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柳舜华心中一动,想起那日山洞中他说过的话。
  他说此生唯有两人真心对他,一个是颜太傅,一个便是日日跟着他的成川。
  以贺丞相的手段,只怕他身边那些旧臣,不会有好下场。
  颜太傅是重臣,若是此时有异动,贺丞相心生怀疑,那就连刘昌本人能不能善终都难说,可成川于他而言,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侍卫,应不会对他有太大戒心。
  至少,先保全一个……
  她想了想,缓缓道:“我独爱上林苑中红梅,不知能否讨要一枝。”
  刘昌一笑,“这有何难?明日我便让人送来。”
  柳舜华摇头,指着门外的成川,“我让他去,而且明日就要看到。”
  刘昌瞥了一眼成川,“为何非要是他?”
  “为难?”柳舜华淡声道:“那算了。”
  “倒不是为难,只是上林苑太远,现在过去怎么说也得明日才能……”刘昌想了想,“算了,成川,你都听到了。”
  成川犹犹豫豫,贺玄度似是看出了什么,“再不去,明日便回不来了。”
  成川十分幽怨地看了一眼刘昌,不情不愿地走下楼去。
  三人默然对坐,茶汤续过几次,窗外的雪光渐渐暗了下去。
  刘昌终于起身,看着外面的风雪街道,“时日不早了,吾要回宫了。”
  贺玄度与柳舜华起身恭送。
  柳舜华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只觉得脊背发冷。
  刘昌的命运是被安排好的,他就是刘九生的垫脚石。
  从他坐上皇位第一日起,便已进入一个编织好的美梦中,可梦终究会醒的。
  御街之上,最后一抹天光被雪吞没,柳舜华浑身发凉,突然有种虚无的感觉。
  刘昌被废,刘九生继位,等待他们的,又何尝不是另一场腥风血雨。
  一双手牢牢抓住了她,贺玄度低沉又柔和的声音落在耳畔:“蓁蓁,咱们回家。”
  第98章 第98章血色未央
  院中大白鹅一声嘶叫,柳舜华猛地从梦中惊醒。
  睁开眼,天色已大亮,想必此刻快要上朝了。
  贺玄度不知何时已经起身,床边空荡荡的。
  柳舜华披了衣服起身,便见贺玄度独坐在窗前。
  她走过去,坐在他身侧,“睡不着?”
  贺玄度垂下眼眸,“不知为何,总是有些不安。”
  柳舜华沉默片刻,正要开口,便见妙灵慌慌张张进来。
  “二公子,大小姐过来了,说是有十分要紧之事找你。”
  贺玄度有些意外,大姐素来沉稳,能让她如此不管不顾,一大早过来,必定不是小事。
  他道:“蓁蓁,我先去见见大姐。”
  柳舜华忙穿好衣裙,“大姐姐待我极好,想是遇到了什么难处,我也去,没准能帮忙安慰一二。”
  贺玄度点头,两人匆匆赶到正厅。
  贺容华一见到贺玄度,几乎是扑了过来,死死攥住他的手腕,眼泪止不住往下掉。
  “大姐别怕。”贺玄度稳住她的肩,声音沉冷,“是不是宣平侯世子欺辱你?你放心,有我在,我这就去打断他的腿。”
  贺容华摇头,唇色惨白,“我与他形同陌路,并无任何纠葛。宁儿,姐姐……姐姐实在找不到人帮我了。”
  柳舜华立刻上前,扶着贺容华坐下,倒了一杯茶递过去,“大姐姐别慌,慢慢说。”
  贺容华握住杯盏的手不停颤抖,抬头看着贺玄度,“宁儿,你能不能陪我进宫?我一定要去……再晚,我就见不到他了……”
  柳舜华心头骤然一紧,她说再晚就见不到他了,难道她知道,今日宫内会有宫变?
  她与贺玄度迅速交换了眼神,两人想到此前上林苑内,无意间听到大姐与成渊之间的谈话,瞬间了然。
  贺玄度问:“大姐,到底怎么了?”
  贺容华眸光闪过一丝恐惧,声音颤抖,“父亲,父亲要在今日废掉皇上,杀了所有济阳旧臣。我……卫尉成渊……他是我旧时相识,我要去见他”
  贺玄度瞳孔骤缩:“今日?”
  他知晓父亲迟早要废掉刘昌,但没想到会是今日,如此仓促,让他一时愣在原地。
  柳舜华拉紧贺玄度的手,“玄度?”
  贺玄度眸光一凝,“走,我陪你去。”
  马车冲出府门,车轮碾过积雪,发出刺耳的咯吱声。
  寒风卷着碎雪灌进车帘,贺容华死死攥着帕子。
  贺玄度问:“大姐,你是如何知晓父亲会在今日废掉刘昌的?”
