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小女孩捧着馍馍,一边抽着气一边狼吞虎咽。
  景之瑜拍着她的背给她顺气,道:“慢点吃,这样吃容易噎着。你先缓缓气。”
  小女孩看了她一眼,拍着胸脯缓了一会儿,等不抽抽了,她又将馍馍掰成了两半,递给景之瑜一半。
  景之瑜半是感动半是戏谑的道:“你还挺有良心。”
  小女孩道:“谢谢……谢谢……你。”
  景之瑜接过馍馍,又冷又硬,真不好吃。
  吃完了馍馍,小女孩静静的盘腿坐在景之瑜对面,不说话也不离开。
  景之瑜有些沉不住气了,问道:“你怎么还不走?我没吃的了。”
  小女孩道:“不走……没……没家……”
  景之瑜心道:我也没家啊!你杵搁这儿,我也没办法啊!虽然这样想着,她也不忍心将一个小女孩轰出去。
  “我也没有家,天天没饭吃。我连自己都养不活,我照顾不了你啊。”
  自从从饭馆里离开后,她便没有工作了,每天食不果腹,只能靠乞讨度日。但乞讨也不容易啊,许多老百姓自己家都是勉强吃饱,哪有余粮去施舍别人。
  小女孩摆着手道:“我们……一起……讨饭……我给你……讨饭……吃。”
  景之瑜算是发现了,这小女孩口吃。她道:“你确定?你讨的饭自己都不够吃吧?否则怎么会来拿我的馍馍。”
  小女孩道:“我的被……别人……偷走了……我能……能讨饭。”
  景之瑜呈“大”字躺倒在杂草上,叹了几口气。她坐起身,叹道:“算了,你走了反而更危险,留下吧。咱俩个苦命人,也好有个伴儿。”
  小女孩重重点了点头,“嗯!”
  “你叫什么?”
  “静……静……”
  “哦,静静啊。”
  “静宜。”
  “……我以后就叫你静静吧。”
  这小静宜还真说话算话,不论她有多少吃的,都会先给景之瑜。景之瑜作为大姐姐,当然不能自私的和小孩抢吃的,往往又把吃的塞回给静宜,先紧着她。两个人住在一个破庙里,生活质量虽然没有提高,但却没那么孤独了,闲的时候,两人还能说说话聊聊天。
  这天景之瑜出去找吃的,正巧碰到有人在施粥。她凑过去,听人说拿着粥勺分粥的人竟然是当朝小皇子。
  “这小皇子倒算是个君子,怎么不劝劝自己家老爹当个明君,好好治国呢?也不看看这民间都苦成什么样儿了!”
  她拿着碗凑过去,蒙着面的小皇子搞的神神秘秘,快速给她倒了满满一碗粥。她找了个角落,迅速喝完了粥,又混到队伍中,准备给静宜带一碗回去。
  一旁的侍卫发现了,拉住她呵斥道:“一人只能领一碗,你怎么又来了?!滚!”
  小皇子听到动静,将勺子递给身边的人,走了过来,问道:“怎么了?”
  侍卫道:“回殿下,这个人刚才已经领了一碗粥,现在又来蹭吃的。”
  景之瑜道:“我没有!我只是想给妹妹带一碗回去。”
  “那也不行!若人人都像你这样,这粥怎么够分!”
  “你!”
  小皇子拉住二人,道:“稍安勿躁。这位姑娘,你随我来吧。”
  他将景之瑜带到粥棚后临时搭建起的帐篷里,给她装了满满一碗生米,又拿了两个大馒头。道:“你把这些拿回去,和妹妹一起吃吧。过几日我还会施粥,若是不够,你再来,我给你送些粮食。”
  景之瑜看着手里的粮食,道:“多谢殿下。”
  她一路将粮食护在怀里,生怕被别人抢了去。她高高兴兴的回到了破庙里,一进门却发现满地的鲜血。
  她冲进去,静宜已经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静静!静静!怎么回事!明明早上我离开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一回来就变成这样了?!”
  静宜还有一口气,艰难道:“来了……一群人……打了我……占了庙……你快走!”
  景之瑜慌张的道:“我知道谁能救你,我带你去找小皇子!”
  静宜颤颤巍巍的从胸口处摸出一个锦囊,道:“这个……是娘留给……我的……送给你……保平安……”
  景之瑜接过带血的锦囊,哭道:“好好,我收下了,我带你走,你再坚持一会……”
  还未及她跑出庙门,静宜便没了气息。
  景之瑜抱着静宜的尸体,跪在庙中央。她看向庙中央那座高大的佛像,金漆都已剥落,佛眼低垂,仍然是一副大慈大悲的模样!
