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在这个人均寿命不长的世道,董老医师也没想着荣华富贵,只是放不下失怙失恃的年幼孙儿。当他厚着脸皮委婉提出这个请求,那位高官先是错愕一瞬,跟着尽数化为刺人的讥嘲和轻蔑。作为大人物,高官没直言拒绝,也没给下许诺,只让诊金厚一成。
第二日,借口府上有贵客临门。
让管事送上诊金,恭恭敬敬请出去。
董老医师心知希望不大,但仍抱着一丝希望,在附近徘徊了两日,想蹲人,终于蹲到那位高官休沐回府,随行还有两名同僚。当董老医师想上前喊住马车,还未靠近就被护卫推开,动静惊动了车厢内的人物。
高官撩起车厢珠帘,眼神冰冷。
瞥了一眼,冷淡放下。
董老医师手肘被撞得破皮,疼意还未缓解便听到车厢内传来高官同僚的询问。
【拦路是谁?瞧装扮,是有冤情?】
高官淡声:【不是,方技之流。】
同僚听出他话中的不喜,问:【你府上小郎不是病愈了?怎么还有医工上门?】
同僚以为董老医师也是来碰运气的。
这种听到谁家怪病就不请自来的,本事或许没多少,但肯定存了扬名图财心思。
高官道:【就是他医好的。】
同僚诧异:【那为何会……】
【他医术是不错,只可惜心术不正,欲挟恩图报入医署。找踏脚石居然找到本官头上,这些方技之流,无怪乎惹人生厌。】
同僚没想到会是如此。
他不认识董老医师,但认识同僚。
自然更相信同僚的话。
【可惜,有医术却无医德。】
高官笑了笑:【是啊,下等医。吾儿患的是怪疾,来得突兀,是不是此人治好得还不好说呢。连天下名医之首的医署太医令都不曾听闻的病,区区铃医之流,怎么治得好?家母在吾儿病愈之前,给庙宇捐三千银,法会办了三场,必是神佛保佑。】
下等医!
简简单单三个字,便让人如坠冰窖。董老医师的心从未有一日像这天这般动摇,甚至萌生弃医的心思。回去枯坐了一夜,发现自己除了这一身医术,并无其他特长。
他甚至不能像祖辈一样种田。
当年父亲病故,家中没有分文还欠债,债主听说此事上门讨债,生怕走慢两步就成坏账。彼时还是三伏天,遗体发臭被拦着无法入土,母亲只好忍痛将几亩薄田卖掉还清债,这事也成了她的心结,没两年去了,临终前拉着他手不住道歉。若这些田还在,他还有退路,不当铃医还能去种田,但田被卖了,他行医多年也没攒下钱去买田……
天亮了,他继续当个【下等医】。
内心彻底绝了此前的念头。
只能给庶民看病也好,饿不死就行。
董老医师的故事让沈棠沉默好一会儿,直到他叹气说:“听闻言灵文章之中,有一句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沈君,医工一直被认定为方技之流。”
沈棠驳斥:“它不是!”
医闹也不能这么闹!
救人救命的时候恨不得给人下跪,病愈之后极尽诋毁,还将病愈归咎于三千银办的三场法会……沈棠不是很懂这种奇葩逻辑。能做到高官位置的,脑子应该可以啊。
董老医师笑容带着几分释然。
“是啊,沈君说它不是。”
他活了这么多年,什么人说真话,什么人说假话,什么人说违心之言,他还是有些判断的。董老医师认识北啾,也在医馆听病患谈及载着她上值下值的“坐骑”,知道她作为女性墨者却有类似武胆言灵的变化手段。既然工匠能如此,医工如何不能呢?
又好比林风这些能修炼的女君。
“所以,这一礼,沈君值得。”董老医师说着又行一礼,他的孙子急忙跟上。
“心意我心领了,只是董老毕竟上了年岁……”一身老胳膊老腿就别折腾了,他要行礼还是磕头,让孙子代为执行就行。完全忽视了董老医师重返青春的年轻面貌。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
得知青年竟是董老医师,她就很难再扭转对方在自个儿心中的形象,总觉得他身体很脆,她错开话题:“文士、武者和墨者都有专属的信物,董老如今入了医家,还开启圣殿,应该也有这些吧?可否开开眼?”
