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一只猫吃的比人还好。
这还不荒诞吗?
七八年前,家乡发生粮荒,饿到吃草根吃树皮吃泥巴,最后甚至是人吃人,到如今也才堪堪温饱而已,靠着辛劳干活一年到头终于能吃上几次荤腥。他妻子儿女一辈子都没吃过那样好的食材,却只是祈善收养的畜牲的每日猫粮。这一幕是何其的讽刺离谱?
如今又为了猫吃了几回次等的猫食,便要将他们捉拿去见官,这让他家人怎么活?这些猫吃的次等猫食,也是多少人一年到头吃不到的美味。自己又没有毒死它们……
只是让它们吃的差了点而已!
几人被拖出门,拖入院中。
眼瞧着事情再无转圜的可能,害怕、惶恐、绝望糅杂成团,最后变成了歇斯底里。
“狗官,狗官——不,猫官——”
董道没想到还能看这么一出。
待听到祈善被骂,担心看了过去。
“祈相,这——”
祈善神色波澜不惊,显然没有受影响,他将捂着素商双耳的右手拿开,漠声道:“如此家丑,让董老看笑话了。素商身体虽无碍,但年纪摆在这里,可有延寿之法?”
董道差点儿被祈善整不会了。
祈相这是认真的啊。
他诚恳摇头:“老夫没有这法子。”
董道连自己返老还童都还一头雾水呢,只知道是天地之气滋养了身体,让他年迈身体焕发新生,具体什么原理仍是不知。让素商延寿,总不能让这只猫也能学习修炼吧?
没听说动物也能的。
这不成了话本中的精怪妖兽?
祈善闻言,自是失落。
秉持着来都来了的原则,他又麻烦董道给府上的猫儿体检。看在“重金酬谢”的份上,董道也没拒绝。还真查出几只体内有虫病的猫,不过都不严重,喝点打虫药就行。
正如管事担心那样,祈善府上养猫资金被贪污一事很快传遍了王都,连蹲在王宫的沈棠都听说了。市井庶民去打听一圈,竟有不少人赞同庖子他们,还希望官府能轻判。
猫,怎么能跟人比呢?
这些人只是以前过得太苦了,见家人过得还不如猫好心疼了,这才动了歪脑筋,克扣猫食。人家真有坏心思,这些猫早被毒死了。他们确实做了错事,但本性并不坏的。
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
此人就住附近,听说还是官。
“重点是人过得苦,猫被克扣猫食?”
“难道不是这几个刁仆臧秽吗?”
什么时候对待臧秽之人都如此善良了?今日纵容高官家中刁仆臧秽,明儿是不是能宽恕官员贪污?官员回头卖个惨,说自己家中妻子老母吃穿用度没有谁谁好,于是动了歪心思,想要孝顺父母,这才贪污受贿?
“这两件事情,岂可并论?”
“嚯,这两件事情哪里不同了?是刁仆没有臧秽?瞧不起猫便能克扣猫食,瞧不起人怎么不能克扣人粮?臧秽就是臧秽,拿自己家人和一只猫说事儿,难怪是刁仆呢。”
也就是现在,搁在以前尸体都能凉了。
市井为了这事儿吵得热闹。
朝堂也吃了一波瓜。
因为第二天,就有御史参祈善,说他治家不严,居然连下人都管束不好,家中冒出了个刁仆。如此眼光,实在是令人担忧。一屋不扫又如何扫天下?祈相该为此受罚。
朝臣们目光敬佩地看向这位仁兄。
好家伙,熟面孔。
不正是上次参祈相贪污的小伙儿么?
跟着,视线又聚集在顾池身上。
御史大夫帐下人才济济啊。
顾池:“……”
“臣有本奏,参祈相奢靡……”
他家住在热闹繁华地区,出门就能吃瓜。哪怕祈善占着理,但民间因为他养猫资金过多引起舆论争议,祈相也该为此负责,稍微收敛,而不是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
祈善对这种程度的骚扰完全免疫,御史台是群见谁都咬的疯狗,而他最讨厌狗了。
“本相养猫花你钱了?”
“这倒是没有。”
“贵府一等丫鬟吃穿用度比寻常富户闺秀更好,本相是不是也能说你奢靡无度?”
“下官祖上是几代积蓄……”
祈善冷笑:“区区不才,一代积蓄便足以将素商当大家闺秀养着,不劳你操心。”
百官:“……”
素商居然是祈相家的猫???
