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明元盛的期待她一项也做不到。
既然如此,她为什么还要秉持“伸手不打笑脸人”的原则和明元盛维持浮于表面的亲情,让他拥有控制她的權力?
明元盛罗织这样的罪名不是为了让她澄清的,是为了将她的權力收归己有。
她识破了明元盛的诡计,冷冷一嗤,反唇相讥:“我不是从没进过明家的族谱吗?哪里来的本家?”
甚至她的父母都在死亡之后因为家族内斗,被从族谱里删去了姓名,和她一样沦为了牺牲品,如犯上作乱的逆臣一般被逐出了家门。
明元盛也没有因为她的讥嘲而恼怒,转而以此当作把柄来责问她:“我听说你今日在业内宣称你是明家人,难道不是想要认祖归宗?可我今日见到你,只觉得你是欺师灭族之徒,愿不愿意让你回来都是一回事,你只用回答我刚才的问题。得到答案以后我可以考虑放你一马,否则要么你上我明家的黑名单,要么立刻按祖上的规矩执行家法。”
明珠一听,心想她的祖父果然是只老狐狸,这样押注,他横竖都不亏。
不论是话语权还是解释权全在他那边,真是话都让他说了,便宜也让他占完了。
她眯起眼睛,神色不善地盯着明元盛,姿势虽是跪着的,说的话却是在挑战他的权威:“爷爷,我知道在您这里一直是能者居上,可为什么这么多年你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继承人呢?”
她这个问题问得刁钻犀利,一下将明元盛问住了,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明珠目光炯炯,昂着高傲的头颅,一针见血地忤逆道:“因为不合适的继承者永远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还非要自以为是地抢占其位,和您一样固执己见,错了也不低头。”
第75章 黎骥程竟真不计成本来救她……
封建家长的背后是封建家庭。
想当初她曾因被羞辱时咬掉了明升康肩上的一块肉而进过祠堂。
一大家子道貌岸然的斯文败类,对她一个受了欺辱的小女孩咄咄相逼。
她当时扬言长大了要将他们碎尸万段,结果被打到高热发烧,险些一命呜呼,一輩子都不想再踏进这个如同鬼门关一般的家门。
时过境迁,场景重演。
她已不是当年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了。
她顶撞明元盛是在争取自己的发言權。
她不说话,永远不会有说话的机会。
她好好说话,明元盛这样一个专制的人依然不会将她放在眼里。
像这样以残暴为荣的家庭,只有被同化成和他们一样,才能够沟通。
她将来还要进入明盛集团的决策层参与夺權,明元盛的这一关是她一定要过的。
明元盛听了她的话冷蔑一笑:“我固执己见?要不是我当年慧眼独具打下了基业,你们这些后輩借着明家的名头在上海扎根?你这黄毛丫头十几岁就跟和男人跑了,是你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大放厥词。”
明珠闻言愕然。
她还以为自己离开了明家以后,便与明家再无瓜葛,自己的行踪应当无人问津。
谁知在明元盛眼里,黎骥程的收留是拐带,而她被黎骥程救助是小小年纪就跟人私奔。
这样龌龊的见解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什么叫做她自己的选择?
她当时分明别无选择。
他们如禽兽般劫掠了父母留给她的遗产,又放任自己的孩子对她进行惨无人道的欺压凌辱,害得她不仅无处申冤,也无家可归,只能自生自灭。
现在她好不容易靠着黎骥程的帮扶和她自身的努力成功在上海立足。
只不过借用了一下明家的名号攘除了“寶嘉”的助理和威胁,明元盛就来邀功和质问了。
明珠用那双充满愤恨的眼睛望着戏谑地睨着她的明元盛,觉得自己满心的怒火将內心本就焚烧殆尽的焦土化作了灰烬。
既然她自己的心酸血泪史是不过是别人伤害她的筹码,那她有什么必要跟对方解释呢?
她的私生活只要自己清楚就可以了,没必要在这件事情上和别人纠缠。
明元盛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昏聩掌權人,追忆往昔的峥嵘岁月,是因为现如今遇到了无法逾越的困難,所以格外怕别人趁他病,要他命。
自然也就害怕黎骥程威胁到他,或是他们这些子孙后辈打着明家的旗号惹事生非。
只要给明元盛一个令他安心的保障。
她就不再是一个流落在外的孱弱女孩,而会令明元盛刮目相看。
这已经不是人身安全的问题了。
事关她的尊严、她的名誉、她是否能够在明盛集团有一席之地。
她今天一定要让明元盛见识到她的厉害,打破以往的成见,認可她的能力,主动还她清白。
如果见到明元盛的面都不能达到她的目的,那么接下来见不到明元盛了,还有谁有权利为她做主?