尽管董老医师跟北啾一样都是开启圣殿之人,但他对自身能力的掌控显然比北啾好得多,那些题没有白刷。不需要沈棠帮忙引导,只需说一下具体操作,他便能化出。
因为不习惯,费了好大劲儿。
沈棠看着他化出的东西沉默了。
她的身体比牛还壮实,这些年只有几次小病,军医开两贴药就好,根本没见过这个时代治疗疾病的用具。在她的记忆中,针灸的针应该是电视剧那种金针银针才对。
结果——
“这是什么?”
沈棠指着他手中的石块。
石块巴掌大,扁平状,正面刻着“大医精诚”四个线条匀净、行笔圆转的篆书,背面刻着“董氏行道”四个字。除了这块石头,他手中还有一本空白的“无字书”……
新职业信物都是两件起步,沈棠羡慕。
“沈君,这是砭石。”
董老医师心中有所感应。
这块“砭石”又化作了石针。
褚曜道:“砭,以石刺病也。”
沈棠看看石针,又看了看褚曜,这跟她以为的不一样:“不应该是金针银针?”
医士行医不用金针银针用石针?
董老医师和褚曜都被她问题干沉默了,褚曜轻咳着纠正自家主公离谱的错误:“所谓‘药石罔效’就是药剂与砭石二物。”
主公也不想想董老医师被顾池捡回去是什么模样和经济状态,衣裳打了二十多个补丁还舍不得换新衣,浑身上下别说金银做的针具,就是铜板,他也摸不出几个……
沈棠:“……”
好一会儿,她扭头问董老医师。
“董老施针可还缺一套金针?”
董老医师憋出一句:“不用……”
金针怎么能拿来救人呢?
沈棠:“???”
当下的冶炼技术不高,金针这玩意儿还真不能用来救人,董老医师倒是在做梦的时候考到施针操作。只可惜梦境始终是梦境,其他地方医术发展好点,倒是会不同。
沈棠:“……”
这就触及到知识盲区了。
她果断转移话题。
“这本无字天书又是什么?”
董老医师耐心十足:“是‘诊籍’。”
沈棠眼神清澈而懵懂。
他道:“就是写病案的册子。”
碰到什么疑难杂症可以记录上去。
册子还有专门记录药剂的地方。
这两样都是好东西。
他很满足,但沈棠却觉得这跟董老医师五年考试相比,付出和收获有些不成比。
“非攻”和“兼爱”也是辅助用品,但墨者入门门槛并没有医士那么变态严苛。
北啾她们还能化出挖掘机呢。
医家作为与之并列的圣殿之一,不可能就给一块可以变化石针的石头,一本可以无限书写病案药剂的书吧?这两样不能说一无是处,但价值确实不多。
沈棠腹诽:“医家圣殿可真小气。”
“自然不止如此。”
董老医师抬手凝气。
这次比上一次顺利许多。
气息化作数枚碧绿色长针。
第909章 猎医
碧绿长针除了颜色,其他跟沈棠认知中的针具很相似,散发着令人心神舒畅的勃勃生机。董老医师虽是其拥有者,但也是第一次运气化针:“老夫活了这把年头,不是没见过旁人施展言灵,武气化出的战马武铠见得多,但都不如今日这般强烈……”
这种情绪是他曾经穷极想象力都无法模拟一二的,只有亲身体验一回才知道,原来凡人真的能拥有传闻中神仙才有的手段。握住长针瞬间,体内气息流转,莫名自信油然而生——判官笔下勾魂,阎王殿前抢人。
脑中不由得浮现梦中老者的话。
【生死人,肉白骨,有何不可!】
董老医师走神几息,又被沈棠好奇提问拉回:“董老,这个能用来施针吗?”
他答:“嗯,能。”
沈棠又问:“那能拿来杀人吗?”
董老医师险些被她问不会了,自个儿救了大半辈子的人,还真没杀过人,道:“杀人倒是能杀,但老夫手上不沾人命……”
哪怕是碰上仇家,也顶多见死不救。
至于说杀人——
谁能比医师更了解人体要害?
