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这样的话,小玲小菊的中午饭就得卢美芳回来做。
卢美芳撇了撇嘴,有些不高兴,她觉得于红霞是故意的。
那边炕都没干呢,这么早过去干什么?不想帮她看孩子就直说。
她在纺织厂上班,中午能休息一个多小时,但要回来做饭的话就紧赶着。
这几天于红霞在家,她不用来回跑,都习惯了,真不乐意回来。
于红霞却没理会她。
反正自己提前说了,小玲小菊中午没饭吃也怨不着她。
卢美芳耷拉着脸上班去了。
于红霞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什么人啊,不占便宜就觉得自己吃亏了,帮她带了好几天孩子也没见她多感激自己,还在背后撺掇小姑子搞事,说公婆偏心。
当自己是太阳啊,什么都得围着你转!
于红霞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在心里冷哼,卢美芳这种人就是不能惯着她。
“广平,”见小叔要出去玩了,于红霞急忙出声住他,“你跟二嫂去趟双梧胡同吧?二嫂一个人带不了三个孩子。”
走路去太远,得坐公交车,万一车上没有座位,她一个人扶不住三个孩子,孩子们都太小了,磕了碰了的不好。
李广平停下了,没急着出去,“二嫂,你要搬走啦?”
这两天家里吵架他都听见了,大嫂心眼子多,整天算计人,他全看在眼里二哥二嫂租了房子要搬出去住。
“今天不搬,不过顶多这一两天就搬了。”于红霞把东西归置了一下,带上想带的。
李广平答应了,他去看看也行。
于红霞出门时特意错开了上班的高峰期,公交车上人并不多,还有座位。
她带着三个孩子,有李广平这个半大小子帮忙,确实轻松多了。
公交车晃晃悠悠的,半个小时才到双梧胡同,在胡同口下车。
从胡同口往里数第二家。
于红霞记得姜广军说的地址,果然很容易找到了,只是大门上了锁。
肖秀芬正在胡同里跟邻居大娘闲唠嗑呢,见于红霞一行人停在自家大门口,便隐隐猜到她是谁了。
“你是广军媳妇吧?”她过来问了一句,这小媳妇长得真漂亮,姜广军有福气。
“嗯,您是徐大妈吧?我叫于红霞,我带孩子们过来看看。”
“看吧。”肖秀芬开了大门,她一个人在家,出去时习惯锁上大门。
她开完锁领着于红霞进了院子。
于红霞抱着欣欣,李广成一手拉着一个在后面跟着,他们都是第一次来这边。
于红霞跟肖秀芬道了谢,拿出姜广军给的钥匙开了西厢的房门。
“妈,咱们的新家好大呀。”进门后,媛媛先发出了一句感慨。
她大一些就比较记事了。
她记得她们家在乡下住的房子很宽敞,院子很大,还有村里一起玩的小朋友,回到京市后奶奶家很拥挤。
她一点都不习惯,好几天了也没适应过来,堂姐堂妹不喜欢和她玩,还悄悄说她是小土妞,她都听见了。
“以后这里就是咱们家了,进去看看吧。”于红霞摸了摸女儿的头。
屋子里被姜广军打扫得很干净,就是家具少了点,看着空荡荡的,没有生活气息,以后搬过来住一段时间就好了。
于红霞打量完房子,放下欣欣跟姐姐玩,她去厨房生火烧炕,姜广军早上急着去卖肉都没顾上。
厨房里的东西都置办齐了,新砌的灶也好用,只是看到橱柜里的猪肉时,于红霞扶了下额头,这男人就是粗心。
这么多肉就这么放着,幸亏天冷,厨房里没生火,不然就臭了。
她先把炕烧上,然后洗手把姜广军新买的铁锅用猪皮蹭出来。
再把厨房里的东西按照自己的习惯重新归置一下,这一忙起来时间过得特别快。
“红霞,你们娘几个中午饭有着落没?”肖秀芬用盆装了一颗自己腌的酸菜端着过来了。
“我带了米,一会就煮饭。大妈,这酸菜腌得真好。”看着干净还没有怪味。
于红霞回了肖秀芬一些山货,有蘑菇木耳还有一把晒干的山野菜,这些是她早上特意带过来的。
“你有安排就好,我还担心你们这边没什么东西吃。”肖秀芬说着进屋看了看,这房子收拾得还挺利索,几个孩子瞧着也乖巧。
于红霞让孩子们过来叫人。
肖秀芬今年还不到五十,她家大孙女跟媛媛差不多大,在新苗幼儿园上育红班,两个小丫头以后可有玩伴了。
肖秀芬跟于红霞说了会话就回去了,中午了她也要的做饭了。
忙了一上午的姜广军,肉卖完了也终于想起来炕还没烧,赶紧回来了。
又在胡同口遇到了街道的郑大妈。
郑大妈有些偏胖,一身灰色的上衣,胳膊带着红袖章,在胡同口来回溜达。
她见到姜广军老远就笑着打起招呼,“小姜,你还没搬过来呢?”
