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被喷的年轻人神色尴尬地闭嘴。反对声本就不多,被这么一喷直接销声匿迹。
“咱们要借着机会多搞一些粮……”
流民主事压低了声音。
“多弄点人……”
谁不指望沈棠多干两个部落,能跟在身后多捡一点儿便宜?但人家不可能一直帮忙,他们需要借着机会强大起来,途径不外乎吸纳更多的人。有了人就有了力量。
“你们就不想打回去?”
众人被问得一声不吭,唯独脸上不加掩饰的仇恨与凶色透露了真实情绪。
“老子做梦都想!”一人狠狠捶山壁。
“想,那就跟着干!咱们穷得啷当响,有什么地方值得人图谋?”流民主事看得清楚,沈棠不可能是来做慈善的,但这不重要。沈棠是坏人,欺压他们的老爷们就是好人了?
有奶就是娘,有钱就是爹!
沈棠给钱,人就是亲生爹娘!
在顾池等人安插的内应推波助澜下,三言两语就将此事确定下来。几十号青壮带上充足干粮,去联系临近流民群体,去其他部落“探亲”劝说亲戚过来投奔……
顾池选中的几人则负责悄悄传播先祖指示,让更多族人知道谁才是真叛徒!
这两日,每日都有人在山谷进出。
林风试探雀头。
看看后者有无警觉。
结果——
她似乎多虑了。
顾池对此哂笑“……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人家可是身份尊贵的大王后之子,能引起他警惕的,可能是他的兄弟,可能是王庭勋贵,也可能是手握重兵的权臣,但绝对不会是一群连吃饱都费劲儿的流民。蝼蚁就是蝼蚁,抱成一团,再闹腾也是蜉蝣撼树。”
底层蝼蚁怎么会撼动云端的他们?
正因为了解这种心态,沈棠等人的一些布置,根本没有刻意隐瞒雀头。
后者也不会觉得自己身份暴露。
在相对放松状态下,破绽更多。
事实也正如顾池所想。
相较于碑文对十乌“验明真身”的贡献,底层流民这点儿微不足道的抱怨根本入不了他的眼睛。在碑文没出现前,这些流民就一直靠着骚扰部落、打家劫舍为生。
碑文出现后,也只是抱怨多了点。
抱怨两句能推翻王庭吗?
林风瘪嘴道:“在窥察人心这块儿,学生确实还没到火候,只是先生——何时能找到此子本体所在?一直这么拖着不能杀,眼睁睁看着他在咱们地盘活着,心中不是滋味。”
杀再多人都无法平复这种焦躁。
她要亲手杀了此人!
顾池:“莫催莫催,已经在找了。”
林风愁,他何尝不愁?
雀头就是个随时爆炸的隐患!
林风追问:“可有头绪?”
顾池道:“翻到了看似有用的言灵,但有没有用就难说了,此子情况又特殊……寻常言灵对人家不奏效……这条言灵我此前没用过……实际效果不好说……”
“什么言灵?”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顾池的表情似一言难尽。
他这阵子翻找各种带有搜寻效果的言灵,还用姜胜和主公反反复复实验,可目标一旦变成雀头就失效。他的库存都要翻没了,偏偏姜胜和主公又有其他事情,帮不了他。
林风道:“学生或许可以试试。”
顾池好笑道:“就你?”
林风撇嘴:“就我,怎么了?”
她好歹也是文心文士。
顾池道:“没怎么,祝你文运长远。”
一听就知道没几分真心。
第453章 努力完成kpi(三十三)
在十乌这地方,奴隶逃跑属于小概率事件,倒不是说奴隶奴性入骨,纯粹是因为逃跑后活下来的概率比不跑小得多的多。
不逃跑还能混口饭吃,可选择逃跑?
呵呵——
首先面临的难题不是追兵,而是常年有猛禽野兽涉及的旷野,其次是缺粮缺水。
因为奴隶在十乌是不值钱的,有这个功夫耗费人力物力去搜寻,还不如再去买。
奴隶也知道权衡利弊。
自然不会轻易逃跑。
所以部落对奴隶看管并不严密。
奇怪的是,此时的旷野之上却有一队十数人规模的奴隶集体出逃。领头之人带着他们行至一处岩石,在众人注视下,从岩石旁挖出十数套御寒的厚重冬衣。
这些冬衣样式有男有女、有大有小。
其中一些布料可不是奴隶有资格穿的,领头之人将冬衣依次发了下去,其余奴隶虽心急,但还是克制住了一哄而上的冲动。
他们穿着单薄,差点儿被寒风吹傻。
套上冬衣,体温缓慢回暖,僵硬冰冷的四肢随着温度上升生出几分痒意。
领头之人问道:“都分到了吧?”
