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褚曜道:“少则十天,多则半月。”
算账就等秋收结束再算。
届时己方兵足粮多,也不慌。
主公再生气也只能暂时忍耐十天半个月,待今年新粮全部收割入库再出兵搞秋丞。就是官署众人这两日得小心贴墙走,哪个倒霉撞主公枪口就等着狂风暴雨吧。
沈棠道:“太久了。”
十天半个月?
庶民一年辛辛苦苦耕作的粮食,早被秋文彦帐下那群崽种吃掉了。莫说吃完这么多,即便他们舔两口,沈棠想想都想原地心梗了。于是,她想了个折中的“好办法”。
“既然秋文彦做初一,也别怪咱们做十五。被秋收绊住脚的,不止咱们,四宝郡那边也是。他是抢完就走,咱们烧完就跑。横竖要先讨回一笔利息,不然我睡不着!”
盯着他们的军屯动手!
寥嘉却不看好这个。
“主公,这恐怕不妥。”
沈棠也就嘴巴比脑子快,真让她冷静下来去烧粮食,哪怕是敌人的粮食,她也有些心疼的。但寥嘉这话引起她的赌气情绪,反问:“如何不行?秋文彦应当没什么防备。”
因为秋丞吃准沈棠不会立刻反击。
他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完成秋收。
寥嘉道:“倒不是因为这个。”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个报复手段大前提是相同的攻击对敌人也能造成伤害。
自家主公为了让田地长出粮食,煞费苦心,有事没事儿让武胆武者开渠挖井,她手中还有国玺,偷偷摸摸用多余国运维系最基本的“风调雨顺”。这个国玺言灵开启一次便要耗费一大笔国运。今年的小丰收的背后,是花了无数外人想象不到的代价换来的。
秋丞又不似主公。
他治下的四宝郡,去岁收成勉勉强强,但今年旱情有些严重,虽然也用了一定手段去抢救旱情,但他毕竟是世家出身,根本做不来谄媚庶民,拿武胆武者当苦工的事儿。
四宝郡今年虽不算颗粒无收,但确实就三瓜两枣,跟大地主沈棠根本没得比。
否则,也不会盯上肥羊邻居。
自家地里种不出粮,邻居有也一样。
主公去烧他的田有什么用?
只能泄愤,以及给她自己添堵。
当下阶段又不宜暴露有国玺一事,免得惹来各方觊觎共伐,除了褚杰镇守的永固关那段边境有国境屏障,与其他郡县相邻的“国境”都没,这也是南玉县遭袭原因之一。
寥嘉话锋陡然一转。
锁紧眉心:“相较于秋文彦此次雷霆偷袭,嘉倒是更好奇另外一桩事情——他是怎么知道南玉县粮仓的位置?下手如此之精准,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目标过于明确……”
只差明着说是内部出了叛徒。
当然,不是指沈棠这一群心腹有鬼。
“再者,南玉县区域提前收粮,也是临时决定的,秋文彦对我等未免过于熟悉。不是收买了谁便是提前安插了内应替他通风报信。”大概率是管理粮仓基层这环出问题。
寥嘉突然想起了什么,问宁燕。
“遭袭的是几号粮仓?”
宁燕道:“一号。”
“最大的?”
“不是。”
顾池若有所思:“可否点出位置?”
宁燕在议厅墙上舆图找了找。
“大致是这个位置。”
众人看着宁燕点出的位置,突然想到了什么,宁燕也是如此。她手指虚画了个线条,道:“秋文彦的兵马应该是抄了这条废弃山道,神不知鬼不觉入了南玉县……若是这条路经,明明是三号粮仓更近,粮仓那点儿驻兵对他们的五千兵马造不成威胁。”
顾池听到沈棠的心声与自己想法不谋而合,道:“是啊,粮仓地势位置规模都有讲究。一号粮仓并不在秋文彦兵马奇袭路上,他为何要舍近求远,不抢三号粮仓,反而冒着惊动白都尉率兵反击的风险,找了一号粮仓?主公,池记得,一号粮仓都是老粮仓?”
