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不缺继承人的,对此不太感冒,毕竟对女儿偏见由来已久,骤然扭转,潜意识也在抗拒;那些缺继承人缺到眼红的,想法又有不同,因为他们有利可图,接纳也容易。
沈棠对此不做任何干涉。
一来,这些都不是她的臣子,她手再长也不能干预对方家事;二来,世家成分太浓不是什么好事。诚然,获得他们的投资能少很多麻烦,但沈棠要他们放低姿态求自己,而不是自己腆着脸求他们。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太过依赖他们也必将受制于人。
哪天想动他们也就不好动了。
个中取舍,沈棠心中自有章程。
顺着他们的对话内容,沈棠也将他们的身份、家世、人脉……摸了个七七八八。整体而言,这场庆功宴的收获比想象中大。
因为崔孝是新人,沈棠这两日对他关注比较多,基本走到哪里都要带上。一来能更了解崔孝,二来也让崔孝和她的班底多多接触。此举免不了又惹来顾池的酸言酸语。
顾池若有所思道:【像!真是太像了!听闻内廷每来个新人,都会盛宠一阵子。】
沈棠:【……】
因为顾池,她看崔孝眼神都不对了。
庆功宴第三日,沈棠还在愁药材。
她现在有朝黎关作为天险,打仗方面压力小了点儿,目下最愁的便是燕州的疫病。
这些日子,水患已经彻底退去。
沈棠帐下兵马精通各种建筑的拆卸和重建,河道疏通和堤坝加固更是手到擒来,待燕州局势稳定,派人出去就能上手。唯独疫病让她倍感棘手,她实在太缺药材了!
多拖延一日,便有数不清的病患被疫病夺走性命,而沈棠没有储备足够的药材。
以前还能跟章贺交换药材,如今——
两家已经撕破脸,必有一战!
当她将难处告知新人崔孝,崔孝的反应略有些古怪:“主公,恕孝直言,当下最要紧的是解决黄烈等人,而非救济灾民。”
不解决掉根本原因,稳定各处局势,己方做再多努力也会被一场战争轻易摧毁。
沈棠叹息道:“我何尝不知?”
但问题是她已经吸纳难民,将他们分批转移到受灾情况相对比较小的朝黎关关内。
若置之不理,即便沈棠日后拿下燕州乾州这些地方,没有几个活人,也不行啊。
除此之外,她还有一重考虑。
“……屠龙局联军,各家都是掏了家底打这一场仗的,有多少粮食能不清楚?若不将这些人全部转走,等黄希光他们将粮草打没了,被逼之下,还不知上哪儿搞军粮。”
因为两百余年的大混战,道德底线反向突破不知几重。一开始还有心理负担,可一旦例子多了,堕落起来更是理直气壮。
屠龙局其他势力多少有出身家世当负累,要点儿脸皮,不到那一步不会这么搞,而黄希光不一样。他光脚不怕穿鞋的。
沈棠轻声道:“我若想重塑秩序,便要以身作则,让天下人都知道秩序为何物。”
哪怕她的坚守会让简单的事情变复杂。
身后侧的崔孝没有回应,沈棠自嘲一笑道:“听着很是优柔寡断,对不对?”
崔孝终于给了反应。
“不是,绝对不是。”
相较于堕落放纵,坚守本心太难。
正因为难,反而能看出主公建立秩序的决心。这一点,倒是让崔孝有种如获至宝的惊喜。如果他对沈棠的期待只有七分,那么后者的表现让他看到了十分的可能。
只是,理想丰满而现实残酷。
药材这种稀缺的战略资源,民间储备极少,大多集中在各家的府库,例如那群辛国旧臣。他们被郑乔集中到乾州当人质,家族资源大多在祖籍老家,保存相对完好。
沈棠也萌生这一念头。
崔孝说道:“跟他们打交道倒是可以,只是主公还需谨记吴公的前车之鉴。”
从他们手中获得的每一笔筹码,无形中都是一张欠条,日后要连本带利归还的。
沈棠道:“这是自然。”
不知道是不是吴贤这人不禁念叨,刚提完这人,朝黎关城外便有一支兵马逼近。
沈棠眉头也不皱。
“多少人?”
“三十四人!”
这么一点儿人?
沈棠又问:“是哪家旗帜?”
“天海吴氏!”
