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这话真假,还得见了主将再说。”
康时可不打算放过这人。
形迹可疑的,一律抓了再说。
文士挑眉,无奈收起剑:“行!”
他这般痛快倒是让康时意外。
“随我来。”
路上,文士也没有逃跑的意思。
康时便打听了两句:“先生为何出关?”
文士也没有隐瞒:“受友人之托。”
“所托何事?”
“自然是为关内庶民死生大计。”
康时脚步一顿,看向文士,似有些怀疑这话真假,而文士则坦荡地看着他。
文士反问:“先生不信?”
“倒不是不信,只是你这实力……”康时没有将话说得太清楚,自个儿领会就行。
文士嘴角微微一抽,倒是没发怒或者感觉被人看轻,实际上他早就习惯了。
“人不可貌相。”是,他承认自己的文气跟眼前这人比起来是不怎么行,但不能因此看轻他。信不信他将包裹中的金子都砸康时脸上,让他看看谁才是第一流?
康时致歉:“是吾失礼。”
又问:“敢问是何人所托?”
若是真,自然没有破绽。
若是假,自然错漏百出。
文士毫不犹豫将救命恩人出卖了。
算算时间,估摸着对方也踏上黄泉路,说出来也影响不了他什么,兴许还能挽回几分身后名。宴兴宁这厮自打跟了郑乔,名声可谓是江河日下,只差烂到臭水沟。
他道:“吾受恩人宴兴宁所托,帮他去十乌做些布局,欲挽回将倾之大厦。”
听到“宴兴宁”这名字,康时惊了。
下意识问道:“哪个宴兴宁?”
文士:“宴安,宴兴宁。”
康时停下了脚步,借着月色看清文士面容,半晌才道:“宴兴宁是吾友人。”
文士:“……敢问先生是?”
康时道:“在下康氏名时,字季寿。”
文士隐约有些印象,问:“康四郎?”
康时点头:“是。”
文士:“……”
康时问:“先生认得在下?”
文士摇摇头,道:“不认得,不过兴宁此前说过他有个赌运稀烂还喜欢豪赌的朋友,说是康家四郎。要是在下哪日穷得揭不开锅了,可以找此人讹点钱,稳赚不赔。”
康时:“……”
文士看看康时的装扮,确实是精致体面,低调之中透着奢华,世家标准范儿。
康时忍着额头崩起的青筋,怒道:“宴兴宁……这厮怎么会说这些混账话?”
自己长得像是冤大头吗?
还怂恿陌生人找自己讹钱?
“这不像是他会说的话……”
康时自认为还是了解这位朋友的。
文士轻咳,面上似有些异样:“这确实不似他的作风,但确实这么说过。”
康时有钱还逢赌必输,自己又确实缺钱,有正大光明搞钱路子,干嘛不做?
“……他让你去十乌做什么?”
他决定跳过讹钱这个话题。
暗下决心,绝对不跟这人做赌。
文士轻描淡写道:“也没什么,不过是配合他弄来一份十乌布防图,若能想方设法挑起十乌王庭诸王子内斗就更妙了。途中虽有波折,但所幸——幸不辱命。”
只是,能起多大作用就不知道了。
矛盾也是需要时间发酵的。
闻言,康时心中虽未完全打消疑虑,但也改变了态度。若此人所言都是真的,自己还真不能怠慢对方。若怠慢了,岂不是寒了人心?详细的,带回去慢慢问。
康时转了话题,问起宴安近况。
自打上次见了宴安的化身,还吵了一架,康时就再也没收到对方的消息了。
文士道:“他啊……啧,怕是不妙。”
康时:“辅佐暴主,确实难做。”
他知道宴安不是那种助纣为虐的人,但对方的打算自己也确实看不懂。兴宁真以为他能凭着师兄弟的情分,让郑乔这匹脱缰发狂的野马彻底冷静下来,将其驯服?
大概率是要被踩死的。
康时劝了又劝,奈何宴安也是属驴的,脾气倔起来,几头牛都拉不回来。
文士摇头:“若只是难做倒还好,怕就怕他这会儿已经跟孟婆要汤喝……”
康时如遭雷击,怔在原地。
“什么!”
