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面对远远强于己方的强大敌人,再厉害的操作都只是花里胡哨的小把戏罢了。
  那武胆武者被噎得面色铁青。
  他走的是灵巧应变的路子。
  在公西仇面前一通操作猛如虎,结果被对方用蛮力打压得狼狈不堪,还被贴脸嘲讽。公西仇:【花里胡哨的,费时间。】
  荀定又拿这事说项,他自然气,怒道:“你、你不过是用钱就能收买的阍犬——”
  荀定懒得反驳。
  “哦,多谢抬举。”多年土匪生涯让他看着不那么正派,眼光流转间甚至带着些邪魅痞气,张口就气人,“拿钱干活怎么了?诸君不也是食人俸禄之僚臣?还是说,尔等视金钱如粪土,不屑秋公给的俸薪?你们不稀罕,吾稀罕,毕竟喝西北风养不了老小。”
  荀定说完,身边全是不善的凶恶眼神,他有恃无恐地冷笑:“还有,那沈棠亲自率兵进攻临山县,三军已在不远处集结,怕是几个时辰就能过来,诸君早做打算为妙。”
  第612章 平四宝郡(十四)
  “什么?”
  “这么快?”
  虽有心理准备,但亲耳听到这话仍觉意外,秋丞更是握紧了凭几扶手,掩盖内心的真实情绪。荀定紧跟着又丢下另一颗雷:“倘若没有意外,这沈棠不仅率兵亲至……”
  他故意吊着众人的胃口。
  不紧不慢地吐出剩下的话。
  “……还是先锋大将!”
  没见过如此勤恳的主公。
  有一文士想起来荀定先前口述的细节,半信半疑地道:“先锋大将?但你方才不是说,你与沈贼帐下先锋营遭遇,一番苦战才得以率兵脱身?莫非——你见了沈贼?”
  这番问话乍一听没什么毛病,但荀定自小与其父亲相依为命,耳濡目染之下,该有的心眼儿一颗不缺。他自然听得出文士这句话背后的责问——沈贼既在,何不击毙?
  文士这么想也不是没道理。
  先锋营一般兵力不足,横竖已经牺牲四百多名重盾力士,损失无法挽回。荀定为何不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剩下的全部牺牲了,趁机拖死沈棠这个贼首,那不是更好?
  想来是有机会的。
  而荀定没有这么做。
  荀定嗤笑:“是啊,正因为沈棠是先锋营大将,才让荀某吃这么大的亏。诸君难道忘了,或者是不知,沈棠此人四年前便能阵前与公西仇较个高低?荀某如何能留人?”
  但凡先锋营换个人,他也未必吃亏。
  荀定对自己实力有信心。
  众人:“……”
  他们都是耳闻,没人亲眼瞧见那一幕,再加上沈棠这几年过于佛系,活似个只会种田的老实老农,低调到查无此人……一来二去的,难免会觉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一时间,人心浮动。
  直到一声爆喝打断众人思绪。
  “怕什么怕?一个个真孬种,浑不似有种的爷们儿!这仗还没打起来,尔等便心生怯意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早早夹紧尾巴,出城给人三拜九叩得了!区区沈贼尔!当年不也败在公西仇之手?如今公西仇为我等所用,还愁拿不下此子首级?”
  秋丞握紧扶手的手微微松开。
  是啊,他还有公西仇这张底牌。
  目前为止,除非雇主恶意拖欠银钱,不然公西仇都会完成契卷约定,直到结束。哪怕外界盛传此子名声恶臭不堪,只认钱不认人,但秋丞却觉得这种人用着更放心。
  秋丞有自己的野心,不满足小小一四宝郡,早有扩张的心思,听闻公西仇赋闲在家,便取了重金上门请将。有这么一尊凶名赫赫的战神坐镇,不啻于吃了颗定心丸。
  荀定听了想翻白眼。
  公西仇这几年派头越来越大。
  干什么都要在契卷上明确好了。
  拿多少钱就给干多少事儿。
  他这会儿又在孝城治所,根本不可能,也不会来临山县,想让公西仇发挥作用,那就要等沈棠率兵打到孝城。可你说——都被人打到老家了,最后还是靠着花钱聘请的外援再将人打退,有什么可嚣张的?与其想这些,不如想想接下来这仗怎么打。
  没有粮草补充,损失了重盾力士……
  这临山县,不好守。
  荀定思索着如何破局。
  在角落坐下,一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架势,任由议厅吵吵嚷嚷,堪比菜场,他自岿然不动。又听一年轻气盛的武胆武者扬言沈棠没那么可怕,虚名居多,愿立下军令状为秋丞将其脑袋摘下。荀定被逗得差点儿笑出声。真——无知者无畏。
  没多会儿,他注意到有人视线落在自己身上,便循着视线看过去,撞上一双阴鸷森冷的眸。双眸主人却是个相貌不俗、妆容寡淡的女子,荀定心下一转便知她身份。
  传闻是秋丞极为疼爱的金丝雀。
  对此,荀定不置可否。
  谁家的金丝雀不养得光鲜亮丽?
