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章
芈氏不肯走,但不意味着希望其他儿女陪自己送死。她答应了新主的安排,提前将三个孩子送出王都。只是在时机上,二人有分歧。芈氏道:“朝中这些人,哪个不盯着王宫动向?此时将人送走,前脚刚送,后脚就能落到他们手中,好拿来威胁咱们母子。”
趁乱送走是最安全的。
眼下还不够乱。
母子二人都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
或者说,沈棠兵马进攻速度太快。
康国最近一路兵马离王都不足一日路程,王都也只剩最后一座要隘防线。根据防线兵力估算,估计拖不了俩时辰。自打收到消息,王都陷入一片混乱,到处都是逃难的人影。芈氏望着宫殿,下了决心:“……奏折是不是提过,沈幼梨找了理由囚禁各地世家?”
新主道:“嗯。”
这一刻母子俩心有灵犀。
他们默契一致将这则消息放肆扩大,将囚禁改为诛杀,为的就是捆绑王都各家跟自己一起逃。吴贤给王都留下一万精锐没调走,这一万也是母子最后能调动的兵力。
时间紧迫,许多家财根本带不走。
又因车马不足,连人都不得不抛弃一批。
王都内外乱成一团。
芈氏其余子嗣打扮成逃难宫人,在心腹护送下混入难民人群,神不知鬼不觉就出了城。芈氏与其长子则在精锐护送下,与一众宗室勋贵、文武大臣和世家大族一起踏上逃亡。
一路都是哭声骂声马蹄声。
偶尔还有妇孺被踹下马车,车队能带的家当有限,无足轻重的人自然能被舍弃。
芈氏坐在车中闭眸。
这些动静让她想起早年颠沛流离的日子。
只剩一声叹息:“兜兜转转,逃不过。”
芈氏有种微妙预感,这次逃难只是徒劳。想来,这种预感不止她有,许多人也是心知肚明,但求生本能让他们抱一丝侥幸心理。
万一呢?
若能逃到邻国,或许能寻求庇护。
此举固然会寄人篱下,但总好过丧命。
不一会儿,长子弯腰入内,神色晦暗:“追兵没赶上来,有人离去前放了一把火。”
芈氏心下一惊:“谁放的?”
王都民居多为木材,干燥易燃,眼下兵荒马乱,根本没人有功夫去救火。就算沈幼梨愿意救火,待她兵马赶到,火势也大到无法控制,而城内还有诸多来不及撤离的庶民!风助火势,这场大火不知能葬送多少性命!
长子看了一眼队伍后方方向,不作声。
芈氏一眼便猜出真相。
她吐出一口浊气:“果真心狠!”
有胆量用一城的人给自己拖延时间。
简直是丧心病狂!
跟这群人同行,自己母子安全也堪忧。
不多时,逃难队伍也有人发现后方地平线那一抹橘红,瞬间如遭雷击。他们不知是谁放了这把火,只知道一点——回不去了。
第1122章 大火焚城(下)
三路兵马会师顺利。
击溃高国王都最后一层防线的时间比预期还短。沈棠作为国主,别看她自个儿穷得叮当响,但对给自己卖命的臣子相当大方。于是在金钱、名利、大饼以及各种鸡汤宣传下,大军行进速度犹如神助。全军上下都笼罩着一股“慢一步就抢不到军功”的阴霾,每逢这时都想埋怨老娘没多给生两条腿。
直到亢奋情绪被一场大火浇熄。
是的,大火!
高国王都方向升起了火光。
火势冲天,烧红大半个天幕。
沈棠心下一颤:“季寿,尔等随我来!”
两地隔得这么远还能看到火光,不敢想城内大火烧到什么程度。当即,她没丝毫迟疑,喊了几个文心文士先过去救火。其他人照常前行,注意沿途可能存在的埋伏。
乱世打仗毫无礼义廉耻可言。
沈棠也不敢赌这场大火是敌人破罐子破摔,想出来拖延己方进度的毒计,还是敌人用城池当诱饵引诱己方踏入的陷阱,意图来个鱼死网破。电光石火间就想到这些。
她想到了,其他人也如此。
“主上,小心陷阱。”
从理智来看,沈棠应该更加谨慎,适当放慢行军速度,反正救火什么的不是她分内的事,事后还能一纸诏书痛斥高国王庭如何丧尽天良,如何暴虐无道,自己则占据道德制高点抨击鞭尸高国。但,真这么做,她就不是沈幼梨了:“陷阱只能围困弱者。”
一个能困住蚂蚁的陷阱,对猛兽是不起作用的。救火跟攻城在她看来并不冲突。
“其余人照常行军,提高戒备!”
