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小胖墩儿一看这个手势,屁股下意识就疼,连忙躲到褚曜身后,恨不得将自己遮得严严实实,屠夫更来气。褚曜好笑地劝解,屠夫气大了道:“这小兔崽子自打跟你学了几个字,整天‘老师长’、‘老师短’,活像是给你养的崽儿!老子每天拼了命干活为谁啊?”
褚曜笑道:“这说明阿荣孝顺知礼,待师长尚且如此,更何况父母呢?这有何不好?”
年少的褚曜或许忍不了“老东西”、“老家伙”之类的蔑称,但现在的他在孝城底层混了这么多年,有些棱角早被抹平。
他跟这些街坊邻里是熟人,深知他们嘴巴有什么毛病,说话粗俗不中听,多数时候跟纯朴二字不沾边,但真要说有恶意也不至于。
过耳既忘即可。
屠夫听不惯褚曜文绉绉的话,只知道是好话就行,便也软了态度,降低声量关心褚曜这阵子的去处。褚曜不见的这段时间,他家这个小霸王一样的娃子快将他闹死了。
褚曜回道:“跟着新主家搬了个地方。”
屠夫这才开始细细打量褚曜,蓦地发现平日总是安静的老东西有了改变。虽然衣裳还是浆洗得发白,但干净无补丁,最重要的是精神面貌,一扫以往眉宇间积郁的死寂灰败,似乎连身板都比以前挺直了,年轻数岁。
一瞧这个模样,屠夫便知道褚曜在新主家的日子比在月华楼好得多,隐隐也替他开心。
屠夫:“既然如此,那俺儿子……”
他本想说就不用教了,先前也是贪便宜、再加上看褚曜可怜,想接济接济,这才提出让褚曜给他儿子开蒙。如今褚曜换了主家,搬了地方,估计也没多余精力顾及他儿子。
他回头多花钱将儿子送其他私塾。
一想到这,屠夫便心疼的脸上横肉微颤。
那家私塾先生比褚曜年轻,却比他还迂腐死板、老气沉沉,张口闭口什么之乎者也,喜欢摆读书人架子,家境差点儿的人家想送孩子去念书,他的脸就拉得老长,话里话外都是“不配”。学生越穷,收束脩越不手软。
恰巧,屠夫就是他最看不上的。
几乎能想象得到,自己要是上门求个念书名额,那张迂腐死气的脸会拉得多长。
谁知,褚曜却说让他儿子继续跟着念。
屠夫自然乐意,但仍问:“你主家答应?”
褚曜道:“前两日收了个新学生,一个是带,两个也是带,干脆一块儿带着得了。只是事情有些忙,需要隔一阵来一趟。阿荣可得好好努力,不能懈怠偷懒输给你师妹。”
小胖墩儿姓屠名荣。
这个正经大名还是褚曜给取的。
之前的诨名叫大栓,屠大栓。
(*ΦwΦ*)
屠夫一听咋舌:“还是个女娃?”
褚曜道:“虽是女娃,但天赋的确好。”
屠夫感觉新奇,扬起蒲扇大掌一拍儿子后脑勺,瞪眼威胁他要好好学,不能偷懒。
小胖墩儿缩缩脖子,鼓着腮帮子哼了一声,一溜烟又躲褚曜身后,眼睛扑闪扑闪看着老师,期待他教新的内容。谁知褚曜这次不是来给他上课,而是来打听一些消息的。
打听几户人家的消息。
说是打听,其实就是闲聊的时候,不动声色将八卦话题往那几户人家引。
这家肉铺是传承三代人的“老字号”,从不卖烂肉臭肉,物美价廉不压秤,附近百姓大多会在他这买肉,这也让屠夫有了极大的“人脉圈子”,各家各户的八卦都能说上一段。
屠夫也不是心细之人,自然没怀疑,再加上他自己还是个憋不住话的大喇叭。八卦闲聊开了话头就刹不住车,心满意足说了好一会儿,其中就有褚曜想知道的关键情报。
说起来,褚曜也没问啥。他不过是开了个头——“来时路上看到有个神似x家的老丈提着几斤肉,红光满面,难道是老丈小儿子喜事将近”,剩下的就由屠夫自由发挥了。
那位老丈在附近也是“名人”,抠门、爱占小便宜、吹大话、差点儿将连生三女的婆娘打死,压榨家里仨女儿养两个宝贝儿子,严重到街坊邻里都看不下去的程度。
大儿子是个嗜赌的街溜子,小儿子倒是成器还有几分运气,是个末流公士,如今在孝城银库干活。众所周知,那可是个肥差。只是他入职的时候年纪大了,而偷库银需要童子功,所以一家境况并未改善多少。
褚曜这么问,一是为了打开话匣子,二也是为了通过那位嘴不把门的老丈试探他小儿子的近况。税银清点装车可不是一两日能干完的,上面的人为了让底下的人尽心尽力,不仅会敲打警告,也会奖赏安抚,双管齐下。
若家里突然多了笔小财、家人给小儿子准备远行的干粮衣裳,说明日期已近。
担心那家小儿不在押送队伍,褚曜准备多打听几家。
第143章 行动(一)
屠夫道:“你说那个老东西?他昨天来过,买了三斤回去,今儿还没来呢……”
褚曜尴尬笑笑:“那是我认错了,可远远一看的确像。咦,他家是有什么喜事还是发达了?一买就三斤,听意思今儿还来?”
