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这里是农大跟省农科院共同研发的,适合严寒地区种植的麦种实验田。
  他过来已经有几天了,一直在参观学习,农大就在省城市区二十多公里外的地方,他们公社这次来了三十多人,同时来的还有别的地方的,由农大统一安排住宿。
  不过一日三餐要自行解决。
  南岭大队一共来了五个人,三男两女。
  其中一个就有姚爱莲,她是下乡知青,虽然嫁给了当地社员,可她有文化,这次是她主动要来的,一切开销自理。
  还有大队长家的小儿子,就是大壮的爸爸林海洋,他跟姜广军年龄差不多,也是自费来参观学习的,大队长倒是一视同仁。
  另外两位就年轻些,一个叫李伟明,二十一岁,一个叫马春梅只有十九岁,这两个都是上过高中的,报名后村里投票选出来的,比较出类拔萃的年轻人,公费来学习养殖技术的。
  姜广军也是,没办法,买完拖拉机以后大队账面上就没什么钱了,而且他在村里呆不了多久,名额给他也是浪费。
  不过还是由他带队,公社的张主任也一块来了。
  不过这会没看人,估计又被东湾大队那帮人请走了。
  姜广军无语的摇了摇头,都是一个公社的还搞分裂。
  “海洋,走了,回去吃饭了。”他低头看了眼腕上的手表,快六点了。
  林海洋还舍不得走,“姜哥,这麦子长得真好,产量肯定高。”
  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骨子的基因让他见到长势好的庄稼就喜欢的不行,恨不得他们大队的也能种出这么好的粮食来。
  “这是实验田,成果如何现在还不好说。”姜广军说着出了麦地,跺了跺脚,鞋上粘了不少泥。
  此时晚霞漫天,夕阳西下,一行人在落日的余晖下结伴回到学校。
  农大校区很大,他们从有些陈旧的大门进来,一直往里走。
  这些天已经走了好几回了,林海洋还是忍不住四下张望。
  校区宽广绿树成荫,有很多年代特色的建筑群,还有偶尔从他们身边经过的青春洋溢的学子,这些都让他看得眼花缭乱。
  “这次真长见识了,虽然咱不是大学生,也来了一趟大学,回去够吹嘘一辈子了。”
  林海洋边走边自我调侃道,这几天的大学生活颠覆了他之前的很多认知,着实开了眼界。
  其实现在的大学校园还很陈旧,毕竟停用了十年,有些破烂的地方还没来得及修葺呢,等十年二十以后那才叫壮观漂亮。
  但丝毫不影响林海洋感慨,“我这辈子是不想了,以后一定让壮壮来上大学。”
  “不要这么说,以后的日子长着呢,将来的事可说不准。”姜广军拍拍他肩膀。
  等以后经济改革开放了,日子好了,交通方便了,想来大学看看还不容易。
  就是上个函授,电大也不是不可能。
  “广军,你说咱们大队搞养殖场能行不?也不知道伟明他们学得怎么样了。”
  林海洋一直惦记这事呢。
  “事在人为,只要技术学扎实了,肯定能行。”姜广军还是挺看好的。
  走了一段路,男女分开了,男生宿舍楼还要往里面走。
  就是普通的学生宿舍,他们被安排在二楼,八人一个房间。
  吃饭就去学生食堂,拿粮票和钱换饭票菜票,吃多少打多少,菜色很丰富,毕竟农大嘛,很多食材可以自给自足。
  姜广军他们今天回来的早,宿舍里没别人,两人拿上饭盒赶紧去食堂。
  打完饭回来吃。
  吃完就一边看资料一边整理笔记,他们手上都有一沓资料,上面介绍着学校正在实验的各个项目,以及各类品种。
  能对他们的开放的,主要有哪些区域,都介绍的很详细。
  还有一些农大老师油印的资料,免费发给他们。
  姜广军看好大棚蔬菜种植,还有牲畜养殖,不过因为时间有限,五个人分成三伙,他跟林海洋在一块,姚爱莲去学种蘑菇了。
  另外两个小年轻去养殖场,他们是带着任务来的,每天忙的很,不到天黑见不到人,饭都是他们给打回来的。
  今天去参观麦种实验田收获不少,明天他们打算去看看大棚蔬菜种植,这个说是很成功,有的地方已经学着搞起来了。
  可惜现在来不及了,等秋天的,南岭大队也可以试试。
  后天再去看看养鱼。
  南岭大队的水域广,一条大河从南到北蜿蜒流淌,要是挖几个池塘用来养鱼也不错,听说还有稻田养鱼呢。
  姜广军正看着资料,东湾大队的人回来了,他们这次来了六个人,有四个男的跟姜广军一个宿舍。
  进来,一个个酒气熏熏的,脸颊通红,还吵吵嚷嚷的。
  这是又集体去下馆子了?姜广军心里一阵鄙夷。
  不就是搞了卖咸菜的小作坊吗?看把他们牛的,腰包没鼓起来,就瞧不起他们这些穷山沟来的,这些天还经常吹嘘。
  可自从来了农大就没见他们正经学习过,整天吃吃喝喝的拉关系,成帮结伙的四处乱窜。
  公社的张主任都被腐蚀了,也不管管,再下去,早晚要惹出事儿来。这里是大学,又不是交易市场!