想到这里,明珠鼓起了勇气,抬眼定定望着明元盛说:“过去的事情不提了,我还是小女孩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我是谁,是死是活都没人过问,谈不上给明家抹黑。我自十多岁自力更生起,就与明家断了联系,如今本是不想承認我是明家人的,可惜命运就是这么玄奇,兜兜转转还是绕不开。好像冥冥之中上天自有安排,让我来挽救明家的危難。”
明元盛听到这里忍不住笑了起来,似是在嘲笑她的自不量力。
明珠忽略掉他不屑的眼神,继续说道:“我那些好哥哥好弟弟们,没有一个接手外贸生意,十个里有九个都成天花天酒地。您指望他们振興家族,还不如指望我。起码我是真正入了这行,用心在钻研和探索,成功地打入了友商的內部,知晓了寶嘉的优勢和不足。我对明盛的状况也有一定了解,連明盛的骨干张源睿都入了我麾下,董申浩的股份也在我手中。您认为我是不是明家人还重要吗?”
等她说完最后一句话,明元盛的脸色大变,眼底闪烁着满满的难以置信。
他仍旧不相信凭她的一己之力能够搅弄风云,便直截了当地问:“是黎骥程教你这么做的?”
“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明珠说着自己摇摇晃晃站起了身,身后的两个保镖还想将她按跪回去,明元盛竟眼神深沉地抬手阻止了。
明珠心知自己已经引起了明元盛的注意,調动起了明元盛对她的興趣,暗自在心中窃喜。
她先兵后礼,说起恭维话:“我不知道多年前你们为何事闹得不愉快,但在时代发展快到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的背景下,强强联手才是大智慧。我和他的人现在虽在宝嘉,可明盛这棵大树仍有一抹阴凉荫蔽了一角。冤有头,债有主,我记恨的只有明升康
一人,如今大仇得报,我也不会迁怒明家分毫。”
明元盛或许知道明升康落难出自他们的手笔,但如她所料,不曾想到她会这么直白的说出来。
她这样,相当于是一种威胁。
——她能动明升康,就能动明家的任何一个人。今天要是让她在这里吃了亏,别怪她翻脸无情,痛下杀手。
局勢到现在已然颠覆性地反转。
她不是在拖延时间,为黎骥程争取救她的机会。
而是真的有足够的底气,想借着这股底气拿到一些收益。
明元盛唯有叹一口气:“他现在还好吗?”
明珠估摸着黎骥程快到了,一本正经地说:“您可以等他来了亲自问他。”
兴许是她和黎骥程心有灵犀,在她说完这句话的下一秒,就有人来通禀说黎骥程求见。
明元盛不可思议地望向她,震惊到了极点:“你什么时候叫他来的?”
明珠当然不会实话实说,这样显得她多被动。
她装腔作势地摆出一副运筹帷幄的架势,七分假话里掺了三分真话:“当然是在我在宝嘉放话说自己是明家人的时候,連您叫我来都是计劃中的一环。只不过这一切都是我一手策劃的,他之前毫不知情。”
黎骥程出场后,明元盛似乎开始对她说的话深信不疑。
可以见得黎骥程在老爷子心目中的分量还是很重的。
三不知是因爱生恨,是因为得不到才想毁掉。
明珠原本很在乎别人对她的尊重和认可是因为她自身还是看在黎骥程的份上,十分计较自己的功劳被安在了黎骥程头上。
但是她也逐渐坦然接受了她师承于黎骥程的事实。
并且由于格局与过去不同,已然没了斤斤计较的酸味。
今后她出风头的机会还有很多。
只不过有了因为过于优秀而被庸人嫉妒的遭遇,她已学会了低調内敛,明哲保身。
黎骥程来后,明珠悬着的心彻底放了回去,从听到他的名字的那一刻起就感到了实打实的安心。
见到他为了救她及时赶来,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黎骥程一来就拽了她一把,仔细看过她有没有受伤后,将她护在了身后。
既然如此,她为什么还要秉持“伸手不打笑脸人”的原则和明元盛维持浮于表面的亲情,让他拥有控制她的權力?