沈棠特地留下公西仇压阵,以防敌人突袭,自己则带着康时等人,用最快速度朝着火光靠近。康时听到命令颇感无奈,倒不是他不想跑这一趟,而是怕己方去得不合时宜。
这场大火也不知烧了多久,要是他们前脚赶到,王都后脚就彻底崩溃,化成一片火海……主上将这口锅甩自己身上了怎么办?
自己腰不好,背不了这么大的锅。
只是,这话不能说出口。
因为他心里清楚主上非得带上他的理由。
文心文士都有自己偏好的拿手言灵,而康时则是他们之中最擅长玩水的,每次打仗都喜欢用【水淹七军】冲击敌阵。其他文士在这方面不精通,没有比康时更合适的人选。
康时一心二用。
一边走神一边用余光探查沿路。
生怕敌人摸清主上的脾性,在路上搞一个大的!敌人影子没瞧见,倒是看到一抹幽绿光芒一闪而逝。他扭头看去,正好捕捉那抹幽绿在即墨秋身上化出大祭司衣袍。
合着这身装扮能跟武铠一样随叫随穿。
不用配合大军的速度,沈棠等人用最短时间赶到城外数里之地。这么远,狼嗥鬼叫仍能顺着风传入众人耳畔,她心情沉重地仰头。
王都上空的空气已经被火舌舔舐得扭曲,灼热气浪夹杂焦臭闯入鼻腔。一看眼前火势,她便知道这场大火是毒计而非陷阱。
“诸位,动手吧!”
能救多少救多少,尽人事,听天命!
说完,率先化出武铠,憋了一口气冲入火海。即墨秋随即跟上,踏上城墙瞬间,脚下以他为中心绽开一圈又一圈玄奥阵法纹路。木杖点上其中一片区域,神力倾泻。
“神赐·寒木春华,开阵!”
瞬息间,王都中心区域有巨物拔地而起。
那是一株树干粗壮到数个大汉都难以合抱的怪异植物,树冠密集,眨眼就延伸出无数树杈。这些树杈一头钻入地面,以大地为滋养,在地下疯狂蔓延穿梭。这些树枝对生命气息尤为敏锐,能第一时间查探地面有无活物。即墨秋布下此阵,一道人影从他身侧掠过。
伴随而来的还有风中的清冽水汽。
“水淹七军!”
水柱化龙,水龙从城外向上腾飞跨过高墙,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冲向大火上空。一道水龙,两道水龙,三道水龙……整整齐齐九道!它们在同一片区域同时解体,化作一场瓢泼大雨,精准落下。尽管水龙体型庞大,水量惊人,但跟这片火海相比不啻于杯水车薪!
康时见状也发愁。他立在刚熄火的残柱之上下定决心,这时候就不计较代价了!冲即墨秋道:“即墨大祭司,支援一点文气。”
即墨秋不做犹豫:“好!”
康时抬手化出两道文气化身。
化身分兵两路,继续用【水淹七军】,将尽可能多文气化成水,本体则发动文士之道。他睁眼道:“天地为局,众生做赌——”
振袖一挥,有了即墨秋文气支持,他也阔绰起来,三十二扇巨型牙牌依次飞向四面八方,连接成圆形将王都火场纳入其中。
随着牙牌依次到位,王都上空悄然浮现类似周天星辰一般的点点光芒。火光在康时眼中不断跳跃,掩盖住他此刻紧张的内心。
这份紧张瞬息就被坚毅取代。
城内庶民便是这盘棋上的筹码。
逢赌必输的他,唯有这时逢赌必赢!
“天地运气,皆在吾手。”一面牙牌翻转,其上纹路呈现浩瀚水波之状,随着他做出弯弓搭箭之状,周遭炙热出现明显的断崖骤降。天地之气如鲸吞海吸一般向他汇聚,目标正是那张飞到阵中的牙牌,“天公,助我!”
话音落,利箭出。
利箭没入牙牌,水波纹晃动。
这一箭似乎撕开了天河通向人间的口子,无数水柱向四面八方喷溅。可这种规模仍不敌大火,顶多化解这片区域窘境。就在康时面色难看的时候,另一道人影姗姗来迟,随着他的抵达,王都上空迅速汇聚雨云。
一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风雨晦暝。
初时细雨绵绵,尔后大雨滂沱。
有了这场神来之笔的大雨,康时狠狠舒了口气,顾不上自己也被淋成落汤鸡,露出诚挚的笑意,夸赞道:“公义,你来得正好!”