  “哎,林海洋,你吃完饭了,今天回来的挺早啊?”
  说话的是东湾大队带队的,叫赵富强,他也就二十六七岁,瞧着跟林海洋个子差不多高,此时正醉醺醺的看着林海洋。
  “吃完了,我们也刚回来。”
  “你们今晚吃的什么啊?”
  “还是那些,想吃什么打什么。”林海洋有些讨厌这家伙,不想搭理他。
  赵富强却不自觉,问起来没完,“你们大队看好的是哪个技术,还是要养猪吗?”
  “是有这个打算。”
  “你们那山旮旯养猪不行,又臭又累的不说,还要有粮食,你们大队能有多少粮食?自己都吃不饱呢,还养猪?”
  赵富强语气嘲讽,说完还掀开了桌子上的饭盒,那是林海洋给李伟明留的饭。
  “又是二合面馒头跟炒白菜,你们就不能换换?”
  他真看不起南岭大队这些人,穷嗖嗖的,吃饭连个肉菜都舍不得打,还死要面子,叫他们出去吃饭都不去。
  不识抬举,要不是看林海洋他爹是大队长,他才不搭理他呢。
  自己这些天可结交了一大帮朋友。
  “这个就挺好的。”比平时家里吃的都好,林海洋并不挑剔。
  “我跟你说,你们不懂兽医,猪养不好就全死了,不如像我们搞腌菜,这个一年四季都能卖,在东北,你就说谁能离开咸菜吧?”
  赵富强侃侃而谈,大有一副要给林海洋指点迷津,要像他们大队学习,赶紧换项目的架势。
  林海洋摇了摇头,“这事可不是我能决定的。”他们大队位置偏远,咸菜也能做,可运输是个问题,再说他们没有县里的食品厂兜底,做了不一定能卖出去。
  “你不是大队长儿子吗?”赵富强不相信的道:“这事还做不了主?养猪真不行。”
  姜广军实在忍不住了,插了一句,“既然养猪不行,那我们也搞腌菜,只是到时候不是把你们大队挤下去了?”
  这人胸无点墨,却吹嘘个没完,从几天前见到林海洋就开始勾搭,还给洗脑,估计没安什么好心。
  “切,就凭你们?怎么可能!我们大队是跟县里的食品厂合作的,谁也挤不下去!”赵富强说着,无比自信的拍拍胸脯。
  姜广军笑了,眼底飞快的掠过一抹促狭,道:“行啊,等我们回去就研究做咸菜,到时候去你们厂里参观学习,咱们共同发展相互扶持,没问题吧?”
  “这,这,这事得问问我们厂长。”赵富强吭吭哧哧的,像突然被人卡了脖子。
  “咱们都是一个公社的,拐着弯全是亲戚,就这么点小事儿还用问厂长?你做不了主啊?”
  姜广军笑眯眯的看着他。
  赵富强不吱声了,脸颊跟熟透的虾,心里暗恨,这个姓姜的可真损,听不出来他是在跟林海洋闲扯吗?怎么就当真了?
  姜广军也不说话了,低下头去,嘴边挂着坏笑。
  这人以为自己多了不起,实际上啥也不是,整天在这装相,动不动就对人说教。
  等回去了,有机会他非要上东湾大队的腌菜厂看看不可。
  不过据他所知,那不过是个月收益千元的小厂子,并没有赵富强吹嘘的这么厉害。
  也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
  赵富强此时已经后悔死了,他酒喝多了,牛皮吹大发了。
  这姓姜的不止损还是个赖皮!
  之后的几天他异常安静,不吹嘘调侃了,但还是拉帮结伙。
  一直盯着姜广军,希望他能打消念头,可别去他们大队,这事他真做不了主。
  姜广军就是不松口,整天拉着林海洋到处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