文士道:“不出意外,应该已经死了。”
康时被这个消息劈得心神失守,身躯轻晃。他努力眨动眼睛,似乎很难消化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文士见康时这反应,便知道康时真是宴安朋友。
叹道:“节哀。”
这人的死,没人能拦。因为杀他的不是旁人而是他自己,如何能阻拦呢?
文士:“为道而死不失为善终。”
至少走的时候没有遗憾。
这也是无数文心文士的求而不得。
康时眼眶泛红,喉咙似乎梗着东西,半晌没开口。他有预感会有这一日,但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快得他猝不及防——
世上竟真无宴兴宁了?
因为文士之道,康时的友人少之又少,宴兴宁又是最特殊的,二人相逢少年率性之时,有过争执,有过矛盾,更多的是寻觅同道中人的惺惺相惜。
曾并辔而行,扬言荡平世间不平事。
怎么就死了呢?
文士见状也识趣地没有再开口。
直到进入军营,见康时来去自如,问道:“先生效力守将褚杰帐下?”
康时摇头:“吾主陇舞郡守,接到消息永固关有难,便带人来支援。”
文士:“陇舞郡守?此前任职河尹郡?”
“是,先生认得主公?”
文士摇头:“不认得,只是——”
他表情古怪了一瞬。
又道:“兴宁倒是极其喜欢这位年轻郡守,言辞间俱是溢美之词,几次三番向在下推荐他。不知这位沈君如何?”
第483章 此去泉台招旧部(下)【求保底月票】
自家主公如何?
康时作为僚属会说出啥不好听的话?
自然是夸!
往死了夸奖!
恨不得将幼稚园所有的小红花都贴她脸上,这绝对是康时目前为止最满意的主公,没有之一!再加上文心文士的嘴自带“天花乱坠”,沈棠就成了天上地下独一份。
什么少年英才、爱民如子、丰神俊朗、意气飞扬、文武双绝、龙精虎猛、少年老成……不要钱地往沈棠脸上砸。
不过——
这都不是文士最关心的。
他一言不发听完了一通彩虹屁,然后,语言在肚子里滚得烂熟,才委婉地问了下沈棠经营御下能力。康时自以为听懂弦外之音,笑道:“先生可曾去过河尹郡?”
文士道:“未曾去,但有所耳闻。”
其实还是从宴兴宁那边听来的。
现在的河尹郡在宴安口中一派安乐祥和,治下欣欣向荣,庶民修生养息,吃得饱穿得暖,这都离不开沈棠两年心血。以前的河尹郡只是悍匪出没的穷山恶水。
据他所知,这位沈君是空手上任的,没有拨款支援,人力物力财力都靠自己筹措。在任何人看来,白嫩嫩的沈君去河尹郡,迟早要被扒皮拆骨,吃得不剩肉沫。
谁知人家硬生生化腐朽为神奇!
但,文士听到的都是大概,内容远不如康时讲述详尽。事实上,沈棠上任时的处境比他听到还要窘迫。其中种种困难和手起刀落砍的人头,只有亲历者才知道。
之后又借着种种手段将一潭死水般的河尹郡经济盘活,赚钱能力第一流。
连天海徐氏家主徐解都想引为知己。
文士越听越是满意。
特别是种种经营手段的时候,笑意都爬上了眉梢。康时见状,与有荣焉之余,也想替主公将这位留下来。尽管后者文气储量薄弱,但文心文士不一定非得上战场。
那一堆内政真是猫憎狗厌。
或许眼前这文士喜欢呢。
再说了,能被宴兴宁看上并且托以重任的文心文士,又岂会是寻常之辈?
康时看文士的眼神多了几分柔和。
这位说不好就是未来同僚。
文士有心拉拢,康时有意挽留。
二人三言两语便迅速拉近了关系,一路上有说有笑,相谈甚欢,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们是久别重逢的故交知己。但,该有的流程还是要走,康时将文士引荐给褚杰。
当务之急是给文士“验明正身”!
主帐众人皆在。
听到文士的来历和壮举,纷纷投来或半信半疑、或敬佩服气的目光,褚杰更是直接从位子上起身冲人行了大礼。他跟十乌打了十几年的交道,没人比他更清楚做到这些有多困难,其中的风险有多大。但文士只肯受半礼:“此事非吾一人之功,将军言重。”
最大的功劳还是宴兴宁的。
康时可不打算放过这人。
形迹可疑的,一律抓了再说。
文士挑眉,无奈收起剑:“行!”