屠夫一想到那个老丈便觉得牙痒。
老东西爱占便宜,那双老手还不老实,总是趁着他没看到的时候摸摸他摊子上的肉,其他客人看到了还愿意买?腆着一张老脸让便宜卖他,几文钱的便宜都想占,屡教不改。
最近倒是没这么干了,但每次来都会故意将铜子儿、碎银往他铺子上拍,故作高声要买几斤肉、几两骨,生怕别人听不清楚,张嘴露出那一口的老黄牙,只差唾沫横飞。
奈何屠夫开门做生意,不能将客人往外赶,其实内心早就有意见了。
屠夫一翻白眼,一撇嘴:“他家能有什么喜事?也就上个月添了个外孙女儿,但这老东西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搁那儿说什么‘一撇腿一个赔钱货’,呸!还一撇腿呢,老东西,真这么轻松,他撇一个腿看看?看他是能撇出个卵,还是撇出个蛋。”
褚曜耐心听着屠夫抱怨——他深知屠夫八卦起来跟他家五郎一样,喜欢废话,说到哪里是哪里——一旦话题扯远,他就默默出声拉回来,总算听到正经内容。
屠夫说道:“……前几天忽然发了财了,说是他小儿接了个大活儿,天天三五斤肉,瞧他吃得满嘴肥油的样子,老骨头还是一把柴火,也不知道那些肉都长到了哪里……”
褚曜道:“那就是发达了。”
屠夫哐哐两下剁好了客人需要的肉,其他客人也是街坊邻里,一说起八卦就跟乘风破浪不用桨一样,你一言我一语,或嫉妒或羡慕,话里话外带着一股酸味。
他们是瞧不起那家人,但人家连着这么多天好几斤肉地吃,那也是实打实羡慕啊。
如何不酸。
唉,牙根都要酸软了。
说起几天大鱼大肉,除了这户人家,他们还知道另外几户,每天屋子里飘出来的肉香,真的馋死个人。穷苦人家逢年过节才能沾点荤腥,有的人却能将肉当饭吃……
当即也有人暗暗猜测这钱来路不正。
褚曜作为话题牵头人,却是这群人中间最沉默的,一如以往那般安静听着,时而附和两句,时而疑惑一二。几人聊得口舌发干才心满意足拍拍屁股走人,仿佛那点儿不满和酸味儿随着八卦聊天散了大半,心满意足。
褚矅满足了,掏出了钱袋买了两斤肉。
屠夫问:“你也发达了?”
褚曜回答:“主家的钱。”
屠夫给他多打了二两,让他回去加餐。
事情差不多了,褚曜准备离开,却被小胖墩儿拉住了袖子,一双湿漉漉的眼睛看着他。
哀求一般道:“老师……”
褚曜见状,问:“阿荣我带走几日?”
屠夫没好气地挥挥手,嘴里骂咧咧:“带走就带走,别回来都行。这小子跟着你这老东西混野了心,待在家里尽气他老子。”
小胖墩儿听到这话,笑得脸上要开花。
屠夫看了更是咬牙切齿。
这究竟是谁儿子???
褚曜打听到一部分消息,又借口采买带着小胖墩儿去了别处——他在孝城混了这么多年,三教九流都打过交道。他不能直接打听银库相关的情报,但迂回着来却不成问题。
哼,银库管理是很严格,差役进出都需要数道检查,却管不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旁门左道”。褚曜像是个普普通通的采买仆役,日落时分在约定好的地方等沈棠。
沈棠几乎是踩着点过来的。
她回来的时候,二人正和谐地坐在路边檐下。褚曜手中折了一根树杈在地上写什么,小胖墩儿双手抱膝,眼睛盯着地面,上身微微倾斜向褚曜,生怕听漏一个字儿。
“无晦,我回来了。”
褚曜起身行礼,小胖墩儿也跟着学。
沈棠跟小胖墩儿也算熟悉,见他怀里抱着个小包裹,笑道:“阿荣也跟着来了?”
