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莫不是走火入魔了?
他疾步上前,正迟疑着要不要喊醒褚曜,发现褚曜额头布满细细密密的热汗,汗水顺着鬓角零碎的灰白发丝淌下来,划过面颊与下颌。长眉紧拧,于眉心留下深刻褶痕。
乍一看像是陷入某个可怖的梦魇。
共叔武抬手轻推褚曜肩头,轻唤道:“先生!先生!醒醒,先生醒醒……怎会如此?”
一连摇了好几下。
对于浅眠的人而言,足够醒来。
也不知褚曜是不是被困在梦魇之中无法自拔,这样都没转醒的迹象。共叔武担心出事,手指搭上褚曜腕部,分出一缕温和武气钻入他的经脉。接触的一瞬就被强横弹回。
共叔武:“!!!”
这该如何是好???
两个孩子没找到,褚曜还出了问题。
上天似乎听到了他内心的呐喊,褚曜稠密睫羽轻颤,神色虚软地睁开眼,视线好一会儿才重新聚焦。共叔武第一时间察觉,上前关切道:“先生——你可算醒来了!”
褚曜似乎还沉浸在梦魇余韵中无法回神,几息之后,五感逐渐归位,他猛地打了个激灵。抬头看清周遭场景,问共叔武:“半步,我刚刚睡了多久?城门叛军可有动静?”
“前后半个时辰,叛军还未有动静。”
褚曜霍地起身,口中不断喃喃共叔武听不懂的话,听音节像是褚国的方言。
究竟是什么噩梦,方言都吓出来了?
共叔武心里揣着疑惑。
“先生方才梦魇了?”
褚曜摇头:“不是梦魇。”
共叔武以为是小事,不再追问。
谁知褚曜又道:“是‘柳暗花明’。”
共叔武面上浮现好几个问号。
“何谓——柳暗花明?”
褚曜:“那是我的文士之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柳暗花明’。这个文士之道不到绝境不可用。方才入梦,它突然发动,让我看到了许多混沌场景……”
共叔武神色一肃。
这是个不到绝境不可用的文士之道?
换而言之,他们很快就要面临绝境?
莫名的危机感弥漫心头,他忙追问:“先生在梦中看到了什么?若提前预知,可否规避?”
褚曜晦涩道:“怕是避不了。”
共叔武骇然:“竟是必死之局?”
他们二人一文一武,不敢说千军万马之间来去自如,但逃离孝城还是不成问题的,除非倒霉碰上等级高出他们太多的强者。但话又说回来,庚国哪有这样的棘手狠角色?
褚曜道:“不是我们。”
共叔武反应过来:“是孝城?”
褚曜有气无力地点头:“嗯。”
他的文士之道发动一次都会抽取大量文气,此时丹府空空,强烈的虚软伴随着晕眩,让他站不稳脚跟,又无力跌坐回去。
紧接着大口大口喘气。
“我在梦中看到叛军‘只围不攻’,封锁孝城,不多时城内便弹尽粮绝。叛军又向城内投掷带着疫病的百姓尸体,尸体无人处理,成为城中硕鼠美食……病气随之蔓延开来……”
之后的惨状不用他详细描述,共叔武也能想象出几分。他听完这些,一巴掌拍碎手边矮桌。木桌四分五裂的动静吓醒了怀中小憩的素商,他只好按捺脾气,安抚一二。
压低声音:“只围不攻?他们疯了?”
兵贵胜,不贵久。
明明能一天半天将敌人拿下的城池,偏偏要“只围不攻”,拖延时间打持久战!
这是拖延敌人的时间吗?
这明明是拖延己方的粮草!虽说四宝郡处于庚国和辛国交界处,彘王帐下叛军补给粮草不会很费劲,但运输途中也会产生大量损耗。
前线将士食用一石,后方得运输十几石!
彘王是钱多了烧手?
还是粮多了发霉?
褚曜心情沉重地闭上眼:“都不是,叛军打得一手好算盘,并非脑子昏聩下烂棋。”
说完,他睁开眼对上共叔武的视线。
后者被他盯得不自在,下意识挪开视线。
“褚先生是说……他们另有图谋,为此不惜多浪费数万大军一月多的粮草???”
褚曜道:“是。”
共叔武问:“目的为何?”
褚曜叹气道:“国玺,辛国国玺!”
