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书中杨霜直到去世,也没下定决心要分家,童喜自然不知道,白家可能很快就会分家的事。
  她现在想的是,怎么能让陈铁柱这个大队长相信,她是真的会给家畜看病这事。
  “童知青,你吃早饭了没?”何毅正拿着吃完饭的饭盒出来洗,就看见了童喜。
  可能是童喜在火车上玩刀的时候,让何毅对她的原本印象有了些改观,加上这里他也只认识童喜一个家乡人,多少比跟别人亲切些。
  “吃过了,何知青你呢,刚到这里还适应吗,昨晚有没有蚊子咬你?”
  童喜想到自己昨晚一开始被蚊子咬的睡不着的惨况,问何毅。
  何毅看了下四周,见没人出来,走近她小声说:“蚊子倒是小事,你可能还不知道,昨晚咱们这边,有人打架了,大队长劝都劝不住,简直要被气死了。”
  “谁打架了,不会是那个王启民吧?”
  还真别说,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成见的大山,热心的童兽医也不能免俗,她一听说有人打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启民。
  “你猜的真准,就是他,他一到知青点,就看上了一个老知青单独住的那间小单间,又见那个老知青一副老实好欺负的样子,就想霸占那个小单间,他就不想想,要是那个老知青真如外表那么好欺负,他是怎么能独自住进那个小单间的。”
  童喜好奇地问:“结果呢?”
  何毅笑道:“结果就是两人打起来了呗,要不是大队长不放心我们这些新来的知青,过来看了看,碰巧撞见,不然那个王启民估计会被打得很惨。就这他还不知好歹,见大队长拦在他和那个老知青中间,非要说大队长拉偏架,和老知青一起欺负新来的知青。还说大队长肯定是收了那个老知青的好处,才会让他单独住一个房间。大队长被气得最后干脆不拦他们了,让他们俩甩开膀子干,谁干赢了谁住那个单间。”
  “结果怎么样,王启民被揍了吗?”
  何毅不知想到了什么,噗嗤笑了:“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本来大队长拦在两人中间的时候,王启民吵的比谁都凶,可等大队长不拦了,那个老知青要过来打他时,他又说别人仗着资格老,想欺负他一个新来的,最后大家都被他弄的无话可说了,包括那个本来想狠捶他一顿的老知青,说这种欺软怕硬的货色揍着没意思,有那劲还不如明天多除二分地的草,说完就转身回了那个小单间睡觉去了。”
  王启民那人是个什么德行,路上童喜就看清了,没想到他一来就敢惹事,只是不知道这么个能兴风作浪的人,怎么在书中却提都没提过一嘴?
  第11章 第十一章玉米地除草
  “童知青,来的挺早啊!”王启民拿着个饭盒从屋里出来的时候,一看见童喜,就像是忘了在火车上对童喜的冷嘲热讽,十分反常地和童喜打招呼。
  童喜还没来得及翻个白眼,就见从何毅说的那间小单间里,走出来一个看上去老实巴交的青年,青年看了正热络和童喜打招呼的王启民一眼,微微皱了皱眉,便扛着锄头从他们几人身边走了过去,看样子是去下地。
  “假积极什么,要是觉悟真那么高,怎么都不知道照顾一下我们这些新来的知青,独自霸占一个房间,分明就是自私自利。”
  王启民看着对方高壮的背影消失在知青点大门口,才义愤填膺地说。
  别说童喜,就连性格很随和的何毅听了他的话,都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谁料王启民还自我感觉良好,又对童喜说:“童知青,等白书记回来,你可得跟他好好反映一下,玉溪大队某些老知青,太自私自利,不但不关爱新来的同志,还欺负新同志的情况。”
  童喜本来还疑惑,王启民今早见到她,怎么像是突然变了个人,原来是想起了她是白书记家的亲戚,现在套近乎,想让自己给他出头呢。
  她自然不会去接王启民的话,只是冲他诡异一笑,手开始去摸自己随身携带的挎包。
  王启民可能是想到了火车上的事,本来还想再多说刚才离开的那个老知青的坏话,却突然闭了嘴,脸色难看地拿着自己的饭盒去洗了。
  看到本来还想长篇大论说人坏话的王启民,突然走的飞快,何毅似乎也猜到童喜去摸自己的挎包要干嘛了,有些好笑道:
  “虽说你那刀不能劁猪骟羊,但却能治人,倒也不算埋没了它。”
  童喜:“谁说我的刀不能劁猪骟羊的?”