明元盛罗织这样的罪名不是为了让她澄清的,是为了将她的權力收归己有。
她识破了明元盛的诡计,冷冷一嗤,反唇相讥:“我不是从没进过明家的族谱吗?哪里来的本家?”
甚至她的父母都在死亡之后因为家族内斗,被从族谱里删去了姓名,和她一样沦为了牺牲品,如犯上作乱的逆臣一般被逐出了家门。
明元盛也没有因为她的讥嘲而恼怒,转而以此当作把柄来责问她:“我听说你今日在业内宣称你是明家人,难道不是想要认祖归宗?可我今日见到你,只觉得你是欺师灭族之徒,愿不愿意让你回来都是一回事,你只用回答我刚才的问题。得到答案以后我可以考虑放你一马,否则要么你上我明家的黑名单,要么立刻按祖上的规矩执行家法。”
明珠一听,心想她的祖父果然是只老狐狸,这样押注,他横竖都不亏。
不论是话语权还是解释权全在他那边,真是话都让他说了,便宜也让他占完了。
她眯起眼睛,神色不善地盯着明元盛,姿势虽是跪着的,说的话却是在挑战他的权威:“爷爷,我知道在您这里一直是能者居上,可为什么这么多年你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继承人呢?”
她这个问题问得刁钻犀利,一下将明元盛问住了,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明珠目光炯炯,昂着高傲的头颅,一针见血地忤逆道:“因为不合适的继承者永远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还非要自以为是地抢占其位,和您一样固执己见,错了也不低头。”
第75章 黎骥程竟真不计成本来救她……
封建家长的背后是封建家庭。
想当初她曾因被羞辱时咬掉了明升康肩上的一块肉而进过祠堂。
一大家子道貌岸然的斯文败类,对她一个受了欺辱的小女孩咄咄相逼。
她当时扬言长大了要将他们碎尸万段,结果被打到高热发烧,险些一命呜呼,一輩子都不想再踏进这个如同鬼门关一般的家门。
时过境迁,场景重演。
她已不是当年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了。
她顶撞明元盛是在争取自己的发言權。
她不说话,永远不会有说话的机会。
她好好说话,明元盛这样一个专制的人依然不会将她放在眼里。
像这样以残暴为荣的家庭,只有被同化成和他们一样,才能够沟通。
她将来还要进入明盛集团的决策层参与夺權,明元盛的这一关是她一定要过的。
明元盛听了她的话冷蔑一笑:“我固执己见?要不是我当年慧眼独具打下了基业,你们这些后輩借着明家的名头在上海扎根?你这黄毛丫头十几岁就跟和男人跑了,是你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大放厥词。”
明珠闻言愕然。
她还以为自己离开了明家以后,便与明家再无瓜葛,自己的行踪应当无人问津。
谁知在明元盛眼里,黎骥程的收留是拐带,而她被黎骥程救助是小小年纪就跟人私奔。
这样龌龊的见解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什么叫做她自己的选择?
她当时分明别无选择。
他们如禽兽般劫掠了父母留给她的遗产,又放任自己的孩子对她进行惨无人道的欺压凌辱,害得她不仅无处申冤,也无家可归,只能自生自灭。
现在她好不容易靠着黎骥程的帮扶和她自身的努力成功在上海立足。
只不过借用了一下明家的名号攘除了“寶嘉”的助理和威胁,明元盛就来邀功和质问了。
明珠用那双充满愤恨的眼睛望着戏谑地睨着她的明元盛,觉得自己满心的怒火将內心本就焚烧殆尽的焦土化作了灰烬。
既然她自己的心酸血泪史是不过是别人伤害她的筹码,那她有什么必要跟对方解释呢?
她的私生活只要自己清楚就可以了,没必要在这件事情上和别人纠缠。
明元盛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昏聩掌權人,追忆往昔的峥嵘岁月,是因为现如今遇到了无法逾越的困難,所以格外怕别人趁他病,要他命。
自然也就害怕黎骥程威胁到他,或是他们这些子孙后辈打着明家的旗号惹事生非。
只要给明元盛一个令他安心的保障。
她就不再是一个流落在外的孱弱女孩,而会令明元盛刮目相看。
这已经不是人身安全的问题了。
事关她的尊严、她的名誉、她是否能够在明盛集团有一席之地。
她今天一定要让明元盛见识到她的厉害,打破以往的成见,認可她的能力,主动还她清白。
如果见到明元盛的面都不能达到她的目的,那么接下来见不到明元盛了,还有谁有权利为她做主?