沈棠将各地老粮仓重新规划。
原有的老粮仓都是一二排序。
新建的粮仓跟着往下。
若真有泄露情报的叛徒,此人必然很熟悉老一套,但没机会接近新一套班底的人。
“……便是如此,范围也太大了。”
找这么个人不容易。
顾池道:“不,这些足以。”
证明“眼线”本事也就这么点。
己方有了戒备,防御起来就容易了。
沈棠冷静坐回原位,手中摩挲着让她爱不释手的纸张,脑子动了起来。
“如此——倒也对。与其主动出兵,倒不如请君入瓮,守株待兔……秋文彦这个老崽种这么缺粮,尝到一点甜头,不可能不来第二次。无晦,传我命令下去——”
是成年人就做两手准备。
一手备战,倘若秋收顺利结束,便出兵干到秋文彦的老巢;一手做出秋粮归入一号粮仓的假象,实则埋伏等秋文彦再度出手。观察地势位置,除南玉县,便只剩下与四宝郡接壤的北尚县最有可能是下个目标。
至于那个内应叛徒——
没有最好,若有——
她会让对方后悔来这世上!
第586章 恶邻(下)
“可有查到什么风声?”
四宝郡境内一处临时营寨。
说话的男人看着有三十五六,因为保养得当,即便这几年养尊处优,身形略有松懈,但底子仍在。蓄着精细修剪的八字胡,坐帐中品着美酒,别有一副悠闲姿态。
他高坐主位,目光精明。
帐中掌灯,灯光隐隐。
从几人呼吸来看,俱不是普通人。
底下一武者将领朗声大笑,语带讥嘲:“回禀主公,陇舞郡那边并没有任何风声。咱真怀疑了,两年前将十乌折腾去了半条命的人,当真是他沈幼梨?莫不是冒名顶替?”
男人放下酒盏:“当真没有动静?”
将领:“字字属实!还是主公英明,将沈幼梨这人看得透彻。果真是‘仁慈有余,杀伐不足’。咱又卡着秋收时节,想来他也不敢放弃收粮跟我们动真格,只能吃下闷亏了。”
倒不是武将傲慢轻敌,不将沈棠当菜,而是沈棠对外的存在感真心太低。扬名时间短,孝城一战和十乌一战,昙花一现,完事儿就埋头去经营自家一亩三分地,连被郑乔强行平调去了陇舞郡都没闹腾,外界津津乐道一阵子就被其他新鲜八卦取代了地位。
最近一次水花还是十乌溃败。
但——
十乌究竟败到何种程度?
他们了解不多。
永固关这个经商贸易交流的渠道被沈棠牢牢把控着,关外十乌和关内诸多势力的沟通近乎于零。自然也感觉不到沈棠在十乌身上,究竟下了多少令人毛骨悚然的手段。
陇舞郡又是被十乌来回糟蹋过的不毛之地,又拒绝了黄烈牵头,打得火热的屠龙局,“自我雪藏”两年,关内其他势力互相干仗都来不及,哪有功夫注意沈棠小透明?
沈棠这两年仅有的一点儿存在感,还是吴贤谷仁章贺几个偶尔提一提,但始终不见沈棠真人,再多美名也变了味道。从“仁人君子”到“怯弱懦夫”的转变,仅两年功夫。
秋丞,也就是男人,他没有亲眼见过沈棠,对这位邻居的印象全部来自他人之口。
起初还觉得此人少年成名必有不凡,但冷眼观察两年,发现这位邻居似乎温和无害得过了分,好似跟他们生活在两个世界。外头打生打死,邻居还沉醉种田不可自拔。
头一年,四宝郡收成尚可,秋丞也不想这个时机去招惹沈棠。那时候沈棠干完十乌没多久呢,火气正旺盛,士气也充足,光脚不怕穿鞋的,被惹毛了可能跟自己拼命。
但今年不一样了。
四宝郡今年收成惨淡,官署田税艰难,治下庶民纷纷逃难,帐下兵将军饷开始告急,屠龙局联盟军也陷入了僵持阶段,双方进入比拼人手和粮食阶段。郑乔手握国玺,而国玺能一定程度改变天时,从持久力来看,比纯粹看天吃饭的屠龙局联盟军强。
秋丞也开始替粮食糟心。
然后,有人提醒他邻居是个肥羊。
秋丞先是迟疑:【恐怕不妥……】
吴贤几个对沈棠颇为忌惮,自己也没跟沈棠打过交道,不知对方底细,贸然动手恐怕会吃闷亏。秋丞能假惺惺地婉拒一次,但无法婉拒第二次第三次,终于被人说动。
动手之前肯定要做调查。
而给他提建议的人对陇舞郡很熟悉,甚至连南玉县,北尚县粮仓位置都一清二楚。
秋丞迟疑数日,终于下了决心。
再不解决粮食危机,食谱就要改了。
于是,拿南玉县小试牛刀。
整个过程出乎意料得顺利丝滑。
几乎没有碰见太像样的抵抗和反击,只是烧了几处地方,杀了些平头百姓,便引开了南玉县驻兵。秋丞人马搬走粮仓,还有些恍惚——这真不是敌人请君入瓮的计谋?