陆陆续续有奴隶回答:“分到了。”
“大家伙儿都饿了,吃饱了好上路。”领头之人又从里面挖出前一天藏的干粮和水囊,其中甚至有风干好的羊肉和牛肉,几个奴隶看得眼睛都泛红了,“吃吧吃吧。”
尽管水囊中的水是冰的,干粮是粗糙冷硬的,一口咬下去要用大劲儿撕咬下来,再借着口水将其泡软咽下肚,毫无滋味可言,但这对于奴隶来说已是难得美味。
他们埋头苦吃。
众人无声,唯有狂野寒风呜呜呼啸。
终于,吃了个半饱,饥饿痉挛的肠胃得到安抚,他们才放下紧绷的神经。
一道道目光投向领头之人。
这个领头之人,其实是他们前部落的亲戚。部落遭遇灭顶之灾的时候,他们被抓,而领头之人趁乱杀了出去。众人都以为对方不是饿死就是被狼群分尸果腹……
没想到还能再见到他。
还带来一个堪称白日梦的消息。
他目前投靠了一个食物充裕、量大管饱的“部落”,“部落”中的兄弟姊妹都跟他们一样处境,说白了就是群流民。他此次过来是帮“部落”招揽贤才,扩充规模。
只要他们愿意过去,待遇从优。
有厚重的冬衣穿,有美味的食物吃,不需要再被所谓主人压榨鞭打,更不用担心随时没了性命。在领头之人的描绘里,那个“部落”几乎是人间天堂,他们可不信。
因为在十乌的社会结构之中,流民比奴隶还惨千万倍的群体,他们没有固定的住所和食物来源,被所有部落排斥驱赶,丧家之犬!不,只是一滩发烂的蛆虫!
领头之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劝说,最后实在没法,亮出了“先祖石碑”上的“碑文”。他早就将上面的内容反复咀嚼,再加上顾池等人刻意加的“私货”,一番陈词,完全拿捏住这些奴隶的情绪。最后半信半疑跟着他出来,看到冬衣食物才放下悬吊的心。
“都吃完了?”领头之人问。
众人点头回应。
“吃完了就上路。”领头之人深吸一口气,凉气经过肺腑带来的凉意让他热胀的大脑冷静几分,心中默算路上还要耗费多少时间,说道,“咱们很快就要自由了!”
先祖的示警降落在他们的地盘。
这意味着,先祖偏疼他们。
一众奴隶麻木的眸子也多了几分对他口中描述“部落”的向往,眸光似重燃生机。稍作休息,一行人继续顶着寒风前行。跟此前不同的是,他们此时的脚步无比坚定。
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其他部落。
当然,也不是所有游说都能成功。有些奴隶实在是胆小害怕,疑心重,不肯走。游说之人就只能悄悄灌输“先祖石碑”中的内容,以此鼓励奴隶们鼓起勇气。现在不愿意离开没关系,只要心怀希望,总有一天能涤荡十乌的歪风邪气,让神裔回到神坛!
奴隶起初不相信。
但不知道是心里安慰还是什么,饱受一天压榨之后,他们蜷缩在狭小冰冷的地方,心中默念“先祖碑文”,便觉得施加在身上的苦难轻了一些,短暂地忘却痛苦。
他们自然而将将这点归咎于先祖的怜悯,原先半信半疑,逐渐坚信不疑。
之后在奴隶群体,悄悄传开。
这些奴隶倒也“机警”。
先祖这事儿,他们只告诉心怀怨念、不满主人欺辱的奴隶,那些主人的狗腿、帮着主人加倍欺负奴隶的走狗,默契一致瞒着。
这么做,倒不是有危机感,而是纯粹觉得这些人跟高高在上的老爷一样,都背叛了先祖的训诫,是“叛徒”,不值得被拯救!