简短六个字落在共叔武耳中却如六道响雷,还是直接在耳边炸开那种,惊得他僵立原地,一时间听不清外界声音,不知褚曜又说了什么。半晌,他拳头紧了又松,松了又紧。
褚曜:“在下敢笃定,叛军营中有人知道国玺的大致位置,为此不惜制造瘟疫屠城。”
国玺事关国运。
而国运又与百姓休戚相关。
辛国虽然灭了,但辛国国玺还未完全与辛国百姓割断,国玺仍有一部分国运。那人制造瘟疫屠城,便是为了用这种手段快速消耗国运。一旦国运消耗完,国玺便会完全暴露。
褚曜凝重地看向共叔武。
问道:“其实我和祈元良早就猜到了,‘共叔武’是个假名,你真正身份是‘龚文’吧?辛国国都被破之前,‘龚文’便下落不明。之后郑乔将龚氏抄家,独独缺了一个你。所以……”
共叔武也知道自己马甲捂不久。
被褚曜当面揭穿,他并没有惶恐暴怒,反而有种“终于来了”的感觉,放下某种负担。
他干脆承认:“是,我是龚文。”
共叔武痛快地交代:“都城被破前,前国主私下召我入宫,还将国玺交托给我,希望我能帮助辛国后人复国。即便不能复国,这块国玺也不能落入庚国郑乔手中……”
辛国那位前国主什么尿性?
共叔武能不知道?
只是,他们龚氏受了辛国俸禄,不得不忠于君主。他带着国玺连夜逃离国都,一路颠沛流离、逃避追杀。借着祈善伪装才获得短暂宁静,万万没想到,还是逃不过去……
褚曜正欲说什么,屋外传来一声重物落地的闷响声,二人对视一眼,起身推开大门。
门外,地上。
一具连死都没阖上双眼的尸体。
尸体瘦骨嶙峋,露在外的手臂、脚腕、小腿,瘦得皮包骨,皮肉紧紧贴在骨头上。面颊青白消瘦,两颊凹陷,眼眶青黑。身上穿着勉强能避体的破衣裳,散发着异样恶臭。
共叔武蹲身探了一下鼻息。
他道:“已经死了。”
尸体只剩些许余温。
共叔武蓦地响起褚曜刚才说的“柳暗花明”,那个带着预言性质的文士之道。他抬起头,隐约看到一具人形物体越过高高城墙,落入孝城城内。砰一声,落在隔壁小巷。
这人落地的时候,还有热气。
他软软地躺在地上。
鲜血淌满那张病弱扭曲、肌肉抽搐的脸庞,是个四十来岁的男人。他听到动静,眼珠子艰难往褚曜二人方向转动,唇瓣翕动数下。
看唇瓣口型,应该是求救。
他用了全身最后的力气,以为呼救声很大,实际上支零破碎,弱得连此时的夜风也能吹散。喉间发出咕噜咕噜的驳杂动静,鲜血溢出口腔,没一会儿眼珠子就不动了。
褚曜沉重地闭上了双眼。
眼睛不看,脑中却不断回放梦中所见。
疫病纵横、易子而食、孝城十室九空,百姓在绝望之中等待死亡,人间烈狱亦不为过。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他轻声道。
他少年时意气风发,带兵与北漠交战,失意时经历过褚国被灭,体验过徒步戴枷流放,辗转来到孝城月华楼当杂役,毫无尊严地供人呼来喝去……人生短短三十四载,他自认为阅历足够多,但——仍未见过眼前这一幕!
太荒诞了!
这当真是阳世会有的画面?
褚曜眼前颜色明明灭灭,身躯轻晃,倒向一边。若非共叔武眼疾手快抓住他肩膀,怕是要撞墙上。共叔武紧张唤道:“先生!”
褚曜缓了一口气。
咽下喉头翻滚的酸液,忍下呕吐的冲动,虚弱软声说:“找些柴火将这些尸体烧了。”
共叔武皱眉:“烧了?不埋了?”
褚曜道:“埋了无用。”
孝城的百姓都吃不饱,那些老鼠就更饿了,它们会循着味翻找一切能找到的食物,尸体埋掉反而会留下隐患。倒不如一把火烧干净,尽量减少健康百姓与尸体的接触。
他们知道这些尸体带着病气。
但其他人不知道。
特别是孝城城墙上守城的兵卒。
“叛军这是做什么?”
“投石没投准啊……”
“呸!你巴不得人家投准将你砸成肉泥是吧?”一起守城的袍泽没好气地啐了一口。
能捡回一条小命就不错了。
又有兵卒道:“投来的好像是人?”
