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昨天不是才见过奶奶吗?这么快又想了?”
“是啊,又想了。”
姜广军才不信,肯定是他妈许诺皓皓什么了,让这小子一直惦记着。
“爸爸晚上还有事,明天再去。”今天晚上他还要拉一趟猪肉,是最后一趟了。
“好吧,那我去找晨晨哥哥玩啦?”皓皓说的晨晨哥哥是徐大妈的小孙子,叫徐子晨,比皓皓大几个月。
徐大妈两个儿子,大儿子徐景业有三个孩子,是两儿一女。
大儿子徐子轩八岁,前段时间去姥姥家住了几天,姜广军他们一直没见过,昨天才回来。
二女儿徐子慧六岁,跟媛媛一般大,今天星期天,也是腊月二十八,这个月是小月,明天就过年了,幼儿园放假,媛媛这会正在徐家玩呢。
门对门住着,孩子出来进去的也不用担心,不过刚才皓皓为了能看到小鸡下蛋硬是忍着没去玩。
“去吧,别太闹腾了,好好玩,别吵到徐奶奶。”
“知道了。”皓皓擦干手,自己拿过帽子戴好就跑出去了。
于红霞在屋里看着欣欣,早听见他们父子之间的对话了。
“羊肉你打算怎么吃啊?”她牵着欣欣从卧室里出来了。
“用萝卜清炖吧,孩子们小不能吃太多浓油赤酱的东西,清炖喝点汤,天冷也好暖暖身子。”姜广军说道。
“二哥,咱们涮锅子吃吧。”李广平说着吸溜了下口水。
“你还没回去呢?”姜广军一脸诧异,似乎才看见他。
“二哥,你不带这样地,干完活就撵我走。”李广平不乐意了,他一直就在客厅里坐着,怎么就看不见他?刚才皓皓去看小鸡下蛋他还跟着,后来见实在没意思就进屋了。
姜广军调侃道:“我不撵你走,还留你在这过年啊?”
“留这过年就算了,我想吃涮锅子,二哥~~”为了能吃上涮锅子,李广平也是豁出去了,连夹子音都喊出来了。
姜广军听了,身上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你给我好好说话!”
于红霞忍不住直乐,“行了,你别逗他了,咱们中午就吃涮羊肉,徐大妈家有铜锅,我去借来。”
姜广军点头,他买羊肉就是准备吃锅子,蘸料都买回来了,刚才不过是故意逗傻弟弟。
于红霞立马过去借锅,徐大妈还送了她一碟独家秘制的韭菜花酱,这个东西她家是真没有,没来得及做。
从徐家回来,姜广军正在厨房里切肉,李广平在一旁洗菜打杂,看着被切成一片一片很是均匀的羊肉,整齐得摆在盘子里。
于红霞目瞪口呆,好一会才指着姜广军质问道:“姜广军,你赶紧给我如实招来,你是不是早就会做饭?这些年一直故意藏拙呢?”目的当然是为了躲避家务劳动。
姜广军笑着放下刀,解释道:“没有,我没藏拙,我就是天赋好,平时看你切菜看多了,上手就会。”这事让他如何从实招来?他还能说自己重生了?刀功是上辈子练的。
之前他是想说来着,后来一想还是算了,他说了于红霞信不信还不一定。
可要是知道他是因为拿到她的体检报告单,在得知检查结果不好,愁的两天没合眼才被混蛋老四气得猝死,她肯定会内疚。
还会追问自己得了什么病,他说不说都会一直惦记着忐忑不安的。
他不想让她活在忧虑当中,那样对身体好,自己只要帮她调养好身体,日子过得舒心些,应该就不会再发生前世的情况了。
于红霞听完后,还是半信半疑的,不过她没再问,还打趣道:“你这天赋可惜了,当初就应该去饭店学切墩。”
姜广军笑了,“不用可惜,以后我就专门给你切墩,别人我才不伺候呢。”
这土情话说的于红霞心里发烫,脸颊也泛起热意,她悄悄瞪了姜广军一眼,让他注意点,小叔子还在呢。
坐在小板凳上洗大白菜的李广平,正嘿嘿地傻乐,二哥又在讨好二嫂了,以后他也讨好二嫂,这样才能经常吃好吃的。
他们在准备吃涮锅子,而铜钱胡同卢美芳跟李广成回来了。
今天单位放假,他们不用上班,就想过来看看,没想到进门就听见姜凤淑在跟李广英大声争论着。
“我说了,你二哥没时间,你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要指望别人帮忙。”姜凤淑早就猜到了,广军今天不会过来。
李广英问她地址,想自己找过去,姜凤淑不想告诉她。
“妈,你还是我亲妈吗?就看着我在乡下受苦受罪不管。”
“我不是你亲妈,难道是你后妈?你个白眼狼!我不是你亲妈能给你三百块钱的嫁妆?”姜凤淑气得厉声呵斥她。
“你又不是只给我一个人嫁妆,二妹妹不是也有吗?”李广英的声音还是低了下去,对这个亲妈她还是很畏惧的。
惹急了真打人,手上力气还大,那天把她胳膊都打都青了,到现在还疼呢。
“你二妹妹也是我女儿,我说了谁都不偏心,还有你去打听打听,有几个女儿出嫁娘家给三百块钱还不要彩礼的?”
