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梅好冷声道:“那就眼睁睁看着我被人带走,芳姐可知,我险些被剁了手挖了眼?”
馆主倒吸一口凉气,“对方到底是何人,说好只是带你去陪酒的,竟如此不懂得怜香惜玉。”
见梅好无事,她又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多亏老天开眼,让你逃过一劫,你且回房好好休息,这两日就不必操劳了。”
梅好瞥了她一眼,“不是老天开眼,是贺家二公子碰巧去了望月楼,顺手帮我脱困。”
她刻意只提了贺玄度,以免日后被问起时殃及柳舜华。柳小姐毕竟也是女子,她不想她帮了自己,还要卷进风波之中。
馆主听到贺二公子,眼神一亮,“姑娘什么时候搭上了贺家二公子?”
梅好转身上楼,“芳姐,我累了。”
梅好方进屋阖上门,还未转身,一阵掌风便直朝她袭来。
她眼中突然闪过一丝狠厉,毫无方才柔弱之态,身子一矮,伸手抓住背后的手臂,猛地撞在墙上,快速拔下头上的发簪,抵在来人脖颈处。
“是我,刑风,手下留情。”
梅好收了发簪插在头上,转身坐下,“我早知是你,不然,你哪还有命活。”
“不愧是咱们千引阁最厉害的杀手。”刑风摸着脖子,顺势靠在墙边,“一年未见,我以为只要勤学苦练,总能超过你,可现下看来,我还差得远呢。”
梅好不屑,“你,勤学苦练?刀桥你可有走过,你知道一着不慎便被划得遍体鳞伤的滋味吗?箭阵你可有闯过,你尝过一箭贯穿身体,肋骨折断的滋味吗?少阁主,人贵有自知之明。”
刑风唇角抖动了几下,挠挠头,“什么第一不第一的,我其实也没那么在意。”
“你过来有什么事?”她倒了一杯水,喝了一口,“不会是为了确认今日之事吧?”
想了想,她又道:“那济阳王果如传闻一般糊涂,我已诱得他出手,皇上不日便会知晓他的荒唐行径。只是,我不懂,皇上处置济阳王,彭城王能得到什么?”
刑风笑笑,顺势坐在桌上,拿腔道:“这就复杂了。先皇有六子,长子也就是先太子此前因造反被杀,事后先皇虽没继续追究,但他那一脉到底流落到了民间,现已衰落,成不了什么气候。四皇子因触怒龙颜,被罚到燕地,此次更是连面圣的机会都没有。五皇子早夭。如今皇族,只有彭城王,还有济阳王,这两支还算强盛。”
梅好有些懂了,“若此次济阳王的事情被闹大,那他便会彻底失了圣心。那日后皇族中,皇上可倚重的,就只有彭城王了。”
又转念一想,“不对,还有一位。平阳王,皇上的亲叔叔,他才是皇上最信任的人。”
刑风摇头,“平阳王再受倚重,到底只是皇上的叔叔,可彭城王是皇上的亲兄弟,他才是正统。”
梅好一时反应不过来,“正统?”
刑风压低声音,“宫内的暗线传来消息,皇上圣体有恙,只怕……这次面圣,多半是为选继承人。”
梅好愕然,怪不得这么些年,彭城王到处安插眼线,他一直觊觎皇位。
也是,那至尊之位,谁不想去坐一坐。
刑风转头,背对着梅好,不再去看她,“若日后彭城王顺利登基,梅好,我去求父亲,给你解药。到时,你就自由了。”
梅好抬头,望着紧闭的花窗,喃喃道:“自由?”
刑风不会明白,阻碍她自由的,从不是那枚解药。
……
马车穿过平清坊,前方传来一阵骚乱。
“小姐,是公子。”车夫提醒。
柳舜华掀开车帘,只见几个小吏簇拥下,兄长正往平清坊赶去。
“兄长。”柳舜华叫住了柳桓安。
柳桓安停下脚步,走至车前,“蓁蓁,你怎么在这?”
柳舜华反问道:“兄长不是正忙诸侯朝见之事,为何会在此处?”
柳桓安眉头紧锁,“出了点事,我要过来查看一番。”
这个节骨眼上,能让兄长火急火燎地赶过来,必定事涉诸侯。
她忙道:“兄长可是为了府尹公子被砍断手指一事?”
柳桓安点头,“你也听说了,这里现下乱得很,你快些回家吧。”
柳舜华心上蓦地跳了一下,脱口而出:“兄长,动手的可是济阳王?”
柳桓安一愣,“你怎么知道?”