姜广军从三轮车上下来了。
这位真是兢兢业业,风雨无阻的在附近几个胡同转悠,这都中午了也不歇一歇。
“郑大妈,我这两天就搬过来了。”
他也想着早点搬过来吧,不然两头跑不方便不说,还浪费时间。
“我瞅见你媳妇带着孩子过来了。”上午于红霞过来时郑大妈瞧见了。
姜广军笑了,有些意外,同时也提防起来,这以后做事还得再谨慎些才行,这位大妈实在厉害,附近就没有她不知道的事。
姜广军跟郑大妈说了几句话进了院子,于红霞已经把饭做好了
“媳妇,你啥时候过来的?”
“早上过来的,广平跟着我一块来的。”于不仅把炕烧了,饭做好了,还将屋里又打扫了一遍。
“广军,炕明天就能干了。”
于红霞想尽快搬过来,姜广军一个人太累了,她要照看孩子帮不上什么忙,搬过来后至少能给他做饭。
“那明天就搬,今晚回去跟爸妈说一声。”姜广军洗了手,饭菜已经摆上桌了。
“还是这边清净。”于红霞道。
这边没有大杂院那边人多眼杂,干什么都被几十双眼睛盯着,家里跟安了探照灯似的,一点隐私没有。
姜广军点点头,他端着碗大口吃着饭,忙了一上午,是又累又渴又饿。
于红霞煮了一盆大米饭,这边只有大米,还是她早上带过来的。
菜是肖秀芬刚才给的酸菜,用肉炖的,她还炒了一盘山野菜,姜广军吃得很满足。
他摸摸欣欣的小脸,小丫头吃饱在一边玩呢,不用扶着东西也能走几步,这边客厅宽敞,她颤颤巍巍的一直在努力练习走路,都不要人扶着,谁扶她跟谁厉害。
姜广军就随她去了。
李广平嘴里吃着肉,看着他二哥问,“二哥,明天还有肉吃吗?”
“有啊,明天你跟我去看车,我不仅给你吃肉,一天还给你五毛钱。怎么样去吗?”姜广军看着他问。
他一个人有时候手忙脚乱的,红霞要照顾孩子,没办法帮他。
带上这个嘴馋的弟弟倒不错。
“行,不用给我钱,有肉吃你让我干啥都行。”李广平嘿嘿笑着,他不傻,已经猜到二哥在干什么了。
姜广军昨天买的五斤肉,还有一斤是肖庆丰借车给的,于红霞给炖了有一半,剩下的肉抹了盐放起来了。
李广平吃的满嘴油光,平时家里即使买肉他也不能这么敞开肚子吃,半大小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总馋肉馋的不行。
“钱还是要给的,你也不小,别整天只知道玩,干点正事儿。”他这个弟弟除了贪吃没别的大毛病,但也没什么志向。
姜广军决定带带他,等以后结婚成家了也不至于像上辈子那样庸庸碌碌的,每天只知道混日子,一点都不争气。
让他爸妈操碎了心。
“行,二哥,我都听你的。”不就是卖肉吗,有什么难的。
“回去别乱说,嘴巴闭紧了。”姜广军严肃的叮嘱道。
“放心吧,我又不傻,回去我连咱妈都不告诉。”李广平保证道。
他都十三了,什么不明白。
“那明天你早点起来。”他要去拉猪肉,肯定得起早,不然晚了耽误卖。
“好,到时候你叫我。”李广平很快干完一大碗饭,于红霞又给他盛了一碗。
他闷头吃着,估计还得来一碗。
于红霞低声问姜广军,“肉都卖了吗?”