褚曜笑道:“这说明阿荣孝顺知礼,待师长尚且如此,更何况父母呢?这有何不好?”
年少的褚曜或许忍不了“老东西”、“老家伙”之类的蔑称,但现在的他在孝城底层混了这么多年,有些棱角早被抹平。
他跟这些街坊邻里是熟人,深知他们嘴巴有什么毛病,说话粗俗不中听,多数时候跟纯朴二字不沾边,但真要说有恶意也不至于。
过耳既忘即可。
屠夫听不惯褚曜文绉绉的话,只知道是好话就行,便也软了态度,降低声量关心褚曜这阵子的去处。褚曜不见的这段时间,他家这个小霸王一样的娃子快将他闹死了。
褚曜回道:“跟着新主家搬了个地方。”
屠夫这才开始细细打量褚曜,蓦地发现平日总是安静的老东西有了改变。虽然衣裳还是浆洗得发白,但干净无补丁,最重要的是精神面貌,一扫以往眉宇间积郁的死寂灰败,似乎连身板都比以前挺直了,年轻数岁。
一瞧这个模样,屠夫便知道褚曜在新主家的日子比在月华楼好得多,隐隐也替他开心。
屠夫:“既然如此,那俺儿子……”
他本想说就不用教了,先前也是贪便宜、再加上看褚曜可怜,想接济接济,这才提出让褚曜给他儿子开蒙。如今褚曜换了主家,搬了地方,估计也没多余精力顾及他儿子。
他回头多花钱将儿子送其他私塾。
一想到这,屠夫便心疼的脸上横肉微颤。
那家私塾先生比褚曜年轻,却比他还迂腐死板、老气沉沉,张口闭口什么之乎者也,喜欢摆读书人架子,家境差点儿的人家想送孩子去念书,他的脸就拉得老长,话里话外都是“不配”。学生越穷,收束脩越不手软。
恰巧,屠夫就是他最看不上的。
几乎能想象得到,自己要是上门求个念书名额,那张迂腐死气的脸会拉得多长。
谁知,褚曜却说让他儿子继续跟着念。
屠夫自然乐意,但仍问:“你主家答应?”
褚曜道:“前两日收了个新学生,一个是带,两个也是带,干脆一块儿带着得了。只是事情有些忙,需要隔一阵来一趟。阿荣可得好好努力,不能懈怠偷懒输给你师妹。”
小胖墩儿姓屠名荣。
这个正经大名还是褚曜给取的。
之前的诨名叫大栓,屠大栓。
(*ΦwΦ*)
屠夫一听咋舌:“还是个女娃?”
褚曜道:“虽是女娃,但天赋的确好。”
屠夫感觉新奇,扬起蒲扇大掌一拍儿子后脑勺,瞪眼威胁他要好好学,不能偷懒。
小胖墩儿缩缩脖子,鼓着腮帮子哼了一声,一溜烟又躲褚曜身后,眼睛扑闪扑闪看着老师,期待他教新的内容。谁知褚曜这次不是来给他上课,而是来打听一些消息的。
打听几户人家的消息。
说是打听,其实就是闲聊的时候,不动声色将八卦话题往那几户人家引。
这家肉铺是传承三代人的“老字号”,从不卖烂肉臭肉,物美价廉不压秤,附近百姓大多会在他这买肉,这也让屠夫有了极大的“人脉圈子”,各家各户的八卦都能说上一段。
屠夫也不是心细之人,自然没怀疑,再加上他自己还是个憋不住话的大喇叭。八卦闲聊开了话头就刹不住车,心满意足说了好一会儿,其中就有褚曜想知道的关键情报。
说起来,褚曜也没问啥。他不过是开了个头——“来时路上看到有个神似x家的老丈提着几斤肉,红光满面,难道是老丈小儿子喜事将近”,剩下的就由屠夫自由发挥了。
那位老丈在附近也是“名人”,抠门、爱占小便宜、吹大话、差点儿将连生三女的婆娘打死,压榨家里仨女儿养两个宝贝儿子,严重到街坊邻里都看不下去的程度。
大儿子是个嗜赌的街溜子,小儿子倒是成器还有几分运气,是个末流公士,如今在孝城银库干活。众所周知,那可是个肥差。只是他入职的时候年纪大了,而偷库银需要童子功,所以一家境况并未改善多少。
褚曜这么问,一是为了打开话匣子,二也是为了通过那位嘴不把门的老丈试探他小儿子的近况。税银清点装车可不是一两日能干完的,上面的人为了让底下的人尽心尽力,不仅会敲打警告,也会奖赏安抚,双管齐下。
若家里突然多了笔小财、家人给小儿子准备远行的干粮衣裳,说明日期已近。
担心那家小儿不在押送队伍,褚曜准备多打听几家。
第143章 行动(一)
屠夫道:“你说那个老东西?他昨天来过,买了三斤回去,今儿还没来呢……”
褚曜尴尬笑笑:“那是我认错了,可远远一看的确像。咦,他家是有什么喜事还是发达了?一买就三斤,听意思今儿还来?”
