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哪怕,祈善每树立一个敌人,便会有一只回旋镖扎在她身上_(:3)∠)_
  沈棠预感这不会是最后一个。
  说完又觉得自己口气太过孩子气,替祈善挽尊:“发生这种事情,元良也不想的。庆幸来的人是徐文注。他虽是士人,但也是徐家家主。他不可能看到暴利的垄断生意却不去做。望潮已经洒下鱼饵,静待大鱼上钩就行,只是——别做得太刻意了。”
  顾池了然:“这是自然,主公放心。”
  “我这里还有件事情。”
  沈棠取来计划书。
  顾池借着豆大灯盏细看起来。
  “土炕?”
  沈棠一扫方才轻松,心情沉重地道:“浮姑附近还算好,但河尹另外两处有不少庶民冻死了,今日刚送来的消息,光昨日便没了二十三人……我就在想,要不搭土炕试试。”
  反正还在建房子,顺手砌了。
  话分两头。
  徐·大鱼·解正在跟“鱼饵”较劲儿。
  他不仅自己要喝也让随侍喝。
  这名随侍是与他自小一块儿长大的侍从,负责保护他在外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是一个武胆武者。尽管实力不算强,但心细如发,总能发现常人注意不到的小细节。
  他准备听听随侍的饮酒感言。
  随侍看着几坛酒依次排开。
  他默了默,问:“家长,这些全要喝?”
  徐解道:“都喝。”
  在食物缺乏的年代,酒也不是想喝就能喝到的,大部分酒水口味粗糙,味道寡淡。沈棠这边的几坛酒不一样,哪怕是随侍也没喝过几回这么好档次的酒。一碗接着一碗。
  徐解问:“你喝了有甚感觉?”
  随侍仔细感知丹府情况。
  这酒一入喉,不多时,丹府便似下了一场甘霖,淡淡的暖意顺着经脉流淌至全身,仿佛洗了个热水澡。这种感觉微妙,掩在酒水引起的热意下,若不仔细很容易混淆。
  随侍仔细说了自己的感觉。
  他的修炼速度不算快。
  但这会儿,他没有刻意调动,丹府内的武气运转速度竟与修炼时候差不多!
  “家长,这绝对不是药酒能有的。”
  徐解也不是毫无知觉。
  眼底思索:“沈君这是准备做什么?”
  他试探过赵奉。
  赵奉显然是第一次听到顾池说的“酿酒良方”,也就是说,这消息可能是专门透露给自己听的。白日又不避讳地分享“商贾经营秘籍”,种种示好,背后自然有其目的。
  随侍猜测:“交好家长?”
  徐解却不这么想:“沈君很意外我的出现,显然是没想到天海会派人过来,又如何针对我提前布局设计?又如何知道来的人是我?交好?不尽然,但确有图谋。”
  图谋什么?
  徐解心中也有几分底。
  他看着桌上经经散发酒香的酒坛。
  言笑自若:“不好拒绝啊。”
  第326章 下刀子了
  随侍闻言心惊。
  他道:“家长的意思是答应了沈君?若是如此,吴公那边怕是不好交代……”
  作为徐解的贴身随侍,又是左膀右臂,他知道的内情不少,也清楚自家家长跟吴贤之间,徐氏和吴氏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
  吴贤所在的吴氏,祖上几代煊赫,出过不少三公九卿级别的猛人,国家更迭也不影响吴氏的繁荣昌盛。到了吴贤这一代也不见衰落,某种程度来说还更进一步了。
  而吴贤呢?
  此子少时有侠名,仗义疏财,交友广泛,脾性疏阔,有礼贤下士的美名,在天海这一代同龄人中间常常扮演领军人的角色,曾凭一腔热血带一群少年好友去剿匪。
  久而久之积攒足够多的威望,不少好友也愿意以吴贤马首是瞻,干一番大的!
  而徐解出身天海徐氏。
  徐氏最广为人知的长处是什么?
  有钱、有钱、还是有钱!
  堆金积玉,富埒诸侯。
  但论祖上建树、名望、根基,与吴氏根本不是一个量级,能拿得出手旳族人后辈也不多,充其量只能说是“有巨财的乍富新贵”。徐解在吴贤帐下一贯出钱多出力多但吭声少,立场常年维持中立,多少也有这点短板的影响。与人为善,不主动结仇树敌。
  随侍对这些非常清楚。
  他担心家长这么做会被吴贤忌惮。
  见随侍将担心写在了脸上,徐解哑然失笑,说道:“你想哪里去了?主公与沈君关系如何,还未可知呢。即便二人真的‘心不和’,在当下局面也得做到‘面和’……”
  还是那句话,郑乔还没死呢。
  主公吴贤过于出挑不是好事情。
  沈君能在短时间内将河尹收拾成这样子,可见其能力,多一个盟友总比多一个敌人来得好。在外人,也就是郑乔看来,这俩人能互相牵制,远比一家独大来得令人安心。
  主公和沈君大概率不会掰。
  不仅不会,甚至可能来往密切。
  在这个大前提之下,徐氏跟沈君有正常的商业生意往来,有什么问题吗?
  而且——
  徐解淡笑:“倘若能借此卡住沈君命脉,令其不知不觉中依赖天海,从而松懈自身发展,变相成为下属附庸。河尹成为天海与其他势力的缓冲地带,更能令主公放心。”
  随侍听得目瞪口呆。
  “当真可以?”
  徐解薄凉嗤笑:“如何不能?”
  商贾亦有杀人不见血的雷霆手段。
  而这往往被世人忽略。
  随侍见家长有自家的想法,当即也不再多言。作为徐解贴身护卫、左膀右臂,他职责就是保护徐解的性命,以及执行家长下达的命令。哪怕这个命令是让他自戕!
  徐解道:“明日再会会顾望潮。”
  依他的猜测,沈君应该不会很快下场。
  徐解的推测很有道理,但他没料到的是沈棠不是普通人,自然也无法用普通人的思维去揣摩推测。第二日晌午过半,徐解才看到眼底泛着青色、一脸困倦的顾望潮。
  徐解不解:“望潮可是碰上难事儿了?”
  微微凑近还能嗅到些许怪味。
  顾池神色一言难尽,看到徐解面上挂着真挚的担心,他哇凉哇凉的心才终于转暖,半晌不语,在徐解一番追问之下,他才沉重地叹了口气。徐解一看便知顾池终于要亮出狐狸尾巴了,便听顾池叹道:“还不是主公……”
  “沈君怎得了?”
  徐解非常配合地追问。
  顾池向他抱怨自家主公内卷起来不是个人,大吐苦水:“主公大晚上不知道从哪儿得来的灵感,非得弄什么土炕……晨间不是被祈元良知道了么?这厮不分青红皂白,赖吾清白,主公要玩泥巴,那是吾撺掇的???”
  他简直比窦娥还要冤枉。
  徐·懵逼·解:“……”
  讲真,他都做好衡量利益的准备了。
  结果就这?
  就这?
  顾池这几句话凑在一块儿怎么听怎么奇怪,连身侧的随侍也露出了一瞬的迷茫。
  沈君……
  玩泥巴???
  徐解便问道:“土炕是何物?”
  顾池道:“就是个卧具,在床榻之下烧火取暖……主公昨日收到消息,有二十三名庶人冻毙于严寒,主公便萌生了这一想法。”
  随侍忍不住替自家家长问出内心的震惊:“床榻下烧火,这是要将人火葬了?”
  顾池:“……”
  徐解故作呵斥:“失礼!”
  随侍惊醒,行礼致歉。
  顾池忙打圆场道:“不怪他,不怪他,是池没说清楚。主公所言土炕便是在屋中砌高台,于高台上铺席,通烟囱,建东厨灶台,人卧其上可取暖驱寒……”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点子。
  徐解顺着顾池描述,在脑中构建一个大致的土炕轮廓,似乎是不错。只是他有个问题,土炕取暖需要生火,生火需要干柴炭火。庶民既然有这些玩意儿,直接用火盆取暖不是更加方便?再者,木柴炭火也是一笔开支。
  庶民可能没这個经济实力。
  徐解这些问题,顾池也问过沈棠。
  回答则是,木炭取火不安全。
  室内不保持空气流通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碳粉还可能搞出粉尘爆炸。
  顾池现在也不知道一氧化碳是个什么毒,但听主公的意思,那玩意儿应该是藏在炭火之中,一旦在相对密封的环境燃烧挥发,积蓄到一定浓度就会令人中毒毙命?
  其次,烧炕取暖未必要用柴火。
  干草、秸秆、落叶甚至是畜粪皆可。
  相比某些权贵纨绔,一到冬天就安排年轻貌美的“暖美人”香肌暖手,用她们的胸怀取暖,或是安排几十数百女子脱衣围坐“取暖”,这种成本已经低廉到近乎于无了。
  顾池脸上多了些笑意:“倘若土炕能建成,对北地庶民而言倒是一桩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