医师要杀人,简直不要太方便。
不过这种“方便”只针对普通人,文心文士和武胆武者不属于此列。这些人有气息护体,除非被人砍头,否则哪怕是穿肠烂肚的毒药,甚至是心脏被人刺穿,理论上也能苟延残喘一会儿,这点时间足够他们反杀。更大的可能是在伤害造成之前被人发现。
第二日,借口府上有贵客临门。
让管事送上诊金,恭恭敬敬请出去。
董老医师心知希望不大,但仍抱着一丝希望,在附近徘徊了两日,想蹲人,终于蹲到那位高官休沐回府,随行还有两名同僚。当董老医师想上前喊住马车,还未靠近就被护卫推开,动静惊动了车厢内的人物。
高官撩起车厢珠帘,眼神冰冷。
瞥了一眼,冷淡放下。
董老医师手肘被撞得破皮,疼意还未缓解便听到车厢内传来高官同僚的询问。
【拦路是谁?瞧装扮,是有冤情?】
高官淡声:【不是,方技之流。】
同僚听出他话中的不喜,问:【你府上小郎不是病愈了?怎么还有医工上门?】
同僚以为董老医师也是来碰运气的。
这种听到谁家怪病就不请自来的,本事或许没多少,但肯定存了扬名图财心思。
高官道:【就是他医好的。】
同僚诧异:【那为何会……】
【他医术是不错,只可惜心术不正,欲挟恩图报入医署。找踏脚石居然找到本官头上,这些方技之流,无怪乎惹人生厌。】
同僚没想到会是如此。
他不认识董老医师,但认识同僚。
自然更相信同僚的话。
【可惜,有医术却无医德。】
高官笑了笑:【是啊,下等医。吾儿患的是怪疾,来得突兀,是不是此人治好得还不好说呢。连天下名医之首的医署太医令都不曾听闻的病,区区铃医之流,怎么治得好?家母在吾儿病愈之前,给庙宇捐三千银,法会办了三场,必是神佛保佑。】
下等医!
简简单单三个字,便让人如坠冰窖。董老医师的心从未有一日像这天这般动摇,甚至萌生弃医的心思。回去枯坐了一夜,发现自己除了这一身医术,并无其他特长。
他甚至不能像祖辈一样种田。
当年父亲病故,家中没有分文还欠债,债主听说此事上门讨债,生怕走慢两步就成坏账。彼时还是三伏天,遗体发臭被拦着无法入土,母亲只好忍痛将几亩薄田卖掉还清债,这事也成了她的心结,没两年去了,临终前拉着他手不住道歉。若这些田还在,他还有退路,不当铃医还能去种田,但田被卖了,他行医多年也没攒下钱去买田……
天亮了,他继续当个【下等医】。
内心彻底绝了此前的念头。
只能给庶民看病也好,饿不死就行。
董老医师的故事让沈棠沉默好一会儿,直到他叹气说:“听闻言灵文章之中,有一句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沈君,医工一直被认定为方技之流。”
沈棠驳斥:“它不是!”
医闹也不能这么闹!
救人救命的时候恨不得给人下跪,病愈之后极尽诋毁,还将病愈归咎于三千银办的三场法会……沈棠不是很懂这种奇葩逻辑。能做到高官位置的,脑子应该可以啊。
董老医师笑容带着几分释然。
“是啊,沈君说它不是。”
他活了这么多年,什么人说真话,什么人说假话,什么人说违心之言,他还是有些判断的。董老医师认识北啾,也在医馆听病患谈及载着她上值下值的“坐骑”,知道她作为女性墨者却有类似武胆言灵的变化手段。既然工匠能如此,医工如何不能呢?
又好比林风这些能修炼的女君。
“所以,这一礼,沈君值得。”董老医师说着又行一礼,他的孙子急忙跟上。
“心意我心领了,只是董老毕竟上了年岁……”一身老胳膊老腿就别折腾了,他要行礼还是磕头,让孙子代为执行就行。完全忽视了董老医师重返青春的年轻面貌。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
得知青年竟是董老医师,她就很难再扭转对方在自个儿心中的形象,总觉得他身体很脆,她错开话题:“文士、武者和墨者都有专属的信物,董老如今入了医家,还开启圣殿,应该也有这些吧?可否开开眼?”