  贺容华垂眸道:“我一向起得早,去给婆母请安的路上,碰到夫君上朝,无意间听到侯爷与他说的。”
  宣平侯一早便知晓此事,看来父亲是谋划好要今日动手。
  贺玄晖作为她的亲弟弟,一向站在父亲那边,她只能向贺玄度求助。
  境况危急,她顾不得别人如何看她,只想赶在父亲动手之前,救下成渊。
  宣室殿内,丞相贺留善率众臣立于殿前,等候着刘昌开朝。
  卯时已过,迟迟不见皇上人影。
  众臣手中朝笏越举越低,议论纷纷。
  贺留善装模作样,正欲让人去请皇上,殿外突然传来杂沓的脚步声。
  一个小太监连滚带爬扑进殿来,额头在青砖上磕出闷响。
  众人定睛一看,竟是皇太后身边的小德子,此时他发冠歪斜,脸上还带着血痕。
  贺留善问:“你不在皇太后身边好生伺候着,跑到这里做什么?”
  “丞相大人!”小德子声音劈了岔,像是被人掐着脖子,“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凤体危矣!”
  丞相眉头深锁,“怎么回事?”
  小德子抬起头,浑身颤抖,“昨夜……昨夜皇上醉酒无状,竟闯入皇太后寝宫……还妄想撕扯凤帐,皇太后身边伺候的宫女前去阻拦,反被他出言肆意欺辱。皇太后一气之下,昏了过去。”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荒唐!”苏太常面色铁青,厉喝一声。
  “先帝尸骨未寒,这简直……闻所未闻。”御史大夫愤慨到浑身颤抖。
  小德子还在跪着,“还请丞相与诸位大臣,替皇太后做主啊!”
  贺丞相居高临下看着小德子,“皇太后现在如何?”
  “刚……刚醒……”小德子剧烈咳嗽着,“只是,皇太后受到了惊吓,瞧着不太好。”
  贺丞相骤然转身,对着朝臣道:“刘昌行为昏聩悖乱,危及国家,诸君当如
  何?”
  众臣面面相觑,刘昌此举是过于荒唐,但他毕竟是皇上,少不得是让他拜祭祖宗,在宗庙中反省。
  可贺丞相却这么问,到底是何意?
  见群臣举棋不定,楼宗正站出来,“先帝托孤于丞相,便是希望丞相肩负起大安的安危荣辱,还望丞相能以大安为重,慎重思量。”
  贺留善鹰隼般的目光扫过群臣,一字一顿道:“刘昌继位以来,荒淫无道,昏聩无能。失帝王之礼,乱大安千秋基业,当废。”
  大殿之上,一片沉寂。
  就连方才大骂荒唐的苏太常都震惊了,他们是觉得刘昌有些荒唐,但若说废黜,还是有些……
  以臣废君,此为大逆。
  群臣中,柳桓安眉头深锁,皇太后此前并未说过有此计划,看来是刘昌借着年节,又大肆封赏了一批济阳旧臣,彻底引起贺丞相不满。
  许久,有人低声道:“皇上是有些行为不端,可若是废黜,怕是有些过了吧?”
  很快有人低声附和,“是啊。”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宣平侯高呼一声:“祖宗基业,难道要葬送在这无知小儿手中吗?若任由他继续胡闹下去,百年之后,诸位以何颜面见列祖列宗?”
  此时,不少朝臣已看出,贺丞相今日是打定主意要废掉刘昌,遂不再发言,唯唯诺诺低头不语。
  车骑将军见应和者寥寥,拔剑喝道:“先帝既将天下托付给贺丞相,那天下百姓的命运皆系于丞相之手,吾等应当听从丞相之令。”
  车骑将军掌禁卫,朝臣一时噤若寒蝉,但见他虎视眈眈,怒目而视,大有不表态,今日都不能善了之势,又想到刘昌此举实在过于荒唐,一时应和不止。
  贺丞相环顾四周,冷声道:“既如此,那吾等应即刻向皇太后上奏,废掉刘昌,贬为庶民。”
  说罢,他望向殿外阴沉的天色,声音裹挟着雷霆将至的压迫感:“传令羽林卫,封闭未央宫门。”
  刘昌被小太监叫了几遍,才打着哈欠起身。
  小太监伺候他穿衣,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皇上,今日要上朝了。”
  宿醉的钝痛潮水般袭来,昨夜零碎的记忆在脑海中闪回:琥珀色的酒液,摇晃的宫灯,还有……被扶着回寝殿时,似乎路过了一个什么地方。
  “什么时辰了?”刘昌嗓音嘶哑。
  “已过卯时三刻了。”小太监跪着为他系好玉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