  何毅:“不是你大表姐说的吗。”
  “我大表姐住这么远,她哪里能知道我到底会不会给家畜治病,难道你没听过一句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何毅本想说,我就算住的离你家近,也不知道你还会给家畜治病,但多少也觉得童喜的话有些道理,“那你那天怎么不跟大队长解释。”
  童喜如实说:“因为我打算用行动来证明,等有机会我问问大队长,看看大队里有没有什么能发挥我特长的地方。”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陈铁柱就从大门口走了进来,手里还提着昨天童喜剩余的行李,其中有瓷盆床单被褥什么的。
  虽说现在还是夏天,但童喜他们这些知青是长期下放农村,四季要用的东西家里都给准备齐了。
  何毅他们的行李,昨晚就都拿来知青点了,只有童喜剩余的东西还在拖拉机里放着,陈铁柱一早就给从大队部那边带了过来。
  “谢谢大队长!”
  童喜接过陈铁柱手里的东西,跟他道了谢。
  屋里的知青听见大队长来了,都从屋里走了出来。
  陈铁柱冲童喜点点头,随后目光看向陆续出来的人问,“高知青呢?”
  知青队长汪奇回:“昨天咱们除的西山那片玉米地的草,还有一多半没除,我同大家说,今天一定要除完,所以高知青一吃完早饭就过去了。”
  陈铁柱表扬说:“这很好,同志们都该有高知青这种积极的态度。”
  洗饭盒回来的王启民闻言撇撇嘴,刚想酸几句,就听陈铁柱又说:“昨天咱们新来的六位知青同志,本该让大家休息一天再下地,但现在地里的草,每下一场雨,就会疯长,除都除不赢,眼下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就只能辛苦新来的知青同志,今天就和
  老知青一起下地除草。其它比较复杂的农活,等把这茬草除完再以老带新逐步学习。另外你们的基础口粮,等你们放工后,我会让人先送一部分来知青点,你们看是自己做,还是和老知青搭伙做饭吃,你们自己决定。”
  陈铁柱说完,就让汪奇给六位新来的知青安排任务。
  汪奇先是让六位新知青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又让几个老知青也介绍了一下自己。
  新来的知青中,除了童喜和何毅是嘉兴人,其他四人都是沪市人。
  先来的那批老知青,则都是沪市人。
  汪奇便让童喜和何毅今天先跟着自己,而王启民他们四个,则分别交给了另外两个干活比较靠谱的老知青带。
  还有另外四个老知青,其中有两个过完暑假还得回大队小学教书,还有两个一天到晚装病想办病退回城,劳动很不积极,汪奇便没把新来的知青交给他们带,以免把新来的知青觉悟都给带偏了。
  汪奇做好人员安排,其他人都没什么意见,只有王启民说:“汪知青,我能不能跟何知青换一下?”
  “咱们革命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服从安排!”
  汪奇昨晚就领教了这个新来的小老乡的胡搅蛮缠,要是别人说这话,他可能还会问句为什么,但这个新来的小老乡,他连说话的机会都不想给他,不然估计又得在这扯上半天功夫,那西山那一大片玉米地里的草,恐怕今天依旧除不完,只能果断拒绝,让大家收拾收拾赶紧出发。
  王启民碰了一鼻子灰不说,还把原本带他的老知青给得罪了。
  童喜见汪奇态度这么果断,心说也难怪他能当知青队长。
  书中有提过汪奇这个人,虽然提到不多,但基本都是正向的,为人比较正直,最后他也是凭着自己实力考上大学回城的。有这样人品没问题的人带,能少受很多不必要的气。
  “那个王启民真不要脸,在火车上时那么说你,现在知道了白书记是你家亲戚,就换了副嘴里,你那把刀都吓不走他,估计以后有得你烦的了。”
  路上何毅小声和童喜说。
  “没事,等到了汪知青说的西山,要是能遇到野猪什么的,我就来个杀猪敬猴,保证他以后看见我童二刀都得绕道走。”
  何毅被她的话给整笑了:“没想到你这个童二刀也挺能吹的,还杀野猪,就凭你包里那把小水果刀吗。”
  离他们最近的汪奇听见两人的对话,接话道:“野猪西山还真有,之前还糟蹋了一大片玉米地,还好还有时间补种,不然损失就大了。不过何知青说得对,那玩意太凶,能不遇见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