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他嘴角噙着一丝笑,没什么所谓地说:“我无聊啊。”
  也就是说,他编造的抛锚,给他们两个遇上了。
  也就是说他确实够无聊的。好吧,原来他现在还有对她无聊的兴致么?
  梁又夏脑中繁乱,低下头抿嘴,凝视他骨节分明的手指。只是刹那,现实感又被这句话打得飞散不见。
  明暗之间,那手心恰好成了要握住光的样子。
  暗淡的光线在他指间像流苏一样晃动。
  良久。
  梁又夏扬起脸,面朝大道,让风把脸上的热度吹散:
  “你看看能不能打车,先去饭店,这边我来等吧。”
  “你在想什么?”
  “……好了,那就一起等。”
  宴会那边询问连连,一个又一个电话打来,烦不胜烦。
  约莫快五十分钟,终于赶来人和车处理这事。
  节目组的人脸色苍白,不住地道歉,头都不敢抬。
  梁又夏思量片刻,打断了那些没用的废话:“所以现在,你们先开车送我们到饭店去?”
  “啊!对对对,先送两位老师过去。”
  “行。”
  她拿出手机看眼时间,有了点无奈,刚要上前去,耿竞青却突然开口:
  “我不去了。”
  梁又夏看向他。
  负责人:“啊……”
  “传个话,去的人随意,反正费用算我头上。”
  负责人面露难色,稀里糊涂地劝了几句。
  耿竞青不作声。
  一时,来的人面面相觑。
  梁又夏盯着几步之遥的耿竞青。
  他就插兜站着,睨她,而她莫名品咂出一种幼稚的感觉。
  “……”
  算了。
  梁又夏往后退了几步,对负责人说:
  “我也不去了。”
  节目组的人离开了。
  前后停在这一个小时,现在终于清静。
  所幸,对面就是一个小夜市。
  梁又夏没了力气,声音很轻:“走吧,寿星。”
  第14章 感情分
  耿竞青迈步走在她旁边,二人一起过了马路,手臂像悠悠飘摇的枝条,时不时相互擦到。
  这时梁又夏忽然抬起手,让相触有了空白。她从包里拿出了两个口罩,递了一个给他。
  他摇了下头。
  梁又夏无言。
  但耿竞青还是不带。
  没有办法,梁又夏只好自己戴了口罩,倒有点欲盖弥彰的样子。她平时吃得清淡,但如今折腾到近八点半,哪里顾得上那么多。而且,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得选个没什么人流的位置。
  梁又夏蹙眉,一心寻觅。
  正是夜市火爆的时间,鲜甜咸辣,诸味纷呈。油烟很浓烈,真实地飘来,两个人都很久不进这样的地方,被人潮挤得不得不贴在一起,身上都热着,出了汗。
  梁又夏敛目,只觉几个路人好像都在往耿竞青那边看,一时心绪纷飞。
  谁让你们节目组先准备了个破车……
  终于,她找到了合适的地方。
  就在街市尾巴,一个吃砂锅粥的小店。
  刚要快步靠近,这时不知想到什么,明明到了跟前,梁又夏忽地又停了下来。
  耿竞青低头看她。
  “……你有什么想吃什么的吗?”
  “没。”他似乎有点迷惑,“怎么了?”
  “没事。”梁又夏摇摇头,“进去吧。”
  老板应该不太关注娱乐圈,态度如对寻常顾客。梁又夏掀开口罩,拿起小小旧旧的菜单,推给了对面的耿竞青。
  耿竞青:“你想吃什么?”
  “你点吧。”她说。
  耿竞青没太纠结,点了两碗砂锅粥和几盘小菜。
  梁又夏伸手,拿了几张质感粗糙的纸巾,轻轻按掉细汗。点完菜,他们又沉闷下来。
  她边擦汗边有些恍惚,事情怎么就变成这样。
  想着想着,她抬头。却见男人的眼神如水一样,静静流在她身上。
  梁又夏抓紧纸巾,偏开眼。
  手机铃响,是耿竞青的。
  但他却没有接起,扫了一眼,脸色有了几丝厌烦。
  “节目组的?”
  “嗯。”
  梁又夏:“接吧。”
  话毕,耿竞青又看了她一眼,拿着手机到外面去了。
  等到耿竞青回来的时候,菜都已经上全了。梁又夏的脸迎着砂锅粥冒出的热气,嘴巴也被烫红,听到动静,她抬头:“说什么了?”