尽管董老医师跟北啾一样都是开启圣殿之人,但他对自身能力的掌控显然比北啾好得多,那些题没有白刷。不需要沈棠帮忙引导,只需说一下具体操作,他便能化出。
因为不习惯,费了好大劲儿。
沈棠看着他化出的东西沉默了。
她的身体比牛还壮实,这些年只有几次小病,军医开两贴药就好,根本没见过这个时代治疗疾病的用具。在她的记忆中,针灸的针应该是电视剧那种金针银针才对。
结果——
“这是什么?”
沈棠指着他手中的石块。
石块巴掌大,扁平状,正面刻着“大医精诚”四个线条匀净、行笔圆转的篆书,背面刻着“董氏行道”四个字。除了这块石头,他手中还有一本空白的“无字书”……
新职业信物都是两件起步,沈棠羡慕。
“沈君,这是砭石。”
董老医师心中有所感应。
这块“砭石”又化作了石针。
褚曜道:“砭,以石刺病也。”
沈棠看看石针,又看了看褚曜,这跟她以为的不一样:“不应该是金针银针?”
医士行医不用金针银针用石针?
董老医师和褚曜都被她问题干沉默了,褚曜轻咳着纠正自家主公离谱的错误:“所谓‘药石罔效’就是药剂与砭石二物。”
主公也不想想董老医师被顾池捡回去是什么模样和经济状态,衣裳打了二十多个补丁还舍不得换新衣,浑身上下别说金银做的针具,就是铜板,他也摸不出几个……
沈棠:“……”
好一会儿,她扭头问董老医师。
“董老施针可还缺一套金针?”
董老医师憋出一句:“不用……”
金针怎么能拿来救人呢?
沈棠:“???”
当下的冶炼技术不高,金针这玩意儿还真不能用来救人,董老医师倒是在做梦的时候考到施针操作。只可惜梦境始终是梦境,其他地方医术发展好点,倒是会不同。
沈棠:“……”
这就触及到知识盲区了。
她果断转移话题。
“这本无字天书又是什么?”
董老医师耐心十足:“是‘诊籍’。”
沈棠眼神清澈而懵懂。
他道:“就是写病案的册子。”
碰到什么疑难杂症可以记录上去。
册子还有专门记录药剂的地方。
这两样都是好东西。
他很满足,但沈棠却觉得这跟董老医师五年考试相比,付出和收获有些不成比。
“非攻”和“兼爱”也是辅助用品,但墨者入门门槛并没有医士那么变态严苛。
北啾她们还能化出挖掘机呢。
医家作为与之并列的圣殿之一,不可能就给一块可以变化石针的石头,一本可以无限书写病案药剂的书吧?这两样不能说一无是处,但价值确实不多。
沈棠腹诽:“医家圣殿可真小气。”
“自然不止如此。”
董老医师抬手凝气。
这次比上一次顺利许多。
气息化作数枚碧绿色长针。
第909章 猎医
碧绿长针除了颜色,其他跟沈棠认知中的针具很相似,散发着令人心神舒畅的勃勃生机。董老医师虽是其拥有者,但也是第一次运气化针:“老夫活了这把年头,不是没见过旁人施展言灵,武气化出的战马武铠见得多,但都不如今日这般强烈……”
这种情绪是他曾经穷极想象力都无法模拟一二的,只有亲身体验一回才知道,原来凡人真的能拥有传闻中神仙才有的手段。握住长针瞬间,体内气息流转,莫名自信油然而生——判官笔下勾魂,阎王殿前抢人。
脑中不由得浮现梦中老者的话。
【生死人,肉白骨,有何不可!】
董老医师走神几息,又被沈棠好奇提问拉回:“董老,这个能用来施针吗?”
他答:“嗯,能。”
沈棠又问:“那能拿来杀人吗?”
董老医师险些被她问不会了,自个儿救了大半辈子的人,还真没杀过人,道:“杀人倒是能杀,但老夫手上不沾人命……”
哪怕是碰上仇家,也顶多见死不救。
至于说杀人——
谁能比医师更了解人体要害?
医师要杀人,简直不要太方便。
不过这种“方便”只针对普通人,文心文士和武胆武者不属于此列。这些人有气息护体,除非被人砍头,否则哪怕是穿肠烂肚的毒药,甚至是心脏被人刺穿,理论上也能苟延残喘一会儿,这点时间足够他们反杀。更大的可能是在伤害造成之前被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