“嗯,全卖了,二姨太给力了,帮着卖掉了大半,我刚才回来时还有人要预定呢,我明天再去一趟。”
两头猪今天上午都没够卖,有的家里职工多是真不差钱,一买就是一只猪腿。
排骨都是五斤八斤的要。两个猪头,他本来想自己留一个,结果被他二姨单位的会计全买走了,说是回去送给老丈人一个。
猪蹄子就更别提了,都没够分。
卢美芳撇了撇嘴,有些不高兴,她觉得于红霞是故意的。
那边炕都没干呢,这么早过去干什么?不想帮她看孩子就直说。
她在纺织厂上班,中午能休息一个多小时,但要回来做饭的话就紧赶着。
这几天于红霞在家,她不用来回跑,都习惯了,真不乐意回来。
于红霞却没理会她。
反正自己提前说了,小玲小菊中午没饭吃也怨不着她。
卢美芳耷拉着脸上班去了。
于红霞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什么人啊,不占便宜就觉得自己吃亏了,帮她带了好几天孩子也没见她多感激自己,还在背后撺掇小姑子搞事,说公婆偏心。
当自己是太阳啊,什么都得围着你转!
于红霞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在心里冷哼,卢美芳这种人就是不能惯着她。
“广平,”见小叔要出去玩了,于红霞急忙出声住他,“你跟二嫂去趟双梧胡同吧?二嫂一个人带不了三个孩子。”
走路去太远,得坐公交车,万一车上没有座位,她一个人扶不住三个孩子,孩子们都太小了,磕了碰了的不好。
李广平停下了,没急着出去,“二嫂,你要搬走啦?”
这两天家里吵架他都听见了,大嫂心眼子多,整天算计人,他全看在眼里二哥二嫂租了房子要搬出去住。
“今天不搬,不过顶多这一两天就搬了。”于红霞把东西归置了一下,带上想带的。
李广平答应了,他去看看也行。
于红霞出门时特意错开了上班的高峰期,公交车上人并不多,还有座位。
她带着三个孩子,有李广平这个半大小子帮忙,确实轻松多了。
公交车晃晃悠悠的,半个小时才到双梧胡同,在胡同口下车。
从胡同口往里数第二家。
于红霞记得姜广军说的地址,果然很容易找到了,只是大门上了锁。
肖秀芬正在胡同里跟邻居大娘闲唠嗑呢,见于红霞一行人停在自家大门口,便隐隐猜到她是谁了。
“你是广军媳妇吧?”她过来问了一句,这小媳妇长得真漂亮,姜广军有福气。
“嗯,您是徐大妈吧?我叫于红霞,我带孩子们过来看看。”
“看吧。”肖秀芬开了大门,她一个人在家,出去时习惯锁上大门。
她开完锁领着于红霞进了院子。
于红霞抱着欣欣,李广成一手拉着一个在后面跟着,他们都是第一次来这边。
于红霞跟肖秀芬道了谢,拿出姜广军给的钥匙开了西厢的房门。
“妈,咱们的新家好大呀。”进门后,媛媛先发出了一句感慨。
她大一些就比较记事了。
她记得她们家在乡下住的房子很宽敞,院子很大,还有村里一起玩的小朋友,回到京市后奶奶家很拥挤。
她一点都不习惯,好几天了也没适应过来,堂姐堂妹不喜欢和她玩,还悄悄说她是小土妞,她都听见了。
“以后这里就是咱们家了,进去看看吧。”于红霞摸了摸女儿的头。
屋子里被姜广军打扫得很干净,就是家具少了点,看着空荡荡的,没有生活气息,以后搬过来住一段时间就好了。
于红霞打量完房子,放下欣欣跟姐姐玩,她去厨房生火烧炕,姜广军早上急着去卖肉都没顾上。
厨房里的东西都置办齐了,新砌的灶也好用,只是看到橱柜里的猪肉时,于红霞扶了下额头,这男人就是粗心。
这么多肉就这么放着,幸亏天冷,厨房里没生火,不然就臭了。
她先把炕烧上,然后洗手把姜广军新买的铁锅用猪皮蹭出来。
再把厨房里的东西按照自己的习惯重新归置一下,这一忙起来时间过得特别快。
“红霞,你们娘几个中午饭有着落没?”肖秀芬用盆装了一颗自己腌的酸菜端着过来了。
“我带了米,一会就煮饭。大妈,这酸菜腌得真好。”看着干净还没有怪味。
于红霞回了肖秀芬一些山货,有蘑菇木耳还有一把晒干的山野菜,这些是她早上特意带过来的。
“你有安排就好,我还担心你们这边没什么东西吃。”肖秀芬说着进屋看了看,这房子收拾得还挺利索,几个孩子瞧着也乖巧。
于红霞让孩子们过来叫人。
肖秀芬今年还不到五十,她家大孙女跟媛媛差不多大,在新苗幼儿园上育红班,两个小丫头以后可有玩伴了。
肖秀芬跟于红霞说了会话就回去了,中午了她也要的做饭了。
忙了一上午的姜广军,肉卖完了也终于想起来炕还没烧,赶紧回来了。
又在胡同口遇到了街道的郑大妈。
郑大妈有些偏胖,一身灰色的上衣,胳膊带着红袖章,在胡同口来回溜达。
她见到姜广军老远就笑着打起招呼,“小姜,你还没搬过来呢?”