济阳王,果然是他。
方才她怎么把这个祖宗给忘了。
睿帝驾崩后,新帝登基前,丞相贺留善还曾扶持过一位傀儡皇帝。
不过他在位不足三个月,便因行事过于荒唐,被贺丞相联合诸臣废黜。
这位废帝,便是济阳王。
第17章 第17章打断他一条腿
皇上圣体有恙,诸侯朝见,如此关头,济阳王竟敢在长安惹事。
如此行径,柳舜华怎么也没想到。
废帝刘昌在位不足三月,上辈子她并未见过,只听闻此人行事放荡,言行乖谬。
这辈子,她总算见识到他有多荒唐。
她眉头紧蹙,若是贺玄度不慎得罪了济阳王,待他日后登上皇位,不知会不会清算。
“柳大人。”身后有人出声提醒。
柳桓安看了一眼柳舜华,叮嘱道:“我还有事,你先回家,记得我说的话。”
柳舜华心乱如麻,胡乱点头。
一直等到暮色沉沉,柳桓安才从府衙归来。
柳舜华端汤过去的时候,柳桓安官服都未来得及换下,正坐在窗前写着什么。
“兄长,都已经回来了,还在忙呢?”
见柳舜华过来,柳桓安放下了笔,揉头道:“后日诸侯便要面圣,谁知今日济阳王便捅了这么个大娄子。”
柳舜华将汤递过去,“安神的,先喝了。”
柳桓安接过,喝了一口,“挺甜的,你什么时候会做这些了?”
当初老夫人离世后,柳舜华沉郁了许久,在相府心气不顺,夜夜难眠。妙灵心急,便为她寻来药方,又在贺玄晖那里求了许久。贺玄晖看在过世老夫人的面上,勉强答应了妙灵私设个小厨房给她煎药。
柳舜华接过空碗放在一边,“医书上看的。”
柳桓安一碗热汤下肚,浑身舒畅不少,笑道:“蓁蓁近来长进不少,都知道关心兄长了。你这么贴心,若日后嫁了人,兄长可就孤单了。”
柳舜华歪头道:“那蓁蓁若是不嫁人,一直陪着兄长,兄长可会烦?”
柳桓安
摸着她的头,“若是将来碰上了心仪之人,自然是要嫁的。可若命中无缘,实在不想嫁,那就不嫁。兄长说过,你和棠华,柳家都养得起一辈子。”
上辈子,柳舜华嘴上说着大不了回娘家。
可心底总有几分担忧,到底是嫁出去的女儿,她怕给父兄惹麻烦,更怕他们会嫌弃。
如今,兄长明明白白说与她,他不在乎这些流言蜚语,只想护她们一世周全。
柳舜华不觉眼眶湿润。
“兄长,你是这天底下,最好的兄长。”
柳桓安戳开她凑过来的头,“少拍马屁。”
柳舜华突然想起,上辈子,兄长一直未娶。
自她嫁进丞相府,棠华做了皇后,到柳府说亲的人踏破门槛,可兄长却始终不为所动。
她问:“兄长,你一直不娶,是没有心仪之人吗?”
柳桓安眸色一沉,望向桌上燃烧的烛花。
烛影在墙上晃动,一室寂寥。
他幽幽叹了一声,“我这辈子,命中无缘。”
柳舜华看他眉宇间有些伤感,忙转移话题,“济阳王的事,可解决妥了?”
柳桓安想到她午间的话,转头盯着她:“我还未问你,你怎么知道是济阳王?”
柳舜华早想好说辞,“今日出门路过平清坊,听人猜的。”
柳桓安顿觉不妙,“平清坊都传开了?”
柳舜华忙否认,“那倒没有,就是我听到有人嘀咕,多数还是不晓得的。”
“原本长安已经有了个纨绔,没想到来了个更荒唐的。”
柳桓安头疼,“这两个纨绔偏还混到了一起。”
柳舜华眉头一抬,“兄长怎么知晓他们混在一起?”
柳桓安揉着额头,“查清平清坊原委,我便找上济阳王府邸,他正与贺玄度一同饮酒。济阳王很爽快地承认了是他伤人,贺玄度也有参与。”
柳舜华一愕,“贺玄度承认了?”
