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8章
  一扭头,看到一张苍白近乎萎靡的脸,连黑山老妖看到他都要施舍他一口阳气。
  对方眼睛不复清亮,显然是贺述。
  他缓了口气,笑容僵硬。
  “沈君,莫要竭泽而渔。”
  丹府文宫一下子就被抽空,前所未有的空虚感让他眼前发黑,险些站不住脚。沈棠再不换人,今儿的祭品怕是变成他贺述了。
  沈棠:“啊,这么快吗?”
  贺述的脸色逼近锅底灰。
  偏偏沈棠还冲他摆手。
  大发慈悲道:“也罢,换人。”
  与祈善错身的时候,后者拍他肩:“莫要气馁,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
  贺述乜他,只冷冷呵了一声。
  然而,祈善的文气也没支撑多久。
  不多会儿就坐在贺述身边打坐调息。
  沈棠还在那儿喊:“下一个轮到谁了?”
  尽管治所在战争中摧毁大半,庶民被第一时间转移至别处,但毕竟故土难离,所以在战事停歇之后,便有不少庶民重返家园。
  他们没落脚处,只能带着从废墟翻找出来的家当,晚上找个地方窝着,白天再收拾废墟,将还能二次利用的建材拾掇出来。
  日头高悬,正是人多的时候。
  沈棠这边动静大,怎么可能不注意?
  第1113章 造房永动机
  以上南郡为核心的地区曾隶属于谷仁,境内民心无不归顺,沈棠和平接管这些地方之后,念在谷仁的面子上,对待谷仁旧部客客气气,对待境内庶民还免一年赋税,各项较为严厉的政策都是再三思量才在此地施行。
  由此,庶民对沈棠印象相当不错。
  果真是与先主谷公齐名的仁主。
  日积月累,这种念头也开始深入人心。
  特别是此次大战,无人不感激涕零。
  在沈棠之前,军阀大战不是抢人就是杀人,双方交战根本不看场合。普通人被卷入其中就当运气不好,等死就行。侥幸不死捡回一条命,大部分庶民撑不下去就只能自卖自身,为奴为婢也好过没命啊。这些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达官显贵,可不会搭理他们贱命,甚至还巴不得庶民卖身。庶民不卖地卖身,世家军阀之流哪来这么多佃户啊?
  总不能靠生。
  光靠老佃户生可生不出这么多人。
  乱世下,所有人都默认这条不成文规矩。
  沈棠的兵马却在此战给出另外答案,不仅没有抛弃城内庶民,反而匀出本就不多的守兵引导庶民从别处撤退。打完仗,不仅开了官仓还从牙缝挤出军饷,给受灾庶民提供能维持生存的干净食物和水源。就在城内庶民以为这已经够好了,却不想还有更好的。
  每天都能看到一群肌肉饱满、体格健硕的武卒整理废墟,这些武卒有男有女,一个个都能扛着比自身重数倍的东西到处跑。
  “这些大头兵能是帮咱们?”说话的人是附近认字最多的书生,也是公认最聪明的一个,“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这不是抢咱们之前,先一步将值钱的家伙什都拿走?”
  虽说上南郡从谷仁时代开始就没啥战事,但谁没一两个远房亲戚?这些远房亲戚可是亲身经历过屠城兵灾,知道那是何等恐怖的人间地狱!光听描述都会噩梦连连!
  一时间,闻者戚戚。
  也有人光脚不怕穿鞋。
  横竖贱命一条,要是这些土匪敢抢自己的东西,就跟他们拼了!抱着这个念头的人还不在少数。结果,事态发展又超出了他们一贯认知。这些武卒确实捡走废墟下有点儿价值的家伙什,但没有据为己有。反而上前对账,确认他们就是户主,便让他们将东西带走。
  末了还不忘提醒一句财不露白。
  也不是所有武卒都会友好。
  人性复杂,一个集体不可能都是言听计从、令行禁止的精兵良卒。监督力度不严的时候,也有人会抵挡不住利益引诱。官方便张贴告示,昭告全城,若有庶民发现财产被人侵占,不管侵占者是谁,官府都会严惩不贷!
  告发的庶民还会有嘉奖。
  但,若是诬告?
  那就诬告反坐!
  一系列手段下来,预料中的乱象并未发生,即便有也被当成典型处理了,杜绝一些小人想发灾难财的心思。经历一开始两天的混乱,之后庶民就专注投入重建家园。
  这一日也跟以往一样寻常。
  直到附近有人听到声响。
  一时间,风声鹤唳。
  不少人惶恐道:“有人打进来了——”
  “什么,敌人打来了?”