他们大多是普通人,即便有武胆武者,武胆等级也不高,夜间视力有限,无法清晰看清被投入城中的东西。只能根据大致形状判断是什么。他说完就被其他人嘲笑了。
他疾步上前,正迟疑着要不要喊醒褚曜,发现褚曜额头布满细细密密的热汗,汗水顺着鬓角零碎的灰白发丝淌下来,划过面颊与下颌。长眉紧拧,于眉心留下深刻褶痕。
乍一看像是陷入某个可怖的梦魇。
共叔武抬手轻推褚曜肩头,轻唤道:“先生!先生!醒醒,先生醒醒……怎会如此?”
一连摇了好几下。
对于浅眠的人而言,足够醒来。
也不知褚曜是不是被困在梦魇之中无法自拔,这样都没转醒的迹象。共叔武担心出事,手指搭上褚曜腕部,分出一缕温和武气钻入他的经脉。接触的一瞬就被强横弹回。
共叔武:“!!!”
这该如何是好???
两个孩子没找到,褚曜还出了问题。
上天似乎听到了他内心的呐喊,褚曜稠密睫羽轻颤,神色虚软地睁开眼,视线好一会儿才重新聚焦。共叔武第一时间察觉,上前关切道:“先生——你可算醒来了!”
褚曜似乎还沉浸在梦魇余韵中无法回神,几息之后,五感逐渐归位,他猛地打了个激灵。抬头看清周遭场景,问共叔武:“半步,我刚刚睡了多久?城门叛军可有动静?”
“前后半个时辰,叛军还未有动静。”
褚曜霍地起身,口中不断喃喃共叔武听不懂的话,听音节像是褚国的方言。
究竟是什么噩梦,方言都吓出来了?
共叔武心里揣着疑惑。
“先生方才梦魇了?”
褚曜摇头:“不是梦魇。”
共叔武以为是小事,不再追问。
谁知褚曜又道:“是‘柳暗花明’。”
共叔武面上浮现好几个问号。
“何谓——柳暗花明?”
褚曜:“那是我的文士之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柳暗花明’。这个文士之道不到绝境不可用。方才入梦,它突然发动,让我看到了许多混沌场景……”
共叔武神色一肃。
这是个不到绝境不可用的文士之道?
换而言之,他们很快就要面临绝境?
莫名的危机感弥漫心头,他忙追问:“先生在梦中看到了什么?若提前预知,可否规避?”
褚曜晦涩道:“怕是避不了。”
共叔武骇然:“竟是必死之局?”
他们二人一文一武,不敢说千军万马之间来去自如,但逃离孝城还是不成问题的,除非倒霉碰上等级高出他们太多的强者。但话又说回来,庚国哪有这样的棘手狠角色?
褚曜道:“不是我们。”
共叔武反应过来:“是孝城?”
褚曜有气无力地点头:“嗯。”
他的文士之道发动一次都会抽取大量文气,此时丹府空空,强烈的虚软伴随着晕眩,让他站不稳脚跟,又无力跌坐回去。
紧接着大口大口喘气。
“我在梦中看到叛军‘只围不攻’,封锁孝城,不多时城内便弹尽粮绝。叛军又向城内投掷带着疫病的百姓尸体,尸体无人处理,成为城中硕鼠美食……病气随之蔓延开来……”
之后的惨状不用他详细描述,共叔武也能想象出几分。他听完这些,一巴掌拍碎手边矮桌。木桌四分五裂的动静吓醒了怀中小憩的素商,他只好按捺脾气,安抚一二。
压低声音:“只围不攻?他们疯了?”
兵贵胜,不贵久。
明明能一天半天将敌人拿下的城池,偏偏要“只围不攻”,拖延时间打持久战!
这是拖延敌人的时间吗?
这明明是拖延己方的粮草!虽说四宝郡处于庚国和辛国交界处,彘王帐下叛军补给粮草不会很费劲,但运输途中也会产生大量损耗。
前线将士食用一石,后方得运输十几石!
彘王是钱多了烧手?
还是粮多了发霉?
褚曜心情沉重地闭上眼:“都不是,叛军打得一手好算盘,并非脑子昏聩下烂棋。”
说完,他睁开眼对上共叔武的视线。
后者被他盯得不自在,下意识挪开视线。
“褚先生是说……他们另有图谋,为此不惜多浪费数万大军一月多的粮草???”
褚曜道:“是。”
共叔武问:“目的为何?”
褚曜叹气道:“国玺,辛国国玺!”