姜凤淑觉得自己做的已经够好了,如果像于红霞的父母那样,她一分钱嫁妆都不用拿,还能收一笔彩礼。
可她没那么做。知道的,谁不说她对女儿好?就这死丫头不知足!
“反正你和我爸工资高,有钱就多给点呗,我以后又不是不孝顺你们。”李广英觉得理所应当,家里又不是没钱。
再说二妹妹比她嫁的好,婆家有钱,丈夫还是工人。
她男人只是社员,没什么本事,当初她也是被逼无奈,实在是受不了每天上工,干农活的辛苦,就在媒人的劝说下,嫁给了张铁山。
张铁山除了没有工作,其他条件都不错,最主要是脾气好,听她话,这几年一直被她管着,是服服帖帖的。
他们结婚就分家单过了,李广英在乡下的日子并没她说的那么惨。
毕竟娘家给了很多嫁妆,婆家彩礼也在她手里攥着。
只是恢复高考后,她心思就活了,觉得不能在乡下呆一辈子,还是得回城。
可她学习不好,想考大学是考不上的,可看着同一批的知青陆续都走了,连于红霞也病退带孩子回城了,她就急了,费尽心思说服了婆家人,就赶紧回来了。
她想着既然二哥有办法给于红霞跟孩子落户口,那不是也能帮她把户口落上?
大家是亲兄妹,这个忙总不会不帮吧?李广英没想到,她二哥连面都不露。
还送什么蜂窝煤,也不嫌丢人,连星期天都不回来,真不想要她这个妹妹了?
卢美芳在一旁听着,心里已经乐开花了,姜广军是真没钱了,都送上蜂窝煤了,呵呵,真好,让他送一辈子蜂窝煤算了。
“广英,于红霞的户口是二姨父找人帮的忙,不是你二哥,他有多大本事你还不知道?”
只要逮着机会卢美芳就想贬低姜广军几句,不然她里堵的慌。
在这边住了十年,最后硬是被撵出去了,她跟李广成现在租的房子只有十平米,比家里窄多了,而且那边住的人多,一个大杂院里住了十几户,每天吵吵闹闹的,院子里拥挤的连走路都费劲。
卢美芳后悔死了,就不该听李广成的,急匆匆的搬过去。所以姜广军两口子过的越不好她越高兴。
李广英当然知道于红霞的户口是二姨父找人给落上的,“二姨父既然有办法,那也不差我一个。”
“这话你跟二姨父说去吧,反正家里是没办法。”卢美芳不想掺和,但也不想让婆婆破例。
李广英在这吵闹,肯定是要婆婆出面去找二姨父,到时候还不是要拿钱买工作。
只要有了工作指标,李广英才有机会回城。
而且她已经后悔了,当初不该给李广英通风报信,不然她再怎么针对于红霞,婆婆也不会把她撵出去住。
对,她就是认为的,婆婆是在借题发挥,生气她瞒着家里给小姑子发电报。
毕竟婆婆三个女儿都在乡下,把一个弄回城另外两个怎么办?
卢美芳想了想,顶着婆婆不悦的目光,试探的提议道:“广英,要不明天你找二姨父去问问?”
“行,我下午就去。嫂子,要不你跟我一块去吧?”李广英一想着要去曹家,心里就有些打怵,她害怕曹永年。
小时候就不敢跟曹永年说话,现在要不是有事求人,她真不想去。
“行吧,我跟你一块去。”卢美芳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结果她们下午去时扑了空。
曹永年不在家,姜凤贤在上班,百货大楼今天不放假。
家里没人,她们去机械厂打听,也没找到人。
李广英气呼呼的道:“白跑了一趟。”
马上过年了还要出门?她才不信,肯定是事先得了信躲出去了。
卢美芳转了转眼珠,然后对李广英说道:“要不咱俩去双梧胡同?”