当王庭勋贵发现这事儿,先祖给予的信仰已经深深根植一众奴隶心间,也影响了一众普通十乌族人。星星之火亦可燎原。却不知这把火不是浴火重生,而是挫骨扬灰。
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施行下一次行动。
只是——
沈棠浑身浴血,大马金刀坐着喘气。
“咱们要借着机会多搞一些粮……”
流民主事压低了声音。
“多弄点人……”
谁不指望沈棠多干两个部落,能跟在身后多捡一点儿便宜?但人家不可能一直帮忙,他们需要借着机会强大起来,途径不外乎吸纳更多的人。有了人就有了力量。
“你们就不想打回去?”
众人被问得一声不吭,唯独脸上不加掩饰的仇恨与凶色透露了真实情绪。
“老子做梦都想!”一人狠狠捶山壁。
“想,那就跟着干!咱们穷得啷当响,有什么地方值得人图谋?”流民主事看得清楚,沈棠不可能是来做慈善的,但这不重要。沈棠是坏人,欺压他们的老爷们就是好人了?
有奶就是娘,有钱就是爹!
沈棠给钱,人就是亲生爹娘!
在顾池等人安插的内应推波助澜下,三言两语就将此事确定下来。几十号青壮带上充足干粮,去联系临近流民群体,去其他部落“探亲”劝说亲戚过来投奔……
顾池选中的几人则负责悄悄传播先祖指示,让更多族人知道谁才是真叛徒!
这两日,每日都有人在山谷进出。
林风试探雀头。
看看后者有无警觉。
结果——
她似乎多虑了。
顾池对此哂笑“……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人家可是身份尊贵的大王后之子,能引起他警惕的,可能是他的兄弟,可能是王庭勋贵,也可能是手握重兵的权臣,但绝对不会是一群连吃饱都费劲儿的流民。蝼蚁就是蝼蚁,抱成一团,再闹腾也是蜉蝣撼树。”
底层蝼蚁怎么会撼动云端的他们?
正因为了解这种心态,沈棠等人的一些布置,根本没有刻意隐瞒雀头。
后者也不会觉得自己身份暴露。
在相对放松状态下,破绽更多。
事实也正如顾池所想。
相较于碑文对十乌“验明真身”的贡献,底层流民这点儿微不足道的抱怨根本入不了他的眼睛。在碑文没出现前,这些流民就一直靠着骚扰部落、打家劫舍为生。
碑文出现后,也只是抱怨多了点。
抱怨两句能推翻王庭吗?
林风瘪嘴道:“在窥察人心这块儿,学生确实还没到火候,只是先生——何时能找到此子本体所在?一直这么拖着不能杀,眼睁睁看着他在咱们地盘活着,心中不是滋味。”
杀再多人都无法平复这种焦躁。
她要亲手杀了此人!
顾池:“莫催莫催,已经在找了。”
林风愁,他何尝不愁?
雀头就是个随时爆炸的隐患!
林风追问:“可有头绪?”
顾池道:“翻到了看似有用的言灵,但有没有用就难说了,此子情况又特殊……寻常言灵对人家不奏效……这条言灵我此前没用过……实际效果不好说……”
“什么言灵?”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顾池的表情似一言难尽。
他这阵子翻找各种带有搜寻效果的言灵,还用姜胜和主公反反复复实验,可目标一旦变成雀头就失效。他的库存都要翻没了,偏偏姜胜和主公又有其他事情,帮不了他。
林风道:“学生或许可以试试。”
顾池好笑道:“就你?”
林风撇嘴:“就我,怎么了?”
她好歹也是文心文士。
顾池道:“没怎么,祝你文运长远。”
一听就知道没几分真心。
第453章 努力完成kpi(三十三)
在十乌这地方,奴隶逃跑属于小概率事件,倒不是说奴隶奴性入骨,纯粹是因为逃跑后活下来的概率比不跑小得多的多。
不逃跑还能混口饭吃,可选择逃跑?
呵呵——
首先面临的难题不是追兵,而是常年有猛禽野兽涉及的旷野,其次是缺粮缺水。
因为奴隶在十乌是不值钱的,有这个功夫耗费人力物力去搜寻,还不如再去买。
奴隶也知道权衡利弊。
自然不会轻易逃跑。
所以部落对奴隶看管并不严密。
奇怪的是,此时的旷野之上却有一队十数人规模的奴隶集体出逃。领头之人带着他们行至一处岩石,在众人注视下,从岩石旁挖出十数套御寒的厚重冬衣。
这些冬衣样式有男有女、有大有小。
其中一些布料可不是奴隶有资格穿的,领头之人将冬衣依次发了下去,其余奴隶虽心急,但还是克制住了一哄而上的冲动。
他们穿着单薄,差点儿被寒风吹傻。
套上冬衣,体温缓慢回暖,僵硬冰冷的四肢随着温度上升生出几分痒意。
领头之人问道:“都分到了吧?”