  眼前这“金丝雀”瞧不出半分幸福。
  他跟秋丞打交道时间不长,但公西仇那厮说过,秋文彦跟不少世家子一个尿性,有贼心有贼胆有饕餮胃,却少了几分自知之明以及男人的担当,这种人惯会窝里横。
  所谓金丝雀怕是冷暖自知。
  他听得耳朵嗡嗡响,却听议厅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一传信兵匆匆赶来:“报——”
  众人看向传信兵。
  “敌军率兵两万,已至城外十里!”
  众人脑子跟着嗡了一下。
  纷纷看向荀定。
  荀定面不改色,实则心下一惊。
  他只跟先锋营打了交道,和其余两军并未碰面,还真不知道沈棠兵马规模。
  不曾想,居然有两万之多???
  秋丞直接捏碎了凭几扶手:“两万?”
  两万兵力什么概念?对于一个郡而言等同于倾巢而出了,也释放了一个讯号——
  不干死,不罢休!
  有人再次追问求证:“当真两万?”
  传信兵回答道:“千真万确。”
  数量不可能精确到个,但看军阵规模,大致数目还是对得上的,出入不会太大。
  苗淑注意一个细节。
  “陇舞郡境内才多大点?能养活多少兵马?更别说边境又有驻军瓜分军资……沈贼莫不是真倾巢而出,此刻后防空虚?”知道陇舞郡有多少地,就能估算养活多少兵。
  要么是人数造假,两万兵马只是个虚数,里面掺了水分,临时抽调境内庶民充数,实际上参战精锐可能一万上下。要么就是沈棠发疯,倾巢而出,老巢也不留足够看家的人……倘若是前者,对方战力不足为惧,倘若是后者,他们有利可图。
  兴许能趁虚而入,反杀沈棠。
  苗淑三言两语便点出关键,秋丞也跟着她的思绪想到上面两点,紧皱眉头逐渐舒展开来:“如此说,你的意思是……”
  “沈贼,不足为惧。”
  “倘若我等此刻便认定对方强横而怯战,气势弱于人,只怕真的中了贼人圈套……”
  苗淑一番侃侃而谈,忍不住将视线落向秋丞帐下始终一言不发的主簿文士。
  同时也是秋丞帐下第一文士。
  后者神情漠然。
  既不赞同也不反对。
  待秋丞问计于他,他才开口。
  “乍一听,此番分析没错。但却忽略至关重要的一点——沈贼这么做有甚好处?此子经营陇舞郡两年,耗费精力无数,粮库充裕,招揽流民无数,境内人丁兴旺……这都不是一两日功夫就能做到的。若不留人看守陇舞郡,即便全力攻下四宝郡,可不慎丢了陇舞郡,值得?故,依吾看,陇舞郡境内必是戒备森严,只待有天真念头之辈,自投罗网。这多半是‘请君入瓮’之策。”
  苗淑当即便不服气。
  “若陇舞郡境内戒备森严属实,可眼前又有两万兵马,凭沈贼的家底如何养得起?”
  第613章 平四宝郡(十五)【14号住院】
  意识到众人都看自己,目光或戏谑、或看热闹、或不屑一顾,苗淑反应过来刚才口气有些冲,得罪对方怕是处境更艰难。便不得不缓和情绪,但说出来的话依旧带刺。
  她并非听不进逆耳忠言。
  只是听不得旁人吹嘘沈棠。
  “依照主簿所言,沈贼行事周全,思虑详尽,不会做出自毁长城之事。那么,城外两万兵马便不可能有伙夫充数。不然沈贼这么做有甚好处?拉着帐下万余精锐攻打四宝郡,给吾等送军功?”苗淑将主簿的话原封不动送回去。沈棠也是人,难道就不会犯错?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荀定听完险些笑出声。
  照此分析,陇舞郡后防守卫森严,前线两万精锐不掺水,但这两个结果存在冲突。
  多出来的万把精锐从何而来?
  从天而降还是凭空产生?
  亦或者跟谁借来的?
  刚想完,便听苗淑道:“二者虚虚实实,必然有一个是假的,混淆吾等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