“是啊,又想了。”
姜广军才不信,肯定是他妈许诺皓皓什么了,让这小子一直惦记着。
“爸爸晚上还有事,明天再去。”今天晚上他还要拉一趟猪肉,是最后一趟了。
“好吧,那我去找晨晨哥哥玩啦?”皓皓说的晨晨哥哥是徐大妈的小孙子,叫徐子晨,比皓皓大几个月。
徐大妈两个儿子,大儿子徐景业有三个孩子,是两儿一女。
大儿子徐子轩八岁,前段时间去姥姥家住了几天,姜广军他们一直没见过,昨天才回来。
二女儿徐子慧六岁,跟媛媛一般大,今天星期天,也是腊月二十八,这个月是小月,明天就过年了,幼儿园放假,媛媛这会正在徐家玩呢。
门对门住着,孩子出来进去的也不用担心,不过刚才皓皓为了能看到小鸡下蛋硬是忍着没去玩。
“去吧,别太闹腾了,好好玩,别吵到徐奶奶。”
“知道了。”皓皓擦干手,自己拿过帽子戴好就跑出去了。
于红霞在屋里看着欣欣,早听见他们父子之间的对话了。
“羊肉你打算怎么吃啊?”她牵着欣欣从卧室里出来了。
“用萝卜清炖吧,孩子们小不能吃太多浓油赤酱的东西,清炖喝点汤,天冷也好暖暖身子。”姜广军说道。
“二哥,咱们涮锅子吃吧。”李广平说着吸溜了下口水。
“你还没回去呢?”姜广军一脸诧异,似乎才看见他。
“二哥,你不带这样地,干完活就撵我走。”李广平不乐意了,他一直就在客厅里坐着,怎么就看不见他?刚才皓皓去看小鸡下蛋他还跟着,后来见实在没意思就进屋了。
姜广军调侃道:“我不撵你走,还留你在这过年啊?”
“留这过年就算了,我想吃涮锅子,二哥~~”为了能吃上涮锅子,李广平也是豁出去了,连夹子音都喊出来了。
姜广军听了,身上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你给我好好说话!”
于红霞忍不住直乐,“行了,你别逗他了,咱们中午就吃涮羊肉,徐大妈家有铜锅,我去借来。”
姜广军点头,他买羊肉就是准备吃锅子,蘸料都买回来了,刚才不过是故意逗傻弟弟。
于红霞立马过去借锅,徐大妈还送了她一碟独家秘制的韭菜花酱,这个东西她家是真没有,没来得及做。
从徐家回来,姜广军正在厨房里切肉,李广平在一旁洗菜打杂,看着被切成一片一片很是均匀的羊肉,整齐得摆在盘子里。
于红霞目瞪口呆,好一会才指着姜广军质问道:“姜广军,你赶紧给我如实招来,你是不是早就会做饭?这些年一直故意藏拙呢?”目的当然是为了躲避家务劳动。
姜广军笑着放下刀,解释道:“没有,我没藏拙,我就是天赋好,平时看你切菜看多了,上手就会。”这事让他如何从实招来?他还能说自己重生了?刀功是上辈子练的。
之前他是想说来着,后来一想还是算了,他说了于红霞信不信还不一定。
可要是知道他是因为拿到她的体检报告单,在得知检查结果不好,愁的两天没合眼才被混蛋老四气得猝死,她肯定会内疚。
还会追问自己得了什么病,他说不说都会一直惦记着忐忑不安的。
他不想让她活在忧虑当中,那样对身体好,自己只要帮她调养好身体,日子过得舒心些,应该就不会再发生前世的情况了。
于红霞听完后,还是半信半疑的,不过她没再问,还打趣道:“你这天赋可惜了,当初就应该去饭店学切墩。”
姜广军笑了,“不用可惜,以后我就专门给你切墩,别人我才不伺候呢。”
这土情话说的于红霞心里发烫,脸颊也泛起热意,她悄悄瞪了姜广军一眼,让他注意点,小叔子还在呢。
坐在小板凳上洗大白菜的李广平,正嘿嘿地傻乐,二哥又在讨好二嫂了,以后他也讨好二嫂,这样才能经常吃好吃的。
他们在准备吃涮锅子,而铜钱胡同卢美芳跟李广成回来了。
今天单位放假,他们不用上班,就想过来看看,没想到进门就听见姜凤淑在跟李广英大声争论着。
“我说了,你二哥没时间,你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要指望别人帮忙。”姜凤淑早就猜到了,广军今天不会过来。
李广英问她地址,想自己找过去,姜凤淑不想告诉她。
“妈,你还是我亲妈吗?就看着我在乡下受苦受罪不管。”
“我不是你亲妈,难道是你后妈?你个白眼狼!我不是你亲妈能给你三百块钱的嫁妆?”姜凤淑气得厉声呵斥她。
“你又不是只给我一个人嫁妆,二妹妹不是也有吗?”李广英的声音还是低了下去,对这个亲妈她还是很畏惧的。
惹急了真打人,手上力气还大,那天把她胳膊都打都青了,到现在还疼呢。
“你二妹妹也是我女儿,我说了谁都不偏心,还有你去打听打听,有几个女儿出嫁娘家给三百块钱还不要彩礼的?”