城墙轮值守将是赵葳和徐诠,当二人知道对方来历,摆手示意箭塔的暗箭放下。命人将人扣下,马不停蹄将消息告知主公。谷子义覆灭,屠龙局里头跟主公关系好的,只剩下天海吴贤。这可能是唯一的盟友!
沈棠召见这支队伍的首领。
领兵的是一张陌生面孔。
对方看到一袭女衫的沈棠,先是愣了一下,旋即低下头,抱拳道:“见过沈君。”
沈棠道:“昭德兄可还好?”
看看信使状态也知道不是太好。
他们这支人马是突围出来的,一开始还有百余人,杀到此处只剩不到四成……
信使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函给沈棠。
沈棠拆开,一目十行看完。
从信函内容来看,吴贤的处境不算太坏,他就像是一条贪吃蛇,一路上也蚕食了好几个小势力。倒霉碰上黄烈也能干一架。
不过,架不住黄烈这厮会摇人。
前线收到战报,章贺与黄烈达成同盟。
吴贤若被这俩前后夹击,够呛。
为提高幸存机会,结盟是最好的选择。他给沈棠和谷子义都送去消息,但听说谷子义已经就义,唯一希望寄托在沈棠身上。
沈棠看着信函垂眸深思。
信使哀声道:“沈君可知唇亡齿寒?”
她将信函倒扣在桌案上,义正词严:“沈某与昭德兄棠棣情深,受其帮助良多,世人皆知。如今昭德兄有难,岂能忘恩负义?”
第780章 吴贤求援(中)【请个假】
忘恩负义是不可能忘恩负义的。
沈棠可宝贝自己的名声了。
她深知一个好名声更容易获得底层庶民的信任和依附,有利于重建崭新秩序。
一个是冰冷威严的君主形象,一个是仁慈温和的君主形象,底层庶民潜意识更偏向后者。哪怕二者都要打仗,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路上,但庶民更容易相信后者会带给他们安定的生活。庶民知她温和,而凶名赫赫的一面,只要让她的敌人看到就够了。
“善孝,此事交予你和公义可好?”
事情宜早不宜迟,刻意拖延反而会留下诟病。哪怕沈棠的野心不允许吴贤这位对手存在,但当下大家还是盟友,有着共同的敌人。联手除掉以黄希光为首的敌人要紧。
这个世道,生存才是第一要务。
生存下来的势力才有资格谈以后。
沈棠不仅接下吴贤的求援,还要用最快速度派人过去接应,最好能震慑黄烈兵马。
她现在人手不缺,随便拎哪个出来都能干活儿,但思虑再三,她还是选择了崔孝和栾信。沈棠说完,崔孝便投来诧异目光。
“主公愿委以重任,孝自不该有半分懈怠,只是目下身无寸功便统领此事,怕是不太妥当。”崔孝这话有委婉拒绝的苗头。
沈棠笑着解释:“善孝不用多心,非是我刻意刁难于你,而是深思熟虑过的。”
上来就让崔孝直面老东家确实不太地道,心思多疑的人或许会以为她故意刁难。即便没这一层,一个任务以新人为主,老人为副,栾信心中就不会有点儿想法?
还有一重,崔孝或许只是谦辞。
但沈棠一向喜欢打直球,又不是哑巴,上天让她长一张嘴,可不就是用来说的?
“掩藏气息的军阵言灵不少,但能掩盖国玺的,我只在善孝这边见过。由你统领,大军便能避开敌军耳目,顺利与昭德兄会合,这是旁人无法轻易做到。让公义与你一道过去,从旁辅助,则是公义自身缘故。他的文士之道负荷过重,行动慢于常人……”
谁家打架会让网络延迟飙红的当队长?
公义哪里都好,唯独树懒一般的反应实在让人捉急,一旦作战,反应就比普通人慢个十几息。这点缺陷注定他只能打辅助。
看着新主公认真跟自己解释的模样,崔孝展颜拱手:“崔孝定不负主公期许!”
崔孝还跟沈棠要了赵葳。
沈棠疑惑:“你说大伟那个孩子?”