柳桓安点头,“济阳王,丞相府。明日朝会,有得闹了。”
柳舜华头脑有些混乱,贺玄度怎么突然涉事其中,莫不是受了济阳王的哄骗,或是威胁。
第二日朝会,济阳王、贺玄度,苦主京兆府尹,悉数到场。
朝会之上,济阳王称是卓公子出言辱骂在先,他的随从情急之下才动手。
京兆府尹当即跳出来,驳斥济阳王颠倒是非,暗指他针对他儿子,或是早有预谋。
馆主倒吸一口凉气,“对方到底是何人,说好只是带你去陪酒的,竟如此不懂得怜香惜玉。”
见梅好无事,她又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多亏老天开眼,让你逃过一劫,你且回房好好休息,这两日就不必操劳了。”
梅好瞥了她一眼,“不是老天开眼,是贺家二公子碰巧去了望月楼,顺手帮我脱困。”
她刻意只提了贺玄度,以免日后被问起时殃及柳舜华。柳小姐毕竟也是女子,她不想她帮了自己,还要卷进风波之中。
馆主听到贺二公子,眼神一亮,“姑娘什么时候搭上了贺家二公子?”
梅好转身上楼,“芳姐,我累了。”
梅好方进屋阖上门,还未转身,一阵掌风便直朝她袭来。
她眼中突然闪过一丝狠厉,毫无方才柔弱之态,身子一矮,伸手抓住背后的手臂,猛地撞在墙上,快速拔下头上的发簪,抵在来人脖颈处。
“是我,刑风,手下留情。”
梅好收了发簪插在头上,转身坐下,“我早知是你,不然,你哪还有命活。”
“不愧是咱们千引阁最厉害的杀手。”刑风摸着脖子,顺势靠在墙边,“一年未见,我以为只要勤学苦练,总能超过你,可现下看来,我还差得远呢。”
梅好不屑,“你,勤学苦练?刀桥你可有走过,你知道一着不慎便被划得遍体鳞伤的滋味吗?箭阵你可有闯过,你尝过一箭贯穿身体,肋骨折断的滋味吗?少阁主,人贵有自知之明。”
刑风唇角抖动了几下,挠挠头,“什么第一不第一的,我其实也没那么在意。”
“你过来有什么事?”她倒了一杯水,喝了一口,“不会是为了确认今日之事吧?”
想了想,她又道:“那济阳王果如传闻一般糊涂,我已诱得他出手,皇上不日便会知晓他的荒唐行径。只是,我不懂,皇上处置济阳王,彭城王能得到什么?”
刑风笑笑,顺势坐在桌上,拿腔道:“这就复杂了。先皇有六子,长子也就是先太子此前因造反被杀,事后先皇虽没继续追究,但他那一脉到底流落到了民间,现已衰落,成不了什么气候。四皇子因触怒龙颜,被罚到燕地,此次更是连面圣的机会都没有。五皇子早夭。如今皇族,只有彭城王,还有济阳王,这两支还算强盛。”
梅好有些懂了,“若此次济阳王的事情被闹大,那他便会彻底失了圣心。那日后皇族中,皇上可倚重的,就只有彭城王了。”
又转念一想,“不对,还有一位。平阳王,皇上的亲叔叔,他才是皇上最信任的人。”
刑风摇头,“平阳王再受倚重,到底只是皇上的叔叔,可彭城王是皇上的亲兄弟,他才是正统。”
梅好一时反应不过来,“正统?”
刑风压低声音,“宫内的暗线传来消息,皇上圣体有恙,只怕……这次面圣,多半是为选继承人。”
梅好愕然,怪不得这么些年,彭城王到处安插眼线,他一直觊觎皇位。
也是,那至尊之位,谁不想去坐一坐。
刑风转头,背对着梅好,不再去看她,“若日后彭城王顺利登基,梅好,我去求父亲,给你解药。到时,你就自由了。”
梅好抬头,望着紧闭的花窗,喃喃道:“自由?”
刑风不会明白,阻碍她自由的,从不是那枚解药。
……
马车穿过平清坊,前方传来一阵骚乱。
“小姐,是公子。”车夫提醒。
柳舜华掀开车帘,只见几个小吏簇拥下,兄长正往平清坊赶去。
“兄长。”柳舜华叫住了柳桓安。
柳桓安停下脚步,走至车前,“蓁蓁,你怎么在这?”
柳舜华反问道:“兄长不是正忙诸侯朝见之事,为何会在此处?”
柳桓安眉头紧锁,“出了点事,我要过来查看一番。”
这个节骨眼上,能让兄长火急火燎地赶过来,必定事涉诸侯。
她忙道:“兄长可是为了府尹公子被砍断手指一事?”
柳桓安点头,“你也听说了,这里现下乱得很,你快些回家吧。”
柳舜华心上蓦地跳了一下,脱口而出:“兄长,动手的可是济阳王?”
柳桓安一愣,“你怎么知道?”