陆陆续续有奴隶回答:“分到了。”
“大家伙儿都饿了,吃饱了好上路。”领头之人又从里面挖出前一天藏的干粮和水囊,其中甚至有风干好的羊肉和牛肉,几个奴隶看得眼睛都泛红了,“吃吧吃吧。”
尽管水囊中的水是冰的,干粮是粗糙冷硬的,一口咬下去要用大劲儿撕咬下来,再借着口水将其泡软咽下肚,毫无滋味可言,但这对于奴隶来说已是难得美味。
他们埋头苦吃。
众人无声,唯有狂野寒风呜呜呼啸。
终于,吃了个半饱,饥饿痉挛的肠胃得到安抚,他们才放下紧绷的神经。
一道道目光投向领头之人。
这个领头之人,其实是他们前部落的亲戚。部落遭遇灭顶之灾的时候,他们被抓,而领头之人趁乱杀了出去。众人都以为对方不是饿死就是被狼群分尸果腹……
没想到还能再见到他。
还带来一个堪称白日梦的消息。
他目前投靠了一个食物充裕、量大管饱的“部落”,“部落”中的兄弟姊妹都跟他们一样处境,说白了就是群流民。他此次过来是帮“部落”招揽贤才,扩充规模。
只要他们愿意过去,待遇从优。
有厚重的冬衣穿,有美味的食物吃,不需要再被所谓主人压榨鞭打,更不用担心随时没了性命。在领头之人的描绘里,那个“部落”几乎是人间天堂,他们可不信。
因为在十乌的社会结构之中,流民比奴隶还惨千万倍的群体,他们没有固定的住所和食物来源,被所有部落排斥驱赶,丧家之犬!不,只是一滩发烂的蛆虫!
领头之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劝说,最后实在没法,亮出了“先祖石碑”上的“碑文”。他早就将上面的内容反复咀嚼,再加上顾池等人刻意加的“私货”,一番陈词,完全拿捏住这些奴隶的情绪。最后半信半疑跟着他出来,看到冬衣食物才放下悬吊的心。
“都吃完了?”领头之人问。
众人点头回应。
“吃完了就上路。”领头之人深吸一口气,凉气经过肺腑带来的凉意让他热胀的大脑冷静几分,心中默算路上还要耗费多少时间,说道,“咱们很快就要自由了!”
先祖的示警降落在他们的地盘。
这意味着,先祖偏疼他们。
一众奴隶麻木的眸子也多了几分对他口中描述“部落”的向往,眸光似重燃生机。稍作休息,一行人继续顶着寒风前行。跟此前不同的是,他们此时的脚步无比坚定。
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其他部落。
当然,也不是所有游说都能成功。有些奴隶实在是胆小害怕,疑心重,不肯走。游说之人就只能悄悄灌输“先祖石碑”中的内容,以此鼓励奴隶们鼓起勇气。现在不愿意离开没关系,只要心怀希望,总有一天能涤荡十乌的歪风邪气,让神裔回到神坛!
奴隶起初不相信。
但不知道是心里安慰还是什么,饱受一天压榨之后,他们蜷缩在狭小冰冷的地方,心中默念“先祖碑文”,便觉得施加在身上的苦难轻了一些,短暂地忘却痛苦。
他们自然而将将这点归咎于先祖的怜悯,原先半信半疑,逐渐坚信不疑。
之后在奴隶群体,悄悄传开。
这些奴隶倒也“机警”。
先祖这事儿,他们只告诉心怀怨念、不满主人欺辱的奴隶,那些主人的狗腿、帮着主人加倍欺负奴隶的走狗,默契一致瞒着。
这么做,倒不是有危机感,而是纯粹觉得这些人跟高高在上的老爷一样,都背叛了先祖的训诫,是“叛徒”,不值得被拯救!
当王庭勋贵发现这事儿,先祖给予的信仰已经深深根植一众奴隶心间,也影响了一众普通十乌族人。星星之火亦可燎原。却不知这把火不是浴火重生,而是挫骨扬灰。
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施行下一次行动。
只是——
沈棠浑身浴血,大马金刀坐着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