算账就等秋收结束再算。
届时己方兵足粮多,也不慌。
主公再生气也只能暂时忍耐十天半个月,待今年新粮全部收割入库再出兵搞秋丞。就是官署众人这两日得小心贴墙走,哪个倒霉撞主公枪口就等着狂风暴雨吧。
沈棠道:“太久了。”
十天半个月?
庶民一年辛辛苦苦耕作的粮食,早被秋文彦帐下那群崽种吃掉了。莫说吃完这么多,即便他们舔两口,沈棠想想都想原地心梗了。于是,她想了个折中的“好办法”。
“既然秋文彦做初一,也别怪咱们做十五。被秋收绊住脚的,不止咱们,四宝郡那边也是。他是抢完就走,咱们烧完就跑。横竖要先讨回一笔利息,不然我睡不着!”
盯着他们的军屯动手!
寥嘉却不看好这个。
“主公,这恐怕不妥。”
沈棠也就嘴巴比脑子快,真让她冷静下来去烧粮食,哪怕是敌人的粮食,她也有些心疼的。但寥嘉这话引起她的赌气情绪,反问:“如何不行?秋文彦应当没什么防备。”
因为秋丞吃准沈棠不会立刻反击。
他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完成秋收。
寥嘉道:“倒不是因为这个。”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个报复手段大前提是相同的攻击对敌人也能造成伤害。
自家主公为了让田地长出粮食,煞费苦心,有事没事儿让武胆武者开渠挖井,她手中还有国玺,偷偷摸摸用多余国运维系最基本的“风调雨顺”。这个国玺言灵开启一次便要耗费一大笔国运。今年的小丰收的背后,是花了无数外人想象不到的代价换来的。
秋丞又不似主公。
他治下的四宝郡,去岁收成勉勉强强,但今年旱情有些严重,虽然也用了一定手段去抢救旱情,但他毕竟是世家出身,根本做不来谄媚庶民,拿武胆武者当苦工的事儿。
四宝郡今年虽不算颗粒无收,但确实就三瓜两枣,跟大地主沈棠根本没得比。
否则,也不会盯上肥羊邻居。
自家地里种不出粮,邻居有也一样。
主公去烧他的田有什么用?
只能泄愤,以及给她自己添堵。
当下阶段又不宜暴露有国玺一事,免得惹来各方觊觎共伐,除了褚杰镇守的永固关那段边境有国境屏障,与其他郡县相邻的“国境”都没,这也是南玉县遭袭原因之一。
寥嘉话锋陡然一转。
锁紧眉心:“相较于秋文彦此次雷霆偷袭,嘉倒是更好奇另外一桩事情——他是怎么知道南玉县粮仓的位置?下手如此之精准,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目标过于明确……”
只差明着说是内部出了叛徒。
当然,不是指沈棠这一群心腹有鬼。
“再者,南玉县区域提前收粮,也是临时决定的,秋文彦对我等未免过于熟悉。不是收买了谁便是提前安插了内应替他通风报信。”大概率是管理粮仓基层这环出问题。
寥嘉突然想起了什么,问宁燕。
“遭袭的是几号粮仓?”
宁燕道:“一号。”
“最大的?”
“不是。”
顾池若有所思:“可否点出位置?”
宁燕在议厅墙上舆图找了找。
“大致是这个位置。”
众人看着宁燕点出的位置,突然想到了什么,宁燕也是如此。她手指虚画了个线条,道:“秋文彦的兵马应该是抄了这条废弃山道,神不知鬼不觉入了南玉县……若是这条路经,明明是三号粮仓更近,粮仓那点儿驻兵对他们的五千兵马造不成威胁。”
顾池听到沈棠的心声与自己想法不谋而合,道:“是啊,粮仓地势位置规模都有讲究。一号粮仓并不在秋文彦兵马奇袭路上,他为何要舍近求远,不抢三号粮仓,反而冒着惊动白都尉率兵反击的风险,找了一号粮仓?主公,池记得,一号粮仓都是老粮仓?”
沈棠将各地老粮仓重新规划。
原有的老粮仓都是一二排序。
新建的粮仓跟着往下。
若真有泄露情报的叛徒,此人必然很熟悉老一套,但没机会接近新一套班底的人。
“……便是如此,范围也太大了。”
找这么个人不容易。
顾池道:“不,这些足以。”
证明“眼线”本事也就这么点。
己方有了戒备,防御起来就容易了。
沈棠冷静坐回原位,手中摩挲着让她爱不释手的纸张,脑子动了起来。
“如此——倒也对。与其主动出兵,倒不如请君入瓮,守株待兔……秋文彦这个老崽种这么缺粮,尝到一点甜头,不可能不来第二次。无晦,传我命令下去——”
是成年人就做两手准备。
一手备战,倘若秋收顺利结束,便出兵干到秋文彦的老巢;一手做出秋粮归入一号粮仓的假象,实则埋伏等秋文彦再度出手。观察地势位置,除南玉县,便只剩下与四宝郡接壤的北尚县最有可能是下个目标。
至于那个内应叛徒——
没有最好,若有——
她会让对方后悔来这世上!