济阳王,果然是他。
方才她怎么把这个祖宗给忘了。
睿帝驾崩后,新帝登基前,丞相贺留善还曾扶持过一位傀儡皇帝。
不过他在位不足三个月,便因行事过于荒唐,被贺丞相联合诸臣废黜。
这位废帝,便是济阳王。
第17章 第17章打断他一条腿
皇上圣体有恙,诸侯朝见,如此关头,济阳王竟敢在长安惹事。
如此行径,柳舜华怎么也没想到。
废帝刘昌在位不足三月,上辈子她并未见过,只听闻此人行事放荡,言行乖谬。
这辈子,她总算见识到他有多荒唐。
她眉头紧蹙,若是贺玄度不慎得罪了济阳王,待他日后登上皇位,不知会不会清算。
“柳大人。”身后有人出声提醒。
柳桓安看了一眼柳舜华,叮嘱道:“我还有事,你先回家,记得我说的话。”
柳舜华心乱如麻,胡乱点头。
一直等到暮色沉沉,柳桓安才从府衙归来。
柳舜华端汤过去的时候,柳桓安官服都未来得及换下,正坐在窗前写着什么。
“兄长,都已经回来了,还在忙呢?”
见柳舜华过来,柳桓安放下了笔,揉头道:“后日诸侯便要面圣,谁知今日济阳王便捅了这么个大娄子。”
柳舜华将汤递过去,“安神的,先喝了。”
柳桓安接过,喝了一口,“挺甜的,你什么时候会做这些了?”
当初老夫人离世后,柳舜华沉郁了许久,在相府心气不顺,夜夜难眠。妙灵心急,便为她寻来药方,又在贺玄晖那里求了许久。贺玄晖看在过世老夫人的面上,勉强答应了妙灵私设个小厨房给她煎药。
柳舜华接过空碗放在一边,“医书上看的。”
柳桓安一碗热汤下肚,浑身舒畅不少,笑道:“蓁蓁近来长进不少,都知道关心兄长了。你这么贴心,若日后嫁了人,兄长可就孤单了。”
柳舜华歪头道:“那蓁蓁若是不嫁人,一直陪着兄长,兄长可会烦?”
柳桓安
摸着她的头,“若是将来碰上了心仪之人,自然是要嫁的。可若命中无缘,实在不想嫁,那就不嫁。兄长说过,你和棠华,柳家都养得起一辈子。”
上辈子,柳舜华嘴上说着大不了回娘家。
可心底总有几分担忧,到底是嫁出去的女儿,她怕给父兄惹麻烦,更怕他们会嫌弃。
如今,兄长明明白白说与她,他不在乎这些流言蜚语,只想护她们一世周全。
柳舜华不觉眼眶湿润。
“兄长,你是这天底下,最好的兄长。”
柳桓安戳开她凑过来的头,“少拍马屁。”
柳舜华突然想起,上辈子,兄长一直未娶。
自她嫁进丞相府,棠华做了皇后,到柳府说亲的人踏破门槛,可兄长却始终不为所动。
她问:“兄长,你一直不娶,是没有心仪之人吗?”
柳桓安眸色一沉,望向桌上燃烧的烛花。
烛影在墙上晃动,一室寂寥。
他幽幽叹了一声,“我这辈子,命中无缘。”
柳舜华看他眉宇间有些伤感,忙转移话题,“济阳王的事,可解决妥了?”
柳桓安想到她午间的话,转头盯着她:“我还未问你,你怎么知道是济阳王?”
柳舜华早想好说辞,“今日出门路过平清坊,听人猜的。”
柳桓安顿觉不妙,“平清坊都传开了?”
柳舜华忙否认,“那倒没有,就是我听到有人嘀咕,多数还是不晓得的。”
“原本长安已经有了个纨绔,没想到来了个更荒唐的。”
柳桓安头疼,“这两个纨绔偏还混到了一起。”
柳舜华眉头一抬,“兄长怎么知晓他们混在一起?”
柳桓安揉着额头,“查清平清坊原委,我便找上济阳王府邸,他正与贺玄度一同饮酒。济阳王很爽快地承认了是他伤人,贺玄度也有参与。”
柳舜华一愕,“贺玄度承认了?”
柳桓安点头,“济阳王,丞相府。明日朝会,有得闹了。”
柳舜华头脑有些混乱,贺玄度怎么突然涉事其中,莫不是受了济阳王的哄骗,或是威胁。
第二日朝会,济阳王、贺玄度,苦主京兆府尹,悉数到场。
朝会之上,济阳王称是卓公子出言辱骂在先,他的随从情急之下才动手。
京兆府尹当即跳出来,驳斥济阳王颠倒是非,暗指他针对他儿子,或是早有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