  “没什么,还是车的事情。”耿竞青道,拿起勺子,扒了几口就停下。
  “……不好吃吗?”
  “不是。”
  过了会儿,他又拿起勺子,但梁又夏觉得那不是在吃粥,玩粥似的。
  可能天气热,没食欲吧。
  梁又夏继续吃饭,默默咀嚼,吃了一半多,心中却仍在想着。
  反正这边这么多店,等下再四处看看,有什么别的好吃的吧。她加快了速度,然而这时,却听见耿竞青突然道:
  “梁又夏。”
  她停下手中动作。
  “你怎么会来录综艺?”似乎只是随口一问。
  “问得太迟了吧。”
  “是么。”
  梁又夏将口中的食物咽了下去,慢慢说:
  “我本来也没想一直待在国外。”
  耿竞青不置可否,靠着椅背。
  过了会儿,他道:“在那边怎么样。”
  “挺好的。”梁又夏又一阵恍惚。难道是刚刚一同经历抛锚的缘故?他们居然也能如此心平气和,坐下来说这些话。虽然说也不至于有什么深仇大恨,但她也从来也没想着能和耿竞青去修复什么。
  他们的关系无法填空,只是单一的选择题。
  错了就是错了,没有感情分。
  “……你呢?”
  男人勾勾嘴角,好像已经回答了似的。
  梁又夏心道也是,他过得怎么样不是很明显吗?应该再好不过了吧。坦白讲,刚分手的头一年,她确实想象过他能和自己一样,但如今是第五年了,二十九岁的梁又夏没法继续这种遐想。毕竟这太卑劣,太无聊,也太没意义了。
  更何况耿竞青转型幕后,事业有成,人人都要敬畏三分,只是——
  “你后来怎么去拍……”梁又夏说不出"烂片"两个字,顿了顿。
  这些舆论消息,也是她当时封闭拍摄结束后才知道的。如今回想起来,仍觉疑惑。
  “是欠人情?”
  梁又夏很快后悔提起这个。
  “什么,”他语气中似乎含着微微的嘲讽,“烂片?”
  “……我不是这个意思。”
  “梁老师在国外拍文艺大片,当然可以看不起。”
  梁又夏静了静。
  “我说了我不是这个意思。”
  空气逐渐变得僵硬。她放下勺子,目光移开;
  “你是在怪我为了《梦里的遐地》出国?”
  她当年在国外拍的第一部 电影。一部片子,磨了近两年。外国导演,外国班底,华人女主,她居然凭此拿了柏林最佳女演员奖,风光和诟病都一个人过。
  “那岂不是要少一位国际影后?”耿竞青轻描淡写,“我怎么可能怪你?”
  听不出他是真心还是假意。
  梁又夏按捺住心头的隐火,低头盯着黑色的砂锅,默了片刻,转而换了话题:
  “……我听说《我愿意》要重启了?”
  “想演?”
  “什么?”她不就是问一下?
  “哦。那就是不想演?”
  “你什么意思。”
  梁又夏语调平直,终于抬起眼:“耿竞青你是有什么毛病吗?”
  耿竞青笑了:“是啊。”
  心若一把干柴,噼里啪啦在烧。无话可说。她猝然站起来,起身就想往外走,然而耿竞青一把抓紧她的手臂,一凉一热,如白昼与黑夜的温差。
  “去哪,”他没什么语气道,“生日呢。”
  这时视角高了,就莫名其妙注意到,对面有家破旧的老式蛋糕店。
  情绪正在被抽走,像衣服崩了丝,越拉扯越烂。
  二人僵持之际,耿竞青的手机又响了起来。
  他挂掉。
  不过数秒,那边又打了过来。
  耿竞青再次挂掉。
  第三次。
  须臾,他松开锁住她的手,不耐地接起:“喂?”
  通话另一边的声音大得梁又夏都听得见:
  “春春不见了!”
  第15章 无名的江流
  晚上九点零二分,耿竞青生日宴会上,杨帮被助理拉出来:“春春她奶奶来了!”
  “她奶奶来了?”杨帮大声道,“哦!来接小孩回去啊!”
  杨帮酒醒了几分,去找副导陈晓雅。她帮忙看着孩子。
  然后,他们就发现,春春似乎不见了。
  九点三十五分,几个人来到监控室,开始查视频,什么醉意都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