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章
  不过——
  “你弃武从医,夫子和院长不生气?”
  李完对此还是有些担心的。
  军医道:“没弃武,只是觉得学医更适合自己性格喜好。我从外游历回来,跟夫子见过面,她说随我心意。只要不是危害康国、不忠君上、作奸犯科,其他皆可为之。”
  医师也没早些年那么受人鄙夷。
  她盘算一番,感觉当个军医也挺不错的,又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入仕,想封侯拜相。
  李完叹气:“那真好。”
  军医担心看着她:“你怎么了?”
  李完挠挠头,略带苦恼道:“前阵子得了一份机缘,嗯……就是揣摩上意,做了件可能流芳百世,也可能遗臭万年的事儿。我倒是不介意的,就是怕院长知道会气疯。”
  夫子性格温柔,不管那么多的。
  院长宁燕就不同了。
  人家不仅是她院长,还是侍中。
  自个儿随了祈中书,日后与院长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想想那副画面也有些压力。
  军医咂摸一下嘴:“你也不省心。”
  当年还在学院的时候就很让夫子头疼。
  李完卸下形象负担,笑得有些尴尬。
  军医没僭越追问是什么“机缘”,二人默契一致追忆学院时期的点点滴滴,说着说着就提到以前干群架的事。人生能有这么多值得回忆的趣事,一旁赵葳听得心神向往。
  只是——
  没看出来李完女君也曾少年意气。
  组织干群架都这么多回。
  不仅跟同级干架,还跟高一级的干架。
  典型的——放学别跑,约个地点定输赢。
  说着说着,军医笑得前仰后合。
  “记得君全当年极少吃亏,少有的两次还是犯在了同一个人手里,我记得那位学姐姓苗来着,叫什么敏来着……当时胳膊差点儿被她扭断,第二日射艺考核拿了丁下。”
  李完撇嘴纠正:“苗讷,苗希敏。”
  最重要的是:“补考拿了丙中。”
  虽然成绩不是很好看,但至少合格了。
  倒是那个苗讷——
  李完想起很久之前听说的一则传闻。
  “苗希敏好像退学肄业了?”
  军医知道这事儿:“据说受了情伤。”
  李完听闻,嗤之以鼻:“她那时也是十七八的年纪吧?果然脑子不是很好使,为了一个上不得台面的男人肄业退学,不知所谓。”
  天大的问题也不能拿自己前程当祭品。
  更何况,那只是一个男人。
  还是一个蒙骗她的虚伪男人。
  李完本想跟苗讷在官场一较高低,自己在书院输她一头不碍事,入仕之后肯定能扳回一城。谁曾想到处打听也打听不到此人动向。
  这个消息还是从夫子那边知道的。
  李完内心不知该唾弃,还是该惋惜。
  军医道:“或许有其他苦衷。”
  李完眉眼柔和些许:“或许吧,只是可惜,少了一个劲敌,否则的话,以她……”
  说来有点儿离谱。
  李完的文士之道是第一次跟苗讷干架落败后,意外来的。她以为第二次就能扳回,结果从对方身上也嗅到了类似同类的气息。苗讷笑吟吟将她手反扭后背,凑近她低语。
  【小学妹,明儿个有射艺月考是吧?】
  【我听说你射艺这门不是很理想?】
  李完听完,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
  厉声道:【你想做甚?】
  苗讷将她手扭了。
  这人奸诈,下手有分寸。
  她倒没有废掉她的手臂,而是让她胳膊扭伤静养十天半月,无法彻底发力。射艺本就是李完弱项,那次直接挂科,补考才擦着及格线通关,气得李完几个月没有缓过来。
  李完想养精蓄锐再报仇。
  结果苗讷不见踪影,肄业退学了。
  赵葳终于找到能插的话题。
  “苗希敏?她之前回来好一阵子了,据我所知,似乎拜了吏部尚书栾公义门下?”
  李完精神一振:“当真?”
  “自然是真的。”
  这不算一个秘密。
  李完心下盘算栾尚书跟祈中书的关系,并未听说二人关系不和,日后能打听打听。
  三人小坐了一炷香功夫,帐外传来脚步声。起初还以为是武卒巡逻,但很快就发现脚步是冲这里来的,赵葳起身去看:“钱将军?”
  钱邕满面春色。
  跟赵葳随便打了招呼,径直去找李完。
  李完也认出钱邕,起身行礼。
  钱邕笑呵呵摆手:“不必多礼,女君此次可是立了大功,老钱谢你都来不及呢。”
  还是他聪明——
  一看风向不对就先带兵来这里了。
  回头开战,自然是要速战速决,调兵也是遵从就近原则,这份军功还不是他独吞?
