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
吴贤幽幽道:“不必如此。”
他如今不是高国国主,只是阶下囚。
未来前途,还要看沈幼梨怎么安置他。
旧臣满面愧赧。
却听吴贤低骂了一声:“老子也羡慕。”
不是羡慕被沈棠捧起的人,而是羡慕沈棠这份果决狠心。若换做他自己,他根本没这份魄力。就算告诉他这么做可以短时间凝聚人心,将自身威望推到巅峰,也没勇气。
无他——
一来风险太大,二来舍不得。
扪心自问,哪个主君能这么豁得出去?
吴贤做不到,所以羡慕嫉妒、酸得冒泡。
高国旧臣羡慕嫉妒,康国臣子忐忑期待。
第一册 名额有限,重臣都不够分,肯定轮不到自己,第二册第三册以及之后的,还是能想想的。回想这些年吏部考评,有人欢喜有人忧!消沉是短暂的,很快投入工作!
吏部考评,他们能更好!
其他重臣看似人淡如菊,实则暗中较劲。
他们可不满足于有个名额!
最在意的是第几册,第几名!
顾池作为主笔,优哉游哉,看不出丁点儿焦躁。一边想着怎么下笔,一边暗暗用余光去看白素。白素本不想理会他,认真用餐。动作看着慢条斯理,实则碗中食物以肉眼可见速度下降。直到被顾池看得烦了:“看我作甚?”
顾池终于等来白素的提问了,坐姿摆正:“少玄就不好奇第一册 能否榜上有名?”
白素道:“主上自有打算。”
一切都要看安排。
她道:“总不能为了虚名让主上为难。过于执着也容易伤臣僚间和气,犯不着。”
白素不知道名额有几个,只知道跟随主上从微末到如今的人太多,不好排个座次。
“褚尚书和祈中书两个板上钉钉。”
顾池笑容一僵:“其他人呢?”
白素道:“不分伯仲。”
顾池的后槽牙都要咬碎了,他本想给白素吃一颗定心丸,结果她反手捅自己一刀。
什么叫“不分伯仲”?
自己跟其他人怎么会是不分伯仲?
明明他跟褚无晦两个才是一档!
白素看着似乎要碎了的顾池,叹气:“是我失言,板上钉钉的人还有你,别闹。”
顾池:“……”
他默默将碎片粘了回去。
酸溜溜道:“少玄,会有你的。”
白素诧异抬眼:“主上与你透露了?”
顾池道:“这世上的男子与女子,也该知道女子不能修炼的真相。不是因为天道偏爱谁,不是因为女子天生缺陷。咱们康国的白将军可是真正的巾帼英杰,拿得出手!”
不争不抢也未必是真没有那份心思。
也可能是心中那点儿不自信。
白素别过脸:“少将话说满。若是我信了你的话,回头无我,你打算怎么交代?”
顾池:“那我单独为你立传。”
代代供奉,香火无尽。
白素神色一怔,露出罕见羞赧。
“我还是稀罕主上的。”
顾池垮下脸:“主上这份也是我代笔。”
白素笑着将帕子拍他额头。
“既是王命,尔还敢懈怠偷懒?”
顾池叹气将帕子摘下:“唉。”
写小说只是他打发时间的爱好,一旦变成上面派发下来的任务,性质就变味了,他还得绞尽脑汁给同僚们美化润色。举个典型例子,祈元良干的那些破事儿,让他咋夸?
莫名有种被逼良为娼、压良为贱的委屈。
那些知道这次轮不到自己的人就比较潇洒了,钱邕跟魏寿两个忙完,还能坐一个马路牙子喝酒。高国王都大火让民心崩塌,各地残部没花多少功夫就拿下来了,少数几支乱军也不成气候。魏寿钱邕两个这阵子顺风顺水。
钱邕手肘捅了一下魏寿:“老魏啊,那事都传遍了,你怎么没动静?真不心动?”
魏寿道:“没意思,只要褚杰没上第一册 ,不排老子面前,老子上哪一册都行。”
钱邕咂舌:“这有点难。”
魏寿脸色肉眼可见臭了三分。
不太痛快地问:“那你呢?”
钱邕叹气:“人要有自知之明。”
沈幼梨选他上首册,图他嘴巴贱?
第1152章 钻石戒指,名臣名士传(下)
这可是名臣名士传!
榜上无名难道是因为他不想上吗?