  呵……慈悲……
  “神佛啊,你看到了吗?你不是佛吗?不是悲悯世人吗?你为何不肯,不肯降爱于世人!”
  佛当然不会回答她。
  这座庙是住不得了,她将静宜葬在城外,离开了。
  第50章
  苍无子原本不叫苍无子。
  年少时他无拘无束,放汤不羁,心里没有庄稼农活,一心只想求仙问药,云游四海。
  听闻盛巫人均善巫善蛊善毒,便偷偷越过边境跑去学蛊毒之术。
  离家时,父亲将锄头在地上敲的咚咚响也留他不住,年幼的弟弟一把鼻涕一把泪,拉着他的衣角牙牙学语。他一把打掉弟弟的手,对着老父亲道:“我要云游四海,遂平生之志!”
  父亲骂道:“你个不孝子!什么平生之志?你就把我们丢下,自己出去逍遥快活!”
  他道:“父亲,等我出人头地了,定会把你们接过去享福的!”
  他头也不回离开了,殊不知那便是他与父亲兄弟的最后一面。
  他一路风尘仆仆的到了盛巫国,拜了师。所幸他对蛊毒之术颇有天赋,短短两年便已将师傅的本领学去大半。
  就在这时,盛巫国莫名其妙的遣返了所有外邦人。他也被遣返回国了。
  他觉得学了这么久,仍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他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于是他开始到处流浪。
  一日,他替人算了一卦,拿了些钱,刚想走进酒馆想潇洒的喝两杯,便见一个仙风道骨的老者从店里走出。
  那老者面色柔和,眼睛半眯着,头发全白了,一直垂落到脚踝处。一身素白的纱衣无风自飘,散发出淡淡的香火味。
  他心下一惊,似乎是本能的,在那老者经由他身边时,出手拉住了他。
  那老者波澜不惊,停住脚,却不去看他,淡淡问道:“何事?”
  他也不明白自己怎么就做出这种无厘头的事来,一时之间尬住了,憋红了脸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等了许久,见他仍不开口,那老者便道:“随我来吧。”
  他跟上去,一路上了山,来到一座剑阁。
  凌众剑阁。
  苍涯子迎出来,问道:“师傅,你回来……”
  她疑惑的看了看他,问道:“师傅,他是何人?”
  老者道:“我见他与我有缘,便将他带了回来,收作徒弟。”说完这句,老者看着他道:“从今往后你便是我的关门弟子了。从前你姓甚名谁、来自何方都不重要了,从今往后,你便叫苍无子吧。她是苍涯子,是你的师姐。”
  苍涯子有些气愤,她这个师傅哪都好,就是太心软,怎么能随随便便捡个人回来呢?万一此人心怀不轨,吃亏的还是自己!
  但她相信师傅看人不会有错,要说起来,她也是被师傅捡回来的。
  她道:“师弟。”
  苍无子也拱手道:“师姐。”
  苍涯子对剑术悟性极高,老者便教她剑术。苍无子对刀剑没什么天赋,苦练许久仍毫无长进,老者便教他蛊毒之术。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十年过去了。
  近段时间以来,老者突然病重,两人没办法,只好下山去求医买药。
  平日里师徒三人久居深山,从不过问尘世之事。苍无子下了山,才发觉人间已经大变样。
  已经是新的王朝了。
  他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并且这感觉越来越强烈。于是在师傅病情略微好转时,他便告别了师傅和师姐,说要回乡寻人。
  一路辗转,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以前的邻里相亲大都不在了。他凭借着模糊的记忆摸到家门口,却发现房屋早已倒塌,家里的人也不知所踪。
  他脑袋“嗡”的一声炸开,踉跄着找到老村长家里,声音有些发虚,问:“老村长,你可知我父亲和弟弟去了哪里?”
  村长老眼昏花,盯着他看了许久,惊呼道:“是你啊大娃!这么多年你去了哪里哟!你不知道,七年前打仗嘛,你弟弟代替你,被那个姓罗的抓去充军了嘛。他当时才多大啊!你爹哭的眼睛都瞎了!后来你弟弟战死在沙场,你爹知道了,当时就哭晕了!没多久也去了。嗐,嗐!你说说你啊……”
  后面的话他已经听不下去了,他哆嗦着嘴唇,道:“那他们的坟,在哪里?”
  老村长叹气道:“你弟弟谁知道呢,死在沙场,尸骨无存。你爹啊,本来葬在你家屋后,后来那个姓罗的领兵打过来,坟都踩平了,好多人的坟都找不到了!作孽啊!”