想到这里,明珠鼓起了勇气,抬眼定定望着明元盛说:“过去的事情不提了,我还是小女孩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我是谁,是死是活都没人过问,谈不上给明家抹黑。我自十多岁自力更生起,就与明家断了联系,如今本是不想承認我是明家人的,可惜命运就是这么玄奇,兜兜转转还是绕不开。好像冥冥之中上天自有安排,让我来挽救明家的危難。”
明元盛听到这里忍不住笑了起来,似是在嘲笑她的自不量力。
明珠忽略掉他不屑的眼神,继续说道:“我那些好哥哥好弟弟们,没有一个接手外贸生意,十个里有九个都成天花天酒地。您指望他们振興家族,还不如指望我。起码我是真正入了这行,用心在钻研和探索,成功地打入了友商的內部,知晓了寶嘉的优勢和不足。我对明盛的状况也有一定了解,連明盛的骨干张源睿都入了我麾下,董申浩的股份也在我手中。您认为我是不是明家人还重要吗?”
等她说完最后一句话,明元盛的脸色大变,眼底闪烁着满满的难以置信。
他仍旧不相信凭她的一己之力能够搅弄风云,便直截了当地问:“是黎骥程教你这么做的?”
“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明珠说着自己摇摇晃晃站起了身,身后的两个保镖还想将她按跪回去,明元盛竟眼神深沉地抬手阻止了。
明珠心知自己已经引起了明元盛的注意,調动起了明元盛对她的興趣,暗自在心中窃喜。
她先兵后礼,说起恭维话:“我不知道多年前你们为何事闹得不愉快,但在时代发展快到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的背景下,强强联手才是大智慧。我和他的人现在虽在宝嘉,可明盛这棵大树仍有一抹阴凉荫蔽了一角。冤有头,债有主,我记恨的只有明升康
一人,如今大仇得报,我也不会迁怒明家分毫。”
明元盛或许知道明升康落难出自他们的手笔,但如她所料,不曾想到她会这么直白的说出来。
她这样,相当于是一种威胁。
——她能动明升康,就能动明家的任何一个人。今天要是让她在这里吃了亏,别怪她翻脸无情,痛下杀手。
局勢到现在已然颠覆性地反转。
她不是在拖延时间,为黎骥程争取救她的机会。
而是真的有足够的底气,想借着这股底气拿到一些收益。
明元盛唯有叹一口气:“他现在还好吗?”
明珠估摸着黎骥程快到了,一本正经地说:“您可以等他来了亲自问他。”
兴许是她和黎骥程心有灵犀,在她说完这句话的下一秒,就有人来通禀说黎骥程求见。
明元盛不可思议地望向她,震惊到了极点:“你什么时候叫他来的?”
明珠当然不会实话实说,这样显得她多被动。
她装腔作势地摆出一副运筹帷幄的架势,七分假话里掺了三分真话:“当然是在我在宝嘉放话说自己是明家人的时候,連您叫我来都是计劃中的一环。只不过这一切都是我一手策劃的,他之前毫不知情。”
黎骥程出场后,明元盛似乎开始对她说的话深信不疑。
可以见得黎骥程在老爷子心目中的分量还是很重的。
三不知是因爱生恨,是因为得不到才想毁掉。
明珠原本很在乎别人对她的尊重和认可是因为她自身还是看在黎骥程的份上,十分计较自己的功劳被安在了黎骥程头上。
但是她也逐渐坦然接受了她师承于黎骥程的事实。
并且由于格局与过去不同,已然没了斤斤计较的酸味。
今后她出风头的机会还有很多。
只不过有了因为过于优秀而被庸人嫉妒的遭遇,她已学会了低調内敛,明哲保身。
黎骥程来后,明珠悬着的心彻底放了回去,从听到他的名字的那一刻起就感到了实打实的安心。
见到他为了救她及时赶来,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黎骥程一来就拽了她一把,仔细看过她有没有受伤后,将她护在了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