屠夫一想到那个老丈便觉得牙痒。
老东西爱占便宜,那双老手还不老实,总是趁着他没看到的时候摸摸他摊子上的肉,其他客人看到了还愿意买?腆着一张老脸让便宜卖他,几文钱的便宜都想占,屡教不改。
最近倒是没这么干了,但每次来都会故意将铜子儿、碎银往他铺子上拍,故作高声要买几斤肉、几两骨,生怕别人听不清楚,张嘴露出那一口的老黄牙,只差唾沫横飞。
奈何屠夫开门做生意,不能将客人往外赶,其实内心早就有意见了。
屠夫一翻白眼,一撇嘴:“他家能有什么喜事?也就上个月添了个外孙女儿,但这老东西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搁那儿说什么‘一撇腿一个赔钱货’,呸!还一撇腿呢,老东西,真这么轻松,他撇一个腿看看?看他是能撇出个卵,还是撇出个蛋。”
褚曜耐心听着屠夫抱怨——他深知屠夫八卦起来跟他家五郎一样,喜欢废话,说到哪里是哪里——一旦话题扯远,他就默默出声拉回来,总算听到正经内容。
屠夫说道:“……前几天忽然发了财了,说是他小儿接了个大活儿,天天三五斤肉,瞧他吃得满嘴肥油的样子,老骨头还是一把柴火,也不知道那些肉都长到了哪里……”
褚曜道:“那就是发达了。”
屠夫哐哐两下剁好了客人需要的肉,其他客人也是街坊邻里,一说起八卦就跟乘风破浪不用桨一样,你一言我一语,或嫉妒或羡慕,话里话外带着一股酸味。
他们是瞧不起那家人,但人家连着这么多天好几斤肉地吃,那也是实打实羡慕啊。
如何不酸。
唉,牙根都要酸软了。
说起几天大鱼大肉,除了这户人家,他们还知道另外几户,每天屋子里飘出来的肉香,真的馋死个人。穷苦人家逢年过节才能沾点荤腥,有的人却能将肉当饭吃……
当即也有人暗暗猜测这钱来路不正。
褚曜作为话题牵头人,却是这群人中间最沉默的,一如以往那般安静听着,时而附和两句,时而疑惑一二。几人聊得口舌发干才心满意足拍拍屁股走人,仿佛那点儿不满和酸味儿随着八卦聊天散了大半,心满意足。
褚矅满足了,掏出了钱袋买了两斤肉。
屠夫问:“你也发达了?”
褚曜回答:“主家的钱。”
屠夫给他多打了二两,让他回去加餐。
事情差不多了,褚曜准备离开,却被小胖墩儿拉住了袖子,一双湿漉漉的眼睛看着他。
哀求一般道:“老师……”
褚曜见状,问:“阿荣我带走几日?”
屠夫没好气地挥挥手,嘴里骂咧咧:“带走就带走,别回来都行。这小子跟着你这老东西混野了心,待在家里尽气他老子。”
小胖墩儿听到这话,笑得脸上要开花。
屠夫看了更是咬牙切齿。
这究竟是谁儿子???
褚曜打听到一部分消息,又借口采买带着小胖墩儿去了别处——他在孝城混了这么多年,三教九流都打过交道。他不能直接打听银库相关的情报,但迂回着来却不成问题。
哼,银库管理是很严格,差役进出都需要数道检查,却管不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旁门左道”。褚曜像是个普普通通的采买仆役,日落时分在约定好的地方等沈棠。
沈棠几乎是踩着点过来的。
她回来的时候,二人正和谐地坐在路边檐下。褚曜手中折了一根树杈在地上写什么,小胖墩儿双手抱膝,眼睛盯着地面,上身微微倾斜向褚曜,生怕听漏一个字儿。
“无晦,我回来了。”
褚曜起身行礼,小胖墩儿也跟着学。
沈棠跟小胖墩儿也算熟悉,见他怀里抱着个小包裹,笑道:“阿荣也跟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