魏寿自知戳中了钱邕的痛脚,神情浮现瞬间不自然,宽慰道:“咳,老钱你也不用妄自菲薄。咱好歹也算一号人物,总能轮到。”
钱邕在康国地位待遇还是很特殊的。
归顺之前就是一号军阀头目,归顺之后也没被忌惮雪藏。不仅没被打压,沈棠还将钱邕残余的旧部都还给他,练兵打仗一件事儿没少。建国之后还让钱邕帮着修炼达人褚杰管理天枢卫事宜,有权调动部分兵马。试问,古往今来有几个武将能像他一样滋润?
论资排辈,钱邕也排得上号。
钱邕道:“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
他别的本事不突出,自我定位认知绝对远胜常人,心态好得很。一开始就没期待,自然谈不上失望。两个战场杀人不眨眼的武将,并肩坐马路牙子享受美酒和盛夏阳光。
“老魏,要不要猜猜首册有哪些人?”
魏寿:“猜对了有好处?”
“啧,你要什么好处?”
魏寿:“猜中,这个月酒水记你账。”
军营生活条件艰苦,无战事的时候纪律稍稍放松,趁休息跑出来喝两口是他少有的乐趣之一。即便是钱邕魏寿这种级别,每月供应的灵酒也有限:“反之,记我账上!”
钱邕打了打算盘,这事儿划算。
“赌了,输了不许赖。”
这事儿在钱邕二人看来简直就是送分题,名单很容易猜——沈幼梨一向护短恋旧,有好处都是先紧着那几个旧臣重臣,褚曜祈善几个没跑——不容易猜的是名额有几个。
为了平衡,肯定是文武一同上榜。
大概率文臣几个名额,武将几个名额,就算失衡也不会过于悬殊,六四开顶天了。
二人美滋滋想白赚对方一个月酒水,却忘了沈棠才是敲定最终名单的裁判,而她的脑回路与正常人迥异。当顾池过来探听名额,沈棠头也不抬道:“名额?拟定九人。”
九人?
这个数额比顾池想象中多一些。
“主上,九人会不会太多?虽说是首册,意义非凡,但也要从长远考虑——人才更迭并非一蹴而就,若首册将人都写上,之后几册怎么写?分量怕是远不如首册……”
真正的名臣名士传一册有八十一人,二十年一册,英雄人物涵盖大陆各地。康国这边按照半年一册频率,要不了几年就会面临尴尬局面——上榜之人质量一册不如一册。
顾池觉得人物可以再少点。
每人篇幅适当拉长,内容更详尽。
沈棠初时还不懂顾池为何这么说,脑子一转就知道他误会了,笑道:“望潮以为我打算一口气将重臣都写上去?你看我像是脑子发昏的?这不是一口气跟敌人透底,告诉他们我最看重什么人?他们各自有什么本事特长?”
作死也不能这么作死啊。
沈棠创办这本康国版本的名臣名士传,可不是只图一时好玩,她是准备长远发展。为了保证每一册质量和分量,重臣肯定不能一股脑都塞进去。每一册能上几个就行了。
顾池都这么想,其他人肯定也误会了。
沈棠认真解释道:“我是打算以‘三文、三武、一医、一墨、一庶’的比例挑选首册名单。文心文士和武胆武者广为人知,但康国能有如今的繁荣,也离不开医家墨家。”
珍贵的扬名机会也要带着它俩。
顾池既震惊又羞惭:“是池顾虑不周。”
一说到“名臣名士传”便只想到自家这一群重臣,却忘了名士与名臣是并列关系。
何谓名士?
无事痛饮,略通书文可谓名士。
名望高而不仕者也可谓名士。
这份职业的上限可以无限高,也可以非常低。主上不打算将名额都给文武重臣,也不打算将范围局限在朝堂。顾池心中有猜测,仍追问确认:“主上说的‘一庶’是?”
沈棠道:“是白身庶人。”
“只是没有功名?”
沈棠摇头:“人选我已经有了。”
她在空白书简写下一个名字:“就她。”
顾池接过一看,上面是一个女子的名字。
喃喃道:“李良花?”