他这般痛快倒是让康时意外。
“随我来。”
路上,文士也没有逃跑的意思。
康时便打听了两句:“先生为何出关?”
文士也没有隐瞒:“受友人之托。”
“所托何事?”
“自然是为关内庶民死生大计。”
康时脚步一顿,看向文士,似有些怀疑这话真假,而文士则坦荡地看着他。
文士反问:“先生不信?”
“倒不是不信,只是你这实力……”康时没有将话说得太清楚,自个儿领会就行。
文士嘴角微微一抽,倒是没发怒或者感觉被人看轻,实际上他早就习惯了。
“人不可貌相。”是,他承认自己的文气跟眼前这人比起来是不怎么行,但不能因此看轻他。信不信他将包裹中的金子都砸康时脸上,让他看看谁才是第一流?
康时致歉:“是吾失礼。”
又问:“敢问是何人所托?”
若是真,自然没有破绽。
若是假,自然错漏百出。
文士毫不犹豫将救命恩人出卖了。
算算时间,估摸着对方也踏上黄泉路,说出来也影响不了他什么,兴许还能挽回几分身后名。宴兴宁这厮自打跟了郑乔,名声可谓是江河日下,只差烂到臭水沟。
他道:“吾受恩人宴兴宁所托,帮他去十乌做些布局,欲挽回将倾之大厦。”
听到“宴兴宁”这名字,康时惊了。
下意识问道:“哪个宴兴宁?”
文士:“宴安,宴兴宁。”
康时停下了脚步,借着月色看清文士面容,半晌才道:“宴兴宁是吾友人。”
文士:“……敢问先生是?”
康时道:“在下康氏名时,字季寿。”
文士隐约有些印象,问:“康四郎?”
康时点头:“是。”
文士:“……”
康时问:“先生认得在下?”
文士摇摇头,道:“不认得,不过兴宁此前说过他有个赌运稀烂还喜欢豪赌的朋友,说是康家四郎。要是在下哪日穷得揭不开锅了,可以找此人讹点钱,稳赚不赔。”
康时:“……”
文士看看康时的装扮,确实是精致体面,低调之中透着奢华,世家标准范儿。
康时忍着额头崩起的青筋,怒道:“宴兴宁……这厮怎么会说这些混账话?”
自己长得像是冤大头吗?
还怂恿陌生人找自己讹钱?
“这不像是他会说的话……”
康时自认为还是了解这位朋友的。
文士轻咳,面上似有些异样:“这确实不似他的作风,但确实这么说过。”
康时有钱还逢赌必输,自己又确实缺钱,有正大光明搞钱路子,干嘛不做?
“……他让你去十乌做什么?”
他决定跳过讹钱这个话题。
暗下决心,绝对不跟这人做赌。
文士轻描淡写道:“也没什么,不过是配合他弄来一份十乌布防图,若能想方设法挑起十乌王庭诸王子内斗就更妙了。途中虽有波折,但所幸——幸不辱命。”
只是,能起多大作用就不知道了。
矛盾也是需要时间发酵的。
闻言,康时心中虽未完全打消疑虑,但也改变了态度。若此人所言都是真的,自己还真不能怠慢对方。若怠慢了,岂不是寒了人心?详细的,带回去慢慢问。
康时转了话题,问起宴安近况。
自打上次见了宴安的化身,还吵了一架,康时就再也没收到对方的消息了。
文士道:“他啊……啧,怕是不妙。”
康时:“辅佐暴主,确实难做。”
他知道宴安不是那种助纣为虐的人,但对方的打算自己也确实看不懂。兴宁真以为他能凭着师兄弟的情分,让郑乔这匹脱缰发狂的野马彻底冷静下来,将其驯服?
大概率是要被踩死的。
康时劝了又劝,奈何宴安也是属驴的,脾气倔起来,几头牛都拉不回来。
文士摇头:“若只是难做倒还好,怕就怕他这会儿已经跟孟婆要汤喝……”
康时如遭雷击,怔在原地。
“什么!”