第962章 弃养
祈善呛人是有一套的,那名官员憋青了一张脸,心中暗道祈相怎么不分好赖:“虽说如此,但祈相这般作为,坊间市井盛传流言对你不利,也有损王庭百官名声……”
哪怕大家伙儿都知道祈善家底丰厚,养猫多年没花一分民脂民膏,为官数载,一向闻风奏事的御史台也没能抓到他实质性把柄,膝下仅有一女,唯一的爱好就是养猫,属于百官之中的清流人物,但“好名声”不是“问心无愧”、“坦荡磊落”就能维系的。
好名声不等于好官。
前朝多少贪官污吏在吃牢饭之前,名声极佳?名声是经营的,而祈相此举在砸锅。重要的不是他怎么做,而是庶民怎么想。
跟他们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祈善道:“本相会在意这个?”
他养猫而已,又不是养三妻四妾?
不去盯着那些后院妻妾成群的,盯着他一个爱养猫的孤家寡人?祈善性情如此,他可以委屈自己,但绝对不能委屈自己的猫。只要他养猫的钱来路干净,管他怎么养猫?
吃瓜的百官:“……”
同朝第五载了,第一次看到祈相耍赖。
照他们说,这事儿都是小事。
百官以为自己就是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万万没想到他们是路过还挨了巴掌的狗。见御史台御史不依不饶,祈善冷笑道:“此前偶闻一同僚后宅女眷颇多,以前世道混乱,娶妻纳妾多少个也无人在意。如今乾坤重塑,有些事情,是不是也该照着章程走呢?”
“说句难听的,本官养只猫才多少钱?但养一房娇妻美妾,每月的月例,身边伺候仆从的开销,四季新衣,胭脂水粉,三餐嚼用,试问哪一项不比养猫更加奢靡?倘若本相养猫都遭受民间诟病挞伐,衮衮诸公还有几个皮肉尚在的?”祈善的视线犹如尖刀,一一掠过在场官员,有人岿然不动,有人心虚莫名,但无一例外都在内心骂骂咧咧。
跟养人相比,养猫的成本确实不高。
祈善又道:“再说了,本相以微末俸禄,不仅养了猫,还养了九十八个弃婴。”
那个头铁御史纠正:“一百一十八个。”
祈善:“……何时又多了二十个?”
御史和吃瓜百官:“……”
祈善略微一想,便知道多出来的二十个女婴从何而来,多半是君巧从坤州行医带回来的。父女俩重聚时间太短,还未来得及聊到这个话题。不过,这不重要,九十八个弃婴和一百一十八个弃婴也没什么区别。作为众神会在西北大区的主社,贪污亿点点很正常的。
说着又想起一事儿。
“你怎么知道如此清楚?”
好家伙,这小子不会盯着他家参吧?
那名御史的表情说明了一切。
这事儿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了。
沈棠自然不可能因为这种事情说祈善什么,她跟素商也有感情的,也没有说御史台这边小题大做,言官不疯一点,逮着谁咬谁,认真督查百官,只会滋生愈来愈多蛀虫。
不过,她下朝后让人去市井转了一圈。
仅是半天功夫,庶民议论的话题就变成了祈善养了一百一十八号弃婴,每个弃婴都是祈善之女,祈妙亲自接生救回来的。这么多孩子,祈相二话不说全都养了,大善人!
起初庶民都不相信此事是真。
哪有这么多弃婴让他养?
待听闻弃婴清一色都是女婴,不少人沉默了,因为他们知道这事儿是真的。他们一般就养两三个,大的带小的,还能帮家中干家务,数量再多就不划算了。尽管在如今的康国,女性也能修炼,也给适龄女丁分田,让女儿一样有机会成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但庶民又不知道怎么看资质。
在女婴长成前的投资都要承担风险。
每个女婴对于他们而言都是豪赌。
资质这点,男婴女婴概率等同。
在同等条件下,男婴长大之后没有修炼资质,也能成为家庭劳力,反观女婴在这点就差一线,养女婴的收益比男婴小点,但风险更高。民间弃养女婴之风虽有遏制,但并未彻底杜绝干净。祈妙是女医,专门给妇人看诊接生,确实有机会收养这么多女婴……
自然,也有心思阴暗之人。
“尔等愚民如此天真,这天底下有几个官是好的?谁知道他养这些女婴,是为了积德行善,还是为了日后给自己谋利?这些女婴长大成人之后,用处可多着呢——”
这还不荒诞吗?