“首册的‘一庶’名额就给她了。”
顾池跟随沈棠这么多年,加上还有文士之道加持,后者认识的人和经历的事情,他基本都知道。李良花这个名字有些熟悉,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最后还是靠着文心文士傲然的记忆力努力溯源,终于在一个犄角旮旯找到了。
他如今不是高国国主,只是阶下囚。
未来前途,还要看沈幼梨怎么安置他。
旧臣满面愧赧。
却听吴贤低骂了一声:“老子也羡慕。”
不是羡慕被沈棠捧起的人,而是羡慕沈棠这份果决狠心。若换做他自己,他根本没这份魄力。就算告诉他这么做可以短时间凝聚人心,将自身威望推到巅峰,也没勇气。
无他——
一来风险太大,二来舍不得。
扪心自问,哪个主君能这么豁得出去?
吴贤做不到,所以羡慕嫉妒、酸得冒泡。
高国旧臣羡慕嫉妒,康国臣子忐忑期待。
第一册 名额有限,重臣都不够分,肯定轮不到自己,第二册第三册以及之后的,还是能想想的。回想这些年吏部考评,有人欢喜有人忧!消沉是短暂的,很快投入工作!
吏部考评,他们能更好!
其他重臣看似人淡如菊,实则暗中较劲。
他们可不满足于有个名额!
最在意的是第几册,第几名!
顾池作为主笔,优哉游哉,看不出丁点儿焦躁。一边想着怎么下笔,一边暗暗用余光去看白素。白素本不想理会他,认真用餐。动作看着慢条斯理,实则碗中食物以肉眼可见速度下降。直到被顾池看得烦了:“看我作甚?”
顾池终于等来白素的提问了,坐姿摆正:“少玄就不好奇第一册 能否榜上有名?”
白素道:“主上自有打算。”
一切都要看安排。
她道:“总不能为了虚名让主上为难。过于执着也容易伤臣僚间和气,犯不着。”
白素不知道名额有几个,只知道跟随主上从微末到如今的人太多,不好排个座次。
“褚尚书和祈中书两个板上钉钉。”
顾池笑容一僵:“其他人呢?”
白素道:“不分伯仲。”
顾池的后槽牙都要咬碎了,他本想给白素吃一颗定心丸,结果她反手捅自己一刀。
什么叫“不分伯仲”?
自己跟其他人怎么会是不分伯仲?
明明他跟褚无晦两个才是一档!
白素看着似乎要碎了的顾池,叹气:“是我失言,板上钉钉的人还有你,别闹。”
顾池:“……”
他默默将碎片粘了回去。
酸溜溜道:“少玄,会有你的。”
白素诧异抬眼:“主上与你透露了?”
顾池道:“这世上的男子与女子,也该知道女子不能修炼的真相。不是因为天道偏爱谁,不是因为女子天生缺陷。咱们康国的白将军可是真正的巾帼英杰,拿得出手!”
不争不抢也未必是真没有那份心思。
也可能是心中那点儿不自信。
白素别过脸:“少将话说满。若是我信了你的话,回头无我,你打算怎么交代?”
顾池:“那我单独为你立传。”
代代供奉,香火无尽。
白素神色一怔,露出罕见羞赧。
“我还是稀罕主上的。”
顾池垮下脸:“主上这份也是我代笔。”
白素笑着将帕子拍他额头。
“既是王命,尔还敢懈怠偷懒?”
顾池叹气将帕子摘下:“唉。”
写小说只是他打发时间的爱好,一旦变成上面派发下来的任务,性质就变味了,他还得绞尽脑汁给同僚们美化润色。举个典型例子,祈元良干的那些破事儿,让他咋夸?
莫名有种被逼良为娼、压良为贱的委屈。
那些知道这次轮不到自己的人就比较潇洒了,钱邕跟魏寿两个忙完,还能坐一个马路牙子喝酒。高国王都大火让民心崩塌,各地残部没花多少功夫就拿下来了,少数几支乱军也不成气候。魏寿钱邕两个这阵子顺风顺水。
钱邕手肘捅了一下魏寿:“老魏啊,那事都传遍了,你怎么没动静?真不心动?”
魏寿道:“没意思,只要褚杰没上第一册 ,不排老子面前,老子上哪一册都行。”
钱邕咂舌:“这有点难。”
魏寿脸色肉眼可见臭了三分。
不太痛快地问:“那你呢?”
钱邕叹气:“人要有自知之明。”
沈幼梨选他上首册,图他嘴巴贱?
第1152章 钻石戒指,名臣名士传(下)
这可是名臣名士传!
榜上无名难道是因为他不想上吗?