“大伟之父赵奉,与孝素有交情,孝也视大伟如己出,盼她出息。年轻武者在战场多磨砺,于修行有益……”新主公如此坦诚,崔孝也不遮遮掩掩,直接摊开了讲。
他作为长辈要照顾一下侄女。
风险不大又能积累经验的机会可不多。
沈棠点点头,顺便想起了徐诠。
“既如此,那你将文释也带上吧。”一个孩子是带,两个孩子也是带,多多益善。
崔孝对徐诠有些印象。
沈棠对此不做任何干涉。
一来,这些都不是她的臣子,她手再长也不能干预对方家事;二来,世家成分太浓不是什么好事。诚然,获得他们的投资能少很多麻烦,但沈棠要他们放低姿态求自己,而不是自己腆着脸求他们。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太过依赖他们也必将受制于人。
哪天想动他们也就不好动了。
个中取舍,沈棠心中自有章程。
顺着他们的对话内容,沈棠也将他们的身份、家世、人脉……摸了个七七八八。整体而言,这场庆功宴的收获比想象中大。
因为崔孝是新人,沈棠这两日对他关注比较多,基本走到哪里都要带上。一来能更了解崔孝,二来也让崔孝和她的班底多多接触。此举免不了又惹来顾池的酸言酸语。
顾池若有所思道:【像!真是太像了!听闻内廷每来个新人,都会盛宠一阵子。】
沈棠:【……】
因为顾池,她看崔孝眼神都不对了。
庆功宴第三日,沈棠还在愁药材。
她现在有朝黎关作为天险,打仗方面压力小了点儿,目下最愁的便是燕州的疫病。
这些日子,水患已经彻底退去。
沈棠帐下兵马精通各种建筑的拆卸和重建,河道疏通和堤坝加固更是手到擒来,待燕州局势稳定,派人出去就能上手。唯独疫病让她倍感棘手,她实在太缺药材了!
多拖延一日,便有数不清的病患被疫病夺走性命,而沈棠没有储备足够的药材。
以前还能跟章贺交换药材,如今——
两家已经撕破脸,必有一战!
当她将难处告知新人崔孝,崔孝的反应略有些古怪:“主公,恕孝直言,当下最要紧的是解决黄烈等人,而非救济灾民。”
不解决掉根本原因,稳定各处局势,己方做再多努力也会被一场战争轻易摧毁。
沈棠叹息道:“我何尝不知?”
但问题是她已经吸纳难民,将他们分批转移到受灾情况相对比较小的朝黎关关内。
若置之不理,即便沈棠日后拿下燕州乾州这些地方,没有几个活人,也不行啊。
除此之外,她还有一重考虑。
“……屠龙局联军,各家都是掏了家底打这一场仗的,有多少粮食能不清楚?若不将这些人全部转走,等黄希光他们将粮草打没了,被逼之下,还不知上哪儿搞军粮。”
因为两百余年的大混战,道德底线反向突破不知几重。一开始还有心理负担,可一旦例子多了,堕落起来更是理直气壮。
屠龙局其他势力多少有出身家世当负累,要点儿脸皮,不到那一步不会这么搞,而黄希光不一样。他光脚不怕穿鞋的。
沈棠轻声道:“我若想重塑秩序,便要以身作则,让天下人都知道秩序为何物。”
哪怕她的坚守会让简单的事情变复杂。
身后侧的崔孝没有回应,沈棠自嘲一笑道:“听着很是优柔寡断,对不对?”
崔孝终于给了反应。
“不是,绝对不是。”
相较于堕落放纵,坚守本心太难。
正因为难,反而能看出主公建立秩序的决心。这一点,倒是让崔孝有种如获至宝的惊喜。如果他对沈棠的期待只有七分,那么后者的表现让他看到了十分的可能。
只是,理想丰满而现实残酷。
药材这种稀缺的战略资源,民间储备极少,大多集中在各家的府库,例如那群辛国旧臣。他们被郑乔集中到乾州当人质,家族资源大多在祖籍老家,保存相对完好。
沈棠也萌生这一念头。
崔孝说道:“跟他们打交道倒是可以,只是主公还需谨记吴公的前车之鉴。”
从他们手中获得的每一笔筹码,无形中都是一张欠条,日后要连本带利归还的。
沈棠道:“这是自然。”
不知道是不是吴贤这人不禁念叨,刚提完这人,朝黎关城外便有一支兵马逼近。
沈棠眉头也不皱。
“多少人?”
“三十四人!”
这么一点儿人?
沈棠又问:“是哪家旗帜?”
“天海吴氏!”
城墙轮值守将是赵葳和徐诠,当二人知道对方来历,摆手示意箭塔的暗箭放下。命人将人扣下,马不停蹄将消息告知主公。谷子义覆灭,屠龙局里头跟主公关系好的,只剩下天海吴贤。这可能是唯一的盟友!