七八年前,家乡发生粮荒,饿到吃草根吃树皮吃泥巴,最后甚至是人吃人,到如今也才堪堪温饱而已,靠着辛劳干活一年到头终于能吃上几次荤腥。他妻子儿女一辈子都没吃过那样好的食材,却只是祈善收养的畜牲的每日猫粮。这一幕是何其的讽刺离谱?
如今又为了猫吃了几回次等的猫食,便要将他们捉拿去见官,这让他家人怎么活?这些猫吃的次等猫食,也是多少人一年到头吃不到的美味。自己又没有毒死它们……
只是让它们吃的差了点而已!
几人被拖出门,拖入院中。
眼瞧着事情再无转圜的可能,害怕、惶恐、绝望糅杂成团,最后变成了歇斯底里。
“狗官,狗官——不,猫官——”
董道没想到还能看这么一出。
待听到祈善被骂,担心看了过去。
“祈相,这——”
祈善神色波澜不惊,显然没有受影响,他将捂着素商双耳的右手拿开,漠声道:“如此家丑,让董老看笑话了。素商身体虽无碍,但年纪摆在这里,可有延寿之法?”
董道差点儿被祈善整不会了。
祈相这是认真的啊。
他诚恳摇头:“老夫没有这法子。”
董道连自己返老还童都还一头雾水呢,只知道是天地之气滋养了身体,让他年迈身体焕发新生,具体什么原理仍是不知。让素商延寿,总不能让这只猫也能学习修炼吧?
没听说动物也能的。
这不成了话本中的精怪妖兽?
祈善闻言,自是失落。
秉持着来都来了的原则,他又麻烦董道给府上的猫儿体检。看在“重金酬谢”的份上,董道也没拒绝。还真查出几只体内有虫病的猫,不过都不严重,喝点打虫药就行。
正如管事担心那样,祈善府上养猫资金被贪污一事很快传遍了王都,连蹲在王宫的沈棠都听说了。市井庶民去打听一圈,竟有不少人赞同庖子他们,还希望官府能轻判。
猫,怎么能跟人比呢?
这些人只是以前过得太苦了,见家人过得还不如猫好心疼了,这才动了歪脑筋,克扣猫食。人家真有坏心思,这些猫早被毒死了。他们确实做了错事,但本性并不坏的。
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
此人就住附近,听说还是官。
“重点是人过得苦,猫被克扣猫食?”
“难道不是这几个刁仆臧秽吗?”
什么时候对待臧秽之人都如此善良了?今日纵容高官家中刁仆臧秽,明儿是不是能宽恕官员贪污?官员回头卖个惨,说自己家中妻子老母吃穿用度没有谁谁好,于是动了歪心思,想要孝顺父母,这才贪污受贿?
“这两件事情,岂可并论?”
“嚯,这两件事情哪里不同了?是刁仆没有臧秽?瞧不起猫便能克扣猫食,瞧不起人怎么不能克扣人粮?臧秽就是臧秽,拿自己家人和一只猫说事儿,难怪是刁仆呢。”
也就是现在,搁在以前尸体都能凉了。
市井为了这事儿吵得热闹。
朝堂也吃了一波瓜。
因为第二天,就有御史参祈善,说他治家不严,居然连下人都管束不好,家中冒出了个刁仆。如此眼光,实在是令人担忧。一屋不扫又如何扫天下?祈相该为此受罚。
朝臣们目光敬佩地看向这位仁兄。
好家伙,熟面孔。
不正是上次参祈相贪污的小伙儿么?
跟着,视线又聚集在顾池身上。
御史大夫帐下人才济济啊。
顾池:“……”
“臣有本奏,参祈相奢靡……”
他家住在热闹繁华地区,出门就能吃瓜。哪怕祈善占着理,但民间因为他养猫资金过多引起舆论争议,祈相也该为此负责,稍微收敛,而不是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
祈善对这种程度的骚扰完全免疫,御史台是群见谁都咬的疯狗,而他最讨厌狗了。
“本相养猫花你钱了?”
“这倒是没有。”
“贵府一等丫鬟吃穿用度比寻常富户闺秀更好,本相是不是也能说你奢靡无度?”
“下官祖上是几代积蓄……”
祈善冷笑:“区区不才,一代积蓄便足以将素商当大家闺秀养着,不劳你操心。”
百官:“……”
素商居然是祈相家的猫???