  惊慌声音夹杂着几个孩童刺耳的哭泣。
  众人忙不迭将手中重物一丢,一手抄起仅有的耕具防身,一手抄起放在一边玩耍的孩子,也有妇人将孩子用粗布一裹,再往背上一捆,拔腿就要随人群逃难。人群之中有人脚下踩空,重重跌倒。粗粝尖锐的石块磨破了手掌,擦出淤青,尖锐刺痛顺着伤口传遍全身。
  逃命要紧,这些人根本来不及去看伤势,匆匆爬起,一瘸一拐想要跟上人流。
  跑得慢了,推搡之间又摔一跤。
  这边人群的动静引起了附近武卒注意。
  “你们这是作甚?”
  数名武卒赶来想维持秩序,奈何人群已经大乱,根本没人听他们说了啥。无奈之下,武者只能气沉丹田,散发威势进行镇压。手段粗暴,但效果拔群,人群果然安静下来。
  武卒上前询问才知他们为何骚乱。
  “什么敌人打来了?”
  “根本就是没影儿的事情。”
  “即便有敌人,吾主也能将其斩杀!”
  “谁敢不开眼找死?”
  找死是不可能找死的。
  被镇压的普通人看着包围他们的几个武卒,心下寒意渐深。尽管恐惧到了极点,却不敢硬碰硬,生怕这些暴露本性的兵匪会要他们的命。武卒以为他们听懂了,略作警告:“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莫要再散播谣言!”
  众人唯唯诺诺应是。
  待武卒离开,绝望阴云也不曾散去。
  直到一声稚嫩童音钻入耳膜。
  那孩子被捆在亲娘背上,根本不知道发生了啥,大人们庆幸虎口余生的时候,她正在好奇张望,被远处一点点长高的屋子吸引全部注意力:“娘,你看,地里长房子了!”
  背着她的娘根本没给反应。
  孩子又天真地拍着亲娘肩膀。
  “娘,地头真的长出房子了!你看!”
  众人心中更加绝望。
  他们当然知道地头长出房子什么意思。
  不外乎是抵御敌人攻击的城墙。
  听说文心文士/武胆武者,招招手就能升起一堵高墙,搁在孩子眼中可不就是地里头长出房子?众人吓得不敢往那边看,也有胆子大的瞄了一眼。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嚯,真长出房子了!”
  急忙拍身边的人:“快看,快看!”
  “大家伙儿快看啊,真是房子!”
  “真没骗人,好阔气的房子!”
  一传十,十传百。
  人人都注意到远处地里头长出了房子。
  虽说隔得远,看得不是很清楚,但从模糊轮廓来看,这房子也比他们原先的老屋子豪华阔气。一溜的雪白墙壁,一水的乌黑瓦片,整整齐齐,在废墟中显得格外打眼。
  莫说年轻人没瞧过,老人都没听过。
  眼珠子都要揉出来了,看到的还是没变。
  “长出房子,真的长出房子了……”
  一开始的房子长得慢,一次就长一间、两间、三间,每次都要好半天,之后速度快了,房子一长就是十来间,石砖刷刷往上摞,不多会儿就开始盖房梁,封顶铺上瓦片。
  “这、这是真的吗?”
  他们听附近最有见识的书生说过,那个什么文士挥挥手就能让人产生幻觉,他们看到的这一幕,说不定也是假的。理智告诉他们可能是假的,内心却不受控制萌生妄想。
  “这些屋子会不会是给咱们住的?”
  他敢这么问是因为屋子长在他们的地里。
  身边有个大娘当即就呸了一声,唾沫跟喷壶洒出来的水一样飞溅四散:“给咱们住?也不低头看看自己什么跟脚?配住吗?”
  寻常地主富户都没这样漂亮的房子。
  他们算个屁,还敢做梦?
  “可那些地是……”
  存了相同心思的人不止一个。
  当即便有人提议:“要不上去看看?”
  “对,看看真假!”
  几个胆子大的从人群脱离,朝着那片会长屋子的神奇土地靠近。其他人站在原地紧张看着,眼睛一眨不眨。生怕眨眼的功夫,这几个胆大包天的愣头青原地暴毙了。
  他们担心的画面并未发生。
  几个年轻人顺利抵达。
  胆子最大那个抬手去摸白墙。
  冰凉粗糙又坚硬的手感真实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