姜凤淑觉得自己做的已经够好了,如果像于红霞的父母那样,她一分钱嫁妆都不用拿,还能收一笔彩礼。
可她没那么做。知道的,谁不说她对女儿好?就这死丫头不知足!
“反正你和我爸工资高,有钱就多给点呗,我以后又不是不孝顺你们。”李广英觉得理所应当,家里又不是没钱。
再说二妹妹比她嫁的好,婆家有钱,丈夫还是工人。
她男人只是社员,没什么本事,当初她也是被逼无奈,实在是受不了每天上工,干农活的辛苦,就在媒人的劝说下,嫁给了张铁山。
张铁山除了没有工作,其他条件都不错,最主要是脾气好,听她话,这几年一直被她管着,是服服帖帖的。
他们结婚就分家单过了,李广英在乡下的日子并没她说的那么惨。
毕竟娘家给了很多嫁妆,婆家彩礼也在她手里攥着。
只是恢复高考后,她心思就活了,觉得不能在乡下呆一辈子,还是得回城。
可她学习不好,想考大学是考不上的,可看着同一批的知青陆续都走了,连于红霞也病退带孩子回城了,她就急了,费尽心思说服了婆家人,就赶紧回来了。
她想着既然二哥有办法给于红霞跟孩子落户口,那不是也能帮她把户口落上?
大家是亲兄妹,这个忙总不会不帮吧?李广英没想到,她二哥连面都不露。
还送什么蜂窝煤,也不嫌丢人,连星期天都不回来,真不想要她这个妹妹了?
卢美芳在一旁听着,心里已经乐开花了,姜广军是真没钱了,都送上蜂窝煤了,呵呵,真好,让他送一辈子蜂窝煤算了。
“广英,于红霞的户口是二姨父找人帮的忙,不是你二哥,他有多大本事你还不知道?”
只要逮着机会卢美芳就想贬低姜广军几句,不然她里堵的慌。
在这边住了十年,最后硬是被撵出去了,她跟李广成现在租的房子只有十平米,比家里窄多了,而且那边住的人多,一个大杂院里住了十几户,每天吵吵闹闹的,院子里拥挤的连走路都费劲。
卢美芳后悔死了,就不该听李广成的,急匆匆的搬过去。所以姜广军两口子过的越不好她越高兴。
李广英当然知道于红霞的户口是二姨父找人给落上的,“二姨父既然有办法,那也不差我一个。”
“这话你跟二姨父说去吧,反正家里是没办法。”卢美芳不想掺和,但也不想让婆婆破例。
李广英在这吵闹,肯定是要婆婆出面去找二姨父,到时候还不是要拿钱买工作。
只要有了工作指标,李广英才有机会回城。
而且她已经后悔了,当初不该给李广英通风报信,不然她再怎么针对于红霞,婆婆也不会把她撵出去住。
对,她就是认为的,婆婆是在借题发挥,生气她瞒着家里给小姑子发电报。
毕竟婆婆三个女儿都在乡下,把一个弄回城另外两个怎么办?
卢美芳想了想,顶着婆婆不悦的目光,试探的提议道:“广英,要不明天你找二姨父去问问?”
“行,我下午就去。嫂子,要不你跟我一块去吧?”李广英一想着要去曹家,心里就有些打怵,她害怕曹永年。
小时候就不敢跟曹永年说话,现在要不是有事求人,她真不想去。
“行吧,我跟你一块去。”卢美芳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结果她们下午去时扑了空。
曹永年不在家,姜凤贤在上班,百货大楼今天不放假。
家里没人,她们去机械厂打听,也没找到人。
李广英气呼呼的道:“白跑了一趟。”
马上过年了还要出门?她才不信,肯定是事先得了信躲出去了。
卢美芳转了转眼珠,然后对李广英说道:“要不咱俩去双梧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