趁乱送走是最安全的。
眼下还不够乱。
母子二人都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
或者说,沈棠兵马进攻速度太快。
康国最近一路兵马离王都不足一日路程,王都也只剩最后一座要隘防线。根据防线兵力估算,估计拖不了俩时辰。自打收到消息,王都陷入一片混乱,到处都是逃难的人影。芈氏望着宫殿,下了决心:“……奏折是不是提过,沈幼梨找了理由囚禁各地世家?”
新主道:“嗯。”
这一刻母子俩心有灵犀。
他们默契一致将这则消息放肆扩大,将囚禁改为诛杀,为的就是捆绑王都各家跟自己一起逃。吴贤给王都留下一万精锐没调走,这一万也是母子最后能调动的兵力。
时间紧迫,许多家财根本带不走。
又因车马不足,连人都不得不抛弃一批。
王都内外乱成一团。
芈氏其余子嗣打扮成逃难宫人,在心腹护送下混入难民人群,神不知鬼不觉就出了城。芈氏与其长子则在精锐护送下,与一众宗室勋贵、文武大臣和世家大族一起踏上逃亡。
一路都是哭声骂声马蹄声。
偶尔还有妇孺被踹下马车,车队能带的家当有限,无足轻重的人自然能被舍弃。
芈氏坐在车中闭眸。
这些动静让她想起早年颠沛流离的日子。
只剩一声叹息:“兜兜转转,逃不过。”
芈氏有种微妙预感,这次逃难只是徒劳。想来,这种预感不止她有,许多人也是心知肚明,但求生本能让他们抱一丝侥幸心理。
万一呢?
若能逃到邻国,或许能寻求庇护。
此举固然会寄人篱下,但总好过丧命。
不一会儿,长子弯腰入内,神色晦暗:“追兵没赶上来,有人离去前放了一把火。”
芈氏心下一惊:“谁放的?”
王都民居多为木材,干燥易燃,眼下兵荒马乱,根本没人有功夫去救火。就算沈幼梨愿意救火,待她兵马赶到,火势也大到无法控制,而城内还有诸多来不及撤离的庶民!风助火势,这场大火不知能葬送多少性命!
长子看了一眼队伍后方方向,不作声。
芈氏一眼便猜出真相。
她吐出一口浊气:“果真心狠!”
有胆量用一城的人给自己拖延时间。
简直是丧心病狂!
跟这群人同行,自己母子安全也堪忧。
不多时,逃难队伍也有人发现后方地平线那一抹橘红,瞬间如遭雷击。他们不知是谁放了这把火,只知道一点——回不去了。
第1122章 大火焚城(下)
三路兵马会师顺利。
击溃高国王都最后一层防线的时间比预期还短。沈棠作为国主,别看她自个儿穷得叮当响,但对给自己卖命的臣子相当大方。于是在金钱、名利、大饼以及各种鸡汤宣传下,大军行进速度犹如神助。全军上下都笼罩着一股“慢一步就抢不到军功”的阴霾,每逢这时都想埋怨老娘没多给生两条腿。
直到亢奋情绪被一场大火浇熄。
是的,大火!
高国王都方向升起了火光。
火势冲天,烧红大半个天幕。
沈棠心下一颤:“季寿,尔等随我来!”
两地隔得这么远还能看到火光,不敢想城内大火烧到什么程度。当即,她没丝毫迟疑,喊了几个文心文士先过去救火。其他人照常前行,注意沿途可能存在的埋伏。
乱世打仗毫无礼义廉耻可言。
沈棠也不敢赌这场大火是敌人破罐子破摔,想出来拖延己方进度的毒计,还是敌人用城池当诱饵引诱己方踏入的陷阱,意图来个鱼死网破。电光石火间就想到这些。
她想到了,其他人也如此。
“主上,小心陷阱。”
从理智来看,沈棠应该更加谨慎,适当放慢行军速度,反正救火什么的不是她分内的事,事后还能一纸诏书痛斥高国王庭如何丧尽天良,如何暴虐无道,自己则占据道德制高点抨击鞭尸高国。但,真这么做,她就不是沈幼梨了:“陷阱只能围困弱者。”
一个能困住蚂蚁的陷阱,对猛兽是不起作用的。救火跟攻城在她看来并不冲突。
“其余人照常行军,提高戒备!”