沈棠召见这支队伍的首领。
领兵的是一张陌生面孔。
对方看到一袭女衫的沈棠,先是愣了一下,旋即低下头,抱拳道:“见过沈君。”
沈棠道:“昭德兄可还好?”
看看信使状态也知道不是太好。
他们这支人马是突围出来的,一开始还有百余人,杀到此处只剩不到四成……
信使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函给沈棠。
沈棠拆开,一目十行看完。
从信函内容来看,吴贤的处境不算太坏,他就像是一条贪吃蛇,一路上也蚕食了好几个小势力。倒霉碰上黄烈也能干一架。
不过,架不住黄烈这厮会摇人。
前线收到战报,章贺与黄烈达成同盟。
吴贤若被这俩前后夹击,够呛。
为提高幸存机会,结盟是最好的选择。他给沈棠和谷子义都送去消息,但听说谷子义已经就义,唯一希望寄托在沈棠身上。
沈棠看着信函垂眸深思。
信使哀声道:“沈君可知唇亡齿寒?”
她将信函倒扣在桌案上,义正词严:“沈某与昭德兄棠棣情深,受其帮助良多,世人皆知。如今昭德兄有难,岂能忘恩负义?”
第780章 吴贤求援(中)【请个假】
忘恩负义是不可能忘恩负义的。
沈棠可宝贝自己的名声了。
她深知一个好名声更容易获得底层庶民的信任和依附,有利于重建崭新秩序。
一个是冰冷威严的君主形象,一个是仁慈温和的君主形象,底层庶民潜意识更偏向后者。哪怕二者都要打仗,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路上,但庶民更容易相信后者会带给他们安定的生活。庶民知她温和,而凶名赫赫的一面,只要让她的敌人看到就够了。
“善孝,此事交予你和公义可好?”
事情宜早不宜迟,刻意拖延反而会留下诟病。哪怕沈棠的野心不允许吴贤这位对手存在,但当下大家还是盟友,有着共同的敌人。联手除掉以黄希光为首的敌人要紧。
这个世道,生存才是第一要务。
生存下来的势力才有资格谈以后。
沈棠不仅接下吴贤的求援,还要用最快速度派人过去接应,最好能震慑黄烈兵马。
她现在人手不缺,随便拎哪个出来都能干活儿,但思虑再三,她还是选择了崔孝和栾信。沈棠说完,崔孝便投来诧异目光。
“主公愿委以重任,孝自不该有半分懈怠,只是目下身无寸功便统领此事,怕是不太妥当。”崔孝这话有委婉拒绝的苗头。
沈棠笑着解释:“善孝不用多心,非是我刻意刁难于你,而是深思熟虑过的。”
上来就让崔孝直面老东家确实不太地道,心思多疑的人或许会以为她故意刁难。即便没这一层,一个任务以新人为主,老人为副,栾信心中就不会有点儿想法?
还有一重,崔孝或许只是谦辞。
但沈棠一向喜欢打直球,又不是哑巴,上天让她长一张嘴,可不就是用来说的?
“掩藏气息的军阵言灵不少,但能掩盖国玺的,我只在善孝这边见过。由你统领,大军便能避开敌军耳目,顺利与昭德兄会合,这是旁人无法轻易做到。让公义与你一道过去,从旁辅助,则是公义自身缘故。他的文士之道负荷过重,行动慢于常人……”
谁家打架会让网络延迟飙红的当队长?
公义哪里都好,唯独树懒一般的反应实在让人捉急,一旦作战,反应就比普通人慢个十几息。这点缺陷注定他只能打辅助。
看着新主公认真跟自己解释的模样,崔孝展颜拱手:“崔孝定不负主公期许!”
崔孝还跟沈棠要了赵葳。
沈棠疑惑:“你说大伟那个孩子?”
“大伟之父赵奉,与孝素有交情,孝也视大伟如己出,盼她出息。年轻武者在战场多磨砺,于修行有益……”新主公如此坦诚,崔孝也不遮遮掩掩,直接摊开了讲。
他作为长辈要照顾一下侄女。
风险不大又能积累经验的机会可不多。
沈棠点点头,顺便想起了徐诠。
“既如此,那你将文释也带上吧。”一个孩子是带,两个孩子也是带,多多益善。
崔孝对徐诠有些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