文士道:“不出意外,应该已经死了。”
康时被这个消息劈得心神失守,身躯轻晃。他努力眨动眼睛,似乎很难消化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文士见康时这反应,便知道康时真是宴安朋友。
叹道:“节哀。”
这人的死,没人能拦。因为杀他的不是旁人而是他自己,如何能阻拦呢?
文士:“为道而死不失为善终。”
至少走的时候没有遗憾。
这也是无数文心文士的求而不得。
康时眼眶泛红,喉咙似乎梗着东西,半晌没开口。他有预感会有这一日,但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快得他猝不及防——
世上竟真无宴兴宁了?
因为文士之道,康时的友人少之又少,宴兴宁又是最特殊的,二人相逢少年率性之时,有过争执,有过矛盾,更多的是寻觅同道中人的惺惺相惜。
曾并辔而行,扬言荡平世间不平事。
怎么就死了呢?
文士见状也识趣地没有再开口。
直到进入军营,见康时来去自如,问道:“先生效力守将褚杰帐下?”
康时摇头:“吾主陇舞郡守,接到消息永固关有难,便带人来支援。”
文士:“陇舞郡守?此前任职河尹郡?”
“是,先生认得主公?”
文士摇头:“不认得,只是——”
他表情古怪了一瞬。
又道:“兴宁倒是极其喜欢这位年轻郡守,言辞间俱是溢美之词,几次三番向在下推荐他。不知这位沈君如何?”
第483章 此去泉台招旧部(下)【求保底月票】
自家主公如何?
康时作为僚属会说出啥不好听的话?
自然是夸!
往死了夸奖!
恨不得将幼稚园所有的小红花都贴她脸上,这绝对是康时目前为止最满意的主公,没有之一!再加上文心文士的嘴自带“天花乱坠”,沈棠就成了天上地下独一份。
什么少年英才、爱民如子、丰神俊朗、意气飞扬、文武双绝、龙精虎猛、少年老成……不要钱地往沈棠脸上砸。
不过——
这都不是文士最关心的。
他一言不发听完了一通彩虹屁,然后,语言在肚子里滚得烂熟,才委婉地问了下沈棠经营御下能力。康时自以为听懂弦外之音,笑道:“先生可曾去过河尹郡?”
文士道:“未曾去,但有所耳闻。”
其实还是从宴兴宁那边听来的。
现在的河尹郡在宴安口中一派安乐祥和,治下欣欣向荣,庶民修生养息,吃得饱穿得暖,这都离不开沈棠两年心血。以前的河尹郡只是悍匪出没的穷山恶水。
据他所知,这位沈君是空手上任的,没有拨款支援,人力物力财力都靠自己筹措。在任何人看来,白嫩嫩的沈君去河尹郡,迟早要被扒皮拆骨,吃得不剩肉沫。
谁知人家硬生生化腐朽为神奇!
但,文士听到的都是大概,内容远不如康时讲述详尽。事实上,沈棠上任时的处境比他听到还要窘迫。其中种种困难和手起刀落砍的人头,只有亲历者才知道。
之后又借着种种手段将一潭死水般的河尹郡经济盘活,赚钱能力第一流。
连天海徐氏家主徐解都想引为知己。
文士越听越是满意。
特别是种种经营手段的时候,笑意都爬上了眉梢。康时见状,与有荣焉之余,也想替主公将这位留下来。尽管后者文气储量薄弱,但文心文士不一定非得上战场。
那一堆内政真是猫憎狗厌。
或许眼前这文士喜欢呢。
再说了,能被宴兴宁看上并且托以重任的文心文士,又岂会是寻常之辈?
康时看文士的眼神多了几分柔和。
这位说不好就是未来同僚。
文士有心拉拢,康时有意挽留。
二人三言两语便迅速拉近了关系,一路上有说有笑,相谈甚欢,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们是久别重逢的故交知己。但,该有的流程还是要走,康时将文士引荐给褚杰。
当务之急是给文士“验明正身”!
主帐众人皆在。
听到文士的来历和壮举,纷纷投来或半信半疑、或敬佩服气的目光,褚杰更是直接从位子上起身冲人行了大礼。他跟十乌打了十几年的交道,没人比他更清楚做到这些有多困难,其中的风险有多大。但文士只肯受半礼:“此事非吾一人之功,将军言重。”
最大的功劳还是宴兴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