姜广军从三轮车上下来了。
这位真是兢兢业业,风雨无阻的在附近几个胡同转悠,这都中午了也不歇一歇。
“郑大妈,我这两天就搬过来了。”
他也想着早点搬过来吧,不然两头跑不方便不说,还浪费时间。
“我瞅见你媳妇带着孩子过来了。”上午于红霞过来时郑大妈瞧见了。
姜广军笑了,有些意外,同时也提防起来,这以后做事还得再谨慎些才行,这位大妈实在厉害,附近就没有她不知道的事。
姜广军跟郑大妈说了几句话进了院子,于红霞已经把饭做好了
“媳妇,你啥时候过来的?”
“早上过来的,广平跟着我一块来的。”于不仅把炕烧了,饭做好了,还将屋里又打扫了一遍。
“广军,炕明天就能干了。”
于红霞想尽快搬过来,姜广军一个人太累了,她要照看孩子帮不上什么忙,搬过来后至少能给他做饭。
“那明天就搬,今晚回去跟爸妈说一声。”姜广军洗了手,饭菜已经摆上桌了。
“还是这边清净。”于红霞道。
这边没有大杂院那边人多眼杂,干什么都被几十双眼睛盯着,家里跟安了探照灯似的,一点隐私没有。
姜广军点点头,他端着碗大口吃着饭,忙了一上午,是又累又渴又饿。
于红霞煮了一盆大米饭,这边只有大米,还是她早上带过来的。
菜是肖秀芬刚才给的酸菜,用肉炖的,她还炒了一盘山野菜,姜广军吃得很满足。
他摸摸欣欣的小脸,小丫头吃饱在一边玩呢,不用扶着东西也能走几步,这边客厅宽敞,她颤颤巍巍的一直在努力练习走路,都不要人扶着,谁扶她跟谁厉害。
姜广军就随她去了。
李广平嘴里吃着肉,看着他二哥问,“二哥,明天还有肉吃吗?”
“有啊,明天你跟我去看车,我不仅给你吃肉,一天还给你五毛钱。怎么样去吗?”姜广军看着他问。
他一个人有时候手忙脚乱的,红霞要照顾孩子,没办法帮他。
带上这个嘴馋的弟弟倒不错。
“行,不用给我钱,有肉吃你让我干啥都行。”李广平嘿嘿笑着,他不傻,已经猜到二哥在干什么了。
姜广军昨天买的五斤肉,还有一斤是肖庆丰借车给的,于红霞给炖了有一半,剩下的肉抹了盐放起来了。
李广平吃的满嘴油光,平时家里即使买肉他也不能这么敞开肚子吃,半大小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总馋肉馋的不行。
“钱还是要给的,你也不小,别整天只知道玩,干点正事儿。”他这个弟弟除了贪吃没别的大毛病,但也没什么志向。
姜广军决定带带他,等以后结婚成家了也不至于像上辈子那样庸庸碌碌的,每天只知道混日子,一点都不争气。
让他爸妈操碎了心。
“行,二哥,我都听你的。”不就是卖肉吗,有什么难的。
“回去别乱说,嘴巴闭紧了。”姜广军严肃的叮嘱道。
“放心吧,我又不傻,回去我连咱妈都不告诉。”李广平保证道。
他都十三了,什么不明白。
“那明天你早点起来。”他要去拉猪肉,肯定得起早,不然晚了耽误卖。
“好,到时候你叫我。”李广平很快干完一大碗饭,于红霞又给他盛了一碗。
他闷头吃着,估计还得来一碗。
于红霞低声问姜广军,“肉都卖了吗?”
“嗯,全卖了,二姨太给力了,帮着卖掉了大半,我刚才回来时还有人要预定呢,我明天再去一趟。”
两头猪今天上午都没够卖,有的家里职工多是真不差钱,一买就是一只猪腿。
排骨都是五斤八斤的要。两个猪头,他本来想自己留一个,结果被他二姨单位的会计全买走了,说是回去送给老丈人一个。
猪蹄子就更别提了,都没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