魏寿自知戳中了钱邕的痛脚,神情浮现瞬间不自然,宽慰道:“咳,老钱你也不用妄自菲薄。咱好歹也算一号人物,总能轮到。”
钱邕在康国地位待遇还是很特殊的。
归顺之前就是一号军阀头目,归顺之后也没被忌惮雪藏。不仅没被打压,沈棠还将钱邕残余的旧部都还给他,练兵打仗一件事儿没少。建国之后还让钱邕帮着修炼达人褚杰管理天枢卫事宜,有权调动部分兵马。试问,古往今来有几个武将能像他一样滋润?
论资排辈,钱邕也排得上号。
钱邕道:“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
他别的本事不突出,自我定位认知绝对远胜常人,心态好得很。一开始就没期待,自然谈不上失望。两个战场杀人不眨眼的武将,并肩坐马路牙子享受美酒和盛夏阳光。
“老魏,要不要猜猜首册有哪些人?”
魏寿:“猜对了有好处?”
“啧,你要什么好处?”
魏寿:“猜中,这个月酒水记你账。”
军营生活条件艰苦,无战事的时候纪律稍稍放松,趁休息跑出来喝两口是他少有的乐趣之一。即便是钱邕魏寿这种级别,每月供应的灵酒也有限:“反之,记我账上!”
钱邕打了打算盘,这事儿划算。
“赌了,输了不许赖。”
这事儿在钱邕二人看来简直就是送分题,名单很容易猜——沈幼梨一向护短恋旧,有好处都是先紧着那几个旧臣重臣,褚曜祈善几个没跑——不容易猜的是名额有几个。
为了平衡,肯定是文武一同上榜。
大概率文臣几个名额,武将几个名额,就算失衡也不会过于悬殊,六四开顶天了。
二人美滋滋想白赚对方一个月酒水,却忘了沈棠才是敲定最终名单的裁判,而她的脑回路与正常人迥异。当顾池过来探听名额,沈棠头也不抬道:“名额?拟定九人。”
九人?
这个数额比顾池想象中多一些。
“主上,九人会不会太多?虽说是首册,意义非凡,但也要从长远考虑——人才更迭并非一蹴而就,若首册将人都写上,之后几册怎么写?分量怕是远不如首册……”
真正的名臣名士传一册有八十一人,二十年一册,英雄人物涵盖大陆各地。康国这边按照半年一册频率,要不了几年就会面临尴尬局面——上榜之人质量一册不如一册。
顾池觉得人物可以再少点。
每人篇幅适当拉长,内容更详尽。
沈棠初时还不懂顾池为何这么说,脑子一转就知道他误会了,笑道:“望潮以为我打算一口气将重臣都写上去?你看我像是脑子发昏的?这不是一口气跟敌人透底,告诉他们我最看重什么人?他们各自有什么本事特长?”
作死也不能这么作死啊。
沈棠创办这本康国版本的名臣名士传,可不是只图一时好玩,她是准备长远发展。为了保证每一册质量和分量,重臣肯定不能一股脑都塞进去。每一册能上几个就行了。
顾池都这么想,其他人肯定也误会了。
沈棠认真解释道:“我是打算以‘三文、三武、一医、一墨、一庶’的比例挑选首册名单。文心文士和武胆武者广为人知,但康国能有如今的繁荣,也离不开医家墨家。”
珍贵的扬名机会也要带着它俩。
顾池既震惊又羞惭:“是池顾虑不周。”
一说到“名臣名士传”便只想到自家这一群重臣,却忘了名士与名臣是并列关系。
何谓名士?
无事痛饮,略通书文可谓名士。
名望高而不仕者也可谓名士。
这份职业的上限可以无限高,也可以非常低。主上不打算将名额都给文武重臣,也不打算将范围局限在朝堂。顾池心中有猜测,仍追问确认:“主上说的‘一庶’是?”
沈棠道:“是白身庶人。”
“只是没有功名?”
沈棠摇头:“人选我已经有了。”
她在空白书简写下一个名字:“就她。”
顾池接过一看,上面是一个女子的名字。
喃喃道:“李良花?”
“首册的‘一庶’名额就给她了。”
顾池跟随沈棠这么多年,加上还有文士之道加持,后者认识的人和经历的事情,他基本都知道。李良花这个名字有些熟悉,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最后还是靠着文心文士傲然的记忆力努力溯源,终于在一个犄角旮旯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