  第1189章 同窗重逢(中)
  钱邕的热情让李完格外不适应。
  她谦逊推辞,哪里敢将功劳独揽?
  若不是祈中书给自己机会,主上任用自己,同僚各种支持以及康国国力当靠山,她也没这份勇气在别国头上作天作地。别看她当时挺享受的,其实内心也十分忐忑不安。
  生怕事情没有按照她预期进行。
  钱邕蹙眉道:“瞧你年纪轻轻的,怎么说话一股子老油条的腔调?什么谢这个谢那个的,自己腰杆子不直,胆子不大,手把手教你也成不了事。是你的,就该是你的。”
  别看老钱自己也深谙官场生存之道,但他更欣赏那些怀揣“敢教日月换新天”朝气热血的年轻人。莽撞点就莽撞点,打仗么,要么阴暗到底,要么悍勇到死,虚与委蛇什么的,最叫人不喜欢。被钱邕戳穿套路,李完尴尬。
  赵葳显然是不惧钱邕这一套的。
  她直白打趣道:“怕只怕‘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盯着贞国这份功劳的人不少。”
  贞国不过是用来试水的小国。
  攻下它废不了多少力气。
  水平中上的将领都能争一争统帅位置。
  战事压力不大的时候,主上喜欢提拔年轻将领,钱叔和是老油条,主上未必会将机会给他。即便给,大概率也不会让他吃大头。肯定要塞几个年轻人,再安排老将压阵。
  这时候,钱邕却咧嘴露出一抹奸笑。
  竖着指头左右摇摆,故作高深莫测:“非也非也,这回绝对是老钱我大杀四方。”
  赵葳不知道他的勇气从哪儿来的。
  要是老将能争这块肉,钱邕争得过谁啊?
  钱邕这双眼睛毒辣,一眼看穿赵葳的心思:“大伟啊,你还别不信!你敢不敢跟老夫打一个赌?这次连你父亲都要禁战一场……”
  赵葳根本没听到相关风声。
  注意力都在最后半句:“父亲怎么了?为何会禁战?难不成是他犯了什么大错?”
  钱邕哼笑着道:“这就要怪你父亲他们糊涂了,老夫刚刚收到人脉传来的消息,主上昨日邀了一群人去开特殊朝会,你父亲也在。”
  这次朝会还是线下朝会。
  邀请名单只拟了一部分人。
  其他朝臣全部放假一天。
  这部分参加朝会的人回来之后,各个闭门思过。刚去的时候,他们其实不知道主上的用意。赵奉环顾一圈也没看到秦公肃的影子,三省的褚曜宁燕也都不在,只有祈善。
  赵奉趁着朝会还没开始,凑近跟祈善打听今儿怎么回事:【其他人都请了病假?】
  瘟疫肆虐也不可能病倒这么多人吧?
  祈善道:【大概是起晚了。】
  不是起晚了,朝会开始那些人都没来。
  主上提前通知今日政务繁忙,朝会时间可能比较久,干脆让宫人给他们准备桌椅,备上了茶水和点心,官员们不敢食用。倒不是他们不喜欢,而是朝会场合庄重,百官上朝时间早,担心朝会期间出虚恭或者闹肚子以至于殿前失仪,基本是饿着肚子来上朝。
  朝食要留到朝会散会才去吃。
  那些肠胃铁打的人例外。
  他们矜持不动筷子,宫人却主动帮他们将茶水斟上,福身行礼道:【您请用茶。】
  官员:【……】
  宫人这一举动就由不得他们不喝了。
  特地添上的话,基本都是主上的意思。
  官员只得举杯饮尽,又矜持吃了两块糕点,继续等朝会。还没一会儿,刚才的宫人去而复返,将茶杯全部续上。喝一杯,续上一杯,再喝一杯,再续一杯……循环往复。
  脑子再迟钝的人也发现问题了。
  关系好的直接眼神交流,关系次一些的言灵拉私聊,互相交换情报——不是,今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主上此举很不对劲啊!
  聪明人已发现端倪,其他人还在找线索。
  期间宫人还在不断添茶水。
  本该准时出现的主上却不见踪影。
  不过半个时辰,便有人先扛不住膀胱抗议,一张脸憋得发青,不得已询问宫人,主上何时能来。宫人只说不知道,瞧出此人不自在的坐姿,笑着提醒可以中途去解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