第586章 恶邻(下)
“可有查到什么风声?”
四宝郡境内一处临时营寨。
说话的男人看着有三十五六,因为保养得当,即便这几年养尊处优,身形略有松懈,但底子仍在。蓄着精细修剪的八字胡,坐帐中品着美酒,别有一副悠闲姿态。
他高坐主位,目光精明。
帐中掌灯,灯光隐隐。
从几人呼吸来看,俱不是普通人。
底下一武者将领朗声大笑,语带讥嘲:“回禀主公,陇舞郡那边并没有任何风声。咱真怀疑了,两年前将十乌折腾去了半条命的人,当真是他沈幼梨?莫不是冒名顶替?”
男人放下酒盏:“当真没有动静?”
将领:“字字属实!还是主公英明,将沈幼梨这人看得透彻。果真是‘仁慈有余,杀伐不足’。咱又卡着秋收时节,想来他也不敢放弃收粮跟我们动真格,只能吃下闷亏了。”
倒不是武将傲慢轻敌,不将沈棠当菜,而是沈棠对外的存在感真心太低。扬名时间短,孝城一战和十乌一战,昙花一现,完事儿就埋头去经营自家一亩三分地,连被郑乔强行平调去了陇舞郡都没闹腾,外界津津乐道一阵子就被其他新鲜八卦取代了地位。
最近一次水花还是十乌溃败。
但——
十乌究竟败到何种程度?
他们了解不多。
永固关这个经商贸易交流的渠道被沈棠牢牢把控着,关外十乌和关内诸多势力的沟通近乎于零。自然也感觉不到沈棠在十乌身上,究竟下了多少令人毛骨悚然的手段。
陇舞郡又是被十乌来回糟蹋过的不毛之地,又拒绝了黄烈牵头,打得火热的屠龙局,“自我雪藏”两年,关内其他势力互相干仗都来不及,哪有功夫注意沈棠小透明?
沈棠这两年仅有的一点儿存在感,还是吴贤谷仁章贺几个偶尔提一提,但始终不见沈棠真人,再多美名也变了味道。从“仁人君子”到“怯弱懦夫”的转变,仅两年功夫。
秋丞,也就是男人,他没有亲眼见过沈棠,对这位邻居的印象全部来自他人之口。
起初还觉得此人少年成名必有不凡,但冷眼观察两年,发现这位邻居似乎温和无害得过了分,好似跟他们生活在两个世界。外头打生打死,邻居还沉醉种田不可自拔。
头一年,四宝郡收成尚可,秋丞也不想这个时机去招惹沈棠。那时候沈棠干完十乌没多久呢,火气正旺盛,士气也充足,光脚不怕穿鞋的,被惹毛了可能跟自己拼命。
但今年不一样了。
四宝郡今年收成惨淡,官署田税艰难,治下庶民纷纷逃难,帐下兵将军饷开始告急,屠龙局联盟军也陷入了僵持阶段,双方进入比拼人手和粮食阶段。郑乔手握国玺,而国玺能一定程度改变天时,从持久力来看,比纯粹看天吃饭的屠龙局联盟军强。
秋丞也开始替粮食糟心。
然后,有人提醒他邻居是个肥羊。
秋丞先是迟疑:【恐怕不妥……】
吴贤几个对沈棠颇为忌惮,自己也没跟沈棠打过交道,不知对方底细,贸然动手恐怕会吃闷亏。秋丞能假惺惺地婉拒一次,但无法婉拒第二次第三次,终于被人说动。
动手之前肯定要做调查。
而给他提建议的人对陇舞郡很熟悉,甚至连南玉县,北尚县粮仓位置都一清二楚。
秋丞迟疑数日,终于下了决心。
再不解决粮食危机,食谱就要改了。
于是,拿南玉县小试牛刀。
整个过程出乎意料得顺利丝滑。
几乎没有碰见太像样的抵抗和反击,只是烧了几处地方,杀了些平头百姓,便引开了南玉县驻兵。秋丞人马搬走粮仓,还有些恍惚——这真不是敌人请君入瓮的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