沈棠特地留下公西仇压阵,以防敌人突袭,自己则带着康时等人,用最快速度朝着火光靠近。康时听到命令颇感无奈,倒不是他不想跑这一趟,而是怕己方去得不合时宜。
这场大火也不知烧了多久,要是他们前脚赶到,王都后脚就彻底崩溃,化成一片火海……主上将这口锅甩自己身上了怎么办?
自己腰不好,背不了这么大的锅。
只是,这话不能说出口。
因为他心里清楚主上非得带上他的理由。
文心文士都有自己偏好的拿手言灵,而康时则是他们之中最擅长玩水的,每次打仗都喜欢用【水淹七军】冲击敌阵。其他文士在这方面不精通,没有比康时更合适的人选。
康时一心二用。
一边走神一边用余光探查沿路。
生怕敌人摸清主上的脾性,在路上搞一个大的!敌人影子没瞧见,倒是看到一抹幽绿光芒一闪而逝。他扭头看去,正好捕捉那抹幽绿在即墨秋身上化出大祭司衣袍。
合着这身装扮能跟武铠一样随叫随穿。
不用配合大军的速度,沈棠等人用最短时间赶到城外数里之地。这么远,狼嗥鬼叫仍能顺着风传入众人耳畔,她心情沉重地仰头。
王都上空的空气已经被火舌舔舐得扭曲,灼热气浪夹杂焦臭闯入鼻腔。一看眼前火势,她便知道这场大火是毒计而非陷阱。
“诸位,动手吧!”
能救多少救多少,尽人事,听天命!
说完,率先化出武铠,憋了一口气冲入火海。即墨秋随即跟上,踏上城墙瞬间,脚下以他为中心绽开一圈又一圈玄奥阵法纹路。木杖点上其中一片区域,神力倾泻。
“神赐·寒木春华,开阵!”
瞬息间,王都中心区域有巨物拔地而起。
那是一株树干粗壮到数个大汉都难以合抱的怪异植物,树冠密集,眨眼就延伸出无数树杈。这些树杈一头钻入地面,以大地为滋养,在地下疯狂蔓延穿梭。这些树枝对生命气息尤为敏锐,能第一时间查探地面有无活物。即墨秋布下此阵,一道人影从他身侧掠过。
伴随而来的还有风中的清冽水汽。
“水淹七军!”
水柱化龙,水龙从城外向上腾飞跨过高墙,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冲向大火上空。一道水龙,两道水龙,三道水龙……整整齐齐九道!它们在同一片区域同时解体,化作一场瓢泼大雨,精准落下。尽管水龙体型庞大,水量惊人,但跟这片火海相比不啻于杯水车薪!
康时见状也发愁。他立在刚熄火的残柱之上下定决心,这时候就不计较代价了!冲即墨秋道:“即墨大祭司,支援一点文气。”
即墨秋不做犹豫:“好!”
康时抬手化出两道文气化身。
化身分兵两路,继续用【水淹七军】,将尽可能多文气化成水,本体则发动文士之道。他睁眼道:“天地为局,众生做赌——”
振袖一挥,有了即墨秋文气支持,他也阔绰起来,三十二扇巨型牙牌依次飞向四面八方,连接成圆形将王都火场纳入其中。
随着牙牌依次到位,王都上空悄然浮现类似周天星辰一般的点点光芒。火光在康时眼中不断跳跃,掩盖住他此刻紧张的内心。
这份紧张瞬息就被坚毅取代。
城内庶民便是这盘棋上的筹码。
逢赌必输的他,唯有这时逢赌必赢!
“天地运气,皆在吾手。”一面牙牌翻转,其上纹路呈现浩瀚水波之状,随着他做出弯弓搭箭之状,周遭炙热出现明显的断崖骤降。天地之气如鲸吞海吸一般向他汇聚,目标正是那张飞到阵中的牙牌,“天公,助我!”
话音落,利箭出。
利箭没入牙牌,水波纹晃动。
这一箭似乎撕开了天河通向人间的口子,无数水柱向四面八方喷溅。可这种规模仍不敌大火,顶多化解这片区域窘境。就在康时面色难看的时候,另一道人影姗姗来迟,随着他的抵达,王都上空迅速汇聚雨云。
一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风雨晦暝。
初时细雨绵绵,尔后大雨滂沱。
有了这场神来之笔的大雨,康时狠狠舒了口气,顾不上自己也被淋成落汤鸡,露出诚挚的笑意,夸赞道:“公义,你来得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