还有个食品厂的职工,人在单位被带走的。”
  他家离食品厂比较近,刚才公安去时,他正好看见了,不然也不会这么紧张。
  姜广军拍着他肩膀,劝道:“朱哥,你又没参与销赃,不用这么提心吊胆的。”
  “唉,”朱老四叹了一声,“黑市现在被公安盯着,我很多买卖都不能做了。”
  他这人不能闲着,闲着心里不踏实。
  所以钱还是要赚的,他准备跟姜广军多定些卤肉,打算去乡下集市零售。
  “这也是个挣钱的路子。”
  姜广军赞同的点点头,还答应把于红霞跟那些大妈做的衣服批发给他。
  等朱老四走了,店里不忙时,乔梁出声问道:“哥,你说吴家饭庄还能开吗?”
  “这个我哪知道,不过他家不开,还会有别人开,咱们守好自己的店就行,不用管那么多。”姜广军说着,目光幽深的看着斜对面,这位置不错,店面也足够大,应该很快会易主吧。
  如果能再早几天被查封多好,他把卤肉店开在对面,省得两个店来回跑。
  他正想着呢,就听见有人叫他,“姜哥。”
  姜广军立马回过神,“是庆丰啊,好久不见了,你最近忙什么呢?”
  他笑着将人请进来,这会儿刚过饭点,店里客人不是很多。
  “我没忙什么,这不秋收刚结束,没事儿了过来看看。”肖庆丰这一年都没怎么来。
  不过他早听说了,姜广军在开烧烤店,生意非常好,很是羡慕。
  “你们快分田到户了吧?”
  “嗯,我们公社明年春天开始分,姜哥怎么没上班?”今天可不是星期天。
  姜广军笑道:“我辞职了。”
  肖庆丰一脸惊讶,他知道姜广军一家搬离双梧胡同,也知道开烧烤店的事,这些都是听他三姑也就是徐大妈说的,但并不知道姜广军已经辞职了。
  他眼神里不禁露出钦佩,“还是姜哥有魄力,那么好的工作说不要就不要了。”换做是他决定舍不得。
  姜广军笑了笑,“我也是没办法,两边兼顾不过来了,只能舍弃一边。”
  他让乔梁烤些串端上来,又拿过杯子给肖庆丰倒满啤酒,两人边吃边聊。
  “来,尝尝,这肉串怎么样?”
  肖庆丰丝毫不见外,大方的拿起一串肉吃起来,边吃边点头。
  “不错,姜哥你真能琢磨。”
  烧烤嘛,在乡下哪个调皮的孩子没弄过几回,只是没有眼前的这些东西吃着美味。
  “秋收结束了,生产队应该没什么活了吧?你今年冬天还准备卖猪肉吗?”
  肖庆丰摇摇头,“最近上面查的太紧,我不打算干了。”没办法,最近公安经常去村里转悠,谁瞅着不害怕。
  “也是,得避着点风头。”姜广军轻咳了一声,有些不好意思,这事是他弄出来的,一下子断了好多人财路。
  不过他不找陆川反应,吴矬子早晚也得进去,全当为民除害了。
  再说他辞职了,没有单位采购员的便利,行事起来有些不方便,生猪不好收。
  至于他店里用的猪肉,全是正规渠道采购的,顶多少赚一点,不影响什么。
  “猪肉不能卖,鸡还是可以收的,这个目标小,你要是有时间可以干这个。”
  孟家兄弟每天往他店里送鸡,一只给五毛钱,少的时候十几二十只,多的时候三四十只,而他做成卤鸡卖,一只能挣近一块钱,利润很高,如果每天卖个上百只,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问题是商店里的白条鸡数量有限,他拿不到那么多货。
  当然可以找宽哥帮忙,不过能从乡下收还是从乡下收,便宜不说,最主要是活鸡现宰,卤出来的鸡肉,吃起来口感格外好。
  可惜现在很少能买到大量的“溜达鸡”,那个做卤鸡最好。
  “行,我们大队有不少养鸡的。”哪家都会多养个三只两只,想收还是很容易的。
  “收到了,你送卤肉店去,不过千万要保证是鲜活无病的,我开店做生意的,质量必须要过关。”
  肖庆丰点点头,这个没问题。
  第二天早上,天才刚亮,他就送来二十只鸡。
  魏大娘带着人挨只检查,确定都是健康的才给结账。
  老太太别看岁数大了,做事一点儿不马虎,用她自己的话说,她要对得起姜广军每个月给发的工钱。
  再说她们一家都给姜广军干活,卤肉店的生意越好,她们家的日子才会越好。
  肖庆丰拿到钱没急着走,在一旁等姜广军忙完。
  这会儿正是曲文志他们过来拿卤蛋的时间,因为要赶早卖,不然白天上班没时间。
  卤蛋利润低,但来拿货的多半是自家人,姜广军就没停了这桩生意,继续做着,好让自家人有个营生。
  曲文志今天来的有些晚,他落在最后面,“姐夫,这些是红莲做好的衣服,我带来了。”
  “有多少件?”姜广军接过他手上的袋子,打开过数。
  “正好二十件。”都是于红莲抽空做的,家里有缝纫机,她做衣服速度很快,攒够二十件不过几天时间。
  姜广军数好,把衣服收起来,和卤蛋一起给曲文志结账。
  然后还不忘关心一句,“你今天咋这么晚?”比平时晚了能有二十分钟。
  “我在路口碰见咱爸了,跟他说了会儿话。”曲文志说的咱爸是于兴民。
  “他大早上的去哪儿了?”姜广军随口问了一句,一副不太感兴趣的样子。
  “他说是要去早市溜达,我看着不像,愁眉苦脸的,估计家里又出什么事儿了,睡不着觉,大清早的起来散心。”
  散心的方向还是东康路这边,曲文志猜他是有事要找姜广军,又不好意思直接来。
  前段时间,姜广军辞职开店的事闹的动静不小,机械厂家属院的很多人都知道了,其中包括于家人。
  于兴民很不赞同,他坚信还是铁饭碗有保障,背地里没少骂姜广军脑子有病,不务正业。
  听完曲文志的话姜广军没吱声,他跟于红霞已经很久不跟于家人联系了,也不想关心于家那些破事。
  曲文志见状立马不说了,时间不早了,他得赶紧去卖卤蛋。
  送走曲文志,姜广军看向肖庆丰,“庆丰,你有事儿?”
  “姜哥,我想问问卤蛋怎么拿货,我准备去清水公社卖。”只收鸡挣钱太少,他觉得卖卤蛋不错。
  “现在是一毛钱拿货,零售一毛二,当然你想卖贵点也行。”
  天冷,鸡都不爱下蛋,鸡蛋越来越不好买,眼下是紧俏货,价格自然要上涨。
  “那今天还有货吗?”
  姜广军点点头,“有的,店里平时也要卖的,你要先给你,我一会儿再卤一锅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