第962章 弃养
祈善呛人是有一套的,那名官员憋青了一张脸,心中暗道祈相怎么不分好赖:“虽说如此,但祈相这般作为,坊间市井盛传流言对你不利,也有损王庭百官名声……”
哪怕大家伙儿都知道祈善家底丰厚,养猫多年没花一分民脂民膏,为官数载,一向闻风奏事的御史台也没能抓到他实质性把柄,膝下仅有一女,唯一的爱好就是养猫,属于百官之中的清流人物,但“好名声”不是“问心无愧”、“坦荡磊落”就能维系的。
好名声不等于好官。
前朝多少贪官污吏在吃牢饭之前,名声极佳?名声是经营的,而祈相此举在砸锅。重要的不是他怎么做,而是庶民怎么想。
跟他们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祈善道:“本相会在意这个?”
他养猫而已,又不是养三妻四妾?
不去盯着那些后院妻妾成群的,盯着他一个爱养猫的孤家寡人?祈善性情如此,他可以委屈自己,但绝对不能委屈自己的猫。只要他养猫的钱来路干净,管他怎么养猫?
吃瓜的百官:“……”
同朝第五载了,第一次看到祈相耍赖。
照他们说,这事儿都是小事。
百官以为自己就是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万万没想到他们是路过还挨了巴掌的狗。见御史台御史不依不饶,祈善冷笑道:“此前偶闻一同僚后宅女眷颇多,以前世道混乱,娶妻纳妾多少个也无人在意。如今乾坤重塑,有些事情,是不是也该照着章程走呢?”
“说句难听的,本官养只猫才多少钱?但养一房娇妻美妾,每月的月例,身边伺候仆从的开销,四季新衣,胭脂水粉,三餐嚼用,试问哪一项不比养猫更加奢靡?倘若本相养猫都遭受民间诟病挞伐,衮衮诸公还有几个皮肉尚在的?”祈善的视线犹如尖刀,一一掠过在场官员,有人岿然不动,有人心虚莫名,但无一例外都在内心骂骂咧咧。
跟养人相比,养猫的成本确实不高。
祈善又道:“再说了,本相以微末俸禄,不仅养了猫,还养了九十八个弃婴。”
那个头铁御史纠正:“一百一十八个。”
祈善:“……何时又多了二十个?”
御史和吃瓜百官:“……”
祈善略微一想,便知道多出来的二十个女婴从何而来,多半是君巧从坤州行医带回来的。父女俩重聚时间太短,还未来得及聊到这个话题。不过,这不重要,九十八个弃婴和一百一十八个弃婴也没什么区别。作为众神会在西北大区的主社,贪污亿点点很正常的。
说着又想起一事儿。
“你怎么知道如此清楚?”
好家伙,这小子不会盯着他家参吧?
那名御史的表情说明了一切。
这事儿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了。
沈棠自然不可能因为这种事情说祈善什么,她跟素商也有感情的,也没有说御史台这边小题大做,言官不疯一点,逮着谁咬谁,认真督查百官,只会滋生愈来愈多蛀虫。
不过,她下朝后让人去市井转了一圈。
仅是半天功夫,庶民议论的话题就变成了祈善养了一百一十八号弃婴,每个弃婴都是祈善之女,祈妙亲自接生救回来的。这么多孩子,祈相二话不说全都养了,大善人!
起初庶民都不相信此事是真。
哪有这么多弃婴让他养?
待听闻弃婴清一色都是女婴,不少人沉默了,因为他们知道这事儿是真的。他们一般就养两三个,大的带小的,还能帮家中干家务,数量再多就不划算了。尽管在如今的康国,女性也能修炼,也给适龄女丁分田,让女儿一样有机会成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但庶民又不知道怎么看资质。
在女婴长成前的投资都要承担风险。
每个女婴对于他们而言都是豪赌。
资质这点,男婴女婴概率等同。
在同等条件下,男婴长大之后没有修炼资质,也能成为家庭劳力,反观女婴在这点就差一线,养女婴的收益比男婴小点,但风险更高。民间弃养女婴之风虽有遏制,但并未彻底杜绝干净。祈妙是女医,专门给妇人看诊接生,确实有机会收养这么多女婴……
自然,也有心思阴暗之人。
“尔等愚民如此天真,这天底下有几个官是好的?谁知道他养这些女婴,是为了积德行善,还是为了日后给自己谋利?这些女婴长大成人之后,用处可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