简短六个字落在共叔武耳中却如六道响雷,还是直接在耳边炸开那种,惊得他僵立原地,一时间听不清外界声音,不知褚曜又说了什么。半晌,他拳头紧了又松,松了又紧。
褚曜:“在下敢笃定,叛军营中有人知道国玺的大致位置,为此不惜制造瘟疫屠城。”
国玺事关国运。
而国运又与百姓休戚相关。
辛国虽然灭了,但辛国国玺还未完全与辛国百姓割断,国玺仍有一部分国运。那人制造瘟疫屠城,便是为了用这种手段快速消耗国运。一旦国运消耗完,国玺便会完全暴露。
褚曜凝重地看向共叔武。
问道:“其实我和祈元良早就猜到了,‘共叔武’是个假名,你真正身份是‘龚文’吧?辛国国都被破之前,‘龚文’便下落不明。之后郑乔将龚氏抄家,独独缺了一个你。所以……”
共叔武也知道自己马甲捂不久。
被褚曜当面揭穿,他并没有惶恐暴怒,反而有种“终于来了”的感觉,放下某种负担。
他干脆承认:“是,我是龚文。”
共叔武痛快地交代:“都城被破前,前国主私下召我入宫,还将国玺交托给我,希望我能帮助辛国后人复国。即便不能复国,这块国玺也不能落入庚国郑乔手中……”
辛国那位前国主什么尿性?
共叔武能不知道?
只是,他们龚氏受了辛国俸禄,不得不忠于君主。他带着国玺连夜逃离国都,一路颠沛流离、逃避追杀。借着祈善伪装才获得短暂宁静,万万没想到,还是逃不过去……
褚曜正欲说什么,屋外传来一声重物落地的闷响声,二人对视一眼,起身推开大门。
门外,地上。
一具连死都没阖上双眼的尸体。
尸体瘦骨嶙峋,露在外的手臂、脚腕、小腿,瘦得皮包骨,皮肉紧紧贴在骨头上。面颊青白消瘦,两颊凹陷,眼眶青黑。身上穿着勉强能避体的破衣裳,散发着异样恶臭。
共叔武蹲身探了一下鼻息。
他道:“已经死了。”
尸体只剩些许余温。
共叔武蓦地响起褚曜刚才说的“柳暗花明”,那个带着预言性质的文士之道。他抬起头,隐约看到一具人形物体越过高高城墙,落入孝城城内。砰一声,落在隔壁小巷。
这人落地的时候,还有热气。
他软软地躺在地上。
鲜血淌满那张病弱扭曲、肌肉抽搐的脸庞,是个四十来岁的男人。他听到动静,眼珠子艰难往褚曜二人方向转动,唇瓣翕动数下。
看唇瓣口型,应该是求救。
他用了全身最后的力气,以为呼救声很大,实际上支零破碎,弱得连此时的夜风也能吹散。喉间发出咕噜咕噜的驳杂动静,鲜血溢出口腔,没一会儿眼珠子就不动了。
褚曜沉重地闭上了双眼。
眼睛不看,脑中却不断回放梦中所见。
疫病纵横、易子而食、孝城十室九空,百姓在绝望之中等待死亡,人间烈狱亦不为过。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他轻声道。
他少年时意气风发,带兵与北漠交战,失意时经历过褚国被灭,体验过徒步戴枷流放,辗转来到孝城月华楼当杂役,毫无尊严地供人呼来喝去……人生短短三十四载,他自认为阅历足够多,但——仍未见过眼前这一幕!
太荒诞了!
这当真是阳世会有的画面?
褚曜眼前颜色明明灭灭,身躯轻晃,倒向一边。若非共叔武眼疾手快抓住他肩膀,怕是要撞墙上。共叔武紧张唤道:“先生!”
褚曜缓了一口气。
咽下喉头翻滚的酸液,忍下呕吐的冲动,虚弱软声说:“找些柴火将这些尸体烧了。”
共叔武皱眉:“烧了?不埋了?”
褚曜道:“埋了无用。”
孝城的百姓都吃不饱,那些老鼠就更饿了,它们会循着味翻找一切能找到的食物,尸体埋掉反而会留下隐患。倒不如一把火烧干净,尽量减少健康百姓与尸体的接触。
他们知道这些尸体带着病气。
但其他人不知道。
特别是孝城城墙上守城的兵卒。
“叛军这是做什么?”
“投石没投准啊……”
“呸!你巴不得人家投准将你砸成肉泥是吧?”一起守城的袍泽没好气地啐了一口。
能捡回一条小命就不错了。
又有兵卒道:“投来的好像是人?”
他们大多是普通人,即便有武胆武者,武胆等级也不高,夜间视力有限,无法清晰看清被投入城中的东西。只能根据大致